“救救我们的民族大豆产业!”——代表委员呼吁振兴中国大豆产业
“救救我们的民族大豆产业!”在今年的两会上,来自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农民孙斌发出呼吁。
在孙斌担忧的背后,是中国大豆产业日薄西山的不争事实。种植面积连年萎缩、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外资主导市场。在大豆的原产国中国,大豆产业已经走到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农民不愿种 企业不愿收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田在玮说,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曾是中国人的骄傲。但随着近年来玉米亩产、单价的不断提高,在大豆种植区,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在缩减。
大豆面积缩减的背后,是农民为效益无奈弃豆。
“与玉米相比,一垧大豆(一垧等于15亩)要少收入4000多元,谁还愿意种?”黑龙江省海伦市海北镇海北村农民曲发告诉记者。
不仅农民不愿种,企业也不愿收。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告诉记者,现在进口大豆每吨4400元,而产区国产大豆每吨4600元,省内压榨企业加工国产大豆每吨要亏损100元。目前全省大豆压榨企业多数停工,开工率不足两成。
沦陷路线图 外资战略图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黑龙江经济合作促进会会长刘宗明说,回顾中国大豆沦陷的路线图,折射出的是外资“大豆战略”。由于粮食产业在我国的特殊战略地位,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满足国内油脂供给,我国才逐渐放开大豆进口市场,同时,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业内称之为ABCD四大粮商为代表的国际资本业借机大举进入中国植物油压榨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赵雨森认为,以转基因大豆低价冲击我国大豆市场,只是跨国粮商垄断中国大豆产业战略的一部分。由于进口大豆定价权掌握在跨国粮商手中,他们在中国建厂,把中国作为国际贸易利润转换的链条,一旦中国油脂企业被全部挤垮或兼并之后,跨国粮商将彻底主导我大豆产业话语权,依靠垄断优势,在中国市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如何守住中国大豆的“最后堡垒”?
赵雨森认为,中国大豆产业的核心是稳定大豆种植面积,首先应调动农民种豆积极性,解决产区农民不愿种的问题。当前要完善大豆最低保护价的定价机制,参考每年3月份的期货市场价格,调整大豆最低保护价。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发挥国产大豆的竞争优势。
刘宗明建议,除了调动农民积极性,还要调动企业积极性,解决企业不愿收购、加工国产大豆问题,将大豆加工业纳入国家补贴范围。此外,针对加工能力严重过剩的情况,应限制国内外企业再度新建和扩建以加工进口大豆为主的项目,给国产大豆生存空间。
王小语认为,我国没有对转基因产品执行强制标识,使消费者无从分辨。社会舆论对宣传非转基因产品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非转基因大豆天然、安全、健康的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应该借鉴有机食品认证标示的做法,最好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认证,打出国产大豆的品质优势和价格优势。
(据新华社北京3月13日专电)
反转基因食用油企业也卖转基因产品
《中华工商时报》近日报道称,国内大多数食用油企业都有相当比重的产品使用转基因原料,很多知名的本土品牌如福临门、鲁花、九三和盛州等在大打非转基因概念的同时,同样也有大量的转基因原料生产的食用油。
该报道称,国内市场中,我国转基因大豆原料的使用量近六千万吨,占总量的90%以上,目前,转基因大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最主要的食用油来源。转基因大豆的势不可挡,客观上使得几乎所有的食用油企业无法独善其身地单一推广非转基因产品。
该报记者在市场上走访各大超市卖场的粮油区域发现,大多数企业都有相当比重的产品使用转基因原料,而非转基因原料的产品大都比较贵。记者注意到国内很多知名的本土品牌如福临门、鲁花、九三和盛州等在大打非转基因概念的同时,同样也有大量的转基因原料生产的食用油。尤其是一度拒绝使用转基因大豆榨油的九三,也向媒体透露“目前公司在黑龙江省内的工厂使用的仍是非转基因大豆,但在黑龙江省外的分公司和加工厂,则都已经开始使用转基因大豆。
九三一度宣布拒绝使用转基因大豆榨油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