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还没来,你的病怎么能好呢?——领导都来了,你的病怎么能还不好呢?”
1
演戏的都把自己当成了影帝,看戏的,只能无奈捂住了眼睛。
记者:“大爷,您幸福吗?”
大爷:“我不姓福,我姓胡。”
记者:“大爷,您得幸福啊,我这是现场直播,你怎么能说您不幸福呢?”
大爷:“怎么滴,你搞个直播,我还得跟着改姓?”
年底了,各种评选、各种总结、各种大会,都来了。
这不,民意调查也来了。
收到了地区工作人员转发扩散给我的“民意调查”表,点进去看了下,“老汤换新药”,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这不是民意调查,这是提前泄题并告知答案,且答案唯一:
“安全”、“满意”、“知道”。
当然,机智的群众,已经知道在标准答案前面加上“非常”二字了。
【接听电话时,请您使用“安全”“满意”“知道”这样语气肯定的话语!不要使用“还好”“蛮好”“还可以”“差不多”等模糊语言,以免让调查人员产生误解。】
“还可以”,会让调查人员产生误解?
什么误解?
是误解发答案的人没有把标准答案通知到位,还是误解提交答案的群众智商捉急,“安全、满意、知道”这6个字都记不住?
以前,我以为数据是可以信以为真的东西,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数据也是可以作假的。
我们活在了一个不允许“差评”的大数据时代里。
2
双十一期间,京东上买了个冰箱,师傅免费送上门安装了。
安装师傅刚走,客服回访电话就来了,“请一定要记得给师傅五星好评,当然,您没时间给好评也没事,只不过师傅可能要面临500元的罚款。”
一时间,吓得我文章都不敢写了,立马打开APP给师傅点个五星好评,还加上一段评语,“安装师傅非常敬业、服务态度超级好。”
客服那个“满意度”电话,在我看来就是个“恐吓”电话,专业人士解答一下,真要是四星评价,安装师傅真的会被扣500块钱吗?
滴滴打车、叫外卖、网络购物,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给过一个差评,有一次外卖点汉堡,小哥送来的时候,可乐洒了全都泼到汉堡上,我也照样吃了。
不敢差评,因为怕他扣钱。
就在前两天,南京外卖员因为一个差评,怒杀两人...
想想都觉得惊恐。
消费者有没有给差评的权利?平台有没有保护消费者隐私信息的责任?
既然不允许差评,那么搞评价打分的意义在哪里?
两个月前,亚马逊封禁关闭了3000个中国商家账号,理由是“刷单刷好评”涉嫌虚假欺骗。
如果人人满意,又怎么会因琐事“愤起杀人”?如果不满意的人群占据了多数,一个满意调查卷,又有什么用?
3
民意调查,由来已久,通用模板标准答案,也由来已久。
2010年,沈阳日报曾发文怒批,《民意调查如何才能不走过场》。
“可怕的是,很多调查者往往会预设调查结论。”
我们,不是通过调查,去证明“满意度”的瑕疵,而是通过收集“满意度”,来证明调查的“完美”。
形式主义,费时费力,累死基层,恶心群众。
2015年,齐鲁晚报评论《“一边倒”的民意调查,不要也罢。》
“不少选择题的选项全是一些赞美的言语,没有一项是对其提出批评的。”
上行下效,ZF机构、职能部门全都这么玩,学校、医院、公司、用人单位,岂能不会照搬现学。
数据上的亮眼成绩,人人满意;现实中的民生困苦,愁绪万千。
“写在纸上的,不过只是童话罢了。”
10年前,5年前,今天,5年后,10年后,民意调查会一直都在。
只是,标准答案,是不是也一直会存在?
4
10月23日,武汉粮道街一个公厕里,市民可以通过对公厕卫生的环境管理,来选择三个等级的评论:
好评、一般、差评。
离谱的是,点击差评和一般的按钮,显示屏都没有反应,多次点击依然无效。
然后,市民试着点击一下好评,机器立马回复:感谢您的好评。
——关掉差评,强制好评。
连公厕都不允许差评,还谈什么其他的公平公正?
120升油箱,加油加到161升还没加满,拍视频保存证据准备给个“差评”。
堵车、堵人,“不删视频”不让走。
学校食堂吃坏了肚子,家长前来讨要说法,打算给校长一个“差评”。
涉嫌寻衅滋事,家长被带走调查。
点外卖给了差评,那两个人被杀了。
全民满意,已经没有人敢给差评了,欣欣向荣文明和谐,碰瓷的老头被直播拍下了,记者微笑解释:“新年还没到,大爷就急着磕头拜年了。”
假的东西演得多了,真的东西便有罪了。
人人都穿上了皇帝的新装,说真话的那个孩子,早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假话说得越来越顺口了,说真话,反倒都变成一件羞于启齿的事了。
真若是人人满意,人间何至于此?
消停点吧,民智开化民识进步,老一套地走过场没有变花样,观众们都看得累了乏了,真拿我们当傻子了啊...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