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理性能维权,谁又愿意放弃理性呢?
随着一个个楼盘烂尾,掏空6个钱包的业主们被逼得走投无路之下,只能万般无奈地选择:“不复工,就不还贷。”
有人说了,不能断供,断供会得不偿失的,不仅房子会被银行收走,购房款拿不回来,自己还会变成老赖。再加上拒不还贷导致的违约金,又会变成一座新的大山,压在头顶,最终是人财房三空。
根据相关政策,如果自己成了老赖,对子女入学、入党、参军以及考编等,都会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轻易断供,停贷。
这些说法都没错,断供、停贷,成本极高,代价极大。在这种情况下,业主不得不万不得已,都不会走“断供、停贷”这条路。
可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业主,走上了“断供、停贷”的路?
因为他们真的已经没得选了,他们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境地了。
他们掏空了6个钱包,前半生的积蓄和后半生的负债全都压在这个房子上了。他们都是勤勤恳恳的小老百姓,他们努力工作,奋力拼搏,就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家,为家人构筑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暖巢。
他们都是良民啊!
他们不偷不抢,他们不偷税不漏税,他们只是普罗大众中的平凡一份子。他们凑齐双方爸妈的存款,再掏空自己的存款,还背上二三十年的房贷,就想有个家,他们有什么错?
他们交了购房款了,可他们的房子呢?开发商没有钱,躺平了。房款监管方也没有钱,躺平了。房款去了哪?成了未解之谜。
唯有银行矗立在业主的身后,拿着一份份律师函,威胁道:“房子是你从房企那买的,购房款是从银行借给你的。银行是独立第三方,开发商交不了房是开发商的事,但银行的钱,你必须还。”
据统计,2022年开年以来,银行对业主的起诉案件数量已经超过20万。银行有错吗?从法理上来说,银行也没有错。错在哪?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房款监管方的监管是否存在严重的失职?为什么监管资金会缺斤少两,甚至不翼而飞?
有个房地产从业者说:“大部分烂尾楼都是已经封顶的楼盘。因为在楼盘开发过程中,承包商要垫付20%。建个壳子,房企只要出很少一部分现金就行了。待房子封顶后,房企又可以从监管方拿走30%资金,进行下一个楼盘开发。但是,电梯、园林、绿化、外墙、水电等设施建完,还需50%的资金。”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监管方剩余70%的资金也不到位,而房企拿走的资金早就挪作他用了。
供应商、承包商、建筑商都手握大量的坏账烂账,房企也没有钱,钱去哪了?
根据港股最新消息:中国恒大、融创、佳兆业、世茂集团以及中国奥园等8家大陆房企,已经被踢出恒生指数。
图片源自于富途牛牛
当业主们翘首以盼地等待新房交接时,工地停工了,楼盘烂尾了,交了的购房款也神秘消失了。你让业主怎么办?
有律师说:“业主应该理性维权。在选择停贷、断供之前,业主可以以开发商违约为理由,先行起诉房企,要求法院解除购房合同。”
因为在向银行贷款时,房子就已经抵押给银行了。如果业主和开发商解除购房合同,那么,房子就会变成开发商抵押给银行的,而开发商需要向业主退还房款。
原本烂在业主手里的烂尾楼,就成了银行的烂尾负资产。
在这种操作下,业主可以摆脱银行贷款,也能拿回购房款,似乎是一个完美的解套方案。可是,在这里面有个关键:“开发商返还购房款。”
开发商都没钱了,业主怎么追回购房款?如果能追回购房款,谁又愿意守着烂尾楼,冒着“断供、停贷”的风险去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拿回钱,重新买个二手房,它不香吗?
也有砖家说:“让房价再涨起来,可以解决烂尾楼问题。”
他的理由是,只要房价涨起来,让复工烂尾楼变得有利可图,就能找到新的房企来接盘。假设一个楼盘有100套房,已经卖出50套,还有50套尚未卖出。让房价涨起来,尚未卖出的50套房就能再大赚一笔,再用这个利润去填烂尾楼盘的坑,最后再让开发商还能赚点钱。这事,就能解决。
这个砖家真他娘的是个天才!这是要把韭菜连根拔起,杀人还要诛心啊!
这分明就是转移危机,把现有的烂尾楼危机转嫁给下一代接盘侠。房价上涨,房企又可以接着奏乐接着舞了。
试问,掏空了6个钱包的老百姓,还有钱承担更高的房价吗?
在而今的房地产市场,烂尾楼几乎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断供、停贷”的代价,难道那些业主不知道,不清楚吗?
他们非常清楚。可是他们有得选吗?他们都是合法纳税的公民,他们维护的也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为什么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是想要捍卫自己的家园,却要承担如此巨大的风险,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老舍在《骆驼祥子》里面写了一句话:“我以为一直努力拉车,就会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
他们一直努力工作,可为什么不能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