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房地产行业的奇葩政策真是越来越刷新三观了。
从大蒜小麦西瓜换房,抵部分房价;到“一人买房全家帮”,让全家人把公积金凑起来买房;再到砖家建议降首付延长贷款至40年,准备让打工人退休了继续用养老金还房贷;
从让没房的老年人贷款买房,子女可共同申请贷款;再到如今切切实实发布“接力贷”的政策,让父母作为主借款人和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一起承担还贷责任。
他们这是变着法的要让韭.菜买房去库存啊。
从前或许还遮遮掩掩,不敢提“接力贷”,如今却不准备藏着掖着了,就是要让你们从小还到老,乃至还到死。
网友曾经调侃的“子子孙孙无穷贷矣”已然走入现实。
然而,相比于普通劳动者需要动用全家6个钱包的力量,从小还到老的现实悲剧,某些人却出口就是“买了一套买两套,买了两套买三套,买了三套买四套……”。
似乎在他们的眼里根本不存在“没钱买一套房”这件事,相反他们所赚的钱能够轻轻松松拿下多套房产,坐等增值。
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该问一句:以他们的工资,哪儿来这儿么多钱?如果真有那么多钱,那是该好好查查了。
从安排公务员卖房,到鼓励公务员自己买房,再到倡议公务员发动亲友参与买房,公职人员这一群体因其身份原因背负的压力日趋重大,我很怀疑未来会不会有一天买房成了公务员上岗的硬性指标?
对于那些有钱的领导干部来说,买几套房自然不在话下,可对于众多基层苦哈哈干活的公务员来说,买房依然是个长远目标。
毕竟,他们也只是众多劳动者中的一个,就是吃了一碗公家饭,比其他人多了些保障。
意外的是,除了工作稳定,还贷稳定的公务员群体,农民群体竟然也成了房地产盯上的羔羊。
近期以来,各地密集发布出台鼓励农民进城购房的措施,甚至有“自愿退出宅基地可获5万元购房补贴”的政策。
虽然类似政策表面看起来是对农民购房利好的,可从长远来看,农民却失去了远超于5万元所对应价值的宅基地权益,更失去了将来回归农村,回归土地的后路。
更何况,区区5万元根本解不了农民购房的燃眉之急。
种地的农民,原本就是靠天吃饭,收入极不稳定的群体,如今还要让他们放弃农村的土地去城里买房,那他们靠什么生活?
在农村哪怕不靠种地的收入养活自己,也至少能靠种地饱腹。
当然,种地的农民可以不种地,在城里打工,但下苦力挣得那点钱也远远不够他们买下一套房子,能够勉强维持全家人的生存就不错了。
因而我实在想不通,那些妄图从农民身上捞钱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还让不让农民活了?
从房地产放宽限制,加大优惠,四处鼓吹的种种现象来看,他们的日子的确不好过了,前有恒大暴雷,今有龙湖疑似暴雷(龙湖否认8月底破产消息),房地产巨头尚且陷入如此困境,可想而知整个行业的萧条。
而在行业萧条之下,对应的则是极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各地方日子的难过。
以倡议公职人员发动亲友积极购房的安徽宿州泗县为例,2022年其预算的土地出让收入是30亿元,可实际上截止目前,卖地金额只有4.65亿元,为计划30亿元的15.5%。
照此趋势来看,全年卖地收入也达不到30亿元。
在大多数城市的卖地收入已经超过了狭义上的财政收入,成为地方主要财力来源的情况下,一旦无法通过卖地获取收入,那么地方财政上必然捉襟见肘。
这也正是为什么,各地如此强调卖房这件事儿的原因了,只有把房子卖出去了,开发商才有钱再去买地盖房,卖地挣钱,以此循环往复。
至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今年有关房地产的奇葩政策如此之多,之密集了,已经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境地。
说实在的,即便有众多所谓优惠政策,可落到咱小老百姓头上,那房价依然是一座难以攀登的大山,我们只能是望房兴叹罢了。
您说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