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社会民生

20条新规,不是放开而是纠偏,我们会长期坚持清零

每日怡见 · 2022-11-14 · 来源:每日怡见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11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优化疫情防控的20条新规。

  很多人说我们即将放开了,这是不对的,动态清零将会一直坚持下去。

  因为这20条新规,不是放开而是纠偏,目的是为了减少社会面反弹,集中力量和资源去长期的坚持清零。

  网上有很多人不做调查,就开始批评这20条新规,实行之后,会造成疫情大面积的扩散和爆发,家里的老人小孩怎么办?

  甚至说,这是为了给全面放开,全民躺平做准备,马上我们也要开始和西方一样和病毒共存了。

  这完全就是曲解了其中的意思。

  咱们还是用数据来说话,这20条新政,并不会造成疫情的失控和扩散。

  逐条来看:

  1,密接原本执行的“7+3”隔离,现在改成“5+3”,时间进一步缩短。

  很多人看到这,直接就开喷了,这隔离时间缩短了之后,还能准确的发现阳性吗?会不会造成很多的漏网之鱼,活跃在社会面上?

  其实不会。

  首先,因为病毒变异了,奥密克戎最长的潜伏期只有8天。

  5天集中隔离能发现阳性的概率非常高,就算有漏网之鱼,3天居家监测,也能发现。

  其次,从经济成本上来说,我们国家人口世界第一,集中隔离时间由7天改成5天,别看只缩短了2天,但是却可节省下30%的隔离资源。

  这30%既省钱,还可以腾给有需要的人,何乐而不为?

  2,不再判定次密接了,以后也不会再有这个概念了。

  这一条,尤为重要,也是被很多人喷的。

  可世界上啊,次密接的人群规模是非常大的,但是这类人群并没有直接和确诊病例接触,加上空气中,生活环境中各种杂质的影响,感染风险是非常非常低的。

  阳性检出率只有3.1/10万。

  10万个人里面,只有3.1个阳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那种。

  还是那句话,要考虑到经济成本,以及隔离资源的大量浪费。

  只要我们能及时判定密接,将他们给管控起来就行了。

  至于次密接,10万个人才有3个阳性,就算在3个漏网之鱼,跑到社会上去了,那我们也不用害怕。

  因为病毒是不可能隔代传播的,如果次密接是阳性,那么往上推算,密接者肯定也是阳性啊,只要咱们及时的把密接者给找出来,管控起来。

  当发现密接者检测出现阳性的时候,再将这位密接者身边的密切接触者,全部找到,并且管控,不是很轻松的就能找到那3个漏网之鱼吗?

  虽然这里面存在一定的社会面传播风险,但只要我们判定和管控的速度足够快,就能将影响减少到最小最小。

  两害相权取其轻,实在没必要,为了这3个人,将剩下的99997人全都隔离起来吧?

  这也正是我们不再判定次密接的原因,背后有大数据的支撑,望周知,可别一上来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去批评政策。

  3,风险区由“高,中,低”现在改为“高,低”两类,取消了中风险区这一概念。

  为什么要取消中风险区呢?

  还是和上面,取消次密接是一样的道理。

  根据国家疾控局,对于多地疫情防控实践的相关评估数据显示,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非常非常的低。

  仅仅只有3/10万。

  10万个人里面,只有3个阳性。

  还是那句话,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要我们能及时做好溯源流调工作,将人群中的密接找出来,进行隔离管控就行。

  实在没必要像之前那样,设定中风险区,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大量人员被管控,出行和流动受到限制,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也会消耗了大量基层工作人力。

  这些人力如果节省下来,就可以更好的去高风险区,去给那些被隔离管控的群众们服务,谁家需要看病啦,谁家买不到药了,谁家没菜了需要上门送吃的,都可以更好的去解决问题。

  所以,咱们这才取消了中风险区。

  看到这,大家应该可以举一反三了。

  在新规里,高风险区也缩小了,现在变成以单元和楼栋为单位了。

  就比如20号楼有确诊病例,只有那一栋楼是高风险,但在旁边的21号楼,那就是低风险,人员就可以自由走动。

  这也是出于经济利益,方便群众生活,以及节约隔离资源,释放基层志愿者人力的需要。

  后面的那些措施,其实都是一样。

  比如,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管控措施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这是因为,数据显示:高风险区外溢人员阳性检出率为4.9/10万,并且,均在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

  只要咱们发生疫情的地方,在第一时间精准划定高风险区,并对社会公布,那么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但为了防止有漏网之鱼,所以还是实行7天居家隔离。

  再比如啊,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现在改成5天居家健康监测了。

  这同样也是有数据支持的,阳性检出率为1.6/10万。

  看到这,大家应该都发现了。

  咱们国家的政策,绝对不是一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经过反复的讨论和权衡之后,才得出来的结果。

  你想想,10万人里面,才几个阳性患者,那为什么还要去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将剩下的那些人给隔离起来呢?

  这里面,不光是一笔经济账,更是一笔民生账。

  而且,还会因为大量作无用功的隔离工作,造成真正需要管住的重点风险没管住,从而疫情造成缺口,社会面大爆发。

  所以啊,这20条新规,不是在发送疫情管控措施,而是在纠正之前工作中的一些不足。

  等于说我们是在提高要求了,以前是广撒网,现在就是重点进攻,要提高防控效率了。

  要不然志愿者也累,老百姓也累,最后大家精神都麻木了,反而会造成疫情破防。

  大家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国家的动态清零政策,是绝对不可能轻易取消的,只要疫情还存在一天,我们就会长期的坚持下去。

  为什么不能和病毒共存呢?

  是啊,很多人都在说,欧美现在已经恢复正常生活了,甚至都不需要戴口罩了,自由上街,自由去商场,想干嘛就干嘛。

  可那都是表面现象啊。

  因为那是感染了6.2亿人,死亡了658万人换来的。

  就说韩国吧,前段时间梨泰院踩踏事件发生了。

  我身边就有朋友跟我说,万圣节是在11月1日,万圣节前夜应该是10月31日啊,应该是31号晚上庆祝才对,可为什么29号晚上就有那么多人聚集到了梨泰院,去举行庆祝活动呢?

  因为啊,那是韩国全面放开疫情管控之后,所经历的第一个周末,29号晚上恰好是礼拜六,所以年轻人们全都上街了,这才一不小心造成了踩踏事件。

  可你看,国内媒体为什么都不报道啊?

  因为国外都放开了,只要我们还封着呢,我们都快孤岛了。

  言语中,那位朋友满满的都是对国外的向往和憧憬……

  听到这里,我并没有立刻去反驳她,因为这没有意义,争一时口舌之快没有任何作用,我只是举了一组数据,告诉她为什么我们不能放开。

  听完,她就沉默了,以后再也不提向往国外了。

  我列举的数据很简单,韩国总人口5174万,累计确诊2614万人,累计死亡是29000人,病死率虽然是0.1%,可是你希望这0.1%降临到你自己的身上吗?

  也许你身体强壮,年轻气盛,可是你家里的父母老人吗,如果他们原来就有基础病,又怎么可能扛的过去?

  是的,没错,韩国是放开了,可这一切都是在死亡了29000人的基础上换来的。

  韩国为什么可以实现和病毒共存,可以实现群体免疫?

  很简单啊,死了29000人,感染了一半的国民,大家走在街上,每个人体内都有病毒,全都形成抗体了,这还怕啥。

  可是你再看看中国呢。

  从数据上来看,截止今天,全国死亡病例是29184人。

  但是,这里面,台湾省死了13441人,占了将近一半,香港死了10511人,又是接近三分之一,这还是因为香港之前学习西方的防控手段,所造成的后果。

  再看看澳门呢,只死亡6例。

  疫情爆发三年来,中国大陆共计死亡人数为5226人。

  而且,从2020年5月17日至今,中国大陆14亿人,新冠死亡病例只有2例。

  这2例分别是2021年1月13日河北石家庄1例,1月26日吉林通化1例。

  再然后,快两年了,中国大陆没有因为疫情再死过一个人。

  难道,是我们中国人的免疫力,天生比外国人要强一点?

  当然不是了,这是我们清零政策的功劳啊。

  韩国只有五千万人口,最后在死亡了29000人,感染了一半民众的条件下,放开了,和病毒共存了。

  可别忘了,中国可是有14亿人口的大国,按照这个病例算一算,2万9乘上28,81万2千。

  请问,你愿意接受这样的数字吗?

  别说是死亡81万人了,就是再死81个人,我们也接受不了啊。

  不管概率有多低,就算只有一亿分之一,那也没人愿意。

  因为这意味着一亿个人里面抽个签,找一个人出来死。

  万一发生在你的头上,你怎么办,你愿意抽这个签吗?

  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清零,这就是根本原因。

  当然,现有的封控政策确实有些不合适了,就比如新疆,楼下的小汽车从夏天停到了秋天,整整封了三个月。

  这就有点极端了。

  所以我们要纠偏。

  注意了,纠偏并不意味着放开,而是尽量保证在疫情防控的大前提下,大家能够正常生活,上班,影响降到最低。

  只是看到这里,恐怕今天共存派要失望了。

  因为,我们不会共存。

  清零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国家还会继续保护我们的。

  因为,我们都怕死。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冀鸣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3.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4. 朝鲜领导落泪
  5. 11月CPI又降了
  6.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7. 宋江的遭遇与奴才的下场
  8. 历史的“魔镜”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10.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难忘的伟人 永恒的颂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