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居家,没有过多的事可做,也便只好打开网页,聊以自娱了。虽然XBB1.5毒株已然入侵中国,对于我这个早已“阳了”的人而言,更令我觉得如鲠在喉的,不是这个我们谁都没有见识过的新毒株,反而是发生在广西自治区南宁市的另一件事。
2022年12月28日,当地一位姓黎的老婆婆,在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前4天,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73岁。“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70岁以上去世,在中国人的传统里属于“喜丧”,笔者的爷爷于2004年七月底以78岁高龄过世,姥姥于去年六月中旬以84岁高龄过世时,家属胳臂上佩戴的黑纱上,都缀着一小块红布,这说明,有老人寿终正寝,也算是一件喜事,要不然,为什么中国汉语当中,会有“红白喜事”这个词呢。
然而,笔者敢保证,以73岁高龄寿终正寝,对于这位已故去的黎婆婆来说,不仅不是什么喜事,反而是一件令其即使已经入土为安,都无法安宁于黄泉的荒唐事。
因为,她的遗体不仅被外姓人当做自己87岁“去世”的老母亲抬了回去安葬,直到最后都没有等来一个真正的亲朋好友,而且,还没满三天,连坟都没圆,就卷入了一场别家亲属与自己去世时所在的那家医院之间的激烈纠纷!
事情的经过,早已登上了百度热搜,笔者在这里便不再赘述,只讲基本脉络:由于黎婆婆生前入院时的患者手环,由于医院方面的工作疏忽,被与与其同院的87岁尹婆婆的患者手环发生混淆,导致黎婆婆去世后,其遗体被医院误当做尹婆婆遗体,交还给了尹家的家属,尹家自然便把遗体拉了回去,入土为安,没想到三天后医院给尹家家属打去电话,称遗体被弄错了,尹婆婆还活得好好儿的呢!于是,家属的愤怒可想而知,便有了百度上目前已冲到第五的那条热搜。网友们自然而然也一如往常地分裂成了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两派,一派指责医院工作疏忽草菅人命,一派指责已去世的黎婆婆和仍然健在的尹婆婆两家家属,平日根本没有尽到孝道,连母亲去世与否,这么大的事都弄不清楚,还有脸要求医院赔偿?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两派眼睛血红,互相攻讦,仇恨情绪几乎破表,只差线下各持武器肉搏一场,拼个你死我活。
说句实话,笔者在看完了这个新闻事件的前后脉络之后,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中国人最看重孝道,生养死葬,自古以来就是这个规矩。然而如今这个“改开盛世”,却发生了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例家属葬错了亲人,后被告知真正的亲人依旧活着的神奇案例吧。潇湘晨报为此在其官方百度账号上载文,《“死而复生”背后的人间凉薄》,正是这篇文章对此事的深度剖析,看得笔者不寒而栗,真不知今夕何夕。
文中有一段话,直刺人心。
“护士认错病人,是工作上有疏忽。儿子认错母亲,则是古今难见一个,实在难以想象。孤独的尹老太太,在病床上躺了3天,全然不知已经‘被死亡’。被陌生人下葬的黎婆婆,‘入土为安’了3天,也没等到自己亲人的探望。这个惊天乌龙,最后还是等医院自己发现。从始至终,尹老太太和黎婆婆的家属中,没有一个人发现。送老人就医的是护理工,治疗的是医生,照料的是护士。他们的家人,都在忙各自的事——吃饭、睡觉、工作、送孩子上学……连人走了,看最后一面,也是草草一眼,就收拾了,埋葬了。
多么荒唐!
那僵死的身体,曾是孕育了儿女的母腹,承受了怀胎十月之苦。她曾是幼子感受到温暖的怀抱,遮风挡雨。她也曾劳作一生,辛苦一生,让子女安然成长。告别人世,子女甚至不愿多看一眼,没有留恋。
多么可悲!”
多么荒唐!多么可悲!
这不仅是《潇湘晨报》此文主笔者的心理感受,也是在下在读罢这篇文章之后的心理感受。笔者已经无意追究这到底是谁的责任,这件事情既已发生,自有“肉食者”出来收拾残局,还轮不到我等升斗小民置喙。然而,这背后的很多东西,我们再不好好掰扯掰扯,行吗?难道就让这件事在疫情放开之后所谓喧嚣的“烟火气”当中,就这么过去了吗?
医院固然有医院应当承担的责任,弄错了患者信息,导致出现如此之大的闹剧,甚至还闹上了百度热搜,这背后,一定有人难辞其咎。但是,医院并不该为此承担无限责任,就在去年12月17日,也即国家新的“防疫十条”公布后一周,网上公布的一段视频显示,在南宁这个拥有着875万人口的二线城市,随着防疫政策的放开,有诊所的地方就有人排队,医院排队的人更多,整个城市的“烟火气”没有回来,各大小医院诊所的工作量却上涨到连战争状态下都无法望其项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医护人员明明自己也已经成了“小阳人”,却不得不顶着痛苦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接诊着如山如海的患者,没有一个能够例外。作为广西自治区的心脏,连大医院都如此,黎婆婆生前、尹婆婆目前所住的医院,只是一家小医院,情况如何,不难想象得到。为了缓解“逐步增大的财政压力”,挽救“难以支撑下去”的经济;为了“与世界接轨”,顺应“全球形势”,医护人员们不得不在明知道自己“阳了”的情况下依然在火线上战斗,即使暂时没有“阳”的医护人员,也不得不为此放弃了一切节假日休息日,顶着超负荷的工作量在前线上硬撑。医护人员也是人,也是血肉所造,他们明知道自己处在最危险最劳累的环境下,却没有任何怨言,拼着命地守护着那份该守护的责任。跨年期间,网上满目所见,都是人们新衣笑脸的“烟火气”,窗外满耳所及,都是喧天的鞭炮和礼花弹的发射声,一片“祥和”,似乎一夜之间,新冠病毒都不存在了,一切回到了2019年之前,人们的关注点,都在所谓“经济的繁荣”“外贸的恢复”“与世界的融入”,可有谁关心过放开之后前线舍生忘死的各级医护人员呢?有谁把镜头对准过诊室内外,对准过他们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下,弄错了病人的手环牌,虽然有错,也该承担相应责任,但是,难道我们可以脱离当前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昧着良心去对这个吃苦受罪最多的群体过分苛责吗?
当事的两个家庭,已故去的黎婆婆和仍然健在的尹婆婆,她们的家属,也逃不开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尹老太太还活着。听到这个消息,子女们表现得更多的是对医院失误的愤怒,而不是失而复得的欣喜。又是多么凉薄!”这句话,已经很扎心了,表达的意思也很明显,笔者也不想再重复,然而潇湘晨报还是出现了疏漏,更扎心的,是在别人的祖坟里孤苦伶仃地躺着,到现在还不得安宁地去往“另一个世界”的黎婆婆,笔者不知道她生前究竟经历过怎样的含辛茹苦,按照她去世时的年龄,当是1949年出生的人,与人民共和国同寿。一出生,就赶上了解放,赶上了毛主席共产党守江山的好年头,这无疑是一件幸事,然而谁又会想到,连她自己也一定想不到,自己好不容易活到了一片“烟火气”的所谓“改开盛世”,身后竟然会被陌生人接走埋在别家地界里,真正的儿女谁也不知道,走都走不安生,难道还有比这更加扎心的事情吗?万事再大,无如生死。一位来自山西省的教师网友在那篇文章下方评论道:“就是想知道,儿女连自己母亲长啥样也忘记了吗?”的确,即使根据新闻报道,离世的黎婆婆遗容酷肖在世的尹婆婆长相,儿女们即使再忙,自己母亲的长相可能会认错?一位河北网友对此留言:“人到了这个岁数,就是如此,什么儿女,只不过把你当负担;不要只看媒体报道的那些孝顺的,那都是好的典型,所以才被挑出来表扬,而剩下的大多数,也就如此了!”
的确,“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虽然恐怖至极,但,却也是如今这个社会的现实。
黎尹两家的亲属,受到网友们从道德角度的谴责,也是无可指摘之事,如果生前对老人尽心尽力,万不会出现此等荒唐之事。但是,把板子都打到他们身上,仔细想想,到底合不合适?一位广东网友留言,“......虽然他们不是一个孝子,孝女,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是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其实,两家家属的内心深处,未必不希望能够把已经时日无多的老人平平安安地送去“那个世界”,然而,无论怎么解释,愤怒的公众恐怕都不会听了,因为大错已经铸成,责任无法逃避。
按照这些人的年龄,应该是出生在“那个十年”的人占多数,他们怎么会想到,原本上学不用花钱,看病不用花钱,房子也由国家分配,咋就一夜之间变成了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房地产变成了地方经济支柱?咋就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由国家的主人成了寒冬里顶着不孝骂名的流浪儿?他们怎么会想到,孩子们咋就不得不996,007,忍受着民企私企老板的各种压榨,剥削,迫害,结婚都不敢结,对象都不敢谈,已经拼尽了全力,小病小灾的硬扛着,大病扎几个吊针就马上返岗,很多人甚至假都请不下来,还要被一些人骂成是“躺平族”“无能力”“社会渣滓”“流氓”......?他们怎么会想到,亲人的病需要他们倾其所有,一夜返贫?他们是想认认真真地对待老人,可是,这个社会给他们这个条件吗?你家母亲死不死,和人家老板有什么关系呢?人家老板只会关注你能为他积累多少财富,让他提前多长时间开上豪车住上洋房抱上美女,你家死了谁跟他榨取你的剩余价值有何关系呢?黎尹两家的家属们,应该多数都是社会底层的打工人,他们有这个心,可是有这个力吗?加之疫情如此严重,自己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据说黎婆婆之子是因为感染了新冠病毒无法出门,解除自我隔离后才发现自己母亲已经离世并且被他人安葬了,在一片“烟火气”中告别了这个人世,某种程度上来讲,这难道不是又一种的悲哀?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这些本已苦命的人的伤口上,再狠狠地撒一把盐呢?
“那僵死的身体,曾是孕育了儿女的母腹,承受了怀胎十月之苦。她曾是幼子感受到温暖的怀抱,遮风挡雨。她也曾劳作一生,辛苦一生,让子女安然成长。
告别人世,子女甚至不愿多看一眼,没有留恋。
多么可悲。”
读着读着,我突然想到,这不就是1991年12月25日那一天,真实不虚地在那片在人类社会上首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的土地上发生过的历史吗?
这一切,到现在不是也只有三十二年吗?
如今这个世道,这个人情凉、世情薄,大家在要人喘不过气的重压下只顾生存,忘记了生活,也几乎忘记了大部分伦理道德底线的世道,这个已经在资本势力及其代理人--资改精英及其大小乏走狗们污染下,以黑为白,以白为黑的世道,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又有谁能保证它不会发生在未来某一天的中国呢?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很多人只会去透过媒体报道的只言片语,本着心中那一份朴素的情感,对同样的受害者们大张挞伐,愤怒声讨。
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好,两个家庭的亲属也好,在网上义愤填膺的网友群众们也罢,我们都只不过是这个混乱的时代下裹挟的一粒沙,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随风漂流、随波逐流。坚固的大门,终究抵不过少部分人别有用心的冲击,一扇扇地打开,一旦打开,便再难关上,我们也就只得任由寒风侵袭,任由冷雨敲打。更可悲的是,我们因为大门的打开,而不得不去互相指责本是同胞兄弟姐妹的另外一拨人,真正的开门者,却在暗中数着美元日元欧元澳元新台币,暗戳戳地像看地上爬行厮杀的蝼蚁一样,用鄙薄的眼光俯视着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以命相搏、以刃--有形的或无形的刃,相向着的绝大多数人们。
想来,尹婆婆应是生于1935年的人吧,黎婆婆出生的时候,国家就已经解放,而她出生的时候,祖国还沉浸在法西斯列强制造出的一片血海当中,黎婆婆出生时,尹婆婆当是14岁的青春少女,她比黎婆婆当能更深地体会到“解放”这两字背后所蕴含的真意,然而两个人的晚年却不幸地赶上了同一个乱世,黎婆婆已经去了,逝者已矣,世间的凉薄与她再无关系,然而仍然在世的尹婆婆,却可能比这位老妹妹更长时间地体会到无法抵御的透骨寒风。
不知道当尹婆婆也离开了这个世界,在九泉之下与黎婆婆相见的时候,两位老姐妹谈起自己在阳间经历的这些事情,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吐出怎样的喟叹,流出怎样的无奈?
不知道当受尽了这个世道折磨了的人们,在九泉之下相见的时候,谈起阳间经历的种种,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吐出怎样的喟叹,流出怎样的无奈?
就以《潇湘晨报》原文的最后一句话,作为结束吧。
谁该羞愧,谁该无地自容?
二零二三年一月四日。
于辽宁抚顺市。
附录:《潇湘晨报》原文
“死而复生”背后的人间凉薄
近日,发生在广西南宁的一场“生死乌龙”,比一夜卖脱销的蒙脱石散,更为荒诞。
今年87岁的尹老太太,膝下有儿。可能是不想麻烦儿子们,老太太晚年住进了南宁一家护理院。
去年12月27日傍晚,也就是几天前,护理院打电话给家属说,尹老太太有些发烧,需要送医。家属同意。28日凌晨,家属又接到南宁市北际医院的电话,称老人病危需要抢救。10分钟后,家属接到抢救无效死亡的噩耗。
事情的离谱就在后面。
家属赶到了医院,被护士告知3楼一张病床上,躺着的是刚过世的尹老太太。
据南国早报,家属赶到医院时,病房很昏暗,看到病床上的逝者发型与长相都与自家老人很像,没有多想,核对了老人手环的信息和医院给的死亡殡葬证的信息,就把逝者带走了。
12月30日,埋葬完死者的那天下午,尹老太太的三儿子接到医院的一通电话,说弄错了,尹老太太还在医院里。
“什么?!”三儿子震惊了。
家属们又赶到医院,发现尹老太太确实还活着。
原来,医院将尹老太太的手环和床位牌,和另一位同一天入院的黎婆婆混淆了。死去的是黎婆婆,不是尹老太太。
尹老太太的儿女知道真相后很愤怒:人都拉走埋了,医院3天后才发现弄错了,这样的失误太大了。
医院也反过来责怪家属:那么多家属,怎么都没认出来呢?真是不可思议。
医院的责任的确无可推脱,家属呢?
护士认错病人,是工作上有疏忽。儿子认错母亲,则是古今难见一个,实在难以想象。
孤独的尹老太太,在病床上躺了3天,全然不知已经“被死亡”。
被陌生人下葬的黎婆婆,“入土为安”了3天,也没等到自己亲人的探望。
这个惊天乌龙,最后还是等医院自己发现。从始至终,尹老太太和黎婆婆的家属中,没有一个人发现。
送老人就医的是护理工,治疗的是医生,照料的是护士。他们的家人,都在忙各自的事——吃饭、睡觉、工作、送孩子上学……
连人走了,看最后一面,也是草草一眼,就收拾了,埋葬了。
多么荒唐。
那僵死的身体,曾是孕育了儿女的母腹,承受了怀胎十月之苦。她曾是幼子感受到温暖的怀抱,遮风挡雨。她也曾劳作一生,辛苦一生,让子女安然成长。
告别人世,子女甚至不愿多看一眼,没有留恋。
多么可悲。
尹老太太还活着。听到这个消息,子女们表现得更多的是对医院失误的愤怒,而不是失而复得的欣喜。
又是多么凉薄。
谁该羞愧,谁该无地自容?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