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专稿/记者 历志刚】3月28日,央行副行长易纲在“次贷危机的警示——中国金融创新、规法和风险管理”论坛上,对次贷危机进行了剖析,归纳为六条警示。
其中,易纲在第二条警示中谈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违背市场规律,必然要付出代价。金融创新使不够标准的人得到了贷款,然后金融机构把这些贷款打包、证券化。当利率和房价都发生变化时,就产生了金融风险。次贷危机因为反复打包证券化,可以层层放大,造成众多金融资产发生问题。这里的教训就是该财政做的事就应该是财政做,该补助穷人的事应该是政府做。如果想用金融创新来代替财政和政府要做的事,这种错位造成的成本是很高的。”
众所周知,次债危机恰恰是美国资本市场过度市场化、过度创新的所引发,而不是“违背市场规律”。金融监管的缺失甚至对风险的熟视无睹才最终酿成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因为反复打包证券化,可以层层放大”作为“做大次债危机”的关键因素,都是资本市场和金融监管共同完成的。看不到跟美国财政有任何关系?那么易行长为什么在这里牛头不对马嘴的嫁祸财政、政府和穷人总结出“教训就是该财政做的事就应该是财政做,该补助穷人的事应该是政府做。如果想用金融创新来代替财政和政府要做的事,这种错位造成的成本是很高的”?
联系到财政部连连出招,明确提出要履行金融国资出资人权利,特别是3月25日财政部接汇金所持交行股份做强第一大股东等举动,或许更容易理解易行长的“警示”!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