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思:中国股市的尴尬
——难以驾驭的资金流动
中国股市从6000多点的指数通过跌跌涨涨到现在2000点左右,表演了多少场惊心动魄而又令人难解的剧变。其实大家的看法和判断并没有错,只是国家有它难言的隐情。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说得不对的地方可以拍砖,但不希望骂人。权当抛砖引玉吧!
1、 从系统平衡来看股市资金
如果我们把股市看作一个交换水流的得储水池(这里流水指流动的资金,储水池可看作股票市场),这样可能易于理解些。当然这个流水池是一个灰箱,既有你能看得到的表象,也有你摸不着的内涵。它流入的资金部分应该包括投资者的投资和企业的效益(企业红利部分);它的流出应该包括投资者的本利(投资者的利可为正,亦可为负),券商的佣金,国家收的印花税(佣金、印花税只正不负的)。如果没有别的因素影响,股市的红火要么是企业的效益好,分配的红利多;要么是新的投资者数量不断增加。
2、 股市价值流动的虚实性
说不清的虚拟价值和实在价值。虚拟价值指增加股市的价值量,让股市变得很好看;而实在价值是股市健康发展的源泉,也是经济发展的真正的晴雨表。
实在价值投资:投资者实实在在拿的是自己的钱(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或借来的钱对股市中的实体经济(这种经济体真实的创造产品使用价值的)进行的投资。
虚拟价值投资: A、对不创造使用价值的所谓企业(比如金融业、部分流通业等)进行的投资,实际上只起到一个改变价值数量的杠杆作用,也是股市泡沫的发生器;B、实体经济所接受的股票形式的投资再以股票形式投资于别的方面或不用于自身发展生产,同样是股市泡沫的发生器;C、上述两种现象的穿插形式,会使扑朔迷离的股市变得更使人难以琢磨;D、对外部(资)所谓企业(其中包括外资投资和借壳上市企业)的上市投资;E、国内累积的物价指数变动会导致初始股市价值的重新计量。
这些成分就比较复杂,且只有当实体经济所接受的股票形式的投资没有再以股票形式投资于别的方面,才能恢复了股市的正常。补充一句,不管实在价值投资还是虚拟价值投资,退出股市的价值都是实在的。
3、 股市价值流动的开放性
这里所说的开放性,是指包含一国系统之外的流动因素。虽然目前说是经济全球一体化,但实际上还是世界各地不同的。如股市就是各国(地区)有各国(地区)的,发展还是不平衡的,因此就牵涉到系统内经济博弈和系统外经济博弈的问题。系统内博弈的结果如有人形容的“肉烂在锅里”,不存在国家利益的损失;而系统外的博弈就不是这么简单了,他不能按系统内的现象来进行观察和分析。
我国现时的股市情况就处在这样一种两难境地,不可否定在2500—2000点,我国股市具有投资价值,且一定范围内的通膨在我国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有它的合理性,如果是输入性的通膨那就要慎重思考了,这牵涉到国家的整体利益。所以说从2500点下落,不仅仅是系统内部的问题了。
4、 股市价值流动的对外博弈
目前多少能看出一点中国股市体现国家意志对外的博弈,但这种博弈很尴尬,原因是过去过渡依赖系统外的作用,如今尾大难以摆脱。从系统内部来说,从2500点到2000点引起了广大内部投资者的煌煌不安;而从系统开放角度来说又不得不这样做,是否能成为最后的赢家,现在还没有看出任何端倪。
虽说中国股市有点类同于美国的次贷现象,但又不完全相同。原因是美国毕竟是有美元作为最终的支撑,损失的只是那些一文不值的金融衍生品。这个我在《泛思:次贷游戏——美国又是赢家》已经谈到,此处就不赘述了。而我国在股市的唯一招数就是通过大小非解禁和新股上市来维持本国系统内利益,这不仅仅是针对外来的通膨,也许还有点别的含义。但这种方式解决问题是个二难困境,目前广大的投资者的确已经承受一定的损失,尤其作为撒户来说对经济的判断能力没有机构等那么专业,更何况世界经济的衰退现象已露出端倪,如果仅凭几个新兴市场来支撑全球的经济,那确实太痛苦了,何况我们又不是经济危机的发源地。
最后下个结论:中国的股市不是不该牛,而是目前暂时还不能牛!
QQ : 120347312 欢迎交流这个问题
2008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