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近30年的发展问题,可以说见仁见智,大加 赞赏的有人,大加责难的也有人在,但本人认为,姑且不去谈论所谓的方向和道路问题,我们看社会总体财富大幅度获得了增加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社会财富的增加并没有均衡地分布于所有至少是绝大多数的百姓民众之中,这也是事实,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改革到了今天,如果再空谈所谓的财富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恐怕是无济 于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要实现中国社会的长久健康发展,防治和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赢得民心,归根到底要解决好腐败问题和民权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出路在于民主政治的真正推进。
民主政治或者说政治民主之所以会成为当今中国之所必须真正大力推进的关键,根源在于这些年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分配领域之所以会出现不公的问题,其背后的真实原因是由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权,尽管当人民当家作主早已是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政治标签,但是由于缺失实现的真实路径,人民如何当得了家,如何作得了主呢?包括宪法和一些相关的法律都规定了人民群众享有这样或那样的民主权利,但是我们仔细分析,这些民主权利对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民众来讲,又有多少是可以实现和有实现保障的呢?
民主政治的核心要旨是人民群众要真正享有政治选举权,政治官员的产生要源于民众的认可,如果政治官员的行为违背了对民众的承诺的话,民众能够对政治官员作出重新选择。现实社会生活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政治官员敢于违背民意,从事腐败的事情呢?这里不排除官员的个人素质和道德品行问题,但如果我们不去从政治体制上去找原因,腐败官员就会像割韭菜一样,割掉一茬再长出一茬,周而复始。从政治体制上找原因,自然就会找到民主政治或者说政治民主上了,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我们的政治体制缺乏真正的民主性,人民的民主权利更多地是写在纸上,挂在官员的嘴上,没有切实的实现条件保障,民众在很多时候是鱼肉,其结果,经济如果没有太大的发展问题还不突出,经济越是发展民众的疾苦就会越重,怨声就会越大,因为普遍的贫穷并不会导致社会系统的失衡,只有当社会财富得到一定程度或者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如果缺失民主体制机制保障的情况下,社会出现失衡就会成为必然的现象,在有了社会财富的情况下,政治官员由于其权力并非来源于民众的授与,当然可以不顾民众的利益需求了,只要讨好了自己的上司,官运就会亨通;如果更多地去想民众而忽视了对上司的讨好,就不会有升迁的机会,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之下,政治官员的买官卖官现象是没有办法根绝的。我们从体制上分析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在干部的管理上,现行体制下的干部管理有一个重大原则,叫作党管干部原则,表面看来,党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着,既然我能够代表你们的根本利益,干部当然应当归我来管。问题是我们的宪法明确规定人大是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权力机关(姑且不论人大代表的真正人民代表性),我们又讲人民当家作主,既然如此,为什么管干部原则不能是人大管干部原则而非要党管干部呢?如果党管干部真的管好了也行,实际上那些腐败官员哪个不是在党管干部原则下经过党的组织部门的考核提拔任用的呢。从另一个角度讲,抱住党管干部原则不放,人民的政治民主权利事实上是被党的政治垄断权力所取代了,人民的政治民主权利又从何谈起呢。
胡温这届班子提出要推进社会建设,问题是社会建设能否真正推进,归根到底也是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的,民主政治或者说政治民主如果不能够真正推进的话,政治官员还不是由民众选举产生的话,或者说政治官员的官运不是由民决定的话,靠这些只能为上司负责而不能为民负责的官员去主导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何谈能够真正推进呢?
时至今日,十七大报告也讲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听起来挺诱惑人的,问题是这些年包括江主政时期也讲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又看到了哪些真正的实质措施了呢,客观地讲,政治体制改革这些年始终是雷声大不下雨,因为改革总要选择突破口的,而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却始终避而不谈,更可笑的是居然还把行政体制改革也当成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重要内容,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这些年搞了多次的所谓行政体制改革,改革的结果是越改吃财政饭的人越多,20几个百姓(纳税人)养活一个吃财政饭的人,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空前绝后。如果行政体制改革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的话,晚清慈禧太后也搞过所谓的行政体制改革,但并没有挽救大清王朝走向灭亡的境地。所以,把行政体制改革当成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或者作为突破口而不是真正推进民主政治的话,实质上仍然是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绕圈子,其结果必然会继续延误中国中国政治发展进程,阻碍民权的实现,给政治官员的腐败行为以宽松的生存空间。
所谓反思改革,究竟应该反思什么?如果不从事关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和前途命运的视角出发,认真审视没有真正积极推进以发展民主政治为突破口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并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和民怨问题的话,中国今后的发展出路难道不令人堪忧吗?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