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再陷“封口门”?
时间:2008年10月24日
作为可口可乐的第二大收购案,可口可乐对汇源的收购再起风波。23日,和君创业咨询集团在京公布了《致可口可乐董事长的公开信》,并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可口可乐对反对此项并购的牵手果汁施加压力,对其实行"封口"。
在《公开信》中,和君创业称,9月8日,作为牵手果汁的小股东,和君创业与牵手果汁四位高层在北京商议了共同反对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工作原则。9月15日,牵手果汁的总经理侯亚利公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随即"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
不少果汁行业的中小企业认为,如果可口可乐成功收购汇源果汁,对他们将构成沉重打击。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李肃还表示,此项收购,不仅事关反垄断审查,而且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审查,他们将坚决反对此项收购。
可口可乐有关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相关指责可口可乐干涉言论的报道,是毫无事实根据的。
□ .李.萍 .深.圳.商.报
和君创业两次遭"封口" 再吁调查汇源收购案
--------------------------------------------------------------------------------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我们希望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迅速调整可口可乐在华的竞争战略,并亲自来华与中国同行业企业以及我们对话沟通,以避免出现全民抵制可口可乐的严重事态。”10月23日,和君创业总裁李肃对记者表示。
一个月前,可口可乐表示已就收购汇源一事向商务部递交材料后,和君创业方面也宣布,由其组织的国内多家果汁企业宣布在30天内联名上书商务部,要求商务部就此项收购召开听证会。
但一个月时间已过,联名上书仍无动静。对此,李肃坦言,包括牵手在内的几家果汁企业已经退缩。据他介绍,9月8日,和君创业与牵手果汁的四位领导在北京商议了共同反对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工作原则。9月15日,牵手公司的总经理公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此言一出,立刻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强大压力。
在和君创业看来,这是其反对可口可乐收购后遭遇的第二次“封口门”。此前,据和君创业介绍,其法律顾问钱卫清因其所在律师事务所担任了可口可乐并购的顾问,而被要求“封口”。
正是在目前“孤立”的状态下,和君创业再次高调发布致可口可乐公司的公开信。和君创业在信中认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不仅事关反垄断审查,而且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审查。
事实上,此次公开信发布的时间点也值得推敲。据北京市广盛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刘春泉的介绍,根据反垄断法第25条规定,商务部收到申报材料后,有一个30天的初步审查期,如果认为情况清楚对竞争没有影响,可以不予进一步审查,反之,则应进入下一阶段,即进一步审查。据悉,第二阶段审查为期90天。
公开资料显示,可口可乐正是在9月19日前向商务部提交了反垄断的申报材料,当时,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小筠也曾表示,最快30天会有一个结果。如今,30天已过。记者从可口可乐中国公司获得的信息是,可口可乐目前并没有收到商务部批复与否的结果。
“我们还处于向商务部补充申报材料的过程。”23日,可口可乐方面对记者表示。
而李肃表示,下一步,和君创业还会致函商务部,论证汇源并购案中所涉及的垄断和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据他推断,商务部很可能没有在初步审查期中得出结论,并将对汇源并购案展开下一阶段的审查。
李小筠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商务部的反垄断调查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尽管可口可乐已经申报了相关材料,但还会配合相关部门的审查,或继续补充材料,因此,审批过程很可能超过30天甚至更长。
据记者从相关企业和饮料工业协会了解的情况,商务部还未就可口可乐的反垄断召开行业听证会。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和君创业咨询致可口可乐董事长的公开信
尊敬的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罗伯特先生:
我们作为中国本土最早、最大的咨询公司之一,从二十年前就参与了反对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消灭民族品牌的“天府可乐之争”。今天,可口可乐收购中国果汁第一品牌汇源公司,又在全中国引起极大反响。
但是,面对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贵公司不仅没有认真地顾及我们的民族品牌情结与民族产业感情,反而依仗资本强权打压反对声音,从而引起我们严重的关注。
2008年9月5日的“封口门”事件,在中国引起很大的反响。我们的律师多次致函可口可乐公司,质询贵公司侵犯言论自由,但你们蔑视中国法律,拒绝回复我们的律师函。
不久,第二个“封口门”更让我们难以置信。
2008年9月8日,我们与牵手果汁的四位领导在北京昆仑饭店商议了共同反对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工作原则。9月15日,牵手公司的总经理公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此言一出,立刻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强大压力,据公司有关人士告诉我,有人用可口可乐的威势恫吓牵手果汁:要想生存,千万不要再去惹是生非,苏泊尔事件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国家如果批准这场并购,你们将成笑料;就算国家不批准,可口可乐将与汇源果汁联手打击牵手果汁,让你们死得难看。
我们作为牵手果汁的小股东,对该公司在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关键时刻,却因可口可乐的压力而退缩,让我不能不对跨国公司的强势与霸权感到不寒而栗。
2006年8月,法国SEB集团兼并国内炊具行业领军企业苏泊尔,遭到了业内的广泛抵制。8月29日,爱仕达联合双喜等5家企业在北京成立反“苏”联盟,呼吁主管部门立即对该并购案进行反垄断审查。但是,由于贪腐官员郭京毅、邓湛的不良影响,苏泊尔的兼并没费吹灰之力就被放行。
今天,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严重后果远远甚于SEB集团并购苏泊尔,但在可口可乐强权施压下,国内同行却万马齐喑,这让我们感到极大的震惊。
但是,我们作为在中国为企业服务22年的咨询公司,认为口可乐的中国公司正在用假象误导社会。为此,和君创业咨询公司公开提请可口可乐公司注意以下三点事实:
第一,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不仅事关反垄断审查,而且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审查。
有人认为,应该把是否垄断的统计范围扩大到饮料行业,使这场并购的市场份额降到审查线以下。当年,美国波音和麦道合并,就是把垄断的范围扩大到全球,并与空中客车公司的垄断地位进行攀比,从而为了美国全球竞争的国家利益否定了反垄断法。但在今天的中国呢?我们的国策是要戏弄刚刚颁布的《反垄断法》?我们的执法是要支持跨国公司消灭民族品牌?
2008年8月1日起实施的《反垄断法》第三十一条指出:“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而根据2006年公布并实施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并取得实际控制权,涉及重点行业、存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因素或者导致拥有驰名商标或中华老字号的境内企业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当事人应就此向商务部进行申报。”
汇源果汁是中国官方认定的驰名商标。但是,可口可乐方面却宣称,汇源果汁并非中国企业,因此不受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法律约束。这是可口可乐对中国法律进行的歪曲理解。
我国《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的第四章第三节规定了特殊目的公司的运营规则。该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特殊目的公司系指中国境内公司或自然人为实现以其实际拥有的境内公司权益在境外上市而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境外公司”。这种公司的特殊性之所以要特别规定,就是因为这些公司有着双重属性。一方面,由于公司设立在境外而要特殊规定其设立的方式和运营的规则;另一方面,又因为它们是中国境内公司或自然人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为了使其灵活出入而做出了很多特殊的便利审批程序。因此,这些法律的立法本质,是将特殊目的公司当作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来特殊管理。
汇源公司与中国联通、中外运航运、华润电力、联想集团、中粮国际、中国移动、中国重汽等上市公司一样,同为特殊目的公司,不能用可口可乐的逻辑推论他们都不是中国企业!更不能让国外公司随意并购这些中国公司!
第二,著名品牌是全球竞争时代的战略资源,中国社会的民族品牌意识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发达国家而言,品牌是国家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品牌之争实质上是国家之间市场制高点的争夺战。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蔓延的“跨国公司盲从论”,滋生了“跨国公司强权论”的不良土壤。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我国刚刚从自我封闭状态下打开国门,观望世界,并起步开始对外开放。这时的社会风尚,以跨国公司崇拜为主流。短缺经济中的国外名牌产品,成为国民消费的最高追求。
上世纪80年代未到90年代初,我国对外关系因“六四风波”陷于艰难状态。这时的国际外交,以跨国公司政治为突破口,逆国际制裁之风而来的跨国公司,成为打破国际关系僵局的最佳使者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中到90年代未,我国经济因急速转型而大起大落。这时的地方政府,以跨国公司迷信为荣耀,在招商引资中全面优惠跨国公司,成为发展经济的最大砝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各界围绕加入WTO展开激辩。这时的中国企业,以跨国公司恐惧为通病,回避跨国公司的正面冲击,成为国内企业的最优选择。
由此可见,社会风尚中的跨国公司崇拜,国家外交中的跨国公司政治,政府招商中的跨国公司迷信与企业竞争中的跨国公司恐惧,构成了我国“跨国公司盲从论”的四大基因,并滋生出跨国公司强权论的不良土壤,使许多跨国公司得以随心所欲地破坏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
应该看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成为加入WTO的最大受益者,并正在有条不紊地改变着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格局。由此认识我国经济的全球化,我们必须关注一个重要的事实:我国前二十年的对外开放与全球化进程,始终以国外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态度为基本坐标,把吸引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发展的成功标志.但是,未来二十年的全球一体化,将以中国和平崛起为动力,以中国企业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为基本坐标,以推动中国企业国际接轨与跨国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扶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跨国公司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1965年的东京奥运会一扫日本战败的心理阴影,提升了日本企业国际竞争的自信,带来了日本经济七十年代的振兴。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改变了韩国国民的殖民意识,提高了韩国企业进军全球的自信,推动了韩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两个国家,都是靠国民意识的转变造就出了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并由此提升了整个国家的全球竞争力。今天,在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之际,中国的社会基础和国民意识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可口可乐此时收购汇源,不仅具有打击民族产业的意味,而且具有挑战国民自强意识的含义。
第三、可口可乐在二十年前与百事可乐前后夹击消灭了天府可乐,今天又与达能内外联手收购汇源果汁,贵公司的形象已经成为敌视中国民族品牌的霸权公司。
2008年10月1日,在国家体育馆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品牌节”上,原天府可乐总经理、前全国人大代表李培全先生在发言中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国家计委等部委曾明确发文禁止美国可乐产品在中国市场公开销售。而两大可乐公司则到处打通地方政府以求突破中央政府上述法令,并以低价倾销政策打压中国民族饮料企业。
1993年,可口可乐曾霸道地提出一系列强权条件,对中国的名牌饮料企业天府可乐进行控股收购,明确提出收购后要对民族品牌“天府可乐”停止使用。最后,与百事可乐前后夹击,消灭了天府可乐。
2008年8月,中国的反垄断法实施不满一个月,可口可乐就逆法而行,与达能公司里应外合地兼并中国最大的果汁饮料企业,其控股比例达100%,彻底改变了汇源果汁的品牌性质。
我并不是一般性的反对跨国公司,在我看来,国际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行为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宝洁属于能量强大而尊重民族品牌的一类,他们在市场份额占据过大时,可以下令停步退让,这是可以让人接受的跨国公司;汤姆逊属于能量较弱而协同民族品牌的一类,寻求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这是可以让人放心的跨国公司;达能是属于能量极弱而玩弄民族品牌的一类,他们不承认自己的弱势,又滥用谋略手段,这是让人必须防范的跨国公司;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形象,属于能量极强而惯于剿灭民族品牌的一类,强势竞争而惯用霸权,这次又与达能联手出击,消灭中国的民族品牌,从而成为让中国社会极为担忧的跨国公司。因此,可口可乐如果继续坚持这场逆势而为的并购,一定会成为中国国民意识崛起的催化剂,导致中国民众的全民抵制。
基于以上三点事实,我们郑重提出以下要求:希望贵公司董事长迅速调整可口可乐在华的竞争战略,并亲自来华与中国同行业企业以及我们和君创业对话沟通,以避免出现中国全民抵制可口可乐的严重事态。
和君创业咨询公司
2008年10月20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