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国棉一厂的破产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一个曾培养出纺织工人旗帜赵梦桃、具有优良传统的企业,一个从改革初期就积极参与的企业,一个曾经在陕西纺织业甚至中国纺织业创造出许多第一的企业竟用破产的形式消失。西北国棉一厂的破产必将引发我们在政治层面、经济层面、社会责任层面和企业经营管理层面……的思索,我的系列文章就是提供一点我力所能及的资料背景.
(西北国棉一厂破产系列文章)
有关陕西风轮公司的一点回忆(一)
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1998年1月24日成立的。当时我作为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参与目睹了风轮公司的建立。风轮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已经十个年头,尽管时间不算太长,但回忆起来,可能有些情况我的记忆与当时的情况有区别,因为再好的记忆也无法丝毫不差的再现当时的情景。
一、风轮公司的成立
1996年对西北国棉一厂所有的职工来讲,应该是有深刻印象的一年。那一年西北国棉一厂出现亏损。尽管有关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纺织企业亏损的消息充盈耳膜,但对西北国棉一厂职工来讲,亏损深深刺痛了他们的心,从1952年开工以来,46年来企业第一次亏损。
亏损的乌云在西北国棉一厂上空飘荡,西北国棉一厂全体职工没有坐以待毙,集结在一起发出了扭亏为盈的呼声。企业上上下下冷静分析后,认识到,由于历史的原因,西北国棉一厂每年要偿还筹建陕西兴秦化纤厂担保贷款形成的利息2000多万元。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体制改革。中国市场经济走到今天,有人可能会对西北国棉一厂当年的改革提出疑义。如果他能了解西北国棉一厂当年的处境,一定会赞同西北国棉一厂当年的举措,那是逼出来的。
企业成立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从成立的那天起,在如何操作企业改制上认识是一致的:拿出西北国棉一厂的优质资产组建新的公司。有点分歧,就是拿出优质资产组建什么样的公司。厂长助理、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杨有文坚持企业改制就要一步到位,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在条件成熟时上市。我是坚决支持杨友文助理的意见。因为1998年,一家企业的股票能上市,可以说是企业和职工求之不得的福音。其他人认为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因为成立股份公司条件不成熟。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企业改制就开始按照有限责任公司的思路推进。没有想到,陕西省纺织总公司时呈山经理来企业调研改革时,提出了企业改制就要一步到位,组建股份公司。时呈山经理的意见得到了企业领导班子认可,企业改革的思路从组建有限公司转变为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公司的思路一确定,股份的构成、公司章程、成立时间很快就尘埃落定。在这里,我特别要提一提公司章程的起草。对于股份公司来讲,制定一个符合企业发展而又规范的公司章程显得十分重要。抽到体制改革办公室的宣传部的张建峰承担了公司章程的起草工作。张建峰是陕西师大文革后政教系招的第一届大学生,他和西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白永秀是同班学生。当时张建峰患有严重的颈椎病,他是趴在床上,把纸放在地板上艰难地完成了章程的起草。在风轮公司筹建的过程,体制改革办公室有没有公司股票上市的想法我不敢乱下结论,但在我们宣传部参与公司筹建的几个人是有过这种美好想法的。在当时稍微有一点股票知识的人就可以感受到。募集股份的当天,我们几个竟将风轮公司股份募集书贴到了咸阳所有证券交易大厅的门口。股份募集结束的那天我在当年民事科办公室前面的空地,几十个拿着钱的非西北国棉一厂职工(退休职工)想购买风轮公司的股票。风轮公司在三天时间顺利完成了职工个人股的认购。在1997年全国纺织形势那么艰难的背景下职工能拿出自己的积蓄购买企业的股票,西北国棉一厂5000多名职工拳拳爱厂之心令人敬佩。
1998年元月24日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宣告成立。风轮公司总股本为6500万股,西北国棉一厂4000万股,工人持股会、社会公众股、法人股2500万。公司董事长张登社讲话指出,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企业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揭开了企业新的一页!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