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18亿红线就是砸老百姓饭碗!
巫继学
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主持的 “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课题学术成果发布会昨日在北京举行,该研究课题得出如下结论:确保18亿亩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强调,他之所以主张弃守国家划定的18亿亩耕地的红线,理由主要有两条:1、保护耕地致房价大涨;2、只要市场在,就不愁买不到粮食。(每日经济新闻, 2008年12月25日 )
此论一出,令在场专家、政府相关高管大为惊愕,应邀嘉宾、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 高铁生 教授甚至会没开完即拂袖而去,国务院三农问题专家也认为茅论经不起推敲。随之,舆论界几乎一片质疑与谴责之声。真的,这是我怎么也难以相信,在中国经济目前陷入困境,农民工大量失业,粮食安全如此紧张的形势,会有这种声音放出来?!
农业对于中国,还有着特殊的意义。尽管农业在不同国度其经济功能大体一致,但土地对于中国来讲,人均土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多一点,意味着占世界七分之一的土地养活着超过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土地,在这里主要担负民众的食物来源。也就是说,土地的食物供应比重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对于人均土地多的国家来说,它可以有经济作物功能,有加工业原材料功能,有观赏、旅游、休闲功能,也可能有休耕功能。对于我国人均耕地大约“一亩三分地”(过去一直说人均耕地1.59亩)来说,必须牢记它主要是为中国人提供口粮的功能。那种克隆国外土地使用结构,效仿人均土地多的国家在城市建设,特别是房地产上的豪华占地的模式,注定是行不通的,短视地以经济权利执意运行,日后付出的历史代价将是沉重的,甚至可能是灾难性的。下面的名言务必不要忘记:无政府主义是对机会主义的一种报复。
从本质上讲,土地对于中国农民,不仅仅是生产资料,它还是社会生存保障资源,是社会安定的永恒基业!
农民工现在大约1.3亿人,就是因为人人有了这“一亩三分地”,他给予了广大农民工以经济基础的支持与基垫。农民工,作为打工者,只是一种兼职,或者说是一种双重身份的劳动者。因为他既是农民,又是打工者,即农民+打工者。如此庞大的一支劳动大军,一旦遇到经济危机、经济衰退,成百万成千万的农民工就会失业。这样大规模的失业要是发生在西方任何一个国家,那可真叫“失业海啸”!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其现行经济体系。几百万、几千万失业之潮冲到哪里,哪里将面目全非。然而,为什么在中国目前农民工大量失业着,虽然也引发了社会震荡,也出现了局部的困局,却没有真正对经济体系伤筋动骨?就是因为有了18亿红线保障着的每个人的“一亩三分地”。今年打不了工,大不了回家种地,等到经济好起来再出去也行呀。
至于说到粮食安全,茅于轼的观点就更为离谱。我们知道,目前我国粮食总产量徘徊在5亿吨,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供应量大体为为2亿吨,而我国目前每年进口粮食大体为2千万吨;即使我国年进口粮食翻一翻达到4千万吨,国际粮食市场便会受到巨大冲击而价格猛增,最终的市场结果恐怕可想而知。因此,指望主要依靠进口解决我国粮食的较大缺口,是完全不现实的,甚至是危险的!我国只有保地保粮,舍此别无选择。
我想问,为什么在当前如此特殊、如此敏感、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不仅有一股不可遏制的暗流在冲击现有的土地所有制,引领土地制度迈向私有化的境地,而且悍然对13亿多人口拥有的仅仅18亿农地下手?
回想一下近年来资本对中国房地产的垂涎,人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资本目前急不可耐地要进军农地。当代中国,民营经济占据半壁河山,私人资本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资本的意志就是追求价值更多地增值,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想要进入的领域是没有界限的,那里有利可图,它就奔向哪里,那里有暴利,它就狂奔哪里。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也并不是想到哪里就一定能到哪里,它会遇到国家政策的限制。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改革发展中资本总是通过自己的代表不断地突破国家政策对某些产业的限制,而一步步地拓展自己的获利领域。事实上,中国垄断性产业一直是资本进攻的重点,WTO为资本提供了机遇,因而资本也在不断地获得胜利。
现在,一块最令人心动领域农地,成为众多资本围歼的目标。资本进军农地却不像进军其它产业那样,虽然困难却终一一攻陷。资本在农地上遭遇的最大难题是现行政策的18亿红线。换句话说,资本不能随心所欲地吃掉农地,它必须跨越这条红线。
表面上看起来,呼吁土地私有化的人在说目前土地所有制存在的种种弊端,似乎不私有化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说出现了土地抛荒,这是一种浪费。目前土地抛荒,从本质上说是农民对机会成本的一种选择。他认为抛荒更有利于他的收入,他宁可外出打工,宁可选择别的就业机会。解决这一问题其实不一定要土地私有化,土地使用权个人所有制就足够了。一是说中国目前愈演愈烈的圈地运动恰恰是土地的集体所有、村社所有导致的结果。圈地运动不是集体所有制的结果,恰好集体所有制是私有化设置障碍。权力资本的介入,将圈地运动无序地向前推动,腐败就是一切,私利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权力资本,是经济腐败。一是说没有一个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是实行农地的村社所有或国有的。这是缺乏常识的胡说。以色列的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就不是私有制,而是国家所有,柯布茨(相当于农业公社)、莫沙夫(合作社)的土地就是从国家手中以60年的使用权租来的。但以色列的农业现代化、高科技化是世界一流的。
在这些站不住脚的理由背后,其实是资本的意志在起根本作用,是资本的获利欲望在煽风点火。不是树在动,是风。这就是资本对土地的私有化之风。
如果18亿亩基本农田不保,那将酿成中国经济社会和重大灾难!破18亿红线,就是砸中国每个老百姓的饭碗,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