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最近,在是否应该推广种植转基因主粮的争论中,有人提到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待转基因的态度。我没有找到袁隆平这方面的最新言论,但略知一些几年前他对转基因的看法。
关于转基因的评价,袁隆平总的原则是“就事论事”( 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袁隆平进军转基因稻 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不一概而论”( 《袁隆平:“转基因”不可一概而论 “超级稻”尚有巨大潜力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袁隆平 》, 2006-08-23 , 来源:中国评论新闻网, :王平) 。袁隆平肯定转“基因是一个发展方向”,并坦言:“我们的‘常规武器’全身解数已经使得差不多了,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的研发必须依靠转基因手段。”他同时表示:“我们研发出来的第三期超级稻对人类绝对是安全的!等研发成功之后,就可以立即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进入商业化经营。”在谈到别人的转基因水稻时,他却说:有些转基因植物特别是抗虫的,含有一种物质叫做BT毒蛋白,这个东西大家很关注,因为虫可以被毒死,因此它对人是否有害很难说。
在转基因的安全性问题上,袁隆平为什么“王婆卖瓜”、“厚此薄彼”?是不是袁隆平的转基因与别人的转基因有什么不同?
根据我掌握的不多的资料和有限的专业知识判断,我认为袁隆平的“转基因”与别人的转基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不同:
一是所转基因的数量不同。转抗虫或抗除草剂基因只需要转一个基因,而袁隆平要改良的是产量这个数量性状,因此要转的基因可能很多。
二是所转基因来源不同,Bt基因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亲缘关系跨界,且在受体生物中能直接产生毒蛋白。根据袁隆平自己的介绍,他培育第三期超级稻要转的基因来自玉米、野生稻、稗草等,这些基因供体植物跟水稻为同科异属或异种植物,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且本身能吃、无毒。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课题组在野生稻里发现了两个增产基因,同时准备把稗草的抗病虫、抗逆基因转入恢复系。
三是转基因的方法不同。Bt基因或抗除草剂基因的碱基序列清楚、功能明确,属单基因转移,通常会以农杆菌质粒为载体进行转化;而玉米、野生稻中究竟有哪些基因对水稻产量影响大,目前并不完全清楚,如果大规模转移这些基因可能采取的方法一是整个抽提玉米或野生稻的DNA,然后用基因枪将其导入水稻,使其尽可能地与水稻基因组整合,然后再让其分离重组,在分离后代中选择高产基因型;二是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即用玉米、野生稻的花粉直接给水稻授粉。从供、受体植物的亲缘关系来看,这两种方法实际上均可以看成是植物远缘杂交的一种新尝试。事实上,在多年以前人们已经用玉米花粉给水稻授粉获得成功,其培育出来的水稻品种被称为玉米稻。这种用玉米花粉直接给水稻授粉的方法是否有玉米基因掺入水稻基因组尚不确定,但从“杂交”后代表现来看,确实获得了一些类似玉米的性状,不过到目前为止对这一现象尚无有说服力的实验检测证据和理论解释。
当然,也可能用第三种方法,即先把野生稻、稗草、玉米中已经确定的有用基因克隆出来,再用质粒或花粉管介导方法转化水稻。
从以上区别来看,袁隆平的“转基因”与别人的转基因的确有很大的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最大的不同是目的基因及其供体植物的来源和性质不同。
另外,有网友质疑袁隆平说的话前后矛盾,出入很大。并列举了袁隆平的两段话作为证据。一是“从技术上讲,从业务上讲我认为这个水稻的这个产量的潜力还大得很,还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二是“但是实际的研发中,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特别是温度等因素影响,如果按常规方法,要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目标已不太可能。”“我们的‘常规武器’全身解数已经使得差不多了,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的研发必须依靠转基因手段。”针对这位网友的疑问,我试做解释如下:
袁隆平说的话前后并不矛盾。所谓“水稻的这个产量的潜力还大得很,还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是根据太阳能利用达5%这个假设推论出来的,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特别是温度等因素影响”,按常规方法育种不可能提高光合效率,也就是说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达不到5%,因此,袁隆平想到了用玉米这个碳四植物的基因来改造水稻这个碳三植物,以使水稻由碳三植物变成碳四植物,从而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最终实现增产目标。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水稻吸收利用玉米的有用基因来实现大幅增产的目标呢?由于玉米与水稻在分类上同科不同属,天然存在生殖隔离障碍,用直接授粉杂交的方法通常不能实现基因交流或转移,因此,袁隆平想到了“转基因”。由于袁隆平对玉米基因有着强烈需要,因此,袁隆平便自然地有了“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的研发必须依靠转基因手段”的说法。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虽然同样是把转基因作为“未来育种的方向”,但袁隆平的转基因与别人的转基因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因此,在对待转基因的安全性问题上,我们的确应该象袁隆平所说的那样,要“就事论事”,“不可一概而论”。更不能把袁隆平的话简单理解为支持转基因的证据。
尽管袁隆平声称自己的转基因“绝对安全”,但如果用农杆菌质粒为载体进行转化,理论上还是存在一定的想象空间。况且,毕竟增加了新基因、新信息,扩大了基因组,打破了原来的基因平衡。
)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