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经济学南京研究所第14次研讨会论文之三
惊呼两极分化!
沈 立 人
贫富不均和差距拉大以至两极分化,当前已是不争的现实。从基尼系数看,官方一度讳莫如深,后来承认突破了0.4以上的警戒线;学术界计算,则达0.6以上,领先于某些发达国家和一般发展中国家。至于从社会财富、银行储蓄、海外存款以及消费比重还有收入分配、平均所得看,悬殊之大,更是令人诰叹,连同城乡和地区差距,都是愈演愈烈,难以煞车。年年民调,皆与腐败并列首次位置,反映了民心的十分关注。
这种现象,对照马克思原理,最终要缩小和消灭三大差别,显然背道而驰。邓小平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也随即要求防止两极分化,并从分配格局来判断改革的成败,不舍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因此,面对现实,人们惊呼两极分化,理论界给以大声呐喊,是及时、必要和出于良知、符合公平正义的!
导致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的原因,众说纷纭,大致有几类:一是认为,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之间,拉开差距是必然和合理的,经济学上有条曲线,目前还未到拐点;二是认为,按照市场竞争规则,优胜劣汰,分配有多有少,何况中国国情是劳动力资源几乎无限,而资本、技术绝对稀缺,供求关系决定收入不同;三是认为,以分配方式和分配原则来度量,一度强调效率优先无可厚非,而长期只兼顾公平,应当而未及早改正为效率与公平并重,不无错失。还有归故于腐败流行,少数人巧取豪夺,多数人受到超经济剥削,才有此恶果。
近年,有人发现,且不论富者愈富,只看贫者仍贫,归根结底,来自二三十年坚持的廉价劳动力方针,在保持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基础上,靠压低劳动力价格来招商引资并进行残酷的原始积累,连同浪费资源、牺牲环境,才获得GDP快速增长的奇迹。至少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还快,而农民和农民工以及一般体力劳动蓝领工人的收入基本未动或增加有限,发展成果为少数权贵资产者独吞,稍为润及公务员和知识分子,但未育成中产阶层。
两极分化是一种社会公害和政治经济危机,其后果可以略至如下:一是使相当部分的城乡劳动人民处于绝对贫困特别是相对贫困境遇,公开承认的是日均消费不到1—3美元的至少有1.5—2亿人左右,平均数掩盖了不平等;二是似乎提高了储蓄率,有利于扩大投资和积累,而由此带来消费不足,积累与消费从三七开逐步逆化为六四开,进而导致产能过剩,内需不足,成为当今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国内因素,影响久远,难以纠正;三是暴富阶层人数不多,而奢侈谣恶则异常突出,不仅败坏社会伦理,也激化贫富矛盾,加上政府有偏好,造成穷人反感,引发群体性事件与日俱增,维稳与维权本来统一而未统一;最后,败坏国家形象,对内对外都无法显示和论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多数人民包括部分党员特别是青少年陷于“三失”(信仰、信念、信心),经济危机延伸为政治和社会危机。
当务之急,在于当机立断,从理念、政策到制度必须拨乱反正,大力制止和避免进一步分化,可能导致更大的不安。众议已多,除了加强反腐倡廉和杜绝新的暴富机遇外,主要建议的重点在:
一是在理念上转向明确三条:贫富差距扩大到两极分化,不是好事而是坏事,其影响不限于经济,更蔓及社会、文化和政治;这种偏向绝非必然规律,别国少见,我国特有,该从主观上寻找源头;也不是无法扭转的,但是要花大力气,一定要痛定思痛,痛下决心,挽狂澜于既倒。
二是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上该有根本性的转变和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问题已有共识,重在行动,贵在落实。首先是纠正重积累、轻消费的偏差,在国民收入、财政开支和信贷比重都要克服“投资饥饿症”逐步向消费拉动倾斜,力争当年有所见效,“十二五”计划期间回归正位(25:75)。
三是在分配方式上深化改革,落实已有的决策和承诺。按要素分配,从重资本转变为资本和劳动力并重,正确处理劳资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当前,不仅要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更要规定每年的工资增长幅度,不低于GDP和企业利润的增长率。工资成本的增长,在现实条件下,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消除各种陋规(如对有权者的行贿),是可以消化和承担的。还可以试行劳动力入股的分享制,增加劳动者的财产收入,也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改进经营管理。
四是采取一些硬措施,在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体现效率与公开并重。在三五年内,一定要做到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稍高于平均增长,把逐步缩小已经过大的分配不均列入企业和各级政府的考绩机制。重点更在扶贫脱贫,力争“十二五”期间消灭相对贫困群体,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
五是进一步推进全面的社会保障,作为再分配(三次)的重要杠杆。以印度和俄罗斯为例,读书和看病的贵和难是可以解决的,关键在于改革财政体制,把财政职能转向公共服务,在压缩行政费用(特别是“三公”)和政府投资(限于公共工程)的基础上,力争公共服务支出比重逐步提高到世界大国的平均水平。
此外,还有正确对待和处理好所谓群体性事件,花大力气清理信访积案,绝对防止再有因野蛮拆迁而造成的自焚惨事,使一切矛盾钝化而不致激化,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真正显示社会主义制度有其公信的优越性!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