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记者对话《挟尸要价》 打捞公司放狠话要杀我

记者 · 2010-08-23 · 来源:
市场经济挟尸要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金镜头评委会调查组称《挟尸要价》不存在造假

2010年08月23日 潇湘晨报 汤宇兵

金镜头评委会调查组称《挟尸要价》不存在造假

获得大奖并引发争议的照片《挟尸要价》

红网长沙8月23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汤宇兵)获得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的《挟尸要价》真假引争议,今天(23日)上午,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从人民摄影“金镜头”评委会获悉,针对《挟尸要价》图片所涉及的新闻事实的调查结论已出,认为《挟尸要价》的新闻是真实的,不存在造假问题。

调查结论分三点分别为:1,照片反映的“挟尸要价”的新闻事件真实存在;2:照片中的主要人物王守海虽不是主谋,但其客观上参与了挟尸要价的过程,是这一行为的执行者;3:照片记录的过程是整个挟尸要价的一部分。虽然王守海极力辩称自己没有开口要价,但据现场目击者称,王守海他们是当事人,参与并执行了要价。

“挟尸要价”真实性为何被搅浑水?
2010-08-23  来源: 半岛网

  文/李振忠

《新京报》8月21日报道:日前,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年度新闻图片颁奖中,作品《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了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不过长江大学宣传部长却发文质疑该摄影作品与真相不符。记者就此事采访了金镜头奖主办方,主办方表示目前还未接到长江大学有关信函,但既然这事已经出现在网上了,就肯定会重新调查。

“挟尸要价”是否真实,从打捞方的数钱镜头就已经一目了然,这其实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而是天下尽人皆知的“大路新闻”,而如今却有人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这样一种质疑却真的让人匪夷所思。

再者,当时岸上的人都可以证明挟尸要价的真实性,他们都能够听到也能够看来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对于这样一种质疑,当地警方或者政府部门也应当在第一时间作出澄清,为什么到现在反而成了一个难解的谜团?这岂不是恰恰证明了官方对此事的不作为吗?

不能让“挟尸要价”这样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再一次刺痛人们的心灵。人们要做的不是无谓的质疑,而是怎样去弥合“挟尸要价”对于整体社会心灵的创痛。从摆手示意到数钱的镜头,从铁钩子穿过牺牲者衣物到手臂上拴绳,打捞者显然不是在做一般的救援行为,而是将死者当成一种可以换现的商品、猎物,否则在不知道死者还有没有生还的希望的前提下,不会对牺牲者予以拴系“商品”的对待。

在“挟尸要价”的尴尬中,起码说明了道德的堕落、人性的倾塌、金钱观的扭曲,还说明了政府应急救援措施的不到位,警方对于时常发生的类似事件的不作为。种种原因,导致了“挟尸要价”的丑恶现象发生,人们要问,为什么打捞的不是警方或者政府部门所设的救援机构,反而是这种所谓的“打捞公司”?这是放纵还是默认?无论管放纵还是默认,政府、警方均难逃其失职之责。

“挟尸要价”早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人们要做的是如何弥合整个社会人心道德的创口,而不是在这样一个明明白白的事件中再搅一次浑水。或许这种对“挟尸要价”真实性的质疑是一个谜,当地政府部门和警方要做的,首要的是追问质疑者的“谜”究竟是什么,这对于整个事件的最终真相极其重要。

记者对话《挟尸要价》 获奖后年终奖险扣光

2010-8-23   来源: 山东商报


 
获得大奖并引发争议的照片《挟尸要价》

  离开荆州的这几个月,他的生活本已逐渐恢复平静,但是因为照片再次获奖,质疑四起,他的生活又起波澜……

  《挟尸要价》照片拍摄者张轶,这几天无疑陷入了舆论的漩涡。这个去年刚刚毕业、只有25岁的年轻人,在多次婉拒之后,昨天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说这件事情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目前张轶已经躲到了“其他省份的一个城市”,他希望大家都能平静下来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

  本版撰稿 记者 张恒

  A

  “照片是挟尸要价的一个瞬间”

  山东商报:人民摄影网今天公布了你对《挟尸要价》这张照片真假的自述,你知道吗?

  张轶:对,自述是我提交给“金镜头”奖组委会的。

  山东商报: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好的三万六,钱到位了再往上拉,我只听老板的”,这句话是船头上的老人说的吗?

  张轶:是他在挥手的一瞬间说的。

  山东商报:是你听到的吗?

  张轶:是我亲耳听到的。

  山东商报:现在有人质疑“挟尸要价”这张照片,说是虚假的,你怎么看?

  张轶:“挟尸要价”的事实是存在的,没有什么能够扳倒这个事实。从打捞船开到现场、和校方讨价还价开始,“挟尸要价”这件事也就开始了。而且,打捞船在打捞的过程中中断了几次,也是和校方谈论价格。最后,打捞方拿到了谈好的钱才离开。这个过程就是“挟尸要价”。

  山东商报:也就是说,“挟尸要价”是一个过程?

  张轶:对。“挟尸要价”是一个过程,我获奖的照片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瞬间。

  B

  “异地发表时不敢署真名”

  山东商报:因为这张照片,你获得了不少奖项。

  张轶:对。当时我拍这张照片的时候还在《江汉商报》,后来《华商报》记者郝建国通过熟人引荐找到我,我们相互谈到了各自了解到的信息,在双方认为新闻事实一致后,他看了我所有的文件夹,后来获奖的这张照片在荆州当地是没法刊登的,郝建国便选走了,并以配图形式刊发在了《华商报》上。

  山东商报:当时没有署你的名字?

  张轶:不敢署真名,《华商报》发出来的时候署名“真真”,是以目击者的身份署名。我周围的人也都不知道这件事。

  山东商报:但是后来大家都知道了。

  张轶:嗯。中国记协举办“中国瞬间”新闻摄影大赛时,我委托《华商报》并以他们记者的身份参赛,在评奖现场,评委们向我求证这张图片的真实性,并给予了肯定。颁奖的时候,在多位老师的鼓励下,我第一次用了“张轶”署名,新华社也发了消息和我领奖时的图片。这样一来,大家就都知道了,我的身份也暴露了。

  C

  打捞公司放狠话要杀我

  山东商报:你的身份暴露之后,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张轶:新华社发了我领奖的照片之后,报社没有问责,但是扣了我的工资和年终奖金。

  山东商报:全都扣了?

  张轶:扣了绝大部分吧。比如年终奖应该有一千多,但是最后只发了几百块钱。

  山东商报:当时是以什么理由扣的?

  张轶:这还用问吗,就是因为照片的事情。我当时就意识到危机来了。本来我想趁春节休假来淡化我获奖的影响,但是因为个人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不得已离开了荆州。

  山东商报:个人安全和环境压力是指什么?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张轶:其实在这张照片刊登出来之后、我还没有暴露身份之前,我就已经有预感,因为当时我已经听说了一些事情,他们放出狠话来,说找到拍照片的人之后要杀掉怎样怎样……

  山东商报:他们是指谁?

  张轶:打捞公司。当地的宣传部也一直在找拍照片的人。

  山东商报:这些你是听谁说的?

  张轶:还是不要说了,不想连累更多的人。

 D

  “现在很安全”

  山东商报:离开荆州之后你去了哪里?

  张轶:我先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其实我不愿意失去那份工作,因为我刚工作没多久。

  山东商报:是刚毕业吗?

  张轶:对,是去年才毕业。

  山东商报:那年龄也不大?

  张轶:是的,我是85年的。

  山东商报:现在哪里工作,方便透露么?

  张轶:我只能说我在湖南的一家媒体工作,但是最近休息了,毕竟湖南离湖北太近了,我现在在其他省份的一个城市。

  山东商报:在这个城市还好吗?

  张轶:还好,还比较安全。

  E

  “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山东商报:这件事情到现在,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张轶:其实离开荆州这几个月,我已经慢慢地把这件事情淡忘了,现在我有新的工作,也生活的很好。我觉得这件事情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山东商报:为什么这么说?

  张轶:我在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就见到了这样的一幕,他们丧心病狂的做法让人愤怒。

  山东商报:他们是指谁?

  张轶:就是打捞队他们,在那么危机的关头,不是先救人,而是先谈钱。


  F

  “希望大家平静下来等结果”

  山东商报:现在关于“挟尸要价”的争论铺天盖地。

  张轶:嗯,我知道,也一直在关注。现在这个事情闹得非常大。我觉得我的照片是真实的,包括当地的公安机关当时也对打捞公司的老板作出了处罚,当时得出的结论是“中断打捞”,这都说明,“挟尸要价”这个事实是存在的。我希望大家,尤其是媒体,不要被哪一方牵着鼻子走,一定要依据事实的真相。

  山东商报:网络上对于照片的真假,各种各样的说法也非常多。

  张轶:网上的谩骂也非常多。有的可能是出于其他的目的。

  山东商报: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张轶:现在“金镜头”奖组委会已经着手调查了,我希望大家都平静下来等待结果。谩骂对大家没有好处,对当事人各方包括我、对遇难者的家属都不是件好事。

  山东商报:希望真相早日查清,祝你在这个城市顺利。

  张轶:谢谢。

  “金镜头”奖组委会公布张轶自述

  报社领导曾让张轶删照片

  继昨天发布已经对《挟尸要价》照片展开调查这一消息以后,作为“金镜头”奖的协办单位,人民摄影报的官方网站昨天又公布了照片拍摄者张轶关于《挟尸要价》图片真实性的自述,张轶表示“挟尸要价”的本质是捞尸者以控制遗体为筹码,通过岸上师生的不能忍受之痛,拿到天价捞尸费。“金镜头”奖组委会方面表示还在湖北进行调查,会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张轶写道:“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在捞尸这个行业,因为政府职能的缺失,‘挟尸要价’的行为一直存在。这次因为面对遇难的是舍己救人的英雄,加之岸上有几十名大学师生,使此事成为公共事件,加之我们及时介入公开信息,‘挟尸要价’这种潜规则才被暴露在阳光下。趁火打劫,发黑心财的捞尸者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当晚,我按要求将所有新闻信息及图片上传采编系统,当班老总看后要我尽快从采编系统删除,并要求不允许在本报刊发,也不允许向外发。”

  “事后赶往现场采访的《华商报》记者郝建国,对现场学生、冬泳爱好者、现场目击者、警方等信息源调查后,了解到的基本事实是:捞尸者陈波、王守海等人赶到现场后,不问英雄的死活,不顾现场师生的感受,开口就要钱,称捞一具遗体12000元,钱不到位不捞。”

  “当时长江大学的老师身上所带现金不够,答应对方先捞人,剩余的钱随后补上,但捞尸者不干。其间有女同学‘跪求’打捞船船主尽快救人,但对方坚持要钱。无奈,师生们掏出身上所有的钱,凑了4000元交给对方,捞尸者才开始行动,同时扬言:‘钱不到位的话,只捞一个’。”

  “《挟尸要价》图片定格的瞬间是,捞尸者以答应的36000元还没有全部到位为由‘罢工’,一个叫王守海的捞尸者,把打捞上来的方招的遗体用一条绳子绑住右手(图片上绳子打结很清晰),用另一条带铁钩的绳子钩住T恤,将遗体横在水中不动。”

  记者昨天下午再次致电“金镜头”奖组委会,有关人士表示,专门成立的调查组目前还在湖北进行走访调查,最新的进展会随时公布,“据目前证据显示,照片没有问题”,该人士还表示,调查结果将会在人民摄影网站上公布,“公布的最迟时间是23日零点左右”。

 更新博客认为命名“挟尸”不合适
  李玉泉态度软化 改“咬文嚼字”
 
 
   首先站出来指责“挟尸要价”照片虚假的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李玉泉,昨天再次更新了博客,引用一篇题为《照片能否命名为<挟尸要价>》的文章,这篇文章通过分析张轶一组照片的拍摄时间,提出张轶的获奖照片并不能命名为“挟尸要价”。

  李玉泉引用的文章指出:2009年10月24日16:47,长江大学派来人员专门协商打捞学生事宜;2009年10月24日16:50:46,王守海指挥船靠岸(获奖照片);2009年10月24日16:50:51,与上一张图片相差5秒钟。王守海的手已经放了下来。船在靠岸过程中;2009年10月24日16:50:57,与上一张图片相差6秒钟。这一张照片更清楚,王守海的手势明白无误地是在指挥船靠岸;2009年10月24日16:52,早已在岸上等待的师生们将打捞上来的遇难学生紧急送往医院。

  据此,文章分析认为:“从16:47,长江大学派来的人员赶到现场,到16:52,早已在岸上等待的师生们将打捞上来的遇难学生紧急送往医院。这里面只间隔了5分钟!如果船上的人要‘挟尸’,能在短短的5分钟内完成将船靠岸,并将打捞到的遗体交还长江大学的过程吗?”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2. 这是一股妖风
  3.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4. 经济工作会议全解读(一)当前的困难有哪些?国家的判断释放了什么信号?
  5. 文革期间“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考证
  6. 欧洲金靴|教育之乱,祸起萧墙
  7. 司马南:公开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8. 日本女优横宫七海自杀身亡——畸形的社会还要逼死多少人?
  9. 以前那么“穷”,为什么大家还怀念从前?
  10.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3.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4.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6.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7. 这是一股妖风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