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从法律角度看汪晖“(被)抄袭门”事件系列评论(四篇)

陈青 · 2010-09-04 · 来源:
从法律角度看汪晖“(被)抄袭门”事件,王彬彬教授所作的“学术批评”,并非真正的学术批评,确是地道的“诬陷”之作。

是学术批评,还是诬陷?

——从法律角度看汪晖“(被)抄袭门”事件系列评论之一

陈 青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郑也夫先生在题为 《为涉嫌剽窃担保比抄袭更严重的学术丑闻》的文章中说:

“为涉嫌剽窃担保,这在西方学术界是闻所未闻的事情。通常读过其书也不敢担保,因为证实与证伪高度不对称,前者难度太大。没看过其书,就来担保,则是悖逆常识。

……

汪晖事件沸沸扬扬,但始终聚焦在是否剽窃上面,聚焦在剽窃上面的言论有可能成为攻击吗?大家见过攻击一个人靠诬陷其剽窃进和展开吗?这是容易澄清很难混淆的领域……” (下划线为所加)

郑教授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没有人靠诬陷汪晖先生剽窃来对他进行攻击,因为是否剽窃是一个容易澄清、很难混淆的领域。

笔者作为法律界专业人士,阅读和研究了从今年3月至4月南京大学中文系王彬彬先生在《文艺研究》和《南方周末》上分别发表的三篇指责汪晖先生的学术著作存在“抄袭和剽窃”问题的文章。另外,笔者注意到“挺汪派”和“倒汪派”展开了激烈论战。

由于王彬彬先生的系列文章在影响较大的媒体《南方周末》刊出,编者又特意加了编者按语和醒目的小标题,公众得到的印象是汪晖先生一定是抄袭了。但显然,汪晖先生所在的清华大学似乎并不认为是如此,所以到目前为止,清华大学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尽管如此,媒体制造的印象还是汪晖先生抄袭了他人的作品。

然而,笔者查阅了八十年代到现在的相关著作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核对了汪晖先生本人的《反抗绝望》最初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稿及其他版本,本人有如下发现,王彬彬先生的逻辑似乎是:“汪晖先生的引文与被引用的原文相同”,所以汪晖先生就是抄袭。对于汪晖先生已经提供了含有“被引用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的注释,王先生的逻辑是:由于汪晖先生写有“参见”二字,因此就等于没有提供注释,而没有提供注释,就等于是抄袭。

笔者认为王彬彬先生的这个逻辑没有法律依据。

l       其中第一到第五个例子以及第九个例子(共六个),均属于汪晖先生提供了注释,而王彬彬先生忽略或省略了注释的存在,或者将所谓的“参见式注释”不视为是注释而认定为“掩耳盗铃式剽窃”。也就是说,并不是汪晖先生没有提供注释,而是王彬彬先生忽略了该注释或者不认可该注释。

l       王先生提出所谓的“参见式注释”不等于是注释的说法,笔者认为王先生的说法没有任何法律根据。因为,当学术著作中在评论和分析某些观点时,如果引用了他人的文字,提供了法定的注释(即提供了被引用者的姓名、被引用的作品名称和出处),是无论如何也构不成剽窃的。王先生称注释含有“参见”、“参阅”等字样就等于没有提供注释的说法,的确有诬陷的嫌疑。

一、        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笔者理解王彬彬先生对汪晖先生的《反抗绝望》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涉及的是著作权方面的法律问题,而不仅仅是学术道德的问题。

二、        汪晖先生的《反抗绝望》一书于1991年8月出版,如果要判断其是否存在抄袭或剽窃,究竟应当根据今天的标准,还是根据九十年代初的标准?

1990年9月7日颁布、1991年6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55条第2款规定:“本法施行前发生的侵权或者违约行为,依照侵权或者违约行为发生时的有关规定和政策处理”。

也就是说,根据法律没有溯及既往力的原则(后来颁布的法律规定对该法颁布之前的行为没有约束力的原则),笔者认为,如果要判断汪晖先生的1991年8月出版的学术著作是否存在抄袭或剽窃,应当根据当年的法律法规确定的标准来判断。

经查,建国后最早的有关对著作权或版权进行法律保护的法律规定,是1984年6月15日文化部发布的该条例、1985年1月1日生效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和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八十年代末著作权保护的根本性的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94条的规定(1987年1月1日实施),该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此外,《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作为红头文件,虽然当年并没有向社会公开,作为政府文件,仍然是处理文艺作品(电影戏剧小说等)的版权纠纷的重要依据。

  

三、   八十年代是否是“学术没有规范”的“自由时代”,是否允许将他人的文字当作自己的文字发表?当时的法律法规是否禁止抄袭和剽窃?

经查,建国后最早的有关对著作权或版权进行法律保护的法律规定,是1984年6月15日文化部发布的、1985年1月1日生效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其中第十九条的规定如下:

“第十九条 下列行为是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

将他人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作品发表,不论是全部发表还是部分发表,也不论是原样发表还是删节、修改后发表;……”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4条规定: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也就是说,虽然当时没有使用抄袭或剽窃这样的术语,但将他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作品发表,从1984年开始就属于侵犯版权的违法行为。法律禁止抄袭或剽窃,这一法律原则已经在1984年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中得到确立,并且在1987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通则》中第94条得到了确认。

四、   在学术著作中引用他人作品中的文字就一定是剽窃吗?当时的法律法规对于引文是否制定有任何标准?

   关于在学术著作中引用他人的文字,笔者发现文化部1984年颁布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第十五条有如下规定:

“第十五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不经版权所有者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说明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并尊重依本条例第五条规定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了个人学习或科学研究,摘录、复制或翻译,供我们使用;

(二)为了评论或说明某个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

也就是说,为了学习或研究或评论的目的,一个人完全可以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而不需要获得版权所有人的同意或支付报酬,只要引用者说明被引用姓名、作品的名称和出处

因此,王彬彬先生将汪晖先生书中的文字与有关的其他学者的作品的文字进行对照,说两者的文字是相同的或相似的,就得出剽窃的结论,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根据1985年实施的这部条例,如果是为了学术研究,或为了评论或说明某个问题,法律允许一个人在自己的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因此,仅仅说汪晖先生的引文与他人的原文相同,根本不可以得出剽窃的结论。

据该条例的规定,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抄袭,一定要看他或她是否提供了法律规定的注释。

五、       法定的注释应当如何写?

   根据文化部1984年颁布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

“第十五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不经版权所有者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说明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并尊重依本条例第五条规定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了个人学习或科学研究,摘录、复制或翻译,供我们使用;

(二)为了评论或说明某个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

因此,符合法定要求的注释必须有三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被引用的的姓名; 第二:被引用的作品的名称;第三:引文的具体出处(页码)。只要满足这三项要求,就属于合法引用,不会产生所谓的剽窃问题。

六、   根据九十年代初的法律法规,引用他人的文字,是否还有其他的法定要求?

笔者注意到,作为对文化部1984年颁布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的补充,1985年1月1日文化部又颁布了《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其中第十五条第一款有如下规定:

“‘适当引用’指在一部作品中引用他人作品的片断。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两千五百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如果多次引用同一部长篇非诗词类作品,总字数不得超过一万字;……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我们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但专题评论文章和古体诗词除外。”

也就是说,根据1985年1月1日文化部颁布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适当引用除了需要“说明姓名、作品的名称和出处”外,还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即“非诗词类作品”的适当引用,应当不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如果多次引用同一部长篇非诗词类作品,总字数不得超过1万字。(该《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在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后多年,即到2003年才被废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90年颁布的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著作权法》第一次使用了抄袭和剽窃这两个法律术语(后来法律修订时保留了剽窃这个术语,并认定抄袭的含义与剽窃相同),将抄袭和剽窃明确列为法律所不允许的违法行为。该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抄袭、剽窃他人作品的;……”

同时,该法继续保留了“适当引用”原则。

该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也就是说,根据1990年的《著作权法》,为了学习和研究的目的,个人可以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但是应当指明姓名和作品名称(注:删去了对出处的要求),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或利益。

1991年5月30日国家版权局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作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补充,其中第二十七条规定:

著作权法二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引用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二)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
  (三)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注,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也就是说,国家版权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被认为是对1985年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提出的具体的量化标准的一个修改,确立了“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的原则(即所谓“非实质性原则”),即无论字数的多少,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引用者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

笔者理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可以对其发明创造进行试验,通过试验的检验证明其独创性;而人文社会科学是在人类千年文化积累的基础上,一方面要研究和传承前人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和发展,因此,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前人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介绍、评论和引用,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为了对前人的观点进行介绍或评论而需要引用前人的作品中的文字时,应该提供符合法律规定的注释,这样来表明对前人著作权的尊重。

 总之,通过笔者对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的法律法规的研究,有如下发现:

(i)            从八十年代中开始,我国法律法规就确定了“剽窃违法”的著作权法原则;

(ii)          从八十年代中开始,我国法律法规就确立了为了学术研究等法定目的,可以“适当引用他人作品”的例外原则;

(iii)        从八十年代中开始,我国法律法规要求在符合法定目的的情况下引用他人作品,需要“说明被引用的的姓名、其作品的名称和出处”;

(iv)         从八十年代中开始,我国法律法规要求在符合法定目的的情况下引用他人作品的数量不能超过法定的数量,但九十年代初开始,这一量化标准被“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的原则(即所谓“非实质性原则”)所取代。

而笔者发现上述这些法律原则,到今天为止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七、   有没有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文的“学术规范”?

笔者注意到许多人提到学术规范,但似乎没有人拿出任何一本成文的“学术规范”。

笔者还注意到,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于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的确讨论通过有《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该规范是笔者找到的正规的、成文的学术规范。

其中的第三条规定:

“三、学术引文规范  

  (七)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  
  (八)学术论著应合理使用引文。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

也就是说,根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直接引文和转引都是允许的。另外,该学术规范要求合理使用引文,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所提供的注释,应当要“力求客观、公允、准确”。

八、   引文与原文相同就等于抄袭吗?

根据对上述法律法规的理解,要判断一个的作品是否存在剽窃,仅仅说:“看啊,某教授的引文与被引用的的原文相同,所以他抄袭了”,这显然是对著作权法的无知。

引文当然应当与被引的原文相同或相似(如果是间接引文),否则怎么叫做引文呢?

如果一个为了学术研究和评论的目的,在其著作中引用了他人著作中的文字,已经写明了“被引用者姓名、被引用者作品名称和出处”,而且引用没有超出合理的度,即引用部分不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性部分,就不可能产生所谓剽窃问题。

九、       王彬彬指出的汪晖先生的《反抗绝望》中的引文与原文相同或相似吗?

笔者对王彬彬先生的文章中提出的《反抗绝望》中存在“抄袭与剽袭”的十个例子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汪晖在王彬彬列举的这十个例子中的引文的确与原文相同或相似(包括间接引文)。

由于汪晖先生是在进行学术研究和评论,他引用他人的文字并对其进行评论(我注意到他主要是在分析和评论鲁迅的作品,其中有50% 的注释中提到鲁迅的作品)无可厚非。

引文与原文一致,是应当的,两者一致并不当然等于剽窃。

十、       汪晖先生在《反抗绝望》中引用他人的文字进行研究和评论,他提出注释了吗?

本文在此侧重讨论王彬彬先生所指的“参见式注释”以及王彬彬先生忽略或者省略汪晖先生原文的注释或者正文说明的例子。

例一、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第8页

关于王彬彬提出的第一个例子,笔者查看了汪晖先生的原文,即《反抗绝望》第58到第59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的这段共六行文字,笔者发现汪晖先生已经在该页的第一和第二个注释中,清楚说明了他所引用的“姓名、被引用的作品的名称和出处”。

汪晖先生原文如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8-59页):

“其次,五四反传统主义以‘西学’(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反‘中学’(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在思维内容上直接承续了谭嗣同对封建纲常的沉痛攻击,严复关于中西文化尖锐对比的精辟分析,以及梁启超所大力提倡的‘新民’学说①,但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理解的更为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对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启示。②

①  参见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第8页。

② 陈独秀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1916年)”

如上所示,汪晖先生已经在引用了李泽厚先生的文字部分标注了清楚的注释,而且他的引用完全符合著作权的要求,即:

第一,是为了学术研究的目的而引用了他人的一小段文字;

第二,汪晖先生按照1985年《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1991年《著作权法》的规定 ,清楚地注明了“姓名、被引用的作品的名称和出处”。

笔者认为正是因为汪晖先生提供了他的引文的清楚的注释,王彬彬先生才可能翻到李泽厚先生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第8页”,找到基本相同的文字。

所以,引文与原文相同并不是问题。由于汪晖先生已经根据法定的要求,提供了符合法定要求的注释,因此王彬彬先生指责说汪晖先生在《反抗绝望》第58页到59页的这段文字中“剽窃”了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王彬彬先生对汪晖先生的这一指控就显然没有法律依据。

笔者经调查认为,在提供了符合法定要求的注释的前面加有“参见”二字,并不等于没有提供注释。法定的注释需要写明“被引用者姓名、被引用者作品名称和出处”,因此,如果注释中还写有“见”、“参阅”、“参见”等字样,并不影响注释的合法性,换句话说,是否写“见”、“参阅”、“参见”,不是判断是否是构成抄袭或剽窃的法定标准。

例二、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74页

笔者查看了汪晖先生的原文,发现跟王彬彬先生拿出的第一个实例一样,汪晖先生在其著作的第60页,已共有四个注释,其中,王彬彬先生之所以可以将李泽厚先生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的第74页拿来跟汪的第60页的文字进行对照,就是因为汪晖先生已经在该页的第1个注释中清楚地写明了“被引用的姓名、被引用的作品的名称和出处”。

汪晖先生的原文如下:

《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59-60页:

“如果说龚自珍、魏源、冯桂芬还多少停留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圈子内打转,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陈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学术还带着极端狭隘的地主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阶级特征,①那么,康、梁、谭、严等后期改良派开始了一整套的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政治理论和哲学观点作为变法思想的巩固和理论基础,显示了对‘传统’的更为彻底的批判和西方社会文化的更为彻底的肯定。……

①以上参见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57页、74页。上述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了维护地主商人的权利而害怕和反对任何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如宋育仁《采风录》:‘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愈趋愈远,遂有废国法均贫富之党起于后。’郑观应《盛世危言》:‘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对比汪晖先生原文与王彬彬先生引用的文字,可以发现,王彬彬先生并未引用前半句话,而仅仅引用了逗号之后的半句话,而正是在前半句话中包含了一个重要的注释,该注释清楚的标明引用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57页、第74页。

经查看李泽厚先生原文,笔者发现,逗号之前的半句话引自第57页,而逗号后面的半句话正是引自注释中所标明的第74页。可见,汪晖先生已经清楚地注明了引文的出处。

因此,王彬彬先生这个例子的指控也不能成立,汪晖先生已经提供了符合法律要求的注释。并且,王彬彬先生在引用汪晖先生的文字时并没有遵循客观、公允、完整的原则,没有引用带有注释的前半句话。

例四、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第46页

经查看原文,笔者发现汪晖先生在此清楚明确地标注了“被引用的姓名、被引用的作品的名称和出处”,因此也不存在剽袭问题。

原文如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鲁迅的著作是将一种文化中所包含的技术结构、价值和精神状态完全或部分地引入另一种文化的文献记载。这种文化引入包括第四部分内容:变更需要、变更榜样、变更思想、变更理由。①

①列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第46页。”

查看原文,笔者发现汪晖先生已经清楚明确地注明了被引用的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是王彬彬先生忽略了或隐瞒了注释的存在的这一事实。

总之,笔者发现是王彬彬先生在引用汪晖先生的原文时,没有客观公允准确地引用汪晖先生的注释;而汪晖先生的注释已经清楚地注明了“、作品名称和出处”,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术规范的要求。

例五、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第4页

王彬彬先生在这个例子中说到:“再举一个‘老老实实式’的例子。汪晖《反抗绝望》第69页(三联版第134页):

……但是,对于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来说,历史与价值的这种内在统一性被无情地撕裂:由于看到其他国度的价值,在理智上疏远了本国的文化传统;由于受历史制约,在感情上仍然与本国传统相联系。

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第4页:

 ……梁启超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作为这样一个人登上文坛:由于看到其他国度的价值,在理智上疏远了本国的文化传统;由于受历史制约,在感情上仍然与本国传统相联系。

两段话中,冒号以后的话,一字不差。这种老老实实的剽袭,是最不让人反感的。……”

当笔者核对原文(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第69页)时,发现王彬彬先生在这里:

(1)使用了省略号,将汪晖先生的这段话开始的第一句:“按照勒文森的观点”省去了,也就是说,汪晖先生第69页的这一段,是在讨论勒文森的观点,因此,他引用了勒文森的文字,并专门告诉读者:“按照勒文森的观点”,但这一句话王彬彬先生没有同时引用;

(2)不仅如此,王彬彬先生还将汪晖先生著作中前一句标有的注释也给省略了,即:汪晖先生在注释中告诉读者见“列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第3-4页”。但王彬彬先生在其批评汪晖先生的文章中完全不提汪晖先生的注释的存在。

笔者认为,引号标有注释的话属于直接引用勒文森的话,而引号之后的话间接引用于勒文森,并且在这之前有一句总括的说明“按照勒文森的观点”,该处并不构成抄袭或剽窃,因为已经在正文和注释中说明了被引用名称、作品名称甚至出处。众所周知,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在论述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要求凡是引用就必须与原文一模一样并且用引号圈定,不仅不方便阅读,而且会大大限制作品的创造性。

例九、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第175、176页

笔者在此再次不能理解王彬彬先生的指控,因为在汪晖先生的著作的第64页,他已经标明了出处,即“张汝伦的《意义的探究》,第175-176页”。

汪晖先生的原文如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这正如伽达默尔指出的,历史性是人类存在的基本事实,无论是理解者还是文本,都内在地嵌于历史性中,真正的理解不是克服历史的局限,而是去正确地评价和适应这一历史性。我们总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世,有特殊的家庭和社会的视界,有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先于我们存在的语言,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无法摆脱的传统,我们必然要在传统中理解,理解的也是我们传统的一部分。理解的历史性具体体现为传统对理解的决定作用。①

①参见张汝伦:《意义的探究》,第175—176页。”

也就是说,调查发现,汪晖先生已经提供了注释,因此不存在王彬彬先生指控的问题。

笔者认为王彬彬先生提出标有“参见”二字的注释不等于是注释的说法完全没有法律依据。笔者调查认为,汪晖先生这里的引注完全符合法律要求的“说明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不可能产生所谓的“剽窃”问题。

十一、       笔者的部分调查结论

总之,经过笔者仔细的调查核实,通过对王彬彬先生提出的《反抗绝望》中存在的十处“抄袭与剽窃”问题中的六处进行了逐一核查和分析,具体结论可以归结如下:

关于《反抗绝望》一书,王彬彬先生列出的十个例子,笔者的调查结论是:

l       王彬彬先生在这五个例子中,第一是说“汪先生的引文与被引用的原文相同”,所以等于是抄袭,这种说法是对著作权法的无知。第二是说汪晖先生已经提供了含有“被引用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的注释,但由于写有参见字样,就等于没有提供注释,王彬彬先生的这种说法没有法律根据。

l       笔者的调查发现,王彬彬列出的第一、二、四、五、九个例子(共五个)中,均有汪晖先生提供的注释以及正文的说明,而王彬彬先生忽略或者省略了该注释或者说明,或者对于注释带有“参见”而不认可。

l       王先生提出所谓的“参见式注释”不等于是注释的说法,笔者认为王先生没有任何法律根据。因为注释中是否含有“参见”、“参阅”等字样,不是判断是否提供了法定的注释的标准。

    综上,笔者认为王彬彬先生列举的关于《反抗绝望》一书的10个例子中,至少有5处没有真实、完整、准确的引用汪晖先生的原文,或故意将汪晖先生的注释省略不提、或故意将其在正文中对汪晖先生引述他人观点时提到他人的姓名的介绍性文字省略、或将注释以带有“参见”为由一笔带过,由此给读者造成了汪晖先生的著作中存在严重剽窃问题的印象,王彬彬先生的做法,存在涉嫌侵犯汪晖先生名誉权的法律问题。至于王彬彬先生提供的10个例子中的其余4个例子,以及《中国现代思想兴起》和其他书中被网友提出的其他例子,也同样存在严重的举报不实或夸大其词的问题,请看陆续发表的系列文章之其余部分。本文在开头就引用了郑也夫先生的话:“没看过其书,就来担保,则是悖逆常识。”笔者认为确实如此,只要读者查阅了汪晖原文和王彬彬的指责原文,就可以清楚地发现笔者以上所述事实,不知郑教授作为学风严谨的学者是否查阅了汪晖及王彬彬原文,如果查阅了原文又为何未能“澄清”真伪呢?

“偷意”是否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剽窃?

——从法律角度看汪晖“(被)抄袭门”事件系列评论之二

 陈 青 

笔者在系列文章之一中说明了王彬彬先生是如何忽略或隐瞒汪晖先生的著作中对被引用的姓名的说明或汪晖先生提供的含有被引用姓名和作品名称的注释,从而达到了夸张地指称汪晖先生“抄袭或剽窃”的目的,这种指称对于一个在国内外学术界卓有建树的著名学者而言,由于与事实完全不符,已经构成对汪晖先生的构陷。

本篇文章将讨论王彬彬先生发明的“偷意”的概念及其法律意义。

一、什么是“偷意”?

王彬彬先生在《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中指责汪晖先生的《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存在“抄袭和剽窃”的问题时提出了“偷意”这样一种“剽窃”方式。

什么是“偷意”?王彬彬先生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义,但是他指出:“最让人反感的,搅拌、组合、拼凑等手段一齐用,只偷其意,而在字句上不留痕迹。这种方式的剽袭在《反抗绝望》中是更严重地存在着的。”

王彬彬先生于是举了三个“偷意”的例子(下文将逐一分析),在第一个例子中他总结说:“这里,汪晖的话与勒文森的话,并没有多少字句上的相同,但‘偷意’则是确定无疑的”;在其第二个例子中,王彬彬先生再次将汪晖先生和勒文森先生的两段文字摆出之后,没有作出任何分析和说明,直接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两段话,意思完全相同”;第三个例子他则重复说道:“《反抗绝望》对林毓生的剽袭,是以搅拌、组装、拼凑等多种方式进行的。具体字句上的剽袭痕迹不是很明显,但‘偷意’的迹象则是十分显眼的。”

从王彬彬先生的文章中可知,他定义的所谓 “偷意”就是:两段“并没有多少字句上的相同”的文字,只要“意思”相同或相似,就构成了“偷意”,就是 “剽窃”。

二、法律分析

 “偷意”是否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抄袭或剽窃”,即文字不同而“意思”相同或相似是否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抄袭或剽窃?从法律角度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著作权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所保护的对象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并于1991年6月1日起施行,其第二、三条明确规定了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

“第二条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对于作品的法律定义,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

“第二条 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

也就是说,著作权保护的是特定形式的作品,即某种思想或意思转换为“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表达(如文字)。

如上所述,《著作权法》保护的是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即思想或者意思的表达,而非思想或意思本身。此说法有如下法律依据:

中国1994年加入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

“版权的保护仅延伸至表达方式,而不延伸至思想、程序、操作方法或数学概念本身。”

中国于1996年加入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第二条也有同样的规定:

“版权保护延及表达、而不延及思想、过程、操作方法或数学概念本身。”

我国2001年《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采纳了国际条约中的此项原则,在第六条规定:

“本条例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不延及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者数学概念等。”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可知,法律保护的是思想或者意思的表达,而非思想或者意思本身。同样的思想、意思、观点或结论,只要表达的文字不同,都是法律所允许的,即“英雄所见略同”是完全合法的。

上述 “思想表达二分”原则得到了中国法院的认可,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采纳。列举三个案子:

(1)黄井文诉北京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等侵犯著作权纠纷案

该案原告黄井文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被告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冯延飞、吉林人民出版社发表、出版及销售的《美丽的田野》一书抄袭了原告所著的《荒原人》一书的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命运,人物关系,故事框架,故事情节和文字,已构成对原告著作权的侵犯。

北京市一中院在该案(2006)一中民初字第14484号民事判决书中的分析部分首先指明原则:著作权所保护的是作品的表达形式,而作品的思想内容本身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对于被控侵权作品而言,只有在该作品与权利人的作品在表达形式上存在相同或实质性相似之处,且这种相同或实质性相似达到一定程度,并可能影响权利人的人身权和财产利益实现的情况下,才构成对权利人著作权的侵犯。

在原告诉称抄袭的具体内容中有几首打油诗,原告认为两部作品中的打油诗内容不同但中心思想相同,存在抄袭。法院认为:“如第2处的打油诗,原告认可其内容不同但中心思想相同。由于著作权法并不保护思想,仅保护表达形式,在此即为语言本身,因此原告指控的这一相同点并不存在。”

该案经过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二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再审,均支持了初审法院的判决。

(2)李建平诉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等侵犯著作权纠纷案

原告李建平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主张被告出版及销售的《为什么富有的人越富有,贫穷的人越贫穷》一书中有大量核心文字抄袭了原告享有著作权的《穷人缺什么》、《你为什么是穷人》、《他为什么是富人》和《在商言商》四书中的内容。

法院在(2009)西民初字第3356号民事判决书中全面分析了原告的主张,其中第三点涉及原告主张抄袭的部分为原告作品的核心观点,从图书结构上剽窃了原告的构思。对此,法院的分析如下:

“本院认为,著作权法保护的是对于思想观念的原创性表述,不保护思想观念本身。原告作品中的观点、构思应属思想观念,对于同样的思想、观点,他人可以利用或进行原创性的再表述,因此不应认定为抄袭。”

(3)刘宗意与卢海鸣著作权侵权纠纷上诉案

本案中,原告向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主张被告在其《六朝都城》一书中关于“龙盘虎踞”、“金陵王气”、“石头城”、“北郊坛”的相关论述抄袭了原告在《玄武湖命名新说》、《“龙盘虎踞”的来源和龙虎文化现象》、《“金陵王气”之谜》、《“金陵王气”解》、《石头城新考》、《南京六朝“北郊坛”寻踪》、《六朝地坛寻踪》等文章中关于的相关论述,构成了著作权侵权。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缺乏充分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因而没有支持。

原告不服,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上诉,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04)苏民三终字第114号民事判决书中有如下分析: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应是思想的表达方式,而非的思想本身。具体而言,文字作品受到法律保护的,应是文字的具体表述。反之,的思想、观点、作品的结构、论证过程、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等均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范畴。本案中,上诉人刘宗意始终强调其作品需要保护的是作品的框架编排、古籍史料的具体选择使用、独特的论证思路及判断、文章的分析鉴别过程以及考证目的,而对文章具体的文字表述,则没有提出具体对比的内容。因此,上诉人刘宗意的主张缺乏法律依据,其上诉请求依法不能成立。”

根据上述三个案例可知,在司法实践中,学术作品抄袭的认定一般都限于狭义的表达形式相同或实质性相似的情形,而不延及思想和观点本身。这是由于学术研究活动本身就具有延续性和承继性,后来学者对之前学者就同一领域、同一主题的研究活动产生相同或者近似的观点和主张属于正常情形,即便在同时期学者之间发生上述情形也不足为怪。

而在小说、剧本等文艺作品的著作权纠纷案中,著作权的权利边界则可能延及作品的故事梗概、主要情节和人物的设定等方面。这是因为小说、剧本等文艺作品,其创造性较高,发生重复的可能性较低。

总之,法律只保护思想或者意思的表达,而非思想或者意思本身,只有思想或者意思的表达形式存在相同或者实质性相似才有可能构成剽窃(还要进一步考虑有无主观故意以及相同或者相似部分是否构成作品主要或实质部分)。

三、王彬彬先生关于汪晖先生《反抗绝望》中存在“偷意”而构成抄袭和剽窃的指责是否成立?

在原则明确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王彬彬先生的指责,就清晰简单了。如上所述,从王彬彬先生文中可知,所谓 “偷意”就是:两段“并没有多少字句上的相同”的文字,只要“意思”相同或相似,就构成了“偷意”,就是 “剽窃”。上文已经反复提到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中确立的原则——法律只保护思想或者意思的表达,而非思想或者意思本身,王彬彬先生也承认“并没有多少字句上的相同”,说明该两段文字在表达上并不相同,既然表达上不相同,所谓“意”的相同也不构成抄袭或剽窃,更何况“意”相不相同并非仅凭王彬彬先生一家之言。

笔者将逐一分析这三个关于“偷意”的例子:

(1)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第10、54页

两段文字的原文如下:

汪晖先生《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第70页:

“追求民族的独立与平等的意识深藏于鲁迅日本时期的文化理论中。”

同上第74页:

“由于这样一种内在的文化/心理需要,鲁迅在接受西方价值和批判中国传统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分析方式:其一,他将欧洲的生机与欧洲的危机进行比较,从而不是简单地把欧洲的生机与中国的危机加以比较。他把欧洲历史视为一个接一个的‘偏至’的社会形态,把他所推崇的‘新思神宗’视为对欧洲的‘偏至’的一种校正和改革,于是,当‘改革’不再仅仅被解释为适合于中国时,中国就不再是一种唯一需要变革的落后文明,而是人类各种文明中的一个平等的文明,因而也就能坦然地承受吸纳变革的思想。同时,既然欧洲文明并不等于先进的文明,先进的价值是对现存欧洲文明的反叛,那么,中国也就能够在与欧洲平等的前提下接受这些来自西方的价值。这也就是以文化发展形式的类似(变革作为文化发展的普遍形式而既适合于中国也适合于西方)来缓解由历史与价值的冲突造成的心理紧张。’”

勒文森先生《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如果说追求中国与西方平等的观念深藏于梁启超的思想中,那么它也会深藏于每一个近代中国人的——从最保守的到最激进的——文化理论中。”

第54-55页:

“梁启超的推论中包含着内在的逻辑矛盾,这种逻辑矛盾来自他尊重传统又欲变更传统的含糊的思维方式。梁启超时刻关心的是匡正中国文化信誉扫地的名声。因此,从西方引进的文化必须被转变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天然要素。根据进化的‘三世’说原则,梁将这些要素视为未来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梁启超看来,这种新文化是可依赖的、孔夫子所期望的文化。我们称这种改造西方文化的过程为使中西方‘文化发展形式类似’的过程。实际上是使已经按照孔夫子指引的路线发展过来的中国历史向西方业已达到的历史水平看齐。

但有的时候,梁启超又用中西方‘文化价值类似’的观点为中国的文化辩护,这种辩护与前面的辩护差别很大。他认为,没有绝对相同的历史过程,而只有本质上相同的思想;并且中国人希望引进的新事物并不真正新,因为他们已经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过。他在自己学术生涯的黄金时代,谈到要恢复中国的传统。我们已经在本章最初部分的引证中接触到这个观念(见《西学书目表序例》);读者会回忆起他关于中国古代反对世袭观念的记载和关于传统的思想方式有效力——但这种有效力后来被学生糟粕窒息了——的记载。”

王彬彬先生关于此例总结到:“这里,汪晖的话与勒文森的话,并没有多少字句上的相同,但‘偷意’则是确定无疑的。所谓‘文化发展形式的类似’,是勒文森分析梁启超思想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概念,也被汪晖原原本本地用于对鲁迅思想的分析。”

通读以上两段文字,相信大部分读者和笔者一样的感受——两者的文字并不相同。王彬彬先生也是一样的感受,他说:“这里,汪晖的话与勒文森的话,并没有多少字句上的相同”。但是王彬彬紧接着下了一个结论:“但‘偷意’则是确定无疑的”。意思怎么就相同了?怎么就“偷”了?怎么就“确定无疑”了?王彬彬先生没有给出任何解释和说明。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们可以随便拿出两段“并没有多少字句上的相同”的文字,不用给出任何解释,直接说“偷意是确定无疑的”就可以说别人构成“抄袭和剽窃”了——无怪乎有人认为这是在兴“文字狱”或“文革做法”。

汪晖先生在相关段落中明确地引用过勒文森的著作,这在正常引述的范围之内;但上述汪晖先生《反抗绝望》第74页的论述,与勒文森先生《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第54-55页的论述意思并不一样。勒文森先生此处论述的是梁启超的“尊重传统又欲变更传统”的思维方式带来的“逻辑矛盾”,而梁启超关心的是“匡正中国文化信誉扫地的名声”。一方面梁启超将西方引进的文化转化为“未来的”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梁启超又认为西方引进的文化“并不真正新”,已经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过。勒文森先生此处关注的是梁启超如何比较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而汪晖先生此处则指出,鲁迅并不是简单地把“欧洲的生机”与“中国的危机”加以比较,而是将“欧洲的生机”与“欧洲的危机”进行比较,认为欧洲的“新神思宗”是对欧洲以往的“偏至”的一种校正和改革,从而“中国不再是一种唯一需要变革的落后文明”。

王彬彬先生的另一举例,认为汪晖先生《反抗绝望》“追求民族的独立与平等的意识深藏于鲁迅日本时期的文化理论中”一句“偷意”勒文森先生《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如果说追求中国与西方平等的观念深藏于梁启超的思想中,那么它也会深藏于每一个近代中国人的——从最保守的到最激进的——文化理论中”一句。追求民族独立与平等是多数近代中国人的共同文化意识,乃是一个政治文化常识。况且汪晖在紧接其后的分析中明确指出,“然而,鲁迅似乎没有从这两大社会背景(引者注:五四运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寻找民族‘平等’或文化‘平等’的依据”(《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10月版76页),只要不刻意断章取义,自然不会认为汪晖所论鲁迅思想与勒文森所论梁启超思想相雷同。

正如上文所述,“偷意”不是一个法律认可的概念。如上文所述,著作权保护的是学术思想的表达形式,学术思想本身、分析问题的方法、观念或结论相同,并不构成“剽窃”。何况此处汪晖先生和勒文森先生论述的对象和意思都并不一样。因此,无论是从法律的角度,还是从学术思想的角度,汪晖先生的文字都没有构成对勒文森的“剽窃”。

(2)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第124、145、168页

王彬彬先生在第二个例子关于“偷意”的例子中说:

“在《反抗绝望》第二章第二节中,汪晖总结了鲁迅‘在接受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以改造和批判中国文化传统过程中耐人寻味的思维特点’。这种特点有两个。而这两个鲁迅的思维特点,都能在勒文森书中找到,换句话说,都是勒文森归纳的梁启超思维特点。

汪晖总结的鲁迅的第一个思维特点是:

鲁迅把民族、国家与文化区别开来,在承认西方现代文明优越性的前提下接受科学、理性、进化、个人等价值观,从而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予以掊击扫荡;但在精神归趋上又忠于民族(而不是文化),坚守着民族的平等与独立的原则。(p70-71/p137)

勒文森书第四章详细地论述了梁启超如何把‘文化’与‘国家’区别开来的。

勒文森说:

那么,中国将怎样面对世界呢?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个答案——以国家对国家,用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用那些中国的绀绀蜜蜜的东西,因为生存的手段正是基本的民族价值,梁启超打通了从文化主义通向国家主义的道路。(p145)

这意味着要以一个国家,而不是以一种文化来面对西方。梁启超不再在具体的价值中去竭力需求平等……而只是在理论的可能性中坚持平等。(p168)……

汪晖这样总结鲁迅的第二个思维特点(p72):

第二,在鲁迅的叙事中,中国的悲剧命运不是来自传统文化的断裂,不是来自对经典著作权威的抵制,而正是来自中国的文化传统,因此,变革首先是对自身历史文化的变革。

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第124页:

 他(梁启超)终于走进一个新的境界。中国的灾难并非来自对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的背叛,也并非来自对经典著作权威性的抵制,而正是来自于坚持这种权威。必须从那些‘伪经’、从那些‘真经’、从那些过去的死亡之手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这两段话,意思完全相同。可以说,汪晖是将勒文森在不同章节、不同语境中对梁启超思想状况的论述拢到一处,贴上了‘鲁迅思维特点’的标签。”

如上所述,王彬彬先生在这一处也并没有指责汪晖先生的文字与勒文森先生相同,相反,他是在指责汪晖先生的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与勒文森先生相同。

笔者的观点与上例相同。首先意思并不相同。其一,必须指出,王彬彬先生在转述汪晖先生观点的时候偷换了概念。汪晖先生说的是鲁迅“在接受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以改造和批判中国文化传统过程中耐人寻味的思维特点”,而王彬彬先生将这句话的意思扩大为“两个鲁迅的思维特点”。《反抗绝望》“重新诠释‘历史∕价值’的两分法”整个一节都没有讨论鲁迅的“两个思维特点”。其实,此节讨论鲁迅不同于梁启超以及其他思想家的特别之处,在于“鲁迅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否定性的”,“把民族作为价值理想的对立物而加以否定”,“通过对历史的否定来重建自己的文明”,进而,“较之他人,鲁迅对现代价值体系的追求如此坚韧执着,以至不惜以自我否定(个人的和民族的)来表达献身于价值理想的深刻的距离,与‘历史’的不可分解的联系。”(《反抗绝望》,河北教育2000年12月版,77-83页)

其二,汪晖先生指出的鲁迅“在接受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以改造和批判中国文化传统过程中耐人寻味的思维特点”,与王彬彬先生所引述的勒文森先生的相应论述也并不相同。

●  汪晖先生论鲁迅“在接受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以改造和批判中国文化传统过程中”的第一个思维特点,不仅指出“坚守着民族的平等与独立的原则”,而且指出民族文化演进的内部运动的方面,即“在承认西方现代文明优越性的前提下接受科学、理性、进化、个人等价值观,从而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予以掊击扫荡”。而勒文森先生论梁启超,重点是中西之争,即中国相对于西方的平等问题。

●  汪晖先生论鲁迅“在接受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以改造和批判中国文化传统过程中”的第二个思维特点,鲁迅“对自身历史文化的变革”与勒文森所论梁启超“必须从那些‘伪经’、从那些‘真经’、从那些过去的死亡之手的控制中解放出来”,有着很不一样的内涵。例如,鲁迅“对自身历史文化的变革”,包含了把民族作为价值理想的对立物而加以否定,这是勒文森所论梁启超思想没有的内容。

综上所述,该例中,无论是从法律的角度,还是从学术思想的角度,汪晖先生的文字同样都没有构成对勒文森的“剽窃”。

(3)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第49、50页

王彬彬先生主张“《反抗绝望》对林毓生先生的剽袭,是以搅拌、组装、拼凑等多种方式进行的。具体字句上的剽袭痕迹不是很明显,但‘偷意’的迹象则是十分显眼的”。

关于所谓的“偷意”问题,笔者已经提出了研究结论,请见上文。

经调查,笔者发现汪晖先生的此段文字,与林毓生先生的文字的确不同:

根据汪晖先生的注释(见《反抗绝望》初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页),笔者找到林毓生先生著作的相关段落,该段共407个字,其原文如下:

“辛亥革命以后,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途径的确演变成了一个整体观的思想模式,从而使它变成了一个全盘性反传统主义的工具,它将中国传统看作是一个其性质是受中国传统思想痼疾感染的有机式整体而加以抨击。这种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潜在的整体观,是在各种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下才形成的。这些因素是:五四反传统主义者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和道德所采取的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激愤;他们的强烈的民族主义的情操,对社会政治和文化进行根本改造的迫切要求;即对建立一个基于新的自由、民主和科学价值的新中国的渴望;由于袁世凯的无耻篡权和夭折的帝制运动和张勋的复辟(这两者增强了他们要求变革的迫切感)而使他们产生的对整个社会旧邪恶势力的深刻认识;以及他们对中国传统的中心价值体系的极度疏远。总之,普遍王权崩溃后所遗留的社会和文化力量,将五四反传统主义者认为溯源于传统的整体观思想模式发展成一种整体观的分析范畴,反传统主义者正是通过这种分析范畴才形成他们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的。”

此处,汪晖先生《反抗绝望》初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页相关段落有543个字,其文字如下:

“《新青年》开始出版正是在袁世凯极力巩固其卖国统治,准备扮演帝制丑剧的时候。辛亥革命在人们心里点燃的短暂的虚妄的希望已经幻灭了,建立了四年的‘中华民国’不仅没有真正走上富强之道,连‘民国’的招牌都岌岌可危。于是,《新青年》的第一个结论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在中国建立起民主政治,还需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争取实现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国。这种政治性结论直接引导了‘五四’知识者对思想文化的重视。袁世凯称帝前便已在提倡祭天祀孔,以便从思想体系上为帝制作张本;《新青年》在袁世凯称帝时发表的文章中也便开始具体地反对儒家的‘三纲’和‘忠、孝、节’等奴隶道德③。1916年秋,保皇党康有为上书黎元洪、段其瑞,主张定孔教为‘国教’,列入‘宪法’,《新青年》便陆续发表了许多文章,从反对康有为扩大到对整个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④。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复古逆流确与帝制复辟的阴谋有关,而更重要的是当时进步的思想界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认识,即认为要想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便必须有一个思想革命,或者如当时所说的‘国民性’改造,从而断言‘伦理之觉悟为最后之觉悟’①——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政治革命到文化批判,‘传统’的各个层面至此被想象为一种具有必然联系的整体而遭到彻底的否定,其标志便是普遍皇权与社会文化传统的内在关联得到深刻的揭示,而‘中庸’的思想模式,‘折中’、‘公允’ 的生活态度被激烈的 、否定性的、整体观的思维模式所代替。②

③陈独秀:《一九一六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

④《新青年》2卷2号《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3号《宪法与孔教》,4号《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袁世凯复活》,5号《再论孔教问题》、4卷3号《驳康有为共和评议》,6号《尊孔与复辟》诸文。

①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

②鲁迅对‘中庸’的批判可参见邱存平《关于鲁迅对中庸思想的批判》一文。见《鲁迅研究动态》1987年第10期。”

笔者将汪晖先生与林毓生先生的这两段文字的上下文进行了查阅,发现两位学者在此讨论的题目似乎相近。但具体到文字,林毓生先生的这407个字中,与汪晖先生的543个字中,仅仅有若干词语相同,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五四”、“思想”、“思想模式”、“帝制”、“复辟”等词语,其他的文字均完全不相同。而王彬彬先生也承认此处不存在文字相同的问题,相反,他提出存在的汪晖先生的所谓“偷意”问题。

汪晖先生的这一段话恰恰是要批评林毓生先生“全盘性反传统主义”的论断,紧接着所引《反抗绝望》该段的下一段开头,汪晖先生即有分析,“因此,从梁启超到孙中山都没有在思想方法上形成‘反传统’的整体观,而采取了一种传统的‘中庸’的思维方式”。汪晖先生与林毓生先生的差异在此一目了然。

与此条有关的其他相关问题请见系列文章之三。

五、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王彬彬先生关于汪晖先生《反抗绝望》存在“偷意”的问题从而构成“抄袭和剽窃”的指控完全没有事实和法律的依据。王彬彬先生恣意发明的所谓“偷意”的概念,由于没有法律根据的支持,不应当被允许用来当做公开打击学者学术研究的武器,他发明的这个概念没有任何认定标准:两段文字不同的表述,究竟要含义相似或相近到什么程度就算是“偷”了意了?谁有权做出这样的判断?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讨论、评价前人的观点,难道只要一提到前人的观点,就“偷”意了?“偷意”的概念可以休矣!

技术性“脱注”是否属于“剽窃”?

——从法律角度看汪晖“(被)抄袭门”事件系列评论之三

 陈 青 

笔者已经在系列文章之一和之二中分析了王彬彬先生所列举的10个例子中的8个,包括“参见式注释”和“偷意”的问题,并指出王彬彬先生在指责汪晖先生的时候,多处并没有如实、完整、公允地援引原文,有意无意地省略或者忽略了汪晖先生原文中说明被引用名称、作品名称以及出处的注释或正文说明。本文笔者将继续分析王彬彬先生提出的其中两个例子,看看王彬彬先生所述是否有道理。

例三、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38、39、57页

此处王彬彬先生认为,汪晖先生的《反抗绝望》第59页的一段文字抄袭了李泽厚教授《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38、39、57页。

查阅汪晖先生这部著作的初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的第72页,笔者发现,河北教育出版社版的这一自然段与其上一自然段,以及之后的四个自然段,六个自然段在初版中原本是一个很长的自然段,因此,汪晖先生在该自然段的下面的在第60页的注释中说:“以上参见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57页,74页”。

该段的另一个注释是引用马克思的话,因此该页的第二个注释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83页。”

原文如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2页):

“……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起,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就提出了‘以夷制夷’和‘师夷长技以制夷’两大主张,尽管其内容和对西方长技的认识还完全停留在武器和‘养兵练兵之法’的狭隘范围内,但‘窃其所长,夺其所恃’的‘师长’主张却一直是以后许多先进人士为挽救中国、抵抗侵略而寻求真理的思想方向。从洋务派的‘船坚炮利’、‘中体西用’,到冯桂芬等人要求‘博采西学’,努力学习资本主义工艺科学的‘格致至理’和史地语文知识,从龚自珍、魏源、冯桂芬对内政外交军事文化的改革要求,到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托古改制’,‘君主立宪’,总之,由认识和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到认识和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由要求发展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必然过程正反映着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任务本身,只有当它所能借以得到解决的那些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至少是已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发生的’①。如果说龚自珍、魏源、冯桂芬还多少停留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圈子内打转,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陈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学术还带着几段狭隘的地主阶级自由派的阶级特征②,……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②以上参见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57页、74页。上述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了维护地主商人的权利而害怕和反对任何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如宋育仁《采风录》:‘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愈趋愈远,遂有废国法均贫富之党起于后’。郑观应《盛世危言》:‘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主共主者,权得其平’。”

由此可见,如果不是再版时该自然段分成六个自然段,则所有的有关引用李泽厚教授的著作的文字都清楚地标有注释。由于该书后来再版时将同一自然段分成六个自然段,才导致被分出来的其中两个自然段没有了注释,这属于图书再版过程中的技术失误。但由于初版已经有清楚的注释,再版时也保留了原注释,因此不构成剽窃。

笔者认为“尽管其内容和对西方长技的认识还完全停留在武器和‘养兵练兵之法’的狭隘范围内,但‘窃其所长,夺其所恃’的‘师长’主张却一直是以后许多先进人士为挽救中国、抵抗侵略而寻求真理的思想方向”,这80个字引自李泽厚教授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39页,而汪晖先生的这个注释仅说“以上参见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57页、74页”,这里汪晖先生没有说明其引自李教授该书的第39页,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构成剽窃。正如笔者在系列文章一中所述,根据1991年6月1日生效的《著作权法》,在适当引用时,只需“指明姓名、作品名称”而删去关于“出处”的要求。也就是说,《反抗绝望》1991年8月初版之时,著作权法并不要求一定要列明出处,因此,汪晖先生在该书初版的这一大长段文字中说明引自李泽厚先生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而漏掉其中80个字的引文的页码(即见39页),即由于汪晖先生已经提供了引文的原姓名和其作品名称,因此不存在所谓的“抄袭”问题,因此王彬彬先生的指责并不成立。

例十、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第175、176页

王彬彬先生说:

“汪晖《反抗绝望》第65页(三联第129页):

 ……启蒙运动在强调理性的绝对地位时,忘了理性必须在具体的时历史条件下实现自己,因而也无法看到自己也有成见,自己也要接受权威——理性的权威。启蒙运动在强调理性的绝对权威时,没有看到理性只有在传统中才能起作用。传统的确是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就先于我们,而且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东西,是我们存在和理解的基本条件。因此,不仅我们始终处于传统中,而且传统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是传统把理解者和理解对象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理解者不可能走出传统之外,以一个纯粹主体的身份理解对象。理解并不是主观意识的认识行为,它先于认识行为,它是此在的存在模式。

 这一段话,几乎原原本本地抄自张汝伦《意义的探究》中的一大段话。这回采取的是跳跃式,即抄几句,便跳过若干字、若干句、若干行。为了节省篇幅,我在汪晖跳跃得较完整的地方,用省略号表示,并在括弧里说明跳过多少行。《意义的探究》第179—180页:

启蒙运动在强调理性的绝对地位时,忘了理性必须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自己,因而也无法看到自己也有成见,自己也要接受权威——理性的权威。启蒙运动在强调理性的绝对权威时,没有看到,理性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理性也必须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自己。归根结底,理性只有在传统中才能起作用……(此处跳过张著引用的伽达默尔一句原话)传统的确是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就先于我们,而且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东西。它是我们存在和理解的基本条件。……(此处跳过 16行)因此,不仅我们始终处在传统中,而且传统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是传统把理解者和理解对象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理解者不可能走出传统之外,以一个纯粹主体的身分理解对象——文本。……(此处跳过两行半)所以,理解并不是主观意识的认识行为,它先于认识行为,它是此在的存在模式。

       虽然有些跳跃,虽然在个别字句上有些变动,但这样的剽袭,基本上是‘奋不顾身’的,表明一旦被发现,便不想抵赖的。固然没有冒号、没有引号,但也没有用一个‘参见’来留条退路,来欺侮原和读者:在这个意义上,这种方式的剽袭,还不是最让人反感的。”

经查看汪晖先生的原文,笔者发现原书初版中关于启蒙运动的相关论述是整体作为一个自然段,有三个注释反复说明了该段文字引自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只是在再版的分段中把这段文字分为了四段,才造成了目前的“脱注”问题。

由于该书出版于1991年,在该书的初版中已经提供了注释,因此,不存在主观上要“剽窃”张教授的著作的主观动机,也不存在“剽窃”的事实,因此王彬彬先生的结论并无事实上和法律上的任何根据。

并且,笔者发现,王彬彬先生的引文并没有客观公允准确的引用汪晖先生的原文。

汪晖先生的原文(《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以及《反抗绝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页)是:

在伽达默尔看来,在启蒙运动在强调理性的绝对地位时,忘了理性必须在具体的时历史条件下实现自己,因而也无法看到自己也有成见,自己也要接受权威——理性的权威。启蒙运动在强调理性的绝对权威时,没有看到理性只有在传统中才能起作用。传统的确是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就先于我们,而且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东西,是我们存在和理解的基本条件。因此,不仅我们始终处于传统中,而且传统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是传统把理解者和理解对象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理解者不可能走出传统之外,以一个纯粹主体的身份理解对象。理解并不是主观意识的认识行为,它先于认识行为,它是此在的存在模式。……”(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也就是说,汪晖先生此处已经清楚地告诉了读者,他是在引述伽达默尔的观点,而非他自己的观点,并且他已经提供了三个注释说明他是在引述伽达默尔先生的观点,并且提供了出处,因此,王彬彬先生在引用汪晖先生的原文时用省略号省去前面划线的句子,仅引用了后半句话,笔者认为王彬彬先生生并未客观公允准确的引用汪晖先生的原文,因此其提出的指控也由于不符合事实而站不住脚。

总之,根据这两个例子可知,汪晖先生在《反抗绝望》的初版中在一个很长的自然段中关于整一段是带有注释和正文的说明的,只是由于再版时分段的问题,将原有的段落拆分为几个段落,因而才看起来存在“脱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并不存在剽窃的主观故意,客观上也不存在将别人的文字窃为己有的事实,因此,并不构成剽窃或抄袭。

王彬彬先生在《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中一开头就说了《反抗绝望》一书有四个版本,并列明了“1991年上海人民版”,说明王彬彬先生明知初版的情况。即使王彬彬先生坚持称其没有看过初版,那么王彬彬先生明确说明其用来对比的2000年12月河北教育出版社版本的第65页,汪晖先生明确说了“在伽达默尔看来,在启蒙运动在强调理性的绝对地位时,忘了理性必须在具体的时历史条件下实现自己,因而也无法看到自己也有成见,自己也要接受权威——理性的权威。……”,王彬彬先生为何仅对“在伽达默尔看来”视而不见呢?此已经构成歪曲事实。

例八、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第49、50页

笔者在系列文章之二中已经讨论过此处,王彬彬先生指称《反抗绝望》第61-62页存在“偷意”林毓生先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第49-50页的问题,笔者已经论证过这个指责并不成立。

但是,如网上有文章指出的,经笔者核查,汪晖先生的本处的543个字中的确有360字的文字来自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译由三联出版社于1978年出版的《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中的一篇介绍《新青年》杂志的文章,该文的相关文字如下:

“‘新青年’的开始出版正是在袁世凯极力巩固其卖国统治,准备扮演帝制丑剧,……辛亥革命在人们心里燃起的短期的虚妄的希望已经幻灭了,建立了四年的‘中华民国’不仅没有真正走上富强之道,连‘民国’的招牌都有岌岌不可保之势。……他们的第一个结论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在中国建立起民主政治,还需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争取实现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国。……

……袁世凯称帝前便已在祭天祀孔,以便从思想体系上为帝制作张本;‘新青年’在袁世凯称帝时发表的文章中也便开始具体地反对儒家的‘三纲’和‘忠、孝、节’等奴隶道德②。一九一六年秋,保皇党康有为上书黎元洪、段祺瑞,主张定孔教为‘国教’,列入‘宪法’;‘新青年’便陆续发表了许多文章,从反对康有为扩大到对整个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①。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复古逆流确与帝制复辟的阴谋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更重要的是当时进步的思想界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认识,即认为要想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便必须有一个思想革命,或者如当时所说的‘国民性改造’。……”

       从上述两处文字的对比可知,汪晖先生在使用《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一书中的介绍五四时期的《新青年》杂志的相关文字时,并不是全文直接引用,而是根据其要讨论的内容,对相关文字做了间接的引用,因此汪晖先生对间接引文没有标上双引号。但笔者注意到汪晖先生在此遗漏了注释,即没有标出他所引用这篇介绍《新青年》的文章的有关文字的原的姓名、被引用的文章的名称和出处。

 经笔者核查发现,汪晖先生引用的《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一书,在该书的封面上完全没有任何的信息,仅仅有该书的书名。翻开该书后笔者见到一个一页半纸的“说明”(相当于前言),其中,在“说明”的最后一行,写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即或编者是该研究室。

在该“说明”之后是该书的目录,目录之后就是其中的第一篇文章,即介绍五四时期的《新青年》杂志的文章。

当翻到介绍《新青年》杂志的文章时,笔者看到在《新青年 ——  新青年”与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标题下面,并没有关于的任何信息,在该文章的结尾也没有表明谁是该文章的。事实上,全书共有21篇文章,介绍了21本五四时期的杂志,但每一篇文章均没有的信息。

 相反,如果回到该书的“说明”的部分,则可以在该“说明”的倒数第二段发现如下文字:

   “本书是集体编写。参加第一集编写和资料整理工作的是丁守和、殷叙彝……等同志”。

   然后,继续读该“说明”的最后一段,才发现如下文字:

“本集论述和介绍“新青年”的文章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李龙牧同志写的,曾发表在“新闻战线”上,现经同意收入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北京和    上海的许多图书馆和科学研究单位的帮助,使我们能集中大量资料,完成这一任务,在此一并致谢。”

也就是说,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核查,可以发现,《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介绍的21本五四时期的杂志,其中的20篇介绍性的文章均没有具体的姓名,因此他们是集体创作的结晶,而其中只有一篇文章,即介绍《新青年》这一篇,在“说明”的部分中提到了谁是该文的。

除非特别注意查看该书的“说明”的所有文字,否则,一个通常的人如果看到该书,都会认为这本书是资料性的,其中的文章是属于集体创作而没有具体的的。因此,如果汪晖先生此处漏掉了关于李龙牧先生是介绍《新青年》杂志的文章的的信息,没有提供注释,笔者认为这有一定的偶然性。

问题是:如存在没有提供注释的疏忽,的行为是否就一定构成了剽窃呢?

笔者认为,汪晖先生著作中引用的是介绍《新青年》杂志的这篇文章中的介绍五四时期的思想发展的描述性文字,来作为《反抗绝望》中分析鲁迅的思想和观点时介绍五四时期的历史背景,对于此介绍性和描述性的历史资料,在引用时他遗漏了一个注释。但汪晖先生引用的这360个字仅占他的著作全书约30万字的千分之一点二,不构成《反抗绝望》一书的主要部分或实质性部分,因此,我们认为尽管有此疏漏(应当予以纠正),但这一失误应当不足以构成王彬彬先生指控的所谓剽窃。

不仅如此,笔者注意到,汪晖先生当时在博士论文中将《五四时期期刊介绍》列入了该书的“参考书目”中,说明其并没有隐瞒他曾经参考过该书。而该文在1991年第一次出版时,应出版社的要求,删除了全部参考书目,就此汪晖先生在该书在2000年由河北出版社再版时,在其中的第296页关于主要参考书目一节的最后作出了说明:

“注:本书初版时,应出版社要求,删去了全部参考书目。现在这份书目是重新编定的。原书目中大量的资料已经编入两套系统的大型资料丛书中,即《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1913-1983)和《鲁迅回忆录》(散篇、专著)。这里仅列出资料集的标题,具体的文章及著作部再标出题目。此外,全书涉及的其他资料均见各章注释,不再一一列出。”

       也就是说,汪晖先生当初参考了《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一书,他并没有隐瞒,因此我们认为他没有要剽窃的主观动机。

       总之,就王彬彬先生举出的这第八个例子,笔者调查的结论是:

第一,没有事实证明存在汪晖先生“剽窃” 林毓生教授的著作的问题,两者的文字并不相同;

第二,汪晖先生的此处的部分文字与《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一书中的介绍新青年杂志的文章中的若干段的部分文字相同(360个字),但笔者认为由此得出剽窃的结论仍然是不适当的,理由是:(1)由于查看介绍《新青年》杂志的文章本身,原文中的确不能看出谁是该文章的,因此汪晖先生当年有所疏忽,没有再仔细查看该说前言部分的“说明”,因此出现了这个失误。这个失误的出现有一定的偶然性;(2)汪晖先生将《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作为其著作的参考书之一告诉了读者,因此应当并不存在要剽窃他人的主观动机;(3)汪晖先生此处引用的他人文字的部分,仅占其全书约30万字的千分之一点二,不构成《反抗绝望》一书的主要部分或实质性部分,因此,王彬彬先生或网站上的文章得出的这360个字是所谓“剽窃的铁证”的说法,笔者认为法律根据不足。

小结

总之,笔者认为王彬彬先生关于《反抗绝望》存在“严重”的“抄袭和剽窃”的指控都不能成立,其中第一、二、四、五、九例(共五个)(见系列文章之一),均属于汪晖先生提供了注释,而王彬彬先生忽略或省略了注释的存在,或者将所谓的“参见式注释”不视为是注释所得出的错误结论。

如上文反复提到的,当学术著作中在评论和分析某些观点时引用了他人的文字,如果提供了符合法律规定的注释,即提供了被引用者的姓名、被引用的作品名称或正文中已有所说明,就不构成剽窃。至于注释中使用了“参见”、“参阅”、“见”等文字,并不是判断是否依法进行了注释的考察因素。

关于王彬彬先生列出的第六和第七个例子,则属于王彬彬先生所谓的“文字不同,意思相同”的指责,但如笔者的系列文章之二中所反复提到的,从法律角度,对同一领域的同一课题持有相同的思想和观点尚且不存在侵犯著作权的问题,何况在汪晖先生提出的思想和观点与其所引的他人的观点并不相同的情况下,王彬彬先生的指责就更加没有道理。

关于王彬彬先生列出的第三个例子是由于再版的分段而引起的 “脱注”问题,但汪晖先生在其著作的初版原文中,是标有注释的(见本文)。另外,关于王彬彬列出的第八个例子,王彬彬先生指称说汪晖先生存在“偷意”的情况。笔者的结论跟上文第六和第七个例子相同,即所谓“偷意”不属于“抄袭和剽窃”。

最后,关于王彬彬列出的第十个例子,汪晖先生的著作的原书初版中作为一个自然段,有三个注释反复说明了该段文字引自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再版的分段才造成了目前的“脱注”问题。并且文中被王彬彬先生忽略或省略的“在伽达默尔看来”这句话已经说明了引文来自伽达默尔的相关观点,因此,“剽窃”之说不能成立。

王彬彬教授对《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献疑”之“疑”

——从法律角度看汪晖“(被)抄袭门”事件系列评论之四

 陈 青

笔者在系列文章之一、二、三中首先梳理了关于“抄袭和剽窃”的法律规范和原则,以此分析王彬彬教授对汪晖先生《反抗绝望》存在“严重”的“抄袭和剽窃”的指责,笔者的结论是王彬彬教授上述关于“抄袭和剽窃”的指责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根据这些原则,笔者将在本文分析王彬彬教授关于汪晖教授另一部著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以下简称“《兴起》”)的指责。

王彬彬教授于2010年4月29日在《南方周末》E24版发表了《读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献疑——仅限于第十二章第四节》(以下简称“《4月29日文》”),指出汪晖教授《兴起》第十二章第四节有四处让王彬彬教授感觉到“困惑、疑问”,虽然王彬彬教授在4月29日文中没有使用“抄袭”或者“剽窃”等文字,但是仍在多处作出此种暗示。那么这种指责在事实和法律上是否有理有据,笔者将逐一分析这四个例子。

例一、《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1260页

王彬彬教授认为《兴起》第1260页存在所谓“指鹿为马”的问题,他说:“将其他人著作中论述某个或某类人的话,不加任何说明,直接移到自己书中,变成对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论述,似乎是汪晖先生很喜欢做的事。当然,主语要换掉。在关于吴稚晖的这一节中,我似乎又遇到了这种情况。”王彬彬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引用了《兴起》第1260页的一段文字以及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第1页的一段文字,结论是“汪晖先生那段话确实是对柯林伍德的生吞活剥”。

笔者将这两段文字的原文对比如下:

汪晖教授《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8年3月第2版,以下版本相同)第1259-1260页:

“3. 自然过程与历史过程

如果说吴稚晖的科学观从一开始关注的就不是自然本身而是关于自然的观念,那么他的著述活动的中心任务自然也就是重新解释宇宙现象。对于吴稚晖来说,自然的观念乃是一切其他观念的基础或前提,因此,新的宇宙观不仅在形态上必须同旧的宇宙观相区别,而且这个宇宙观的核心即自然的观念还必须逻辑地引申出人的历史活动的理由、目的与方式。当我们从‘外观上’观察了吴稚晖的‘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之后,这一点已很清楚:自然科学并不是他在回答自然是什么的时候应该考虑的唯一思想形式,对自然的陈述依赖于历史过程,这不仅是说‘科学的事实’总是指‘在某个时刻某种条件下已被观察到的’历史事实,而且是说吴稚晖用一系列‘科学事实’构建其宇宙论的过程,不过是他利用‘科学事实’解决他所面临的历史课题的过程。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便可以洞悉吴稚晖的哲学宇宙论中的两个部分即自然过程与历史过程的有关联系和相互制约。

从康有为对‘诸天’的持久观察,到谭嗣同用‘以太’对宇宙及其现象命名,直至吴稚晖的自觉的宇宙论构想,自然的观念始终是被反思的课题,并不断地获得新的特征。以此为基础的越来越激进的思想活动随之也被赋予了新的面貌。说中国近代的思想发展以自然的观念为基础,并不是说自然的观念是在脱离当时的社会政治及伦理思想的情形下首先产生的,也不是说当一种宇宙论成型之后,人们便在此基础上建立激进的、反传统的思想体系;我所指的是一种逻辑关系而非时间关系,而在思想史的过程中,时间关系和逻辑关系常常正好相反。从特定意义上看,社会思想家对宇宙论的反思和运用,就如同一个从事具体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对其工作原理的反思和运用。对于宇宙论的内部结构的观察是理解以此为基础的思想活动的前提。吴稚晖的宇宙论与传统天道观存在着某些联系,但其直接来源是西方现代科学革命的成果和以此为基础的宇宙论方面的发展。”

R· G· 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柯映红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原文如下:

 “在欧洲思想史上,宇宙论思想有三个建设性始期。在这三个时期中,自然的观念成为思想的焦点,成为热烈和持久的被反思的课题,从而获得了新的特征。以其为基础的具体自然科学随之也被赋予了新的面貌。

说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以自然的观念为基础,并非意味着自然的一般观念,或作为整体的自然观念,是在脱离对自然事实的具体研究的情形下首先产生的;也不是说当这种抽象的观念成形后,人们便在此基础上建立具体自然科学的上层建筑。它所指的是一种逻辑关系而不是时间关系。这里,就像通常发生的,时间关系和逻辑关系刚好相反。在自然科学中,如同在经济学或伦理学或法学中一样,人们是从具体开始的,他们总是从抓住出现的个别问题入手。只有当具体聚集到了相当数量时,他们才开始反思他们已经做的工作,并发现这些工作都是按照迄今一直未被意思到的原理有条不紊地进行的。”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汪晖教授《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1260页和柯林伍德先生《自然的观念》第1页的两段文字并不相同。

第一、两段文字所论述的对象不同。汪文论述的对象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思想”与“自然观念(宇宙观)”的关系,柯林伍德论述的对象是“自然科学”与“自然观念”的关系;

第二、两段文字的结论也不同。柯林伍德的结论是“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建立在自然观念的基础之上”。汪文的结论: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思想建立在自然观念(宇宙观)的基础之上;

从两段文字的比对可以看出,汪晖教授通过借鉴柯林伍德文章中关于“自然科学”和“自然观念”关系的原理,以此分析和说明完全不同的对象——“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思想”与“自然观念”的关系,并且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大不同,也就是说从内容到文字均不相同,因此,笔者不清楚王彬彬教授的“将其他人著作中论述某个或某类人的话,不加任何说明,直接移到自己书中,变成对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论述,似乎是汪晖先生很喜欢做的事”这样的结论究竟有什么事实根据。

在笔者看来,汪晖教授的学术著作原本并非大众读物,因此有关他的学术著作的学术评论和学术批评,原本应当在学术领域的研究载体上进行,没有必要在大众媒体上进行。王彬彬教授将一个普通大众对很难理解的学术著作,加上一个大众可以理解的简单的判断,比如“指鹿为马”“掩耳盗铃”,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因为大众对汪晖教授的著作本身并不了解。

例二、《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1273-1274页

为了下文的论述,笔者将王彬彬教授关于此处的原文全部摘录如下(深蓝色字体):

“将他人的一段话,截为两部分,一部分加上注释,作为引文出现,另一部分则稍做字句变动后收归己有,作为自己的思考出现在书中。这似乎也是汪晖先生喜用的方式。在关于吴稚晖的这一节中,此种情形就不只一处。先举一例。

汪著第1273-1274页,以引文格式引用了柯林伍德的这段话:

不承认自然界、不承认被物理科学所研究的世界是一个有机体,并且断言它既没有理智也没有生命,因而它就没能力理性地操纵自身运动,更不可能自我运动。它所展现的以及物理学家所研究的运动是外界施与的,它们的秩序所遵循的‘自然律’也是外界强加的。自然界不再是一个有机体,而是一架机器:一架按其字面本来意义上的机器,一个被它之外的理智设计好放在一起,并被驱动着朝一个明确目标去的物体各部分的排列。[159]

如读者所见,在这段话后面做了一个注释:‘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页5。’引文结束后,便回到正常的论述格式,汪晖写道:

像希腊思想家一样,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把自然界的秩序看作是一个理智的表现,只不过对希腊思想家来说,这个理智就是自然本身的理智,而对文艺复兴思想家来讲,它是不同于自然的理智——非凡的创造者和自然的统治者的理智。这个差别是希腊和文艺复兴自然科学所有主要差异的关键。

这里,这番以黑体字排出的话完全是以汪晖自己观点的面目出现的。如果不查证,恐怕没有人会想到,这也是柯林伍德的话。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第5页:

不承认自然界、不承认被物理科学所研究的世界是一个有机体,并且断言它既没有理智也没有生命,因而它就没能力理性地操纵自身运动,更不可能自我运动。它所展现的以及物理学家所研究的运动是外界施与的,它们的秩序所遵循的“自然律”也是外界强加的。自然界不再是一个有机体,而是一架机器:一架按其字面本来意义上的机器,一个被它之外的理智设计好放在一起,并被驱动着朝一个明确目标去的物体各部分的排列。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也像希腊思想家一样,把自然界的秩序看作一个理智的表现,只不过对希腊思想家来说,这个理智就是自然本身的理智,而对文艺复兴思想家来讲,它是不同于自然的理智——非凡的创造者和自然的统治者。这个差别是希腊和文艺复兴自然科学所有主要差异的关键。

看完这段完整的话,我们就明白了,汪晖将这段话截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引文出现,另一部分则变成了自己的思考。当然,有两个细小的变动。——如果两处完全一样,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在引用时的疏忽,把柯林伍德的话不小心变成了自己的话。但有了两处变动,尤其是收归自己部分的开头一句话的变动,就不能不说,这收归自己,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了。这样一种行为,该怎样称呼之?”

该处,王彬彬教授的小标题为“半借半拿,是可以的吗?”,王彬彬教授的作法是让读者先看见这个标题,有了预设的观念,再读王彬彬教授此番文字,得出《兴起》此处存在“半借半拿”的结论。但是,故态复萌,笔者发现王彬彬教授并没有将《兴起》的这段汪晖教授的原文完整、准确地引用,仅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且看原文——

《兴起》第1272-1274页的原文:

“3.3 是机械论还是有机论?

吴稚晖把他的宇宙论称为一种信仰,这表明他清楚地知道他的观点并未得到科学的证实。吴稚晖著作的意义主要是在思想史方面,而不是科学史方面。在对吴稚晖的宇宙论及人生论做了上述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先从西方宇宙论的发展角度观察其历史特性:它是机械论的吗?

在欧洲的宇宙论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机械论宇宙观(它也被柯林武德称为文艺复兴的宇宙论)是对希腊宇宙论的一次革命,后者具有有机论、内在论和目的论的特征。根据柯林武德的精辟的解说,希腊自然科学是建立在自然界渗透或充满着心灵(mind)这个原理之上的。希腊思想家把自然中心灵的存在当作自然界规则或秩序的源泉,而正是后者的存在才使自然科学成为可能。他们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运动体的世界。运动体自身的运动,按照希腊人的观念,是由于活力或灵魂(soul)。但是他所有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人类事务还是别的)中,都是一个立法者,一个支配和调节的因素。由于自然界不仅是一个运动不息从而充满活力的世界,而且是有秩序和有规则的世界,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然界不仅是活的而且是有理智的(intelligent);不仅是一个自身有灵魂或生命的巨大动物,而且是一个自身有心灵的理性动物。世界上的一切造物都代表了这种充满活力和灵性机体的一个特定部分。可以说,被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研究的心灵,始终首先是自然界中的心灵,是通过对身体的操纵显示自己的、身体中的和身体所拥有的心灵。因此,此类思想界一般总是当然地把心灵从根本上归属于身体,认为它与身体一起生存在一个紧密的联合体之中。很显然,希腊论乃是基于一个类比之上的:即自然界同个体的人之间的类比。[157]

文艺复兴的机械自然观是在哥白尼(1473—1543)、特勒西奥(1508—1588)和布鲁诺(1548—1600)的工作中,开始与希腊自然观城对立面的。如果说希腊自然观基于自然与个体人之间的类比,那么,机械自然观则基于自然与机器之间的类比,但这一类比是以非常不同的观念秩序为先决条件的。首先它基于基督教的创世和全能上帝的观念,其次,它基于人类设计和构造机械的经验——上帝之于自然,就如同钟表匠或水车设计者之于钟表或水车。[158]这一类比的核心在于精神自主和自存(self-existing)活动的产品。柯林武德扼要地概括了机械宇宙论与希腊宇宙论的对立(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不承认自然界、不承认被物理科学所研究的世界是一个有机体,并且断言它既没有理智也没有生命,因而它就没能力理性地操纵自身运动,更不可能自我运动。它所展现的一级物理学家所研究的运动是外界施与的,它们的秩序所遵循的‘自然律’也是外界强加的。自然界不再是一个有机体,而是一架机器:一架按其字面本来意义上的机器,一个被它之外的理智设计好放在一起,并被驱动着朝一个明确目标去的物体各部分的排列。[159]

像希腊思想家一样,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把自然界的秩序看作是一个理智的表现,只不过对希腊思想家来说,这个理智就是自然本身的理智,而对文艺复兴思想家来讲,它是不同于自然的理智——非凡的创造者和自然的统治者的理智。这个差别是希腊和文艺复兴自然科学所有主要差异的关键。

    从上述比较来看,吴稚晖的宇宙论既不同于希腊宇宙论,也不同于机械宇宙论。……

[157]参见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的导论及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

[158]参见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的导论及第二部分第一、二、三章,R. 霍伊卡:《宗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第一章,钱福庭、丘仲辉、许列民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159]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页5。”

如果有读者认真查看汪晖教授的原文,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兴起》的这段文字,在引文前已经做出了说明:“柯林伍德扼要地概括了机械宇宙论与希腊宇宙论的对立”,也就是说,他在正文中已经清楚地告诉读者关于机械宇宙论与希腊宇宙论的对立是来自于柯林伍德的观点,他是在对其观点进行评述。汪晖教授然后以引号加注释的方式直接引用了科林伍德对于机械宇宙论的观点,紧接着间接引用了科林伍德关于希腊宇宙论与机械宇宙论的对立的观点,并且这些引用柯林伍德的内容全部置于一个自然段。而汪晖教授另起了一段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上述比较来看,吴稚晖的宇宙论既不同于希腊宇宙论,也不同于机械宇宙论。”

    需要强调的是,该介绍“柯林伍德扼要地概括了机械宇宙论与希腊宇宙论的对立”不仅包括了引号中的内容,也包括了该自然段后半段间接引用的内容。因为,引文的介绍明确说明了柯林伍德概括了“机械宇宙论与希腊宇宙论的对立”,引号之中的内容仅仅介绍了“机械宇宙论”,明显还没有引完,而后半段论述了“希腊宇宙论”。

正如笔者在系列文章之一中明确说明的“适当引用”引用原则,为了研究的目的引用他人的文字,如果指明了姓名和作品名称,就构成了“适当引用”。并且,法律没有规定引文必须用注释或者引号的方式来对被引用者的姓名和作品名称加以说明,无论是用注释的方式,还是在正文中直接提到被引用者的姓名和作品名称的,均是符合法规要求的方式。至于是否打引号,或者应该用“参见”还是“见”还是其他,都不是评判是否抄袭的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在学术规范中予以探讨,而不应该作为指责他人犯有“严重”的“抄袭和剽窃”的证据。

《兴起》本处已经在正文中说明了引用的内容以及被引用的姓名,还用注释说明了姓名、作品名称以及出处。笔者认为,这完全符合了法律规定的“适当引用”的要求,王彬彬教授所谓“半借半拿”的指责建立在断章取义之上,并没有事实根据。

对比王彬彬教授引用的《兴起》以及《兴起》原文,笔者发现,“柯林伍德扼要地概括了机械宇宙论与希腊宇宙论的对立”这一关键的说明在王彬彬教授的引文中不见了,如果说上述“已经在正文中说明了引用的内容以及被引用的姓名,还用注释说明了姓名、作品名称以及出处”的行为都能被描述成“半借半拿”,那么王彬彬教授此种忽略或者省略汪晖教授的原文中的关键说明的行为,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难道通过歪曲事实的方法来批判一个著名学者,真的能达到消除学术腐败的目的吗?

例三、《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1261页

王彬彬教授在下文继续发问“颠倒顺序,用意何在?”并举出《兴起》第1261的一段文字,认为该段文字将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第15页的“两段话中的后面一段稍做变动后收归己有,再把前面一段话作为引文出现。”

笔者认为应当先来看看《兴起》的原文中汪晖教授是怎么说的,柯林伍德又先生是怎么说的。《兴起》第1261页原文如下:

“在深入吴稚晖的宇宙论内部之前,我们不妨先指明科学史的一个基本事实:把进化观念引入自然科学的一个否定的结果就是抛弃了机械的自然概念。一部机器基本上是一个完成了的产品,或说一个封闭系统,当它被制造之时并无机器的功能可言。所以它不可能发展,因为‘发展‘指的是一个东西致力于成为它还不是的东西 (如从婴儿成长为成人),而机器自身在未完成状态干不了任何事情。机器的运转是循环式的,对它自身而言是不断的损耗而非发展。因此,R.G.柯林武德曾经断言:(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把一件事情描述成机器的同时又是发展的或又是进化的,这是不可能的。有些发展着的东西可以把自己造成机械,但它不可能就是机械,因此,在进化论中,自然中可能有机械,但自然本身不可能是一个机器,并且不仅它作为整体不能,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用机械的术语完全描述。[131]

但是,在逻辑上不能成立的观点在历史上却完全可能。吴稚晖就试图把宇宙描述成既是机械的又是进化的,他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描述方式有什么矛盾或悖谬之处,因为对于一个‘科学’信仰者而言,这两方面都是以‘科学’的定理为基础的。考虑到吴稚晖的科学宇宙论的直接任务是:1.肯定西方物质文明,掊击东方‘精神文明’,2.排除上帝这一造物主的地位和一切‘创世’的宗教观念,他用明确的语言强调宇宙作为机械的‘物理世界’便是可以理解的。

[131] R.G.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页15。”

R· G· 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柯映红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2)自然不再是机械的。把进化观念引入自然科学的一个否定的结果是,抛弃了机械的自然概念。

把一件事情描述成机器的同时又是发展的或有是进化的,这是不可能的。有些发展着的东西可以把自己造成机械,但它不可能就是机械,因此,在进化论中,自然中可能有机械,但自然本身不可能是一个机器,并且不仅它作为整体不能,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用机械的术语完全描述。

一部机器基本上是一个完成了的产品,或者说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它被完成之前不是一部机器,在它被制造的时候,它也不具有一部机器的功能,只有到完成后才有此种功能可言。所以它不可能发展,因为‘发展’指的就是一个东西致力于成为它还不是的东西(例如一只小猫长成一只大猫)。而一部机器在还没有完成的状态时是干不了任何事情的。一部机器以其功能对自己产生的唯一变化是磨损或垮掉,但这不属于发展的情形,因为它不是获得任何一种新功能,仅仅是老功能的丧失。一艘正常发动着的汽船可以做一艘快垮掉的船所能做的一切、再加上其他的事情。一部机器可以在它的工作中带来一种发展,如同谷物装卸机造了一堆谷子一样,但如果机器继续工作,这种发展在另一个阶段就必须被取消(如谷物必须被清除掉),因此阶段的循环取代了发展。”

经研究对比两处文字,笔者对王彬彬教授的指责有如下看法:

第一、关于“收归己有”,笔者认为不成立,因为已经用注释的方式说明了被引用的姓名和作品出处。

汪晖教授的注释的说明是否包括“R·G·柯林伍德曾经断言”之前的部分?笔者认为应当包括。《兴起》原文用“因此,R·G·柯林伍德曾经断言”将上下文贯穿,上衔间接引用的柯林伍德关于机械论的描述,下面直接引用的柯林伍德关于机械论不可能是进化论的观点。这可以清楚地告诉读者,下文直接引用的柯林伍德先生的观点是前文的结论,乃根据“因此”之前部分推导而来。此句话是汪晖的观点还是柯林伍德的观点,读者一看便知,难道柯林伍德能够用汪晖教授的话推导出他自己的结论吗?

第二、关于“颠倒顺序”,笔者认为这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正如笔者的系列文章之一所述,对他人文字的间接引用可以不加引号并予以概括,只要说明了姓名和作品名称。该处顺序的调整,是因为文章叙述行文的需要。

第三、关于王彬彬教授指责“汪晖还对柯林伍德的话做了改动,最明显的,就是把柯林伍德的‘小猫长成一只大猫’改为‘婴儿成长为成人’。与上同理,间接引用允许引文与原文不完全一致。并且在这里,不一致更符合行文要求,查看上述原文可知,柯林伍德的原文较长,以间接引用的方式加以综述,文字会更为精炼并符合全文。而比喻的改动,众所周知,中文的语境与英文的语境不同,在英文中小猫和大猫为不同的单词,柯林伍德先生以此比喻“一个东西致力于成为它还不是的东西”,而翻译成中文以后却不具有英文中的效果,因此汪晖先生文章将此用“婴儿”和“成人”的比喻来替代,更好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例四、《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1279页

王彬彬教授发问说:“做个注释,就可以人我不分吗?”,他例举了《兴起》第1279页的一段话以及李泽厚先生《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的一段话,认为“把汪晖那段话中的黑体部分与李泽厚这段话中的黑体部分一对照,我们便不难看出,汪著注释标记以后的一些话,也还是李泽厚的观点,汪晖却要当作自己的观点表达。当然,在把这些话当作自己的话表达前,汪晖写了一句‘许多思想史家都已经论证过’。这意在表明下面所说的是一种‘常识’。但既是常识,就应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可汪晖笔下写出的,分明许多是李泽厚的原话。在这里,汪晖先把李泽厚的话变成‘许多思想史家’的话,然后再把‘许多思想史家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这其实仍然是一种半借半拿。”

笔者将两处文字对比如下:

《兴起》第1278-1279页的原文: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胡适用‘反理学’来描述吴稚晖的思想这一问题上来。作为哲学史家,胡适当然知道理学‘是禅宗道家道教儒教的混合产品’,其主要观念‘是古来道家的自然哲学里的天道观念,又叫做‘天理’观念’。[168]但是,胡适实际上完全不重视周敦颐、张载和朱熹的宇宙论,而把小程子所谓‘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作为理学的核心和近世哲学的两条路向之由来,他基本上是站在‘格物致知’的路线上批判‘主静’、‘持敬’的宗教态度。这就不难理解,他在概括‘反理学’思潮时,虽曾举出黄宗炎、毛奇龄对‘太极图’等宇宙论的批判,却未作详论;他关心的是费密、颜元对心性之学的抨击,是颜元、戴震、袁枚对‘不近人情的’理学人生观的揭露,是顾炎武、戴震、崔述对‘求知识学问的方法’的寻求和建立。透过他对理学与反理学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胡适所谓的‘反理学’的核心即:反对理气二元论的玄谈,反对理欲二元论并由此肯定世俗情欲,注重科学方法。他既没有分析理学内部的气一元论与理气二元论的关系,也没用从结构上考虑吴稚晖的宇宙论与人生论与理学的相似性。值得注意的是:吴稚晖的宇宙论及人生论与宋明理学都起源于一种‘常识批判’。吴稚晖针对的是梁漱溟等人把精神生活植根于物质生活这一常识,这种常识批判终于要上升到宇宙论的高度,乃是因为只有在这种理论上肯定了人与天作为感性物质存在的实在性和合理性,承认了这种存在处于不断变化生灭运动的过程之中,才能充分肯定‘渴饮而饥食,戴天而履地’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人的日常生活极其方式总有一定目的,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秩序,因之在理论上也就得去寻找、探讨、论证这种普遍规则、秩序和目的(认识论)。[169]在讨论宋明理学对佛老二氏的批判时,许多思想史家都已经论证过理学家的斗争策略(下划线为笔者所加),即力图在有限的、感性的、现实的(也是世俗的、常识的)伦常物理中,去寻求和论证超越这有限、感性、现象的无限、理性和本体。这样也就逐渐地把规律、程序、目的从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当作主宰、支配、统治后者的东西了。吴稚晖坚持他的物质一元论,从宇宙论的高度论证不存在物质世界之上的主宰、规范与秩序,后者只是作为物质自身的特性而存在。从这一意义上,吴稚晖的确是反理学的,但他是用一种新理学来反抗和替代旧理学;他把宇宙的物质特性作为规则抽象出来,要求人们服从它的指导与制约,从而以最为明确而简单的方式将天理观替换为公理世界观。

[169]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页226。”

李泽厚先生《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5—226页,原文:

“……宋儒的‘心性之学’实际进行的本是这种常识批判,但正因为宋儒把这种世俗的常识批判与宇宙论直接联系起来,这就使批判上升到超常识的‘天人之际’的高度。这就是说,既然人都要吃饭穿衣,‘戴天履地’,那就得在理论上也承认和肯定‘天’与‘人’作为感性物质存在的实在性和合理性,承认和肯定这种存在确实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生灭之中(宇宙论)。同时,人的穿衣吃饭‘戴天履地’总具有一定的目的,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秩序,因之在理论上也就得努力去寻找、探求、论证这种普遍必然的规范、秩序和目的(认识论)。这即是要求在有限的、感性的、现实的(也是世俗的、常识的)伦常物理中,去寻求和论证超越这有限、感性、现象的无限、理性和本体。因为在理学家们看来,正是这种规律、秩序和目的作为本体,支配着和主宰着自然和人们的感性现实世界。这样,也就逐渐把规律、程序、目的从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当作主宰、支配、统治后者的东西了。这种思辨行程,在中西哲学史上并不罕见,张载及宋明理学这里的特点在于,由于他们理论的实质轴心是人性论,就把这问题更加凸了出来:即是说,他们有意识地把特定社会的既定秩序、规范、法则(后期封建制度)当成了统治宇宙的无上法则。”

笔者认为《兴起》第1279页清楚地标注了引用内容的出处,即“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页226。”而且明确说明了涉争文字是“许多思想史家”的观点,而并没有“当作自己的观点表达”。在该页注释之后,汪晖教授明确说明了“许多思想史家都已经论证过理学家的斗争策略,即……”,说明这之后的话为“许多思想史家”的观点,而非自己的观点。

李泽厚先生作为思想史家的代表,将李先生的话作为许多思想史家的话表述而并没有作为自己的观点表述,并没有“人我不分”。这里汪晖教授并没有把李泽厚教授的话当作自己的话,而是已经说明了是“许多思想家”的观点,但王彬彬教授仍然要指责他“人我不分”,实属荒谬。

总之,笔者研究了王彬彬教授在《读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献疑——仅限于第十二章第四节》中所列举的四个例子,认为王彬彬教授的指责没有一处可以在事实上和法律上站得住脚。王彬彬教授的该文在大众媒体上发表,炒作自己的嫌疑大过正常的学术批评。由此看来,学风有问题的应当是王彬彬教授。

相关文章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3. 这是一股妖风
  4.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5.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6.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7.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8. 你要反“极左”,就必须得弄清楚这几个基本问题
  9. 熬鹰
  10. 经济工作会议全解读(一)当前的困难有哪些?国家的判断释放了什么信号?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7. 这是一股妖风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