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会议认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顺应人民期盼,既可拉动有效投资和消费,又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造福广大群众、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要按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等原则,在保障政府投入,加强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项目建设与运营,促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环节。
会议确定以下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市政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完善城镇供水设施,提升城市防涝能力。到2015年,完成8万公里城镇燃气和近10万公里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老旧管网改造任务。
二是加强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末,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90%左右。
三是加强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增强城市路网的衔接连通和可达性、便捷度。加快在全国设市城市建设步行、自行车“绿道”。
四是加强城市桥梁安全检测和加固改造,确保通行安全。
五是加强城市配电网建设,推进电网智能化。
六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绿地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功能。
会议强调,要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在科学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抓紧在建项目施工,加快新项目开工。坚持质量第一,严禁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滋生腐败的“豆腐渣工程”,真正做到建设为民、惠民,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徐绍史:下半年积极拉动内需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近年少有
今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接受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的联合专访,解读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徐绍史表示,当前经济形势的确错综复杂,而且这种复杂局面是近年来少有的。
徐绍史指出,当前国际和国内、长期和短期、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交织,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同时并存,经济既有增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他表示,要从两方面来看待这一形势。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严峻性。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蕴育着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
徐绍史表示,上半年,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继续显现出积极的变化。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来看,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是45.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是53.9%。7.6%的经济增速中,最终消费拉动3.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4.1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只拉动了0.1个百分点。应该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内需拉动。
下半年,国家将采取多方面措施,在努力稳定外需的同时,积极扩大内需,释放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促进信息消费和信用消费,鼓励发展社会养老服务,还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医疗健康等服务消费,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特色医疗、教育培训机构,完善并且严格执行食品药品质量标准和安全准入制度,加大对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惩处力度。
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加强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而且要抓好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制定发布城镇化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统筹谋划和推动户籍、土地、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提升城镇化质量。
要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功能等为重点,开展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统筹中心城区的改造,重点支持棚户区和城中村的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