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毛主席纪念堂接待瞻仰者超2亿人次

廖文根 · 2013-12-23 · 来源:人民日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人民日报:毛主席纪念堂接待瞻仰者超2亿人次

  毛主席纪念堂工作人员为瞻仰群众服务。资料照片

人民日报:毛主席纪念堂接待瞻仰者超2亿人次

  群众排起长队等待瞻仰毛主席遗容。资料照片

  清晨,一个普通的日子。首都北京晨曦微露。天安门广场,早已聚集了八方游客,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

  庄严的升旗仪式结束后,一支队伍在广场的南端缓缓展开,绵长而有序。寒冬没有阻止人们的守候,酷暑难以挡住人们的等待。这是许多人来到北京的第一站,不远万里,只为能走进这里。这里安息着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这个地方有个熟悉的名字——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雄伟挺拔,庄严肃穆。自1977年9月9日对社会开放以来,至今已有36年。36载岁月更替,但在天安门广场上,在毛主席纪念堂周围,这支瞻仰毛主席遗容的队伍始终不断,成为天安门广场上感人的风景线。

  2009年4月的一天,早上8点,毛主席纪念堂一位职工登上国家博物馆(微博)的顶层,拍下一张反映群众排队瞻仰毛主席遗容的照片:从纪念堂北门入口处排队的群众,四人一排,向东南到正阳门,再折返至纪念碑,绕纪念碑北侧再向西南至正阳门,再往北折返……队伍绵延3公里多。纪念堂人给这张照片起了一个感人的标题——思念的河。

  36年来,这里接待的全国各族群众和国际友人已超过2亿人次。这是一个让人震撼的数字,它无言地说明了中国各族人民对伟大领袖的深切缅怀,说明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戴、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在瞻仰队伍中,有儿子背着父亲,孙女扶着奶奶,怀抱着婴儿的母亲,即将举行婚礼的年轻人……

  作为中央机关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纪念堂人始终把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怀孕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在他们关切的视线中。为群众免费提供帮助服务,已经成为纪念堂人的自觉行动。

  “为了不让群众久等,纪念堂开放时间随着升国旗的时间调整,而纪念堂的工作人员则必须提前两小时到岗,无论寒暑,风雨无阻。”纪念堂管理局瞻仰接待处晋卫东说。

  “我们可能是看月亮次数最多的人,早上4点多钟起床,晚上天黑回家,有时上班时能看到月亮,下班时还能看到月亮。”纪念堂管理局保卫处楚凤鸣说。

  冬天,在户外上岗一两个小时,再厚的羽绒服也难挡北京刺骨的寒风。不过,对纪念堂人来说,烈日炎炎的夏天才是最大的考验。纪念堂管理局瞻仰接待处王俊华说:“夏天,当北京的最高气温达到35度左右时,天安门广场的地表温度往往能达到45度以上。我们在岗位上工作一会儿,衣服基本都湿透了,有时一个上午要换四次衣服。”

  “对于家人,我们感受最多的是内疚。纪念堂人已经习惯了没有周末的日子。唯一一天的休息时间,是纪念堂暂停开放的每周一。”在纪念堂工作30多年的王俊卿说。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纪念堂人从来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

  建堂初期,纪念堂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是凭票接待军队、中直机关、国家机关、北京市四大口有组织的群众。最初的几年年均接待上百万人,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仍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瞻仰毛主席遗容的愿望。

  1984年7月1日,毛主席纪念堂实行新的瞻仰接待办法,从凭票瞻仰改为凭工作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瞻仰。这种方便群众的开放办法,一直沿用至今。

  预约方式的创新、网络平台的建设、声情并茂的讲解,纪念堂推出了一项又一项的便民服务,既节省了群众参观等候的时间,又增强了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为了让更多的群众领略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纪念堂人不仅积极“走出去”,将领袖故事做成课件,深入小学、中学、高校和部队,为青少年送去一堂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而且还在抓紧进行毛主席纪念堂二楼领袖纪念室网络数字化工作。

  地上骄阳暴晒,地下阴冷潮湿。在毛主席纪念堂的职工中,有一批被称为“地下工”的人,他们的工作岗位在地下一层,常年不见阳光,几十年如一日。

  在纪念堂工作了36年,明年就要退休的李念华现在的感觉则是深深的眷恋:“纪念堂工作很光荣很神圣,但也很平凡很辛苦。在这里工作这么多年,我是发自内心地热爱,真是舍不得离开。”

  纪念堂警卫部队原队长赵传民,2004年转业时申请继续留在纪念堂。“所有纪念堂人都对毛主席怀有特殊的感情,我们是满怀深厚感情,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纪念堂工作。”赵传民说。

  “纪念堂的工作,需要真情,需要智慧,更需要一种精神。”纪念堂管理局办公室贺琦说,“纪念堂人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为了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杨婷,毛主席纪念堂讲解员,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6年。 “对于讲解员来说,也许你给不同的观众讲解了1万次。但是对每一批观众来说,你的讲解永远是第一次,必须一丝不苟、满怀激情地对待。只要观众需要,我就要一直讲下去。”杨婷说。

  党中央对毛主席纪念堂的工作十分关心,要求纪念堂的干部职工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坚持做好这项承载历史的工作。这对纪念堂干部职工是巨大的关怀、鼓舞和鞭策。

  人民群众对纪念堂人给予了深深的关爱,一封封热情的来信,一句句亲切的问候,在纪念堂人心中注入了温馨和力量。

  “毛主席纪念堂干部职工在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守护着中华民族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见证。我们纪念堂人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守岗位,忠诚奉献,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纪念堂管理局负责人陈瑞萍说。

  1982年12月,在毛主席纪念堂开辟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的革命业绩纪念室。1999年7月,在毛主席纪念堂增设邓小平、陈云革命业绩纪念室。

  走进六位领袖革命业绩纪念室,仿佛走进了火热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年代。

  一篇篇重要的历史文献,反映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过程。

  一幅幅真实的历史图片,勾勒出老一辈革命家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辛历程和光辉业绩。

  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折射出老一辈革命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风范。

  毛泽东等六位领袖革命业绩纪念室,每天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参观者。在纪念室伟人雕像前,新入队的孩子们戴上红领巾,唱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青年朋友们在这里举行入团、入党宣誓;干部职工在这里举行主题活动,表示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坚定信念,继往开来,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努力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天安门城楼雄姿屹立,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晨曦中,纪念堂的干部职工意气风发,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群众川流不息走进毛主席纪念堂……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匠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6.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9.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0.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7. 朝鲜领导落泪
  8.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9.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