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任、现任及离任行政长官及主要官员的保障制度》草案条例(以下简称“离补法”)建议,澳门特首只要任职满五年,即可在卸任后获得月薪70%的“长俸”。澳门特区政府主要官员离职后,除可获月薪14%(公务员)或30%(非公务员)乘以任职月数的一次性“离任补偿”外,还可因禁止担任私人商业职位而获得相当于离任时月薪70%的每月补贴。“离补法”建议补偿年期可追溯至2000年,即前任特首及上届官员也包括在内。此外,草案建议特首在任期内可享有刑事豁免权。
“离补法”从政府提交草案文本到立法会小组通过,并没有进行公开咨询,澳门主要媒体也没有报导。该草案于2013年12月16日获立法会一般性通过,但没有进行过任何公开咨询或向公务员团体征询意见。因此,当市民通过香港媒体获知有关草案内容后,反对声音不断,并质疑特区政府黑箱作业。然而,政府仍强推该草案。
反“离补法”大游行
5月21日“离补法”在立法会获细则性通过,此举引起民间极大反弹。5月25日澳门爆发回归以来最多人参与的反政府游行。游行当晚深夜,澳门政府同意将法案送还立法会重新审议。立法会于5月27日下午开会。首先处理泛民议员提出的动议,要求“撤回草案重新研究”,但这个无约束力的动议最终遭到大比数反对而被否决。立法会在黄昏时,一致通过接纳行政长官的要求:删除细则性表决“高官保障制度”的议程。然而,仍有部份民众,为阻止该草案的重审,包围立法会,要求立即撤回“离补法”,更有部份市民手持标语,要求“崔世安落台”。2014年5月29日早上,行政长官崔世安召开记者会,宣布撤回备受争议的“离补法”,并表示政府将收集市民意见,再提出文本咨询,但并无时间紧迫性。
社会深层次矛盾
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于2014年1月公布的“澳门居民对公共政策重视度与满意度民意调查”显示,居民对特区政府施政长期不满。受访居民对公共政策的重视程度和满意程度评分不高,整体评价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对房屋及交通政策的期望落差最大。该民调反映特区政府的施政成效达不到市民的预期,管治威信有所下降。目前澳门民怨日高,所涉及的问题包括:楼价高企、年青人置业难、医疗人手不足、看病排期长、交通挤塞、市民乘车难、通货膨胀严重、以及输入外劳影响本地工人就业等,这些都是近年形成的深层次矛盾。此外,以博彩、旅游支撑的澳门经济,由于产业结构过度单一,导至其他行业的工作机会少和待遇不高,年青人向上流动的机会变得狭小。社会贫富差距加剧,也导至民怨日深。
反“离补法”将澳门长期被掩盖的矛盾揭露出来。过去,即使社会已经存在着深层次矛盾,但表面上仍然是繁荣安定、歌舞升平,这使得当政者容易对民怨掉以轻心。这次反“离补法”游行的主要参与者是澳门的青少年,他们以往虽然有不满情绪,但一般只会在网络互动讨论区上发泄对政府的不满,而不愿站出来表达。但在这次反“离补法”中,这些青少年,响应社会团体“澳门良心”的号召,纷纷从网络中走出来,参与游行和包围立法会的行动。“离补法”只是导火线,把市民长久积聚在心中不能发泄的怨气引爆出来。
其次,澳门的咨询组织不能发挥民意代表的功能。咨询组织虽然定性为民意机构,但主要是官方主导。在回归前后,传统社团都在官民沟通方面扮演重要的桥梁角色,然而随着社会急速变迁,传统社团的凝聚力和桥梁角色已呈下降趋势。一些没有社团背景、又不想“被代表”的市民终于打破沉默,以游行方式表达他们的要求。
此外,立法会不能发挥民意代表的功能。社会上虽然也有意见认为草案应公开咨询,但立法会相关小组多数意见认为,即使公开咨询,也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只会拖延时间而没有结果。在2013年12月16日一般性表决中,反对的只有三名澳门民主派议员,其他议员皆支持草案,因此草案获大比数通过。现时澳门立法会内主要是以官委和间选的议员为主,直选组别中亦颇多是通过社团和其他途径当选,因此能真正代表民意的议员不多,民意亦无法在立法会获得充分反映。
在这次事件中,澳门媒体不能发挥监察的功能。澳门市民主要是透过香港《东方日报》和《太阳报》的率先报导才知悉有关“离补法”草案的情况。澳门的主流传媒和报纸都站在政府一方,均没有刊登有关“离补法”的消息。
对澳门未来政治发展的影响
按照选举法规定的选举日程推算,澳门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最快将于今年8月31日举行。反“离补法”事件对行政长官选举,多少也会有所影响。自从“离补法”遭撤回,中央官媒对崔世安竞选连任一事并无谈论。与此同时,澳门民间开始出现反对声音,要求崔世安先生下台。这次反“离补法”大游行,中央高度重视民意。如果澳门社会对崔世安的连任普遍存在质疑,这有可能影响其参选下任特首的支持度和认受性,也有可能影响其管治威信。
反“离补法”事件对政制改革和政府施政也有影响。长久以来,市民都倾向于支持政府及亲建制的议员,理由是希望政府施政顺利,以换取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最终个人可以得到生活素质的提升。这是过往澳门民主派以普选动员市民反对政府一直难以收到效果的原因。然而,近年澳门的民生状况正在不断恶化,生活成本不断上升,令市民越来越难承受。澳门市民,特别是年青人,开始意识到要改善生活状况,是需要通过争取政治权利才能达到,因此对政改的呼声近年也越来越高。这次反“离补法”的结果证明,群众力量是可以迫使政府让步的。这可能会鼓励市民日后更多采用如游行、示威等较为激进的抗议方式去抗争和反对不合民意的施政,以保障自身利益。
最后,澳门年青人的政治意识也因这次反“离补法”的成功而有所增强。长久以来,澳门年青人都普遍对政治冷感,这很大程度是由于对政治的无力感。反“离补法”的团体“澳门良心”指出,反“离补法”事件反映了政府施政和体制的缺陷,主要是缺乏民主成分。此次参与游行和“包围立法会”都是以年青人为主,反“离补法”事件将唤醒年青人的参政意识,也增强了他们的政治能力感。长远来看,这会是一个里程碑,标示着会有更多年青人参与政治活动,澳门的民主发展会面临更多挑战。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