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策研究院
近两年,“影子银行”问题成为中美利益冲突的核心问题,中方承诺美方提出的无理要求,欲整顿自己的“影子银行”,并因之废黜固定利率制。
一、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融合的新形式
何谓中国的影子银行系统?以2008年经济危机为界岭,中国以改善民生为代价,借力两次美元“大规模定量宽松”而获得工业资本扩张的能力,财富不断从国民及其所属海外经济实体向工业资本集团的转移,造成大规模资本集中,加速国有工业资本向工业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转型,形成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银行和金融系统,美欧将其蔑称为影子银行系统。
2008年以来,国有上市公司充分利用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进军货币和金融市场,发展迅猛,建设成规模可观的国有企业银行与金融系统,形成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融合的新形式。
2011年1~8月,64家上市非金融企业放贷总额169亿美元,较2010年增加38.2%,其中35家放贷利率高于标准银行利率,年化最高至24.5%,放贷企业90%强是国有企业;2013年,中金公司估算“影子银行”系统的规模27万亿元左右,占GDP五成。惠誉估计各类所谓“影子银行”的信贷总额已达GDP的198%。
这些银行和金融机构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不愿受美元体系制约,不愿与国际资本共进退,被西方货币金融财阀视为扰乱美元体系及其所主导的货币金融秩序的“叛逆者”,列为重点打击对象。
例如昆仑银行,其前身为成立于2005年的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经中油集团两次增资控股,收购其92%股权,2009年4月,更名为昆仑银行。截至2010年底,昆仑银行总资产为826.04亿元,同比增长2.82倍,是重组前的21倍。2012年7月,西方借口伊朗问题制裁昆仑银行——中油集团收编昆仑银行,标志着大型国有资本集团的战略崛起,其世界意义在于:国有工业资本完成了向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结合的转型,新系统是横跨石油、银行和金融业等诸产业的跨国联合公司,是银行业的新模式,是面向未来的新产业革命的资本策源地。对地方经济而言,相当于在克拉玛依又建了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田,提高了克拉玛依的软实力。
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英格兰银行从最初的辉格党党阀工具,发展为英国最大的债主,其发行的国债成为18世纪诸次战争的主要财政手段,不仅控制全国金融,并以巨款贷给盟国,终崛起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这一过程中,财富不断从国民及其殖民地向金融垄断资本集团与工业垄断资本集团转移,两者相融合,造成大规模资本集中,成为产业革命的资本来源——也是周期性货币体系的制度成因,其战略冲击力,远优越于封建时期的中国与印度的货币制度,进而为英国工业化时代的扩张保驾护航。
二、中美战略对话与中方的承诺
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曾蔑称:“中国‘影子银行’等地下中介机构处于无监管状态,必须实施对影子银行及与之有关金融机构的监管,逐步使之透明化。”就是说国际垄断资本集团欲借中国政府之手整顿国有企业银行与金融系统的战略目的不是简单消除其生存与发展,而是招降纳叛——弱化、有效管控与规范,使其遵守全球化“市场主体”制定的游戏规则,确保人民币体系符合美元体系的规律性要求。
2013年7月10日,第5轮中美战略对话,中方承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包括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扩大市场主体的自主定价空间、加强市场主体的定价能力、使市场在信贷配置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等诸内容。其中“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指人民币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必须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接轨;“市场主体”指美元体系是国际体系的主导力量;“加强市场主体的定价能力”即指美元数量对全球商品、资产和货币的定价能力。“使市场在信贷配置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指中国信贷配置必须符合美元政策的基本要求。
2013年7月19日,中国宣布取消固定利率制,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放开利率交由美元数量主导的“市场力量”,浮动的人民币价格可以强化人民币与美元的关联性,即人民币由固定的利率转变为开放利率,为人民币正式成为附庸于美元体系的次要货币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美名曰将银行的资金用于真正发展经济的实体之中,减少银行资金通过国有企业银行与金融系统进行投机,有效规避经济硬着陆。
固定利率制条件下,利率受到严格管制,并保持在狭窄区间内。银行更愿贷款给可以指望其偿还资金的大型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银行与金融系统因之得以发展壮大。目前大型国企均设立金融业务平台,其市场每年资金流量约达2万亿人民币,防其异化膨胀是老牌国际垄断资本集团考量,故迫使中国取消固定利率制,以限制国企银行与金融系统的发展。
中国为何要在2013年G20会议之前取消固定利率制?日本方面透露:“鉴于美日两国政府对此问题施压及其欲整顿中国的影子银行的决心,麻生太郎谴责中国,声称“影子银行”问题将危及中国经济,并给世界经济带来危机,中国方面被迫做出妥协,避免在G20会议成众矢之的。”
众所周知,经济危机是美元快速升值所致,与中国国有企业银行与金融系统没有关系,麻生太郎讲话警示中国:惟有搞清楚经济危机形成的机理与本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不至于被西方垄断资本集团玩弄于鼓掌之上——中国经济是否硬着陆取决于美元体系运行状态,此次整顿(结构调整)是要构成中美两国间具有法律性的货币传导机制,强化美元对中国经济运行状态的控制能力——说明美国不仅对中国国有企业银行与金融系统的不满[影子银行系统:在西方又称为平行银行系统,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今西方国家用此语境歧视国有企业银行和金融系统。],还将对其进行整顿,使其满足美元体系的总体要求。同时放开利率是美联储的战略要求,美元主导下的中国银行业,务必服从美联储制定的“必须结束大而不倒”的政策,为行将引爆的银行危机奠定基础。
如上情报令人担忧,将货币、金融和资本市场交由国际垄断资本集团管控,非缓解危机之法。取消固定利率制是第5轮中美战略对话的重要成果,涵盖对国有企业银行与金融机构的整顿,何种原因导致中方妥协是重大安全问题,应采取“普遍质疑,逐一论证”的方法,不能放过任何隐患。《三体战略系统研究》认为:主奴关系的国家间对话多发生于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2013年中美不对等谈判应归结为2012年美国涉入中共高层斗争所导致的“国家关系错乱”,在人类史上极为罕见。
三、 中国影子银行问题的系统意义
目前,中国利用国有企业正复制美国的银行系统,发展迅猛,若不得到根本遏制与整顿,以美元为核心的战后“霸权—依附”体系将受到根本性的破坏。
2008年以来美元两次快速通缩,中国皆选择增发人民币试图回避之,显示欲摆脱美元数量控制的强烈倾向:
一方面,接受美元对国际贸易商品资产和诸国货币等定价与结算权的现实,企望持续而温和增加的美元量以维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接受美元长期贬值,容忍巨额美元储备的贬值,并以改善民生为代价,坚持扩大出口。[海关总署数据,2012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额38667.6亿美元,同比增6.2%,出口、进口分别增长7.9%和4.3%,全年贸易顺差2311亿美元。]
另一方面,中国不能接受美元体系周期性的币值变动,拒绝美元数量的锐减而造成的经济紧缩,即拒绝接受稳定性的美元体系对过热的经济进行纠正。为此,中国与美联储在同一时间采取货币增发政策,即2008年底和2010年8月,策划并各自实施两次大规模定量宽松,人工合成两拐点,造成两次通缩和两次通胀的局面。中国采取的措施是:①增发人民币数量(超发货币27.1万亿元);②压低基本利率;③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④维持巨额出口——然这些究竟是欲摆脱美元体系的控制吗?我们没有看到如上举措有何的现实结果。
试问一个频繁制造经济危机的美元体系对人类的意义是什么呢?而一个依赖于他国货币体系的国家对本国人民的意义是什么呢?
然2008年以来,国有企业银行和金融系统的建设是经济领域的现代化重要成果,它不以瓜分国有产权为前提,没有搞国有经济大规模撤退、大规模减持,没有影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没有引发抛售优质国有资产浪潮,恰是在国有产权增量上积极作文章,怎能因美国不高兴而遭到整顿呢?保护和建设好这个新兴系统是摆脱美元体系控制的有效途径,其未来的发展与壮大符合大国崛起的基本要求,即以中国利益为安身立命之本,摆脱美元体系桎梏,逐步实现以人民币作为东西亚经贸圈、南洋群岛经贸圈及其跨太平洋经贸圈的大宗商品定价与结算货币,其货币数量主导区域乃至部分世界经济的运行状态,最终复兴中断百年之久的亚洲朝贡体制。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历史悠久的白银体制和朝贡体制,今日中国不仅力图摆脱经济危机,更应为人类谋幸福。
所以,关于影子银行问题,要高度警惕国际资本集团乘美联储人工合成美元快速升值之机,行掠夺与破坏中国之实的图谋。
[1980年,为确保人工合成“拐点”,美国通过《1980年储蓄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该法案是一系列重大举措中的第一步,它授权给美联储对所有的银行执行准备金规定,甚至美联储系统以外的银行如储蓄与贷款银行,都必须执行同样的准备金规定,惟如此方能确保沃尔克有效信贷发放,把缩减信贷流量的规模落到实处——以戴维﹒洛克菲勒的大通曼哈顿银行为首的纽约银行统帅制造拐点的重大行动,把币值切换所制造的经济危机强加给世界,引爆了波及苏联、东欧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危机。]
——重要原则:囿于美元处于紧缩通道,技术上采取“坚持谈,不妥协”的路线,经济危机的烈度或将减缓,若妥协于西方的战略恐吓,必导致重大损失。
(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三体战略系统研究专家、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