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上旬至中旬,李克强总理访欧犹如一股旋风,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不小的关注。访问德国,签署了超过180亿美元合同,双方还制定了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发表了《中德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公报》 ,深化合作趋势非常明显。访问俄罗斯,中俄不但在能源领域签署大单,在金融、交通、军工等领域都有合作,特别是中俄要修建超过7000公里的高铁计划引世界瞩目,中俄共签署了38份重要合作协议。根据媒体的最新报道,中国总理访问意大利将会和意大利签署超过百亿美元商业合同。中国总理这次访问还将参加亚欧首脑峰会,中国与谁合作谁经济就有支撑的国际合作效应正在发酵,中国领导人这次访欧可谓收获满满。
但是,这些并不是最引人瞩目的,最引人瞩目的有两则消息:
第一则是西班牙《起义报》网站9号刊登了题为《北京-莫斯科-柏林联盟的未来——中俄能把美国从欧亚赶出去吗?》的文章。文章认为,北京-莫斯科-柏林的战略贸易联盟有可能将在未来实现,并取代美国世纪。文章写道,中国和俄罗斯希望看到的是一个不受美国实力和华盛顿意愿控制的德国,在叙利亚和乌克兰的危机中,柏林的地缘战略似乎正慢慢地与华盛顿划清界限。尤其是德国工业界更渴望继续保持与中俄之间没有限制的贸易合作,这样的想法可能会让德国在欧盟的框架内走上迈向世界强国的道路。德国工商界已经意识到一个新的现实:和中国制造的商品通过未来的丝绸之路抵达欧洲一样,欧洲商品也将通过这条通道进入中国市场。到2018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和法国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文章指出,在未来欧亚世纪中,美国有可能被排除在欧亚之外,北京-莫斯科-柏林轴心将成为游戏的变化因素,2025年将见分晓。
第二则是罗斯总统普京14日在莫斯科会见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时称俄中两国是“天然的伙伴、天然的盟友”。
对于中、俄、德的所谓三国联盟之揣测,一方面是毫无根据且也不可能发生的。但另一方面,将上述两则消息连起来看,也是很有意思和内涵的。虽然中、德、俄不可能结盟,但正常情况下,中俄德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增加,而且这种合作也必然会对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力量形成挤出效应。我们在前一篇文章还谈到,中国在德俄之间可能已经扮演了斡旋者角色。而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总裁韩博天表示,德国希望中国总理李克强能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作为中间人,缓解俄德关系。
那么,未来中、俄、德的关系到底会如何发展,美国是否会被挤出欧亚大陆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分析阐述。
首先,我们必须阐明一点,中国走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其中原则之一就是不结盟。所以,现阶段中国不可能和任何国家结成盟国。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一种战略层面且全面协作的全球伙伴关系,双方各拿资源、各取所需,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战略性合作。这种关系和传统盟友不同的是,地方上彼此不分高下,只是在一些事情上分主次而已。
其次,中德之间更不存在所谓盟友关系,中国对中德关系定位是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德的合作是全方位的、战略的合作。近些年,中德的合作越来越多,对抗越来越少,默克尔上任之初还曾为吸引眼球会见达赖,但近几年德国和中国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摩擦。
相比中国和俄、德的关系,中美关系正“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中美是战略伙伴关系,而且是在2009年奥巴马第一次访华时才确认的,至今并没有大的突破。由此可见,从中国层面上看,中俄、中德的关系发展优于中美关系,这也可能看出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
就俄罗斯而言,美国为首的西方最近展开了对俄罗斯的围剿,俄罗斯现阶段只能依靠中国。只要依靠中国,和中国抱团取暖,以中俄两国经济的互补程度,俄罗斯日子虽然难过,但不至于过不下去。而且,由于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这意味着西方对俄罗斯的封锁至少失去一半效力。否则,以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在乌克兰问题上以一国之力对抗西方根本难以支撑。
俄罗斯依托中国,和中国一起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以俄罗斯的国家能力必然获得战略性的经济好处,这种好处是未来俄罗斯保持竞争力的源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说,中俄这种战略友好至少会保持二十年的根本原因。从战略关系上看,中俄国力现阶段都弱于美国,中俄抱团取暖共同对抗美国对两国都非常有利,这样可以实现一个国家所不能实现的目标。而普京之所以直接说出中俄是天然的伙伴和天然的盟友,则是向世界表达俄罗斯对待中国的态度,这也表明中俄两国的关系已经密切到什么程度。俄罗斯的这种表态,有利于俄罗斯在国际空间上的腾挪,特别是会刺激欧盟及其它国家和俄罗斯发展关系。
俄罗斯当然希望发展和欧盟的关系,因为俄罗斯和欧盟的经济互补性也很强。在这方面,俄罗斯和德国就有很强的互补空间,从前面因乌克兰问题两国的互相制裁中,彼此实际上可以感受到对抗对彼此的伤害。俄罗斯依靠中国这个大树,后边就有和欧盟国家谈判的筹码,未来就有改善和欧盟及德国关系的空间(中俄签署未来30年的供气协议,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立刻请求普京保证欧盟的供气就是一例)。英国媒体曝出德国试图借中国总理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绝非空穴来风。
就德国而言,中德在未来一二十年在经济领域合作空间都非常巨大,互补性非常强,这一点扩展到整个欧盟也是如此。所以,无论德国还是欧盟,都会大力发展和中国的关系,这是欧盟的战略发展机遇。过去,他们更注重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商品;未来,中国的市场需求将会给他们带来更多机会。
事实上,在战略上德国(欧盟)不仅仅需要中国,也需要俄罗斯。因为俄罗斯有广袤的土地,有大量的资源,俄罗斯和德国、欧盟的经济互补性不亚于中国,在现阶段甚至优于中国。西欧国家失去了俄罗斯或与俄罗斯搞对抗,那么东欧将不会再稳定,西欧将失去一个重要的资源来源地。如此,必然会对西欧的经济带来巨大打击,这就是为什么德国希望中国斡旋其与俄罗斯关系的原因。
就中国而言,中国地缘战略、经济上都需要向两个方向走。就地缘而言,一个方向是中国需要向西开放,向西发展,开拓新世纪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联通欧亚大陆,甚至联通欧亚非三个大洲;另一个方向,中国要从海上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主要目的是海洋陆地平衡发展,拓展中国在海上的战略发展空间。这两个战略方向占豪都在《大博弈 中国之危与机(形势篇)》中有详细阐述。就经济而言,中国一个方向是要向发达国家迈进,这是当前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的最终目标;另一个方向则是要向新兴市场拓展中国的市场空间,因为中国的根在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扎得越深,中国向发达国家迈进的速度会越快,中国就越有能力在战略上与其他大国博弈。
就发达国家而言,美国是霸主,目标是遏制中国,中国虽然与其发展关系,但中美不可能真正交心,博弈和合作是一半一半,利益和矛盾也会差不多一样多。相比美国,欧盟国家的代表德国则和中国战略矛盾很少,战略和现实利益却非常多。德国也希望脱离美国控制,成为全球性大国,成为多极世界的一极,这和中国战略目标一致。现实利益方面,中国在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是德国发展经济对外输出工业品的潜力最大的市场;而德国的技术,德国的产品,恰恰又是中国在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所需要的。中德协作,也是未来一二十年可以长期开展的。特别是,双方如果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上达成一致,劲往一处使,那么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速度必然加快。一旦这条经济带建成,受益的将是整个欧亚大陆,和平与发展将会是欧亚大陆的主旋律。
就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而言,中国和东盟、非洲国家、中亚国家、每周国家等发展关系就不说了,新兴市场国际影响力最大的国家除了中国就是俄罗斯,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同样和中国高度一致,中俄在经济上更是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可以生产俄罗斯需要的消费品和工业品,俄罗斯的资源、广袤的土地以及军工都是中国所需要的。
中德、中俄在很多战略、现实利益上一致。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再对比一下俄罗斯和德国,他们的战略和现实利益同样有很多的一致性。如果双方能在政治上、军事上更加互信,那么进一步发展关系是完全可以的。之前,欧盟甩开美国和俄罗斯发展俄欧新关系,就是想脱离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最近,俄罗斯和德国关系之所以交恶,更多的原因在于美国发挥得作用。是美国挑头搞乱了乌克兰,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和德国、欧盟之间又出现不少不可控的误判,最终才导致了俄欧关系的快速恶化。
未来,如果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得以实施,中、俄、德(欧盟)三国的战略与现实利益越来越趋于一致,那么俄、德(欧盟)关系就会缓和,中、俄、德三国虽然不可能组成战略联盟,但在战略和现实利益上却会越走越近。这种走近,必然会对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存在起到很强的挤出效应。看看地图,如果中国、俄罗斯同德国构成了战略的一致,这欧亚大陆上还有美国多少活动空间?
基于上述,中俄德虽然不可能结成联盟,但三国关系向好以及三国展开更多的合作是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会对欧亚大陆的权力结构乃至全球的权力结构构成巨大的重组力量,这是三方的利益驱动使然。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作为守成霸主——美国,绝不会停止破坏俄欧和中欧关系,也必然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制造麻烦,更会围绕中国制造事端。但是,这些都无法阻挡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西班牙《起义报》网站给了大约10年时间看结果,即大约2025年看结果。笔者的看法是,2025年中、俄、德在正常、和平的情况下不可能结成盟友,但是三国未来完全在战略上可能有充分的协调,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必然得到发展,到那时也必然会对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存在产生足够强大的挤出效应。按这种趋势发展,到本世纪中叶,美国将不得不退出欧亚大陆,重回美洲,美国的霸权也必然在未来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走向终结。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