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受到了沉重的一击,面色阴郁,内心“有一万匹草泥马在奔腾”。但当然,他只能压抑。
打击他的是一份叫作《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发文者是央行、银监会,赶在国庆节前的9月30日下手。中心思想是进行最新一轮、力度颇大的房地产“救市”,所以,又称之为“央行9·30地产新政”。
这位朋友热心于公益,出身农村,男性,30岁,大学毕业后在一线城市打拼。他和女朋友谈了几年,由于彼此都家庭困难,前些年一直买不起房,幻想着一边存钱,一边期待房价下跌。2014年上半年开始,一路上涨的房价呈现出颓相,几个月来,地方政府的“救市”也无济于事,让他看到了希望。但没想到,央行出手“救市”了,房地产利益集团以及房托们一片欢呼,房价似乎又具有了“上涨”的心理预期,作为“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买房梦”瞬间破碎。
他是以“求助”的方式来给我说这件事的,半是倾泻心理情绪,半是希望我告诉他一个可以忍受或战胜这一打击的方法。他的年龄,结婚的需求,已经不敢有“房价垮”这一虽然可以确定,但不知何时到来的预期了。我看到了一颗苦苦挣扎的灵魂。
值得一提的是,他没有爆发出愤怒,我判断他也不会―愤怒是一种指向外部世界的攻击性的心理能量。
早在2012年,我就分析过,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大家都具有压抑和无力感。在此心理背景下,如果伤害自己的是强势的、抽象的利益集团,那么,出于心理保护,人们将不敢去表现出愤怒―因为愤怒不仅是无效的,而且只会进一步杀伤自己的心理结构。
最终就是这样:人们阻止利益集团对自己伤害的能力越来越衰竭;利益集团自我约束的能力也越来越衰竭。
所以我实在不忍心把我的分析告诉我亲爱的朋友。央行的这轮“救市”绝不会是最后的版本,在打出“救市”这张牌之后,降准降息之类,估计已经磨刀霍霍了。那将意味着什么?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明白,是进一步的通货膨胀,进一步膨胀的房地产泡沫。
而在这个时候,受伤的人们,最需要的是冷静。
很清楚,预期中的房价上涨,已经是时间点到来前的最后辉煌了,房价上涨一小段时间,然后加速下跌的可能性非常之大。早就被这场游戏羞辱的穷人,实在没必要提前榨干自己的一生去接最后一棒。
事实上,“9·30地产新政”所提出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已经激进到准备把银行的风险甩给社会了。这个所谓的“MBS”,正是引发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始作俑者。
可以做出的判断是,恐怕房地产绑架的并不仅仅是中国经济,或者说,绑架的现象,并不仅仅来自房地产。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东西。
这些年来,房地产,中国经济结构,同时具有两个特征:一方面可以提供就业,提供GDP,具有“公共性”,具有维护政治社会稳定(通过就业等)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在制造贫富悬殊和社会政治风险。逻辑上,它的前面,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甚至社会动乱,而这一点,应该是很多人能够想到的。
但为什么还是要“救市”?是什么在阻碍中国的“转型”?显然并不仅仅是“既得利益集团”在从中作怪,他们能量虽大,但不可能大到这种地步。真正的问题是中国在稳定的心理预期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路径依赖”:房价-GDP、就业、政府财政收入-政治社会稳定。
摆脱这种“路径依赖”,正是这个社会迈向希望的一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