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这三个“事关”,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道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一个社会的社会意识往往通过社会思潮表现出来,成为意识形态状况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思潮是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那么,什么是社会思潮,目前我国主要有哪些社会思潮?客观评判社会思潮总体态势有何意义?当前引领社会思潮应着重解决哪些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主任李春华研究员,对有关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提问。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主任李春华研究员向记者介绍说,对于思潮问题要善加辨别,区别对待,实现思潮问题的引领根本上还需要解决实际问题。
社会思潮实质是相对理论化的民众诉求
记者:当前在思想理论界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讲到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成为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似乎成了一个非常“时髦”的字眼儿。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思潮?
李春华:是的,现在从学术界、舆论界到普通民众,从报刊书籍到网络媒体,论及、谈及“思潮”的比比皆是。但究竟什么是“社会思潮”却又有不同的理解。很普通民众可能不一定知道什么叫“社会思潮”,但社会思潮的产生与民众却有很大的关系,它实质是民众诉求的理论表达。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利益主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政治诉求、价值诉求,这些诉求通过一些精英知识分子“加工、生产”出一定的理论体系,经过思想家倡导在大众中广泛流传,进而形成“潮流”,我们就称之为社会思潮。
关于社会思潮的定义,当前学界普遍把1902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的关于“时代潮流”的描述作为社会思潮的经典概念。“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始焉其势甚微,几莫之觉;浸假而涨——涨——涨,而达于满度;过时焉则落,以渐至于衰熄。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并不是所有的思想都能成为思潮,成为思潮的思想,必然有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符合时代的要求;也并不是所有的时代都有思潮,有思潮的时代是一个文化昌明的时代,非常深刻地说明了思潮的特点。梁启超没有区别进步的和落后的社会思潮。在他看来,社会思潮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思潮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有:许启贤认为: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内、反映某一阶级或阶层群众利益和要求的、以某种理论学说为主导或依据的思想趋势或倾向。王锐生认为:社会思潮是许多个人思想的汇集,其本质是物质的经济关系、人们生存的社会条件以思想观点和情绪等形式在社会一部分人的意识之中的反映。梅荣政认为,社会思潮是某一时期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特定的思想理论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作用。在我国最早开展“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的林泰先生认为:社会思潮是在社会变革时代由一定思想理论引领的、反映社会历史走向诉求的、影响面很广的思想观念或倾向。
这些定义虽然各有侧重,但基本含义是相同的。一般认为,社会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与时代和社会重大问题联系并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具有某种理论支撑或理论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社会思潮的实质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情感需要和思想愿望,并有一定的社会理论作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的思想倾向和思想潮流。
社会思潮有别于一般思想观点
记者:那么,社会思潮与一般的思想观点或思想理论有何区别呢?或者说社会思潮具有哪些特点?
李春华:是的。社会思潮与一般的思想观点或思想理论是有区别的。不是任何一种思想观点都能成为社会思潮,也不是每一个历史发展时期都会存在社会思潮,一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观点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思潮,需要具备独有的特点。
关于社会思潮的特点,就目前学界研究的情况来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时代性或现实性。社会思潮往往产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是对大变革时代社会政治情况、社会历史走向诉求的反映。第二,阶级性或政治性。利益反映着阶级、阶层间最基本的经济关系。社会思潮是对社会现实的物质的经济关系反映,是不同阶级及阶层间的利益诉、政治诉求、价值诉求的表达。第三,理论性或思想性。社会思潮是以特定的思想理论为核心、为主导、为依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潮流。第四,社会思潮具有流行性或变动性。它虽然以一定的理论为核心和主导,但与社会心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通过一定的社会心态、社会行为、观念文化等途径得以表现和传播,形成“流”和“潮”,呈现出潮起潮落、此起彼伏、变化不居、十分活跃的特点。第五,群体性或群众性。它在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人群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与支持,显现出绝大多数人的共鸣与趋同。因此,社会思潮必以特定的群体作为其主体和载体,这是它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目前对我国影响比较大的是三种思潮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也应该是社会思潮十分活跃的时代。那么,当前我国主要有哪些社会思潮?近年来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有哪些呢?
李春华:的确如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变革,也必然引起人们思想上的震荡,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社会上各种思潮纷至沓来,推动和影响着人们形成相应的思想观念。
从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社会思潮有的归纳为六种,有的概括为七种,还有的总结为十种。如中国社科院的程恩富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的“七大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折衷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复古主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萧功秦认为是“六大思潮”:自由主义、新权威主义、新左派、新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人民论坛》2010年和2013年连续几年调查推选年度重大思潮“十大思潮”。2011年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新国家干预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公平正义论。2013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论、宪政思潮、民粹主义、新左派、新儒家、伪科学。
近年来,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新自由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式走到历史前台,由经济思潮逐步转化为一整套政策主张和一系列改革实践,进而被西方作为主导性的治理范式推向全球。新自由主义核心就是主张“三化”,即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新自由主义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视为唯一合理的制度,极力反对公有制,用资本主义制度代替社会主义制度,并且取得了累累硕果。今年《求是》杂志第16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成绩单”》,用一系列活生生的事实,证明新自由主义思潮泛滥造成的后果、本质和危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撰文指出:新自由主义一直是为某些利益集团服务的政治信条,从来没有得到经济学理论的支撑。
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影响非常明显。比如,“国退民进”,解构公有制,不但主张国有企业的私有化,甚至要把公共服务也私有化;反对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盲目迷信“看不见的手”,而排斥“看得见的手”。新自由主义思潮冲击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必须要加以批判和抵制的错误思潮。
二是普世价值思潮和宪政思潮。这两种思潮的核心实质,都是认为西方“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作为人类普遍“永恒的价值”,西方的政治制度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已经成为代表人类政治文明主流的、现代文明社会普遍接受的“普世价值”。因而,不论是西方比较成熟的国家,还是一批发展中国家,都应把西方的政治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建设的目标。其目的就是要用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的多党制、、“三权分立”、议会制等改造中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成资本主义。这是我们必须反对的思潮。刚刚召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三是“历史虚无主义”。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后与文艺工交流,称现在一些谍战剧不尊重历史,给观众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这实际上是历史虚无主义对文艺影响表现。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十分猖獗。一些人篡改甚至虚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贬损革命先烈、革命前辈,诋毁甚至丑化党的领袖等,其目的是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否定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的合法性。
还有一种就是“否定改革开放”的思想倾向。一些人以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把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归咎于改革开放,认为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改过了头”,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把它说成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等,借此反对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鼓噪“改革停滞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论”,主张所谓“全面彻底的改革”。这显然是错误的,是要回到“封闭僵化的老路”上去。
社会思潮不一定都是和主流意识形态对立
记者:您上面说的几种社会思潮都是错误的甚至是反动的思潮,当前,人们好像把社会思潮都看成是错误的,是与主流意识形态对立的。您怎么认为?客观评判社会思潮状态有何重要意义?
李春华:是的,是有这种倾向。就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当前对社会思潮性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把社会思潮作为错误思潮或是负面影响为主的思想意识。例如,在中国知网以“社会思潮”为题名检索,共找到5066篇。我们看检索的第一页的20篇的篇名即可看出这种对立倾向:《当前我国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社会思潮冲击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等等。从研究的题目上就可以看出,基本上都认为社会思潮是错误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都是冲击、威胁、损害,侵蚀其权威地位和指导功能,因而要应对错误思潮的挑战。二是认为社会思潮既有正确、进步、积极的社会思潮,具有错误、落后、消极、反动的,但对前者几乎没有具体的研究。三是少数研究者把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也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代表性的是朱士群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回应与引领》。他在文中认为,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旋律是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还有的研究者认为:“在我国当今社会思潮中, 既有当代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主流思潮,也存在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激进主义、新保守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公共知识分子、后现代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非主流思潮。”
社会思潮在本质上是一定时期一定阶级或阶层利益诉求的反映,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状况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因此,如何评判当前我国社会思潮总体态势,首先关系到对当前思想理论领域状况的客观评价。在当前的研究中,无论是把社会思潮归结为错误思潮,从而将主流意识形态与所有的社会思潮对立起来,还是虽然承认社会思潮的积极意义而却未能深入研究,不仅会在理论上产生混乱,也与我国当前思想文化的总体状况不相符。其次,在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的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出于自身现实利益和未来利益预期,纷纷将寻求意识形态支持作为实现自身利益需求的重要途径。社会思潮正是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的思想反映和表达。可以说,社会思潮之间的争论,从根本上反映着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诉求的冲突和博弈。
主流意识形态源于思潮但又与一般思潮不同
记者:我们提出的引领社会思潮,既然是“引领”,就说明存在分歧、对立,否则就不需要引领了。这是否说明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的对立?主流意识形态不包括在社会思潮在内?
李春华:从逻辑上说,引领社会思潮,引领的对象一定是错误的,需要引领,主流意识形态不是社会思潮,如果主流意识形态也是社会思潮,那就等于自己引导自己了。因而,被引领的思潮应该都是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思潮,即都属于非主流意识形态。但关键是作为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是否都是错误思潮?这是应该弄清楚的。
主流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潮。主流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一切与主流意识形态有差异、对立甚至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都属于非主流意识形态。我们现在讨论的社会思潮,显然不属于主流的意识形态。
转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虽然还有社会思潮的特征,但他已经从诸多的社会思潮中“脱颖”而出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具有主导、引领其他社会思潮的作用,因而,在这种条件下所讲的社会思潮,不再包括主流意识形态在内,而是作为非主流意识社会形态存在的。当然,作为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并不都是错误的、与主流意识形态对立的。
思想问题的最终解决依赖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记者:应该如何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呢?当前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是什么?
李春华:在当代中国,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其主要任务就是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并用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首先,弘扬主旋律,发挥先进的、积极、进步的社会思潮的作用。“引领”不是仅仅批判错误思想,更要大力宣传正确的思想,发挥好正面引导的作用。应该肯定,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总体的引导、引领作用是显著的、有效的、成功的,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总体态势和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比如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日益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已成为当今社会思潮的主流形态。
其次,“引领”包括吸收借鉴社会思潮中的合理因素。例如,生态主义、全球化思潮、现代化思潮、消费主义、发展主义、大众文化、科学主义等等。这些思潮中,有很多由于自身发展而走向极端和反面的,因而这些社会思潮本身存在着两面性,可以通过扬弃,吸收借鉴其合理因素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再次,批判和抵制错误思潮。一是包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普遍流行的社会思潮,这些思潮看似没有理论和学术流派的支撑,但实际上它们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普遍接受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态度,对这些思潮的赞许或者批判,甚至不需要追溯背后的理论依据和学术流派。二是包括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具有理论观点和学术流派的社会思潮。这些思潮不像普遍流行的思潮那样为公众所熟知,但它们却是涉及问题比较深刻、表现比较活跃、对政治和社会建构更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当然,批判和抵制不能简单化的否定。“引领”的本质在于“超越”。只有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给予这些错误和反动思潮以有理有据有力的回击。
当前引领社会思潮应着力解决问题,应是将引领社会思潮与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将批判和抵制错误思潮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而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否则,即使我们在意识形态工作上投入再大,面对现实都是苍白无力的,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思想困惑和质疑。思想问题的最终解决依赖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我们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诸如住房教育医疗、贫富差距、腐败、就业、社会和谐等问题,才能使人们从内心深处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和对党的信任。应该说,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正是这样做的。一方面,强调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对错误思潮敢于“亮剑”,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又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坚持壮大国有经济,批评私有化思潮,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国有经济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改革。这种做法也使引领社会思潮取得更有说服力的效果。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