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以虚无主义的态度看待历史,对某项历史采取轻蔑的、批判的、否定的态度。历史虚无主义在认识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上存在严重偏差。在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进行严厉批评的同时,必须从学理上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认识论误区。
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求真。追求历史的真实性,是历史学家的天职。每个严肃的历史学家都将探求历史的真实和规律作为自己的最高学术追求。但如何才能探寻到历史的真实呢?历史事实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另一种是历史学家通过分析史料而探求的历史事实。历史学家探寻的历史事实,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它永远不可能与客观历史事实完全相符,但可以逐渐逼近历史的真实。正确的历史观和科学的认识方法,是历史学家探寻客观历史真相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理论,是指导认识客观历史事实的有效工具。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正确认识客观历史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历史研究,要求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矛盾的原则来认识客观历史进程。历史虚无主义在认识论上的错误,恰恰是违背了这些基本原则。
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原则。历史作为人的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历史学是建立在客观历史事实的实证研究基础上的。研究历史必须以历史事实为出发点,必须首先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资料。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史料是弄清历史事实的基础,只有充分地占有和利用一切可靠资料,并把这些资料甄别清楚,才能弄清历史事件的真相和来龙去脉。文献记载的历史事实未必就是客观的历史真实,不能随便拿来作为历史事实依据,必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认真的鉴别。特别是对于政治人物的言论,要把个人、党派和集团的言辞、幻想与其真实本质区别开来,不能以历史人物自己的言行作为评论的依据。历史虚无主义在运用史料(尤其是各种回忆录、日记)来建构所谓历史事实方面,缺乏必要的鉴别。
历史研究的全面整体性原则。任何历史事物均与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各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处在相互制约之中,没有绝对孤立的历史事物存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用全面联系的而非片面的观点来考察历史,是正确认识历史的方法论原则。它要求历史学家必须在全面地、详细地掌握历史材料基础上弄清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分析历史事实背后的因果关系,在把握历史活动的全貌中确定历史发展方向,得出正确的历史认识。恩格斯指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它要求历史研究中不能用片面的、割裂的态度对待历史中的某些细节,而要把这些细节放入整个历史的宏观发展当中去考察。
历史虚无主义不是从整体上、从联系中去把握历史事实,不是从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中把握历史的潮流,没有充分地占有历史材料,而是用一些片面的材料来大胆立论,出现了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偏向。这种片面引用史料及“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态度,受到列宁的严厉批判:“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因此,历史研究的全面性原则,要求历史学家必须在历史活动的全貌中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分清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支流。
历史发展的矛盾性原则。历史进程充满矛盾的运动,复杂的事件是由各种各样具体的事件组成的,在分析、研究历史事件时必须分析历史发展的主要矛盾,抓住历史过程的本质方面,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必须抓住它的主流,而不能抓住支流就妄下结论。历史虚无主义夸大支流而否定主流,在对中国百年历史的认识中,产生了否定革命的严重认识误区。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正是因为这些矛盾极其尖锐,才引发了近代以来日益壮大的革命运动。革命成为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主旋律,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农民选择了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选择了革命,无产阶级选择了革命,这不是洪秀全、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来潮、鼓吹煽动和随意选择的,而是根据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共同富裕)作出的抉择。用革命手段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现代化与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但究竟以何者为主?这同样是由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历史虚无主义否定革命并将革命与现代化对立起来的看法是没有道理的。革命是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是现代化最强劲的推动力量,没有革命就不可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也就不可能有现代化。诚如毛泽东所云:“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要从发展中观察一切现象,不要只满足于作表面的描述,不要相信漂亮的招牌,要分析各个政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要研究赖以决定这些政党的政治活动的意义和结果的客观政治环境。”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方法论特征,是通过历史个别现象而否认历史活动的本质,孤立地看待历史的阶段失误而否定历史运动的整体过程。它在评价中共历史时出现了明显的认识误区。中共创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旧社会制度,创建了人民共和国,使得近代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她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她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中共历史的本质和主流。尽管中共在认识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确定战略方针、实施政策措施等方面有过一些失误,犯过一些错误,甚至是路线性的错误,但这毕竟是非本质非主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在于敢于坦白地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错误;在于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历史虚无主义热衷于暴露中共历史上的缺点和错误,把中共党史描绘成是错误的堆积,在研究方法上显然犯了“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片面性认识错误。
具体历史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原则。历史事物与思想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时间、地点及具体的社会环境。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尊重历史的实际情况,将事物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予以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如果尊重历史的话,就可以发现中共及其领导人在历史上所犯的错误,主要是由于经验不足和历史局限所造成的,而不是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中共经历的曲折和犯过的错误并不是其本质和主流。历史虚无主义脱离特定历史条件,指责中共的错误,进而将中共党史说得一无是处,显然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总之,历史虚无主义看待历史的错误是因其在认识论上出现了诸多偏向和认识误区所致。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时,必须揭示其认识论偏向,才能真正肃清其危害。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