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编者按:在刚刚闭幕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永远保持老红军本色。去年2月,习主席视察兰州军区部队时就强调,要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为贯彻落实习主席把党史军史作为终身必修课的要求,兰州军区充分发挥大西北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建设和教育实践活动,为广大官兵补足精神之“钙”,铸牢忠诚之魂,引导官兵努力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军人。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西北大地,沟壑纵横,雪峰如涛。
在这片高山阔野之间,星辰般洒落着大量革命遗址,典藏着无数“红色”故事。腊子口、会宁、延安、河西走廊、康西瓦……这些原本十分贫瘠的土地,因洒满烈士鲜血而成为人民心中的圣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军区党委研究出台《关于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建设和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将传承红色基因确定为“党委工程”,对以延安为代表的西北大地数千个革命遗址进行大规模挖掘普查,持续开展党史军史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
“水气相荡,乃生长虹。”连日来,记者穿行在兰州军区部队,强烈感受到,“红色基因”正在西北军营绽放时代花朵,汇聚成气势磅礴的强军正能量。
看史有馆,读史有书,唱史有歌——
挖掘整理,打开共产党人的营养宝库
康西瓦烈士陵园,地处喀喇昆仑山腹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
10月20日,昆仑山雪花飘飘,一队运送物资的汽车兵在康西瓦停下脚步。他们用衣袖拂去烈士墓碑上的雪花,敬酒祭奠,鞠躬缅怀,宣读军人誓词,以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之情。
在党史军史教育中,兰州军区党委成员强烈意识到:“像康西瓦这样震撼人心的烈士陵园和革命遗址,在广袤的西北大地还有许多,是我们共产党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宝库,必须倍加珍惜,好好利用。”
军区党委深入学习习主席关于弘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决定在全区部队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建设和教育实践活动,出台了操作性强、责权相统一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程建设的重点为挖掘史料、普查遗址、修建扩建军史馆、收集文物故事、编写书籍、拍摄影视作品、编写连歌等10个方面的工作。
从渭水之滨到千里陇原,政治干部、党史工、作家和影视人员纷纷走向延安,走进陕甘宁边区,探访散落在黄土沟壑间的革命遗址,收集整理红色故事。
延安军分区协同地方政府,对430多处革命旧址、遗迹和纪念地进行全面普查,收集整理烈士名录3万多个。
开国将军甘祖昌,原新疆军区后勤部长,1957年辞职务农,在乡29年,事迹感动过几代中国人。新疆军区派人赴江西省莲花县,收集老将军的光辉事迹。目前,数十万字的书稿即将出版,6集专题电视片《红土情》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辛勤汗水换来硕果满枝,所属军级单位和师旅团均建成了集战役、战例、战将和历史传承于一体的军史馆,所有红军连队、荣誉连队和授称的边防哨卡都建成了荣誉室,馆室总数达2496个;各部队与驻地70个红色遗址和纪念馆建立合作关系,全天候向部队开放;编写红色书籍50多本,拍摄红色影视片160余部,实现了“看史有馆、读史有书、唱史有歌”的目标。
以事感人,以史鉴今,以情动人——
口传心授,用红色故事教育人培养人
新疆军区阿拉山口边防站,至今仍保留着一部手摇电话,新兵上站第一课,就是聆听这部电话背后的故事——
1968年大年初一,站长吴光胜接听总机转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亲切的声音:“我是周恩来,我代表党中央、毛主席向阿拉山口边防站的全体指战员问好。”吴光胜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激动地哭了。
周总理详细询问过冬物资储备情况,亲切地说:“你们的责任很大,要守好祖国西大门,让党中央、毛主席放心!”吴光胜认真记下每一个字。
博尔塔拉军分区政委李应堂说,周总理慰问连队的故事我们讲了整整46年,成为激励官兵守好祖国西大门的动力源。
“传统靠‘传’,作风靠‘做’”。军区政治部领导说,与其他教育相比,党史军史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军区部队的做法是紧贴时代特点,用对革命先烈的真情,诠释光荣传统的真谛,基本途径是口传心授,真抓实做,一个一个讲好红色故事,用故事当中蕴涵的真理、真情、真实启发人。
在某团政治处主任徐东波的军旅生涯里,始终飘扬着一面战旗,战旗背后的故事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人生信念。
2003年,满腔热血的徐东波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驻疆某红军团当排长。然而,一系列的“水土不服”令他心灰意冷。此时,连队干部将他领进团史馆,指着一幅照片讲了一段故事。
“照片上的旗帜写着‘长攻善守英雄团’,落款是第一野战军,现珍藏在军事博物馆。”在指导员的真情讲述中,兰州战役恶战沈家岭的宏大场面出现在徐东波脑海里:全团官兵激战14小时,打退敌30余次反扑,攻占兰州“锁钥”沈家岭,团政委李锡贵等539人壮烈牺牲,这一天离新中国成立只有38天。
“老政委为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献出了生命,因为他心里装着‘解放人民’这个信念。”徐东波心潮难平。
休假时,他专程进京,走进军博,在“长攻善守英雄团”大旗下默默宣誓:“请老政委放心,你的信念已经融入我的血脉。”
战旗和老政委的故事,徐东波讲了整整11年。
“教育不只在课堂,更在无声的践行中。”陕西泾阳武器弹药销毁站站长方明,对此感触尤深。
去年7月,站里邀请80名老战士回部队忆传统,他们的行为方式却深深印在了官兵脑海里:参观自动化流水线时,这些满头白发的老兵,报数、签到、除静电,是那样的一丝不苟;中午开饭时,这些连走路都不太稳当的老兵,竟自觉排着长队走进饭堂,饭前的歌声,还是那样高亢激越。
站长方明感叹:眼前的这一幕,让青年官兵懂得了什么是传统、什么是信念,也找到了销毁站在“火山口”上稳坐62年无事故的深层原因。
直观演绎,环境熏陶,网络引导——
紧贴时代,创新传承红色基因的方法手段
越是传统教育,越要富于时代气息。
革命圣地延安,王家坪八路军总部旧址前,预备役人员白雪艳的讲解充满画面感。“去吧,谁让你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在表现毛主席送毛岸英上朝鲜战场的故事时,白雪艳一人扮演两个角色,又唱又说又演,让在场的不少官兵热泪盈眶。
延安女子民兵宣讲团团长王一美说,为更好地传承延安精神,宣讲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学会了说、学、唱、舞,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近年来,女民兵宣讲团先后转战河北、江苏、北京、广东、上海等16个省市传播延安精神,受众达百万。
在陕北蟠龙战役纪念馆,记者看到这样一幕:两名小学生声情并茂地为官兵讲述毛主席关心延安群众的故事,引来一片赞扬声。
延安军分区司令员唐春森介绍,目前他们已在延安、蟠龙、吴起等地的14所小学建立了“红领巾宣讲团”。每逢假期,孩子们就会走进各纪念馆当解说员。如今“红领巾宣讲团”已成为宣传延安精神的一张名片。
对青年官兵来说,最直观的形式莫过于迈开双脚,在“行万里路”中感悟红色传统的魅力。
驻陕某部,每年都要结合野营拉练组织官兵重走长征路,用脚丈量老一辈征战大西北的艰难岁月,用心感受先辈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近两年,兰州军区先后在延安举办5期培训班,上千名高中级干部在杨家岭、凤凰山、枣园寻根。
在驻疆某红军师的营院广场,矗立着一组体现“师魂”的花岗岩主题雕塑群,气势宏伟,场面壮观,再现了“迎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保卫延安”“血战兰州”“扎根天山”的辉煌历史。每次部队出征都要在此举行仪式,激励官兵为光荣传统增光。
据介绍,兰州军区各部队大都在操场、道路两旁设立了荣誉墙、英模人物雕像和宣传灯箱等,在广场修建了荣誉长廊、主题雕塑,以艺术形式演绎传统、讴歌英模、再现历史,使官兵时时受熏陶、处处受感染。
爱网求新,是青年官兵的一大特点。军区政治部连续组织多次“红色动漫”创作比赛,一大批优秀动漫作品相继问世,丰富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形式。系列动漫《红色延安》以延安时期发生的4个小故事为线索,生动诠释了延安精神的本质,点击量高居不下,已成为宣传延安精神的一个品牌。
铁石相击,必有火花。一位名叫“天山红狐”的90后士兵在网上留言:“丰富多彩的形式、生动感人的内容,使传统变得亲切了,历史变得可感了,信念变得具体了,我们当然乐于接受。”
■本报记者 马三成 特约记者 莫福春 冀东升 孙利波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