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家人乘高铁回到东北老家过春节,一路上重重雾霾,我们亲爱的农民兄弟还在坦然的大肆烧麦秸,遍地青烟。柴静适时地推出了《穹顶之下》,在懒洋洋喜洋洋的假日里,掀起一片纷纷扰扰的争论。柴静掌握了优质资源,花费100万元,拍出的片子自然属于“高、大、上”,得出的结论是把能源工业私有化才能消除雾霾。而我却想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视角,观察叙述私有化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伤害,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出发点,作为柴静作品的补充和探讨。我的财务预算是100元,包括交通费和通讯费。全篇涉及关系国计民生的老百姓衣食住行各个角落,预计10集,陆续推出。如果有可能,也想尝试以采访视频的形式,不知可行否?
第一集,惊悚的建筑企业私有化。
从东北回来,路过唐山站,我看到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景色:车窗外面是高耸林立的高楼。与刚刚上车的唐山邻座攀谈,他是个退休的教师,欲到上海女儿家。我问:“唐山不是地震带吗?怎么盖起了这么多的高楼?”
答:“挣钱不要命呗?”
问:“政府不是有要求吗?地震带盖楼不能超过7层吧?”
对方伸出手指:“最多5层,但是盖30层能卖更多钱啊。”
“呵呵,地震了怎么办啊?”
“天塌大家死,过河有矬子,过一天算一天呗。”
……于是我下决心从建筑业开始。
回到家,我给在原市级建筑公司做副总经理的同学打电话,要到他的办公室谈一会儿,对方很爽快的答应了。我穿起职业装,装作优雅而谦虚的坐在他的对面。岁月不饶人啊,我那曾经动不动就被同学打哭的瘦小的同学如今已经成为大腹便便的胖子。他是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在他一再的惊讶中,我屡屡突破底线,强行套问出我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他以为我是代表公司要涉足建筑业,我隐晦的不置可否,继续左一句又一句的跳跃性的刨根问底,他不厌其烦的给我这个外行深入浅出的耐心的讲解。最后,也不免要归于俗套,我们还是吃了顿价格不菲的晚餐,不过是他买的单,我的100元预算总算未超支。
走进小区大门的时候,我不禁担心那高高的大门会不会突然掉下来点什么砸到我,我向站在车旁的他挥了挥手,心里不禁暗暗的想向他深深地鞠一躬,因为他的家就住22层楼,在地震还不能预报的现实条件下,说不定今天晚上就可能发生地震,或许我们现在就是诀别,我们的命运真的如此悲催如此不可预测吗?
很多人认为海盐衬衫总厂步鑫生才是改开后国企私人承包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实建筑企业才是最早被私人涉足的。当时中国的建筑大多是五六层的民用建筑,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要求很高的摩天大厦,建筑业是所有技术准入门槛最低的工业产业,所以建筑业最早遭到私有化浪潮的冲击。
在当时“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引进了一大批新兴工业技术,钢铁冶炼厂、石油化工厂、轻工纺织厂以及家用电器厂等大干快上,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市场瞬间发生井喷式的扩张,国有建筑企业已经满足不了迅速膨胀的市场需求,一批小型的私人建筑公司应运而生,他们的施工能力有限,大多承揽国企不屑一顾的微型、小型、外围建筑工程,有效的弥补了国有建筑企业施工能力暂时不足的问题。这块蛋糕被私企割去一块并没有影响国有建筑企业的工作总量,反而给忙得焦头烂额的国企解了围。
彼时,国企占据绝对优势,这些私人小公司小心翼翼的挤进来之不易的建筑市场,也就有格外珍惜的情结,在最初的几年,私企施工质量和进度甚至高于国企,私企的小、灵、活和没有员工福利负担等历史包袱的特性也决定了私企的工程造价比国企相对低廉,可以说,小型私人建筑企业是国企的有效补充。然而随着改开的持续深入的右转,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性质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不合理的政策指导和压迫下,私企逐渐做大,国企逐渐消亡。迄今,除了中国建筑总公司、铁路建筑总公司、中冶建筑公司、中国水利建筑总公司等少数国字号的国有建筑企业被保留外,绝大部分国有建筑企业或倒闭、或变卖,中国的建筑企业几乎全部私有化,而私人资本控股的企业仅凭买来的原国有建筑企业的资质,衍生了大量的非法挂靠施工单位,一个农村包工头带领几百名农民工挂上响亮的建筑企业名号,建筑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
国营企业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第一目标是完成施工任务,它的原动力来自于它的管理部门的考核评比,建筑质量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所以建国后的30多年内,几乎没有出现建筑质量问题,偶尔出现个别事故源于技术水平不足和工作人员的渎职,所以当时的建筑的质量是绝对经得起时间以及自然灾害的考验的,人们至今对当时的建筑工程质量大加赞赏和怀念。所以今天国家还保留着一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用于三峡建设、高铁建设、核电站、水电站等重点工程的建设,这些国有企业至今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把高质量的中国建筑呈献给世界人民。而在国内的建筑市场上却发生了与之完全相反的变异,国内的省级以下的建筑公司不复存在,民用建筑几乎完全由私企建设,由于没有了国营企业的有效制衡,绝对私有化的建筑企业撕掉了进入建筑市场之初伪善的面纱,露出了私营资本逐利嗜血的狰狞面目,最先惨遭劫难的就是工程质量,豆腐渣工程应运而生。于是,我们知道了楼脆脆楼倒倒,立交桥被汽车压塌,长江二桥被轮船撞倒,汶川地震一片瓦砾,而毛主席时代的石砌桥不但没有被震倒,还在被有关部门鉴定为危桥后,在一片炸药的轰鸣声和滚滚硝烟中坚强的巍然屹立。
建筑工程劳动力密集和技术含量较低的特点决定了在施工工艺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提高和建筑施工技术没有大幅度进步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施工管理很难大幅度提高万元产值利润率。贪婪的私人资本就率先把目光瞄准了偷工减料。大家都知道,建筑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的特点之一是:建筑产品是由人直接使用的工业产品,决定了它的设计安全系数相对较高,以保证在地震洪水等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优先保障人的生命安全。而在没有发生自然灾害时,这些建筑物显然是有过大的安全余度。自然灾害显然是偶然发生的或百年不遇的,资本家们于是就很专业很内行的开始下黑手了,先把钱弄到手再说,至于无法预计的或是几十年后有可能发生的灾难,谁还理它呢。在今天金钱至上的社会,建筑企业的质量标准由保障建筑物在发生大地震时不倒转变为建筑物日常使用不倒。
汶川地震时,全社会都在第一时间扒开瓦砾救人,然后是清除瓦砾安置灾民,在第一时间谁会想到追究倒塌的楼房是不是建筑质量问题导致的?追查当时的施工方是谁?若有人要求保护倒塌现场以利于查明原因追究建筑商的责任一定是猪脑袋而且进水了,一定会被全社会辱骂。对十几年几十年前的产品质量鉴定也是具有极大的困难,就算是鉴定为质量问题,肇事者又何处寻觅?甚至可能早就以富人身份移民加拿大了。总结起来:在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只要建筑物不发生倒塌、倾斜、开裂,就无法鉴定建筑物本身有质量问题,我们所观察到的豆腐渣只限于装饰装修的表面,真正危机我们生命安全的隐蔽工程我们一无所知。建筑物是不存在抽样检验的,不可能把一座建筑物炸倒或制造一场人工地震来检测同一批大楼的质量,这就是建筑产品与其它工业产品的区别所在;在发生大地震的情况下,生产豆腐渣工程的罪犯被追责的几率几乎是零。事实也是如此,汶川地震就没有一个企业被追究建筑质量责任。所以资本家们就放心大胆的开始了罪恶的夺财害命,他们很有经验的把安全余度控制在1以上的附近,以保证正常状态下建筑物的安全状态,但是却把能够抵抗7级地震的楼房建成了一摇即倒的豆腐渣,至于偶然出现的楼倒倒和楼脆脆则是二百五建筑商,他们根本不懂行规,偷工减料得太过分了,是建筑业里的闯祸者。中国建筑的质量随着私人资本占据建筑市场的份额的变化而成反比的下降,也就是说:距今时间越久的质量越好,刚刚建起来的高楼大厦质量最差。在风和日丽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大可以放心的居住,一矣发生大地震,号称能抵御7级地震的楼房将发生如2012电影版天翻地覆山崩地裂的大面积倒塌,或许肇事者也已经身亡,就算是将肇事者将其绳之以法直至枪毙又有于事何补呢?
下面我们从建筑的三大基本材料,水泥、钢材、砌块说起。
1,水泥,水泥是有严格质量检验来保障的,但是,水泥厂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废品吗?一般情况下,水泥在自然状态下存放三个月就会失效,那么北方冬季停止施工的日子里,水泥厂并没有停工,生产的水泥是怎么存放的呢?有谁见到过水泥厂处理失效的水泥呢?哪里有见到废水泥掩埋处理厂了?事实就是所有废品水泥都掺兑进了好水泥之中,水泥厂不怕出质量事故吗?否也,楼房设计有安全余度呢,只要掺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不会出现质量问题被曝光。质量检测部门检验不出来吗?否也,送检的样品是未掺假的合格品。而视建筑企业为衣食父母的检测站也是私营企业,在明明知道送检样品造假的情况下依然送来什么就检测什么,所谓合格证不过就是盖个章而已,哪有金钱更光辉耀眼呢?
2,钢材,大型钢企生产出来的大多是合格产品,但是,同样已经私有化的钢企绝不会把废品钢材回炉重新冶炼,而是低价卖给经销商,这些废品不可能到别的炼钢厂进高炉重新冶炼,最终还是要进入到施工现场,还是要成为混凝土的骨架,地球人都知道这个不是秘密的秘密,但是这不关钢企的事儿,就是万一出了事故,钢企也可以不负法律责任,因为钢企卖出的是废品,把废品加入建筑里是奸商的事情。
星罗棋布的小钢厂生产的大多是不合格品,钢材里含杂质较多,钢材的抗拉强度不够,脆性大,下手狠的工厂生产的钢材甚至一摔就折。所谓有买卖就有生产,这些小钢厂生产的产品卖得甚至比大型钢厂还好,只是因为这些劣质钢材销售价格更低。这些不合格钢材经过种种渠道全部浇筑进了混凝土框架之中,勉勉强强的支撑着几十万吨的负荷。与水泥一样,钢材的送检样品质量绝对是合格的,而我们的权力部门早已被拖下水,面对本应对质量要求最高的房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豆腐渣楼房一个个拔地而起。
在施工现场,钢筋间距被要求扩大,200毫米的间距变成210毫米,20毫米直径的钢筋往往是19毫米,这样,一幢大楼下来,就可以节约上百万,而私有化保证了这百万不义之财全部装进了老板个人的钱包。
大家尽可以到钢材市场看看,当你买5毫米的钢材时,到手的一定是4.5毫米,当你买4.5毫米的钢材时,到手的一定是4毫米。这是由买方市场决定的,因为买方要用4.5毫米的钱购买4.5毫米的钢材,只要发票和材料质检合格证标注的是5毫米就行。今天的钢材市场大多有墩头机,它的唯一功能就是把钢材端部墩粗墩厚,让钢材尺寸看起来与发票上的尺寸相吻合。今天的墩头机已经发展了几代,成为很大的产业,墩头机和其它造假设备一样,无论在技术和质量上都比其他设备水准高,因为它们的购买者就是使用者,而楼房的使用者却不是建造者。
3,混凝土:混凝土厂生产的最基本原则就是为减少水泥的掺量而奋斗,每一立方米的混凝土可以节约几十元钱,一幢大楼下来可以节省上百万元,这百万元又装进了混凝土厂老板的腰包。之后发明以所谓的粉煤灰代替水泥的新工艺,至今天,在沙石上也开始做手脚了。价格较高的混凝土添加剂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就是在偷工减料上更有经验,谁能把添加剂和水泥减少到最大而且不被检验出来,谁的身价就高。混凝土的水配比是有严格规定的,可是当搅拌车把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时,无论干稀,从来没有因不合格而倒掉的,干了就兑水,稀了就原地等待,待混凝土干了之后再浇筑。而混凝土从加水搅拌起,时间是有严格规定的,时间长了,温度低了,都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可是施工现场几乎没有人遵守这些规定。更有很多施工现场尤其是深夜施工的作业面,检也不检看也不看的把一车车混凝土直接浇筑到模具当中,哪管什么干稀温度的合格与不合格?无论混凝土生产厂和建筑施工现场,混凝土送检样品基本都是特殊制作的,最不济也要挑最好的混凝土取样,那些明显不合格的不可能送检,却全都浇筑进了模具之中。
4,其它:砌块的原料是水泥和炉渣,那就减少水泥吧,强度勉强能够运输到施工现场能把墙砌起来,建议打架的小两口不要在外墙处推搡,闹不好会与墙一起坠入楼下。
红砖的基本原料是黄土,但是黄土的资源已经不多,就用劣质土凑合用吧;红砖的强度取决于烧制温度,为了少耗费燃煤,红砖大多烧不透,所谓的里“生”外“熟”,只要经水用不了多长时间就粉化,几年之后,外墙皮大块大块的脱落,露出里面的红色粉末。质量较好的砖厂就是那些原国企,经过三十年的磨难,原来保留的严格的生产工艺也大多消融在岁月长河之中。
无论有关部门如何强调,人行道上的水泥步道砖的水泥掺量一直任性的减少,铺在步行街上光鲜靓丽,但是没有能挺过两年的,步道砖很快的就粉化碎裂,在经过若干回翻修重铺再建之后,面对残酷的现实,各个城市的城管部门不得不陆续恢复使用沥青路面,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一些老街区,30多年前的水泥步道砖还在默默地发挥余热。
很多小不锈钢厂的唯一生产程序就是买来不锈钢坯,再买来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钢的边角余料,放入电炉里融化搅拌成为不锈铁,于是我们发现晶亮的不锈钢饰件竟然能生锈,不锈钢制品竟然能吸住吸铁石。这些连我们都知道的秘密,建筑商在采购时不会用吸铁石检验一下吗?呵呵,建筑商买的就是这种能生锈的不锈铁,因为他们压根就不想出购买不锈钢的钱。
我的同学在一家油漆厂工作,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把买来的大桶的油漆灌装进自己印制精美的4升装的小桶里,于是号称绿色环保名牌漆就这样诞生了,走进了挑剔的千家万户,因为有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响亮的名头,我们尽可放心呼吸,把芳香烃吸入我们的肺部却浑然不知。
我们最应该担心的还是作为上千人在里面生活着的楼房的最基础的钢筋混凝土,上万吨的重量,全部压在那几十根立柱上,而那立柱是由不合格的钢筋和减少水泥掺量的混凝土构成的,原始设计的可以抵抗7级地震的楼房的安全系数,经过层层削减,几乎消耗殆尽,也就刚刚满足平日里楼房不倒。已经建好的楼房几乎没有多少完全合格的,质量低劣的楼房还在继续建造。我们没有技术能力加固这些楼房,也不准备加固,更没有财力放弃这些为数众多的劣质楼房。真若放弃,我们不仅仅的是退回到30年前,而是一夜回到解放前,所有改革开放之成果将不复存在,我们悲哀的被劣质住房绑架了。我们老百姓悲催的卖掉了三十年前坚如磐石的旧房子,耗费所有的积蓄并预支一生的收入,把自己置于外表华丽、地震就倒的所谓豪宅、山庄、花园、洋房之中。政府一厢情愿的推倒了毛主席时代土气的建筑,盖起了高耸入云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却埋下了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堪一击的伏笔。
有没有合格的建筑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市政府办公大楼大多是合格的,因为私企老板大多还不是脑残。高官的住宅是合格的,因为私企老板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富豪的宅院是合格的,因为是特殊定制的。精英们并不怕房倒屋塌,因为他们住的多是别墅,最多两三层。亿万民众却在几根柱子的支撑下,在百米高空中生活,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地震不要在有生之年来到。大家尽可以从专业角度想一想:大楼底层的装饰豪华的墙是不承重的,三十层的大楼、几十万吨的重量全部压在几十个立柱上,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把不承重的墙除去,想象只剩下那几十根混凝土立柱的场景,而那些立柱经过层层抽筋扒皮的造假,安全系数已经大打折扣,仅仅供风平浪静时支撑住楼房巨大的身躯。当不幸地震来临时,那是多么恐怖的场景。而且这可不只是一幢楼房,是城市里几乎所有的高楼大厦,惨烈场景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
有关部门注意到了建筑市场上的混乱局面,在资改精英们的鼓噪下,引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监理制度和质量检测制度以及招投标制度,把施工生产、质量监理和质量检测三权分立,互相制衡,意图达到制止建筑质量大幅下滑的局面。我暂时还无法调研发达国家如何实现质量保障的,但是中国的监理制度和质量检测形同虚设,而招投标最后演绎成了腐败的温床,大批腐败官员孕育于招投标的暗箱操作之中。
质量检测是在技术角度上控制建筑质量的流程,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我们的质检部门现在大多也私有化、市场化了,各个质量检测站均是自负盈亏,挣到钱了就开资,挣不到钱就倒闭。如果哪个质检站敢于较真儿,那就是不识时务自掘坟墓。建筑商下回就不到这里检测了,没有了检测费收入,检测站就只能喝西北风。质检站遂成为建筑企业的附庸,质量检测形同虚设,质量检测部门转而利用更优势的技术储备为建筑企业把关:那就是把建筑物的安全系数降至保障日常的安全基础上,降至能顺利通过质量验收的基础上。而大地震来临时,建筑物的倒塌断然追究不到检测部门的头上,因为质量检测有理有据,建筑部门送检的样品确是合格的,不相信可以找原始样本,至少现在是这样的。于是我们的质量检测成为保障楼房不塌的检测而不是保障楼房地震时不倒,堕落成为降低安全系数的技术后援。
第一批监理公司曾经隶属市建委,监理公司的运行确实对中国建筑质量的下滑起到了遏制作用,可是监理公司也逐渐的私有化,成为追逐资本的一员。监理公司与建筑企业成为经营甲乙方,监理公司需要建筑企业赏赐监理业务,没有业务,监理公司就无钱可赚。监理公司不得不委身于建筑企业,成为财大气粗的建筑企业的小妾,哪里还有一点儿的监理作用呢?甚至有些监理人员就从建筑方开资挣奖金,监理人员还如何开得了质量否决之口?
建筑完工后,还有最后一道关口,那就是质量验收,但是,那是什么验收呢?我们所知道的有验收不合格楼盘的经过几年的闲置还是开盘销售了。我们还知道很多验收大员在这次反腐运动中当成苍蝇进监狱了。我们在电视里看到出了重大质量事故后,质检验收人员面对记者的提问支支吾吾躲躲闪闪。我们看见了墙皮用手就能搓下来、裂缝能伸进手掌、混凝土用手能掰下来的工程验收合格证上赫然盖着鲜红的印章,私有化企业的暗箱操作已经把这些权力侵染成为谋财害命的帮凶,成为资本的走狗。反腐就能阻止追逐利益的犯罪吗?只要利润超过百分之三百,死刑也挡不住犯罪的脚步。腐败与嗜血相伴而生,并将前赴后继。即便排除监管部门的腐败和不作为,质量监管也几无用处,每个建筑企业在每个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作假的欲望,监管人员已经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作假与监管打起了游击战麻雀战,资本家为偷工减料学起了孙子兵法,神仙来了也无济于事。唯一可行的措施就是从源头掐断丧尽天良追求无限利润的生产方式,那就是重新国有化。把建筑企业的生产行为规范为真正的建造人民需求的住房而不是通过建造住房赚取剩余价值。
我不像柴静那样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也不能昧着良心胡编滥造所谓统计数据,然后再煞有介事的画出饼图、曲线图说明建筑物的不合格率和造假的严重程度,但是建筑业粗制滥造、层层扒皮是人所尽知的事情,而业内人士的描述的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就像官员腐败一样,迄今为止有几个官员敢拍照胸脯对上帝发誓自己绝对干净?绝没有一丁点儿贪腐行为?而这些建筑企业哪个又能站出来说自己在施工建造的建筑物完全符合设计标准?完全按国家标准施工。贪腐只不过是一个链条,而建造房屋则涉及到几十个上百个质量控制程序,涉及上下游成百上千的制造商,把住质量关难度更大更复杂。而只有把相关企业国有化,才能彻底斩断贪婪的利益链条,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生命安全的住房建造才能脱离追逐利润的冲动,成为单纯的生产行为,才能使房屋建造的过程归于以质量为最高目标的本来道路。
国有建筑企业的最高目标是完成生产任务,首要问题是严格按设计施工,保障工程质量,而追求利润是次要的。只要能保证开工资,国企的负责人甚至认为挣得再多也要上缴,只要不落在最后、不让国家倒贴或是不知惹上级恼怒为最低标准底线,为了上缴的利润而造假犯罪实在是不值得的事情。可以断定,国营建筑企业基本不存在有意造假的基本愿望,但是,时至今日看不到政府有把建筑市场国有化的迹象。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暗暗祈祷地震不要降临,也期盼政府把建筑企业早日重新国有,至少国企要占建筑市场的半壁江山,这样就能逼私营建筑企业就范,不得不同国企一样走质量第一的道路,否则私企就将被市场竞争所淘汰。但是,这不过是梦想。
站在阳台上,望着那孤独的皎洁的一轮明月,回想起东北长白山区的夜空缀满了璀璨的点点繁星,追忆起故乡那沁人心脾的带有松木芳香的洁净空气,河里的冰块竟然可以砸开就吃…,意识到我们还在雾霾之中;看到对面楼宇里透出的节日喜庆的灯光,想起我们仅被几根混凝土柱子支撑在百米高空,而那些柱子或许就是安全系数为1的不合格品。窗外一声声爆竹声响起,提示我们年已经结束了,只是忧虑却深深的滞留在心头,危险时刻伴随在我们的身边,令人心颤。
广厦千万间,哪幢安全?安居乐业,安在何处?乐在何方?私有化就那么有魅力吗?公有制怎么就那么让有些人恨之入骨?为了钱,我们宁愿冒着随时发生地震时房倒屋塌的危险。为了钱,我们就是不肯真正的把房屋当成居所、不肯以建造房屋为目的去建造房屋。不但建筑企业把生产施工过程当做追逐利润的途径,就连我们自己也会把房子当成理财产品,何其疯狂荒唐的世界啊!钱不过是我们交换的工具,如今却成了成功的标志,只要老子有钱,花花公子都成了国民女婿。只要有宝马,大可在选择在车里哭泣。雷锋被呲之以鼻,黄继光被质疑,狼牙山五壮士是假典型,唯有大兵瑞恩才是光辉典范。本就是个是非颠倒的世界,地震就倒的房屋也就理所当然、见怪不怪了。在结尾还是要标注:质量有问题的楼房还是少数,呵呵。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