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计划,台湾新课纲将于8月施行,但个中修改内容到今天依然争议不断。
7月30日,“反课纲”学生林冠华自杀身亡,引发新一轮的抗议冲突。当晚近10点,突然有人冲往一旁的台湾“立法院”,占据“立法院”中山南路大门,拉起布条抗议,并有20多人翻墙而入。
国民党方面指责某些政党将学生推到运动一线不负责任,而民进党则表示新课纲妄图“去台湾化”,向大陆靠拢。
实际上,台湾课纲争议并不仅仅是党派政见之争那么简单。
争议焦点
课纲微调引发争议,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修改程序被指不符民主与专业
现行台湾的高中课纲,在马英九政府执政前,都是交由课纲委员会决定,课纲委员由大学教授与高中教师组成,并经试教,以验证内容对于教学的影响。
部分反课纲微调之人士认为马政府无视于课纲委员会的决定,且检核小组成员来源复杂,专业知识方面未必能够服众,事后政府又回避将检核小组的完整成员及会议内容向外界公开。因此在修改课纲的程序上,他们认为马英九政府程序不透明,是在进行“黑箱操作”。
2国民党与民进党之争
课纲修定的支持者认为,教育的内容必须符合“中华民国宪法”,避免台湾独立。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课纲调整的内容包括改称“中国”为“中国大陆”,“日本统治时期”改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慰安妇增加了“被迫”的字样。报道称,这次调整课纲是对“台独史观”的一次拨乱反正。
民进党则指责新课纲是以大中国观看世界,刻意压缩乃至忽视关于台湾史的内容,意图加强与大陆的联系,实现“去台湾化”。
2014年2月5日,民进党中常会决议,民进党执政的6个县市(高雄市、台南市、宜兰县、云林县、嘉义县、屏东县)将不配合教育部这次片面黑箱通过的历史课纲调整。
国民党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洪秀柱26日就此次“反课纲微调”事件五问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在政治上表达维持现状主张时,为何在教科书上坚持“台独”理念,并鼓动年轻人以不理性的态度,丢油漆包,冲撞公家机关。
《联合报》报道称,相较于民进党政府当年大规模修改课纲“去中国化”,“教育部”这次微调高中历史课纲,不但幅度小多了,也不那么尖锐。其中的表述诸如描述慰安妇增加“强迫”两字,“中国”则改成“中国大陆”,未改回更早前的“大陆”,且符合“宪法”。没想到民进党却还出大动作,联合六个执政县市杯葛,以政治过度干预学术为由,给“教育部”戴上“去台湾化”的大帽子。
3教育领域,政治是否应该“靠边站”?
在支持者看来,修改课纲不仅仅是教育和学术的需要,还需承担一定的政治功能。
课纲委员、嘉义大学应用历史系主任吴昆财主张“教科书必定是要为政治服务,国家民族的立国精神服务”。课纲修定的目的在于避免台湾年轻人对国家认同混淆,主张先教中国史,后台湾史,最后教授世界史。
课纲检核小组成员谢大宁亦主张,历史教育是现代政府用来凝聚国族的工具,而国族的定义来自于“中华民国宪法”。他认为历史课纲应有高度政治性,而不是单纯地阐述历史。
但在反对者的眼中,课纲内容需要反映出学界新近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并避免政治势力的介入。
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花亦芬批评道,以国族主义为中心的教育是殖民时代“过时政治论述”,早已被现代先进国家淘汰。
关于政治影响的另一个争议在于课纲微调案的成员背景。
如高中历史课纲调整的提议者,以及后来担任课纲检核小组总召集人王晓波为现任“中国统一联盟”副主席;新加入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委员张亚中为现任“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检核小组国文领域召集人谢大宁为现任“两岸统合学会”秘书长。因此在反对派,尤其是“台独”势力看来,有这些人在其中发挥作用,无疑具有“亲中”的性质。
4历史课纲与台湾原住民族
台湾原住民团体认为,历史课纲过度重视汉人文化,与原住民族相关的内容,在课纲中的比例过少,也忽视以原住民族的角度来看台湾历史。
例如,1877年加礼宛事件时,撒奇莱雅族(Sakizaya)被清军几乎灭族,消失了130多年后才重新正名;以及甲午战争时的“雷公火之役”,原住民曾击败在台清军,这些与原住民族相关的内容,在课纲中都没有被提到。因此,原住民团体希望在课纲中能加入原住民史观。
台大历史博士生吴俊莹质疑,经过课纲修订,台湾平埔族的历史被消灭了,因为西拉雅族及其他平埔族并不属于现行法定的原住民族。政大台史所所长薛化元认为这是因为检核小组使用现行法律定义来书写历史,造成历史事实与课纲之间的矛盾。
政治大学教授金仕起认为,课纲中过度强调中国及汉人文化,忽视了其他文明,例如东南亚。在介绍如日本、韩国、越南时,只注意到他们受中国影响的部分,如儒学与汉化,但是对其本身社会的了解太少。独尊中国史观,将造成学生对世界文明缺少认识。
近来台湾因反课纲引发多次冲突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教育部”政风处长于建国表示,学生在6月24日、7月13日、7月17日已有过3次违法行为,包括翻越“教育部”围墙丢油漆包、破坏铁卷门、翻过“教育部”围墙喷漆等。
于建国称,这3次行为,考量到学生身份,“教育部”每次都宽容处理,没有提告,没想到学生脱序、违法行为一次比一次升级。
7月24日凌晨,50余名台湾学生和民众以“反课纲微调”为由闯入台当局“教育部”,警方逮捕其中33人。
“教育部长”吴思华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表示,将对入侵者提告,他批评,某些政党与社团把学生推到第一线,是不道德的行为。
7月30日,一名参与行动的学生发言人疑似因此自杀。当晚,近百名学生与民众“强闯”台湾“立法院”,使得这一行动有升级的趋向。
延伸:课纲微调都调了啥?
1国文课
据相关人士的说法,台湾政府宣称在国文课纲只“微调”了两处,但比较98课纲与103课纲,国文课纲至少调整了五个地方:
1)在旧课纲当中,文言文比例采累进制,高一40%、高二45%、高三50%,各家教科书可保留正负5%增减的空间。新课纲则规定总体文言文比例是45%-65%,但取消教科书商的增减空间;
2)在课纲附录中,有编选考清单,旧课纲里,编选参考清单有40篇,其中台湾题材的有8篇;而在新课纲里,参考清单有30篇,其中台湾题材的剩下3篇,比例从20%减少到10%;
3)旧课纲中列出的选修科目,包括区域文学选读、小说选读、论孟选读、语文表达及应用。新课纲中,则只有中华文化基本教材;
4)旧课纲中,列有核心能力一节,用以评估教学成果。在新课纲中遭删除;
5)旧课纲中,列出选文标准为:“选文应语言晓畅、具文学性,并顾及当代议题(如:海洋文化、性别平等、人权法治、生命教育、环保教育、永续发展、多元文化等议题)。”在新课纲中遭删除。
2地理课
地理课纲部分,主要是为用语修正,内容改变不大。但在其中加入“外籍新娘”、“菲佣”、“印佣”等名词,遭民间团体抗议。
3公民课
删除二二八事件与白色恐怖,改为“政府滥用权力对人民的迫害,以及殖民地政府对殖民地人民的的歧视”这个概括式叙述。
对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内容,“教育部”认为,这只是举例,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可透过补充方式,增加学生的多元知识,不强迫教导。
另外“教育部”也表示,历史课纲中,在台湾史单元四的“说明”栏中有提到“228事件”,因此在公民课纲中删除了这部分。但在历史课纲,不但没有删除“228事件”,则将“说明”栏的举例提高到“重点”的字段,并且在说明栏说明228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与影响,表示对此历史事件在当代台湾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视。
4历史课
台湾“国教院”认为以主题来说,此次修改造成的争议共有17处,分别为:
1)“原住民”改为“原住民族”,有忽略部分平埔族的争议;
2)“国际竞逐时期”改为 “汉人来台与国际竞逐时期”;
3)“郑氏统治”改为 “明郑统治”;
4)“日本统治”改为 “日本殖民统治”;
5)“接收”台湾 改为“光复”台湾;
6)当代台湾架构从主题式,改为依时序脉络叙述;
7)“大航海时代”改为 “汉人来台与大航海时代”
8)“荷西治台”改为“荷西入台”;
9)新增 “台人与抗日战争”;
10)“多元文化发展”改为“中华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发展”;
11)删除滨田弥兵卫事件、麻豆溪事件;
12)“清代治台政策”改为“清廷治台政策”;
13)鸦片战争迫使清廷在台湾开港通商的叙述争议:在英法联军之役后签定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清朝才将台湾纳入开港通商;
14)台湾成为当时全中国最先进的省份,说法有争议;
15)台湾与甲午战后晚清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之互动,包括孙中山来台寻求台人支持,以及台人参与革命及中华民国之建立;
16)新型态本土知识菁英的形成,及其受到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作为;
17)“慰安妇”改为 “妇女被强迫做慰安妇”。
延伸:台湾“修纲”简史
上世纪90年代末,台湾解除戒严,各高中使用的首份课纲在1990年修订、1995年发布,1999年开始实施,称为88课纲。在此课纲中,台湾史首次成为独立单元,但仍附属于中国史之中。
1997年,“教育部长”吴京在国中推出《认识台湾》教材。但其内容受到部分学者反对,以台师大历史系教授王仲孚为首,集合王晓波、黄丽生、潘朝阳、陈昭瑛等人,编写《认识台湾国中教科书参考文件》,批评李登辉推动的《认识台湾》教材涉及台独意识及及日本皇民史观。
2001年,陈水扁主政时期,为因应九年一贯教育课程的实施,由“教育部长”黄荣村聘请委员重新修定课纲。此份课纲在2004年“教育部长”杜正胜时期,以“普通高级中学暂行课程纲要”名称公布,在2006年开始使用,称为95暂纲。在95暂纲中,台湾史首次独立成册,脱离中国史范围教授。
后来历史科召集人改为周梁楷,课纲修定重来,并于2008年通过,又称98课纲。
2008年10月,在马英九执政后,台湾搁置了国文科与历史科课纲,组成专案小组,进行课纲调整,引发各界关注。
2012年,专案小组完成课纲修改并对外公布,称为101课纲,开始教科书编写送审。
但在2014年初,“教育部”以进行“错字勘误、内容补正及符合宪法之检核”为由,组成检核小组,进行针对高中国文与社会科课纲的“微调”。2月10日正式公布“微调”课纲,即103课纲。有媒体指出,在抗议声浪不断与法院败诉的情形下,“教育部”依然强推,并表示依据这份被调整过的课纲所编写的教科书将在2015年8月开始使用,引发全岛哗然,各界人士和民间团体针对资讯不透明、程序草率与内容争议提出强烈质疑和抗议。
(编辑:西哥|据澎湃新闻、人民日报及部分台媒报道整理)
附:部分台湾学生再度聚集“反课纲” 学者家长吁政客“饶过孩子”
30日晚间,“反课纲”学生与群众翻墙进入台“立法院”。(图片来自台媒)
继7月22日强闯当局教育部门办公楼后,部分不满高中课程纲要调整的台湾学生31日再次在台教育部门办公楼前聚集抗议。对此,岛内一些学者和学生家长表示,政治人物不应把未成年学生当作攫取政治利益的工具和棋子,撕裂台湾社会和家庭感情,呼吁他们“饶过孩子”。
台教育部门课程审议会去年1月微调高中语文和社会领域课纲,预定今年8月施行。此次课纲微调,对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修改课纲推行“去中国化”做了一些拨乱反正,例如历史科中将“日本统治”改为“日本殖民统治”,将抗战胜利后“接收”台湾改为“光复”台湾等。这引起民进党、部分本土社团和一些高中学生的反对和抗议。
30日传出一位患有抑郁症的林姓学生自杀身亡,尽管其父母表示未受到学校或教育部门的压力,希望此事到此为止,但因该生曾参与“反课纲”运动,当晚部分学生和民众再次聚集,并于31日凌晨翻越台教育部门办公区的围墙,与警方持续对峙。
对于中学生参与街头抗议行动,学生家长和岛内舆论多数并不认同。31日凌晨,在抗议现场,一位学生的父母希望带儿子回家,父亲遭到儿子怒吼、推搡并压制在地,母亲痛心得一度下跪。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参与“反课纲”行动的学生是受人引诱,政治人物不应利用未成年学生,把他们当做攫取政治利益的工具和棋子,撕裂台湾社会和家庭感情。希望一些政党停止操弄人性,不要把良善抹灭掉。如果以这种方式得到政治利益,也会自食恶果。
课纲微调召集人、台湾世新大学教授王晓波在受访时则表示,孩子们并不真正了解课纲,背后有人在鼓动,一些政党和团体为了选举和政治斗争,利用学生发动议题。他说,孩子是无辜的,求求民进党主席蔡英文“饶过孩子、饶了台湾”,不要再煽动年轻人。(记者陈键兴、孟昭丽)
台媒指“反课纲”实为“台独”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发表评论指,中学生“反课纲”只是为“台独”运动搭建一个舞台而已,目的不是反课纲,而是主张“台独”。。《中华日报》则发表社论指,民进党不断灌输“抗争有理、违法无罪”的观念,为“学运”分子护航,这种隐身幕后,操纵学生以遂其政党斗争的手段,不只没有道德,更已严重破坏法治。
新华港台网评:螳臂当车的“去中国化”闹剧
欲亡其国,先去其史。为给“台独”图谋铺路,李登辉和民进党一度在岛内大肆推行“去中国化”,他们篡改历史教科书,称海峡对岸为中国,将“本国史”分割成“中国史”与“台湾史”……向下一代大力灌输所谓“台湾意识”。
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试图“拨乱反正”,对已经“中毒”的历史课纲进行排“独”。2014年初,台教育部门提出“微调”旧课纲,高中语文、社会科等新课纲中改称“中国”为“中国大陆”,“日本统治时期”改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慰安妇增加了“被迫”字样等。据悉,2015学年起,台湾高一新生将使用微调后的新课纲。专家认为,上述调整符合历史事实,是一种“纠偏”,是重新建构过去岛内完全“去中国化”而割掉的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联,是将一些扭曲事实的遮蔽物撤除,还原历史真相。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