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编的朋友圈被“疫苗事件”刷屏了!一对母女5年来从事非法疫苗销售,金额竟高达5.7亿。而母庞式在09年就因为非法贩卖疫苗被判缓刑,没想到在缓刑期间,她就重操旧业,还顺带捎上了自己女儿。
从目前披露的资料看(截止2016年3月22日22点),该案涉及二类疫苗12种,至少流入24个省份。
出了这种事,最着急的恐怕就是父母了。国民奶爸就难掩心中的愤怒,发微博严厉质问卖假药的,道出无数父母的心声。
财*网和南方某报则挂出了其3年前的一则报道《疫苗之殇》,表示:“三年过去,问题依旧,悲剧也依旧在上演。”这篇报道中的事例被媒体转载用于此次事件的解读。但他们很快就被打脸。
原来此次事件涉及的均为二类疫苗,问题主要出在储藏失当导致可能失效,就是没有起到应该起到的免疫作用。失效疫苗产生残疾或死亡等不良反应的概率极低,且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后24-48小时内。
而有些媒体在报道时,将正常疫苗的不良反应、无法证实与疫苗有联系的偶合事件和此次事件联系在一起,混淆视听,增加了民众的恐慌。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比如追问国家的监管责任。
叩问人性!
但这样的评论似乎很难令人满意,这几乎是回答此类问题的万能公式。
堪称奇迹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似乎提前预知了此事,几天前便已经拟好了药方。
“我建议容许私营(内地称民营)的医生在医院之外挂牌行医,也容许私营(民营)的化验或检查室商业化。”“医药方面也有很多问题,半真半假的药物,会因为有私营的竞争而减少。”
这是张教授建言中国经济十一策中的一策,这里我们不妨再晒上几条。
比如:“新劳动合同法一定要取缔或替代。不久前楼继伟先生说该法要修改。这不对,该法要撤销,或以私订合约替代,不要改。” “不要让社保毁灭中国的文化。” “我最担心的,是连文化大革命也革不掉的中国孝道文化,有朝一日会灰飞烟灭,被从西方引进的社保不革而掉!” “灰色地带目前不要管。”
随着陆续出现一些文章揭露“疫苗事件”的一些细节,小编发现自己简直越来越佩服张教授了。(请戳链接去膜拜http://weibo.com/2211400920/Dnqv6hV5t?c=spr_qdhz_bd_baidusmt_weibo_s&type=comment#_rnd1458662708127)
首先疫苗贸易公司的销售员们像诸多其他行业的销售员一样,非常苦逼。
而且疫苗有时效,销售须赶紧,不然就要扣钱!于是就有了各种二道贩子来帮忙,其中就有没有资质的倒卖者。这些二道贩子处于监管之外,难免就无暇顾及疫苗需要冷藏的问题啦。最后疫苗又卖给了正规的接种站,完成接盘任务。
不过这种事只能发生在二类自费疫苗上。二类疫苗接种站可以直接从厂家进货,而一类疫苗国家买单、强制接种,全程统购统销、垄断操作(是不是又红又专、简单粗暴)。
可见,疫苗出厂的时候还是好的,终端的接种站也是正规的,问题就出在中间的销售环节上。药企为了利润压迫销售人员,也压迫出了种种非正规的流通渠道。名为《问题疫苗都去了哪里?乡镇卫生院最令人担忧》的文章还为我们提供了案例。
可悲的是,并不仅仅只有国货才这样。。比如进口的“兰菌净”。
但是为什么乡镇卫生院会接收这些疫苗呢?原来乡镇卫生院也被鼓励竞争,被鼓励像企业一样来经营决策,因而需要苦逼地去创收,才会直接从代理商那里购买更便宜的疫苗,而不是从上级疾控中心。而乡镇医院自己并没有能力保证代理商提供的疫苗的安全性。
刊登于健康报的《二类疫苗监管难题待解》一文曾引用石家庄市疾控中心主任赵川的说法,“对很多县级疾控中心和乡镇接种单位来说,二类疫苗是重要的创收手段,所以,价格低就成了某些企业在基层推销的‘杀手锏’。”
所以,张教授完全是对的。因为有了医疗行业的私营竞争之后,半真半假就成了
当然在张教授无限缅怀的90年代,在那个自由竞争最充分的时代,我们真真切切看到了从街头治性病、鼻炎、狐臭、肝炎、风湿的江湖骗子到如假包换的私人医院帝国的丰功伟业!
五常曰:
最后,各位家长也不用过于担心,更没必要抵制疫苗。世界卫生组织也回应了此事件,称中国此次的问题疫苗事件风险是可控的,并鼓励中国的父母继续通过常规的预防接种来保护儿童免受疫苗可预防疾病的伤害。
当然家长们更需要的应该是家乡所在地的权威部门的说明,比如像这样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