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昨天海德堡大学大佬Moritz Gerstung老师在他Github库更新了一些跟XBB.1.5相关的建模分析,下面搬运过来。
——请首先品鉴:
↑ 以上是当前各毒株相对于BA.5的增长优势(其实跟《天阶序论》里的天梯排行榜差不多一回事儿),
这一项XBB.1.5得分最高,没悬念。
XBB.1.5之后,还有一大波第二梯队的变异株,竞争异常胶着,包括但不限于:CH.1.1、BR.2*、BN.1*、BQ.1*,以及XBF。
——请接着品鉴:
↑ 以上是当前各毒株在全球范围内的适应性优势(以倍增时间计),
这一项还是XBB.1.5最高,没悬念。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只有CH.1.1*、BR.2*、BQ.1.1*和XBB.1*在全球范围有明显适应性优势,但这并不是因为毒株之间的竞争不够激烈,而是因为,不同变异株的竞争优势已经高度区域化了,以至于在全球范围来看,只有头部中的头部才能体现出超越区域性的适应性优势。
——请继续品鉴:
↑ 以上是按国家/地区分层的倍增时间(圆球面积越大则倍增时间越短),
从这个视角更能看清楚上一张图所没法表达的一些信息。
其中XBB.1.5的优势明显。
——请最后品鉴(划重点!):
↑ 各变异株在刚刚冒头时的适应性优势(即倍增时间)对比,
可以看出,相对于BA.1、BA.2和BA.5这种大的版本更新,
XBB.1.5初登场时的声势只是略高于BQ.1.1而已,还是缺了点意思,
但请注意,这并不是说XBB.1.5不值得焦虑,因为:
首先,如上所述,现如今毒株内卷的行情,相对于BA.1、BA.2和BA.5冒头的那时候,已经变得更加区域化了,全球层面的倍增时间没法完全代表真正实力。而在重灾区美帝,XBB.1.5已经连续两个半月保持8天翻一番的倍增速度了,简直无情……
然后呢,跟之前那些版本更新不一样,XBB.1.5的相对增长优势可能并不是由免疫逃逸主导的(详见:《 “XBB.1.5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
上面说到免疫逃逸吧,最近市面上有个很流行的错误观点。
——请品鉴:
↑,如上图,很多人,包括很多学者,认为“XBB是免疫逃逸最厉害的毒株”,这种说法其实是不严谨的。
免疫逃逸厉不厉害,不光由病原体决定,而是由病原体和宿主免疫背景共同决定的。
大流行头两年,毒株之间抗原距离小,宿主们既往感染史相对较为简单,所以免疫逃逸还勉强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但随着抗原距离逐渐增大,血清表型分化逐渐明显,疫苗接种的倾斜化,以及不同人群累计罹患率的差异,现如今不同人群之间的感染背景早就千差万别了。
已经不存在对于所有人群都适用的免疫逃逸能力排行榜了
——举个栗子:
当初BA.2.75刚刚冒头那阵,曹老师他们发现:
针对打完疫苗再自然感染BA.2形成的免疫背景,BA.2.75的免疫逃逸还不如BA.5……
但这显然没法解释当时BA.2.75在印度横扫全场的现象,
于是曹老师他们继续搞中和测定,之后终于发现:
针对打完疫苗再自然感染Delta形成的免疫背景,BA.2.75的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强于BA.5。
这就是所谓的:高端定制、小众细分,人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毒株
那么XBB有没有吃了瘪的免疫背景呢?
——请各位仔细品鉴:
以上是UNSW的Stuart Turville组用悉尼某血库随机取样做的中和测定,
结果……XBB.1的免疫逃逸明显赶不上土澳特产BR.2.1和XBF。
所以咯,综上,
XBB.1.5能不能在国内掀起波浪,这个真说不准。
只能选择继续观望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