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我们这代人会看到核战争吗?

北方朔风 · 2023-02-18 · 来源:新潮沉思录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手里没有剑,和有剑不用,是两个问题,只有手中有剑,才能铸剑为犁。

  一月底的时候,世界末日时钟被设置在了距离末日只有90秒的时候,是这个时钟设计以来,最接近午夜的一次;而在这个月,美国的一名高级将领,十分直接的谈论到了中美核力量之间的事情,实际上这几年,美方类似的讨论不在少数,这些话题,不得不让人们对于核问题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在可见的将来,是否真的有发生核冲突的可能性?

  首先要说一下末日时钟的问题,世界末日时钟是《原子科学家公报》这个组织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个时钟距离午夜越近,也就意味着世界越接近毁灭,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47年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警醒大家,让大家重视核战争的风险。这个《原子科学家公报》,代表了一批科学家和战略学家的态度,没有绝对的科学计算标准,也并不代表欧美战略决策层的态度。

  有人可能会怀疑,现在的国际局势虽然是很糟糕,但是真的比冷战时候更接近末日吗?实际上如果以核威胁的角度去讨论,笔者也是不认同的,只以核风险角度去讨论,现在绝不可能比古巴导弹危机更糟糕,毕竟在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之后,全球的核武器数量比起冷战巅峰不足三分之一,而实际部署的数量还会更少,同时,核武器的发展也从“喝彩城堡”和沙皇炸弹这种超大当量武器,转向了更小当量的,更加精准的核武器。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原子科学家公报》在冷战之后,尤其是最近十余年,讨论的话题并不限于核问题,如果浏览一下他们的官网就会发现,他们现在的话题包括气候变化,生物武器,常规武器,先进技术的社会影响等等。在本世纪末日时钟的多次调整,和气候问题都有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世界末日时钟的调整,并不能完全说明全球面临的风险,甚至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类科学家的个人态度,对此不必过度担忧。

  虽然没必要大惊小怪,不过有些东西还是得认真对待的。气候变化确实是个复杂的问题,不过它不是今天文章讨论的重点,关于核问题,一个客观事实是存在的,那就是随着国际局势的转变,全球核风险相对于之前,是明显增大的。

  这个风险的表现形式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在特朗普任内,美国有人提出退出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如果美国退出了这个条约,那么美国就可以扩增自己的核力量;

  其次,在俄乌冲突上,欧美的军事援助不断加码,而俄方部分人士的发言,也多次提到使用核力量的可能性,俄罗斯实际上已经处于了直接冲突状态,这对让核冲突的风险大增;

  而针对中国,美国的部分领导层也发表过一些与核有关的危险言论;

  而同时,美国一直在开发小当量,甚至是超小当量的核武器,用于打击深埋地下的加固目标,这种超小当量的核武器虽然破坏力远不如那些大家伙,但是也一定程度,模糊了核武器与常规武器之间的边界。

  再考虑到现在全球越来越多的热点地区,比如说印巴双方,矛盾冲突根深蒂固,并且双方都具有核能力,从这些层面去讨论,全球核冲突的风险正在快速上升是个客观事实。

  从理智的角度来说,核冲突绝对是最严重的双输选项,如果可能的话,绝大多数人是不想看到核战争的爆发的。但是纵观历史,有的时候事情真的会发展到最糟糕的地步,避免这种最糟糕的情况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不过如果回顾冷战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微妙的一点,冷战双方积累的大量核力量不仅没有导致核战争,而且还一定程度降低了了大国冲突的可能性。毕竟,保证了互相毁灭的能力之后,人总归是能够冷静一些的,当冲突的成本有可能上升到接近无限大时,理智总归是占了上风。

  不过倘若因此说出,是核武器导致了冷战期间的和平,这个说法就有些太马后炮了,身处冷战时代的人很容易感觉到核战争的威胁,核威胁对于思想的影响深刻体现在文艺作品之中,从《海滨》到《奇爱博士》,从《奇幻核子战》到《牺牲》,这些电影虽然风格差异巨大,但是都表现出来了核威胁下的大背景,这种影响甚至到了现在。

  无论是《辐射》还是《地铁》系列,都描绘了核战之后的废土世界;至于欧美的这些生存狂,有一大半,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冷战核威胁的影响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这些思潮足以证明,冷战时代的核威胁,是极其恐怖,而且深入每个人思想之中的。

  我们应该从历史里边学习一些教训,而人类关于核威胁的历史并不是很多,冷战时代是唯一能学习这些内容的部分,所以我们应当回头去看一看。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通过,一部分是因为,维持超大规模的核力量和导弹成本巨大,一部分也是来自于民意,而冷战时代,一直有很多科学家,力图去推动核武器的削减。

  《原子科学家公报》的这些科学家,正是其中的代表,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确实做出了不小的努力,他们一直在宣传核武器对于世界巨大的破坏,希望战略层保持冷静。

  其中,这类宣传的集大成之作,是核冬天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1982年的时候,以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为代表的一个科学家小组提出的。里边的研究认为,如果爆发全面的核大战,烟尘将会遮蔽全球的天空,会让地球的表面温度骤降,最糟糕的情况下温度可能会降低几十度,到时候,几乎不会有人能活下去。这个理论提出之后,在全球的社会界科学界造成了巨大的反响,应该说对于美苏核裁军提供了舆论上的一些贡献。

  但是随后事情的发展就不太理想了,随着时代的改变,有人开始质疑,认为核冬天理论是夸大其词,核战争的影响不可能让地球温度降低那么多,这是个宣传而非科学,如果影响真的那么大,为什么冷战核试验高峰期那么多核试验,对气候没什么影响呢?而随后,科学界的“核冬天2.0”(这是笔者自己起的名字)理论,也开始流行了起来。

  这个理论的关键是,核冲突虽然不会让地球的温度降低到火星的水平,但是如果核武器打击大城市,带来的火灾会制造出十分夸张的烟尘,这些烟尘会带来全球温度和太阳辐射的下降,这虽然不会把人类都冻死,但是只要一点下降,就会带来全球粮食大量减产,制造可怕的灾难。

  按照这个理论的预测,哪怕只是印巴之间的核冲突,带来的人道主义灾难会导致上亿人的死亡,而全球核战争可能会饿死百分之九十的人口。

  类似的研究往往能在各大媒体上面占据头条的位置,去年就有一篇这类研究吸引了大家的关注。甚至笔者在浏览《原子能科学家公报》的官网时候,他们一个英语网站,居然有个中文页面,来说明核战争对于全球的恐怖危害,可以说是很独特了。应该说,这是新时代反对核战争的重要宣传理论。

  应该说,这个新理论是很符合时代版本的,现在的核武器数量比起冷战大幅度削减,虽然这是好事,但是同时也会让部分人觉得,现有核武器的力量不足以严重破坏人类社会,于是给旧理论打个补丁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这个“核冬天2.0”理论依然有明显的漏洞,比如说研究者自己在论文里边说过,对于城市超大规模火灾会产生多少烟尘,他们的模型远远不够完善。

  这也毫不奇怪,毕竟人类最近几十年,几乎没有发生过这样惨烈的情况,这方面没有数据支撑反而是好事情;此外,如果是两个有核国家的冲突,首先动手的一方第一轮打击很可能并不会攻击大城市,而是会攻击远离城市的发射与指挥设施,这种情况下,这个新理论反而没什么用了。

  当然,最复杂的问题并不只在这里,根据笔者在中文和英文部分论坛的观察,很多人对这个新理论并不是十分信服,甚至有人拿出来之前核冬天的理论指责,说这根本不是事实。应该说笔者是支持为了提高对于部分问题的重视,在不违背科学基本规律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夸大,“核冬天2.0”和世界末日时钟都是如此。

  但是笔者也明白,这种方法是有可能反噬的,就像是经常有人在反对气候变化理论的时候,拿出来8090年代那些相当不准确的气象研究作为反面教材,这种逆反心理是很常见的现象。而从根本来说,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核威胁问题,只靠宣传,是不能解决的。

  对于如何解决核问题,《原子科学家公报》给出的一般答案,是通过国际协调和协议,来实现核武器的控制,最终实现无核化。应该说这个理论没什么问题,谁都不会反对这一点。但是如何进行国际协调,这个问题恐怕就是关键了。

  在之前特朗普时代,很多美国的国际组织,都觉得是特朗普让他们的国际协调能力受挫,并且相信特朗普离开之后,一切会变好。但是事实证明,特朗普离开之后,这些协调能力并没有恢复他们想象之中的水平。

  说到底,这不是特朗普个人的问题,而是全球合作与协调,因为国际局势的改变,随着矛盾的积累,暴露出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毕竟,当年国联最终失效,也不是因为国联官员们的工作水平不足。当然,现在的国际协调机制比起来国联,还是强非常多的,但是在最近几年国际热点事件之中,这些协调机制明显出现了一些不足,如果这个趋势继续发展下去的话,会有什么事情实在是难以预测(比如说联合国刚刚拒绝了调查北溪管道事件)。

  对于美国各方面的战略学者来说(不限于核领域),他们相信,或者说愿意相信,这只不过是一个小问题,只要进行修修补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笔者看到国内一部分人也相信如此。但是有足够的事实证明,这只是一种幻想,以一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体系,并不符合世界上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随着技术的扩散,发展中国家必然会在世界体系之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我们当今时代的核武器问题,也是这些问题的延伸。核武器无疑是人类通过认识自然规律,所制造出来最强大的武器,但是最强大的武器依然是武器,武器的使用,依然是政治的延伸。核武器的问题,一定需要一个更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国际体系去解决。

  遗憾的是,占据这个体系顶点的超级大国,很显然不愿意接收自然发展的趋势,而他们则拥有着世界上最强的核力量,就像是最近美国军方有人指责,中国的陆基核力量比美国的陆基核力量还要多,一时间登上了美国媒体的头条。

  但是这些新闻一般不会强调,美国的核力量之中,陆基本来就是相对较弱的一项。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力量,而美国的空中核力量,则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隐身轰炸机,同时,美国遍布世界的军事基地,能让这些力量有着相当灵活的空间;而同时,即使特朗普离开之后,美国战略层之中,讨论退出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声音也没有停止,很可能在30年代现有的条约到期之后,美国会再度快速扩充核力量。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增加核力量,是为了让现在这个出现许多问题的世界体系,转向下一个更公平的阶段,我们不轻言战争,但是为了世界和平,该有的东西是要有的。

  笔者诚挚的希望,我们的世界不会真的有一天要面对核战争,核力量之间的个恐怖平衡,也绝非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但是想要反对战争,靠着单纯的空洞的反战,是做不到的。手里没有剑,和有剑不用,是两个问题,只有手中有剑,才能铸剑为犁。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3.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4. 朝鲜领导落泪
  5. 11月CPI又降了
  6.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7. 宋江的遭遇与奴才的下场
  8. 历史的“魔镜”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10.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7.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难忘的伟人 永恒的颂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