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从戴高乐到马克龙,中国的安全系数变了多少?

酷玩实验室 · 2023-04-16 · 来源:酷玩实验室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1969年4月初,78岁的戴高乐,从法国巴黎赶到美国华盛顿,与70多个国家的政要一起,参加了艾森豪威尔的葬礼。

  论年纪,艾森豪威尔只比戴高乐大了1个月。这一年,两人都是78岁。都是战场老兵,都是政坛老炮儿。

  戴高乐既是“戴高乐将军”,也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1任总统。艾森豪威尔既是“五星上将”,也是美国第34任总统。

  至于这场葬礼的主持者尼克松,既是美国时任、第37任总统,也是艾森豪威尔儿子的“亲家公”。1968年,艾森豪威尔的孙子大卫迎娶了尼克松的女儿朱莉。

  尽管儿孙们前一年才刚刚喜结连理,尽管棺中老人还没有入土,尼克松却在葬礼上做出了一个违背艾森豪威尔的决定:

  请戴高乐叔叔给中国方面递个话,美国真心愿意与中国修好,有意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尼克松之所以要托戴高乐传话,是因为当时中美之间,坚冰满壑,已非一日之寒。尤其是棺中老人在世时,一辈子都在反对共产主义,一辈子都在支持任何反对共产主义的组织。

  至于戴高乐,由于看不惯此前3.0、4.0版本的法国,三色国旗动不动就被撕成白旗,“法兰西脊梁”戴高乐才在1958年成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并且,戴高乐认为,世界上不只存在美国、苏联这两个敌对巨人,还存在“一支强大的力量,一个发挥明智影响的伟大中心——欧洲”。

  虽然嘴上说着欧洲这个大词,戴高乐看来,复兴欧洲这个责任,责无旁贷落在法国肩上。

  因此,在1964年,与毛泽东神交已久的戴高乐,就在未曾“谋面”的背景下,完成了与中国全面建交。法国需要朋友。并且,1966年,法国退出了北约。

  法国,想要让欧洲再次伟大。

  因此,当时的美国要和中国破冰,这个和艾森豪威尔同龄的戴高乐,不论从历史“活化石”角度,从中立态度,还是从“分量”来看,都是最合适人选。

  2023年4月初,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8任总统马克龙,从法国巴黎赶到中国北京,进行国事访问。法国文化、经济、外交等部长,均随驾出行,阵仗空前,极尽对东道主的尊重。

  总统专机上,不载闲人。

  飞机落地后,文化部长忙着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经济部长忙着给空客、阿尔斯通等法国门面企业签单。

  马克龙除了在“中法文化之春”上展望2024年中法正式建交60周年,还要给签单掠阵。

  外交部长科隆纳除了访华的主线任务,竟然“忙里偷闲”,在北京会见了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

  而伊朗外长来北京“出差”的原因是,在几周前,伊朗与“老对手”沙特双双决定看在中国的面子上,双方政府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伊、沙此次来京,双方外交官7年多首次会晤,是为了重启两国航班,并恢复官方和民间互访。

  伊、沙来京时间,与马克龙访华时间,重合了,实属“巧合”。

  更“巧合”的是,伊朗拘留了6名法国公民。因此,释放法国公民,也就成了伊、法两国外长的重点谈判话题之一。伊、法矛盾激化于“两伊战争”期间,法国是伊拉克的军火供应商。

  在游览了北京、广州两地之后,叙了叙旧、签了新单,原本棘手的伊法矛盾也有了缓儿,在返程的专机上,马克龙对记者表示,法国不再做美国的“跟班”。

  不论口头上愿不愿意承认,客观上来说,中国正在成为解决国际事务的一块“公地”,正在成为全球事务的“话事人”之一。

  不过,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中国要不要走进时代风暴眼的中心成为“话事人”,这是否会对美国造成“冒犯”,对中国在全球的安全性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01

  世界没有净土

  风暴从未停歇

  1967年10月,《外交》杂志发表的一篇名为《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的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毛公读完之后,特地嘱咐周恩来也仔细看一下,看看这篇文章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篇文章中,即当时正在竞选总统的参议员尼克松,除了表达了美国正急于从越战的泥潭中脱身之外,写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十亿最有才能的人民生活在孤立状态之中。”

  读完这篇文章,毛、周二公感觉到世界的气氛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果尼克松上台,已经“绝缘”的中美关系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

  美国的这一变化,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让人意外的是,这篇文章竟然是尼克松写的。

  1953年,作为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副总统尼克松亲临越南。当时,他公开表明美国坚决支持法国援助的南越,与胡志明领导的北越抗争到底。1954年,眼看法军败退,尼克松就提出美国直接派地面部队参战。事实上美军当时并没有直接参与,只是接替法军对南越军队进行训练。

  直到1961年美国正式破坏《日内瓦协定》直接投入战斗以前,尼克松一直谴责美国对越的政策太软弱,他主张应该把战争升级,应该用海军、空军轰炸越的供应链,摧毁越共在北越和老挝的集结地带。

  尼克松认为,“美国绝不会对(越共)讲绥靖”,跟共产主义没有任何谈判余地。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到了1967年,准备参选新一任总统时,尼克松一下子从过去的“白头鹰”派,变成了“白头鸽”派,他表示“任何涉及解决越南问题的做法几乎都是可以商谈的”。

  不得不说,尼克松是美国政客中的智者。

  尼克松的智慧,并不是体现于他对唾面自干的从容,而是,越战,彼时彼刻已经成为了美国命运的转折,美国的确需要一个大转弯了。

  1950年代的抗美援朝,美国虽然败了,但是持续时间只有3年多一点,对美国国体损伤并不太大。更何况,经过美国的宣传,很多美国人认为当时解放军拿的根本不是小米加步枪而是“三体人”的装备,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形成了降维打击……虽败不耻……

  再者说,作为两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受益者,两边卖军火的美国彻底赢麻,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一度占据全球40%左右的工业产值。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可以掩盖“速败”带来的不痛快回忆。

  然而,到了越战,美军阵亡近6万人,受伤超过30万。持续十几年,不仅一无所获,高昂的军事费用,还加剧了美国“大滞胀”,物价在涨,经济却停滞了。

  面对战场这个“绞肉机”,21岁才具备投票权,但是18岁就被强制征兵的美国广大青年,也开始质疑这场战争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尤其是战后,战后创伤、贫穷、不被周围人理解等原因8万老兵因此自杀,甚至让美国民粹主义者也开始怀疑,美国是否真的代表正义?

  因此,嬉皮士、摇滚、飞叶子,以及“要做爱,不作战”等一系列反战行为,成为美国主流。

  1950年代,美国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不可一世,尼克松的发言自然是“毫不留情,碾碎越共”;但到了1960年代后期,被越战重塑的美国,内部分裂、经济承压、如履薄冰,再加上虎视眈眈的苏联,美国自然也“需要朋友”。

  因此,在1968年的总统大选中,尼克松一反常态地向社会主义国家伸出橄榄枝,“我将会访问中国,如果中国发给我签证的话。在今后8年内,中国问题一定得解决,不然它将成为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就任美国第37任总统。随后,他任命基辛格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正所谓,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基辛格,这个日后写出《论中国》的美国“智多星”,接到的任务就是,负责对中国秘密外交。

  与此同时,尼克松还告诉美国驻法国大使馆三军武官沃尔特斯将军,让他设法与中国接触。当然,也是私下的。

  1969年3月28日,艾森豪威尔去世了。

  面对前来奔丧的戴高乐,尼克松在艾森豪威尔的灵前,说出了让戴高乐帮美国递话的嘱托。

  而就在艾森豪威尔去世的当月,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02

  从来没有救世主

  从来不靠神仙皇帝

  1969年3月2日,苏联入侵珍宝岛,打死打伤6名中国边防人员。

  其实,从1950年代,中苏矛盾就已经生芽。以“老子党”自居的苏联,不断亮明自己的“大哥”身份和全球梦想,希望中国“配合”。

  1958年,苏联就曾提出,在中国领土和领海上建立中苏共有共管的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毛泽东的态度是:“他们要在军事上控制中国,我们不干。”实际上,中苏在这一年已经闹翻。

  到了1969年3月,中苏双方还是没能避免兵戎相见。

  尼克松相信只要美国放低姿态,历史的天平就会偏向自己。

  参加完艾森豪威尔的葬礼后1个月,戴高乐指示法国驻华大使将尼克松的意向传递给了中方。

  同年7月,美国破天荒地取消了部分对华贸易管制,放宽了美国公民到中国旅行的限制。同月,尼克松开启了带着“特殊任务”的全球访问。

  8月1日,尼克松来到了巴基斯坦。

  在会见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时,尼克松不吝赞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果被孤立,亚洲就不能前进”,然后表明心意,“美国绝不参加任何孤立中国的安排”,还会取消驱逐舰在台湾海峡的巡逻。

  8月2日,尼克松飞抵罗马尼亚,与其总统齐奥赛斯库的谈话,基本是把跟巴基斯坦总统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之所以如此紧锣密鼓访问这两个国家,尼克松认为这俩国家和中国长期保持良好关系,且中国高层比较信任。

  除了拜托巴基斯坦、罗马尼亚总统向中国递话,更重要的是他从这两国总统的表述中感受到,“中国并不是一个具有侵略性的国家”。

  到了8月13日,苏军又在中国新疆的铁列克提地区伏击了中国巡逻部队。

  结果,第二天,尼克松就紧急召开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这次会议,尼克松提出中苏冲突中“苏联是更具侵略性的一方”。

  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前提则是“中国比苏联更危险和更有侵略性”。

  尼克松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的论断,后来被基辛格称为“革命性的理论”。这一理论,让包括尼克松在内的美国政府,完成了“认知”的破冰,重新认识了中国。

  1969年12月2日,再听到了各方的递话,了解了美国意图之后,周恩来让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转告叶海亚•汗总统:尼克松如要同我接触,尽可利用官方渠道。

  1971年7月9日,背负尼克松绝密使命的基辛格,从巴基斯坦秘密转道来到中国,为毛主席送来一份国礼:美国宇航局从月球带回的碎片,以及一面从太空带回的美国国旗。

  中美,破冰了。

  时间来到2016年3月7日,美国商务部将中兴等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警方“替”美国逮捕了华为CFO孟晚舟。

  戏剧的是,2013年4月14日,法国电力巨头阿尔斯通的高管皮耶鲁齐,以及其他2名同事。原因是,美国通用电器想跟法国阿尔斯通这位全球市场的竞争对手谈一谈收购的事情,所以就联合了美国商务部、警方,一起“促成此事”。

  就在逮捕第4名阿尔斯通高管的第2天,通用电器收购了阿尔斯通。

  直到2018年9月,皮耶鲁齐才被美国释放出狱。

  回国之后,皮耶鲁齐与记者马修一起撰写了那本著名的传记《美国陷阱》,2019年该书面世就成了畅销书。

  2021年,任正非办公桌照片流出,出现在照片中的这本书,再度爆火。

  皮耶鲁齐、孟晚舟事件之后,除了让全球认识到尽管进入21世纪,美国还是那个美国。

  更重要是,让每一个普通人重新思考安全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一旦做了高管,是不是就失去了个人生命财产安全?

  尽管在2018年,美国总统签署了“西藏法案”,2020年又签署了“新疆法案”,对中方官员采取歧视性签证政策,禁止相关官员及其家属入境美国,并冻结其海外资产和实体。

  虽然兹事体大,但针对省份、针对官员、针对人权的这些政策,在宏观上跟每一个人都有关,微观上好像跟普通人没有关系。

  但是,普通人很有可能成为皮耶鲁齐、孟晚舟级别的高管,就算成为不了此二人,当实体清单扩大到100家、500家、1000家……并且,这个清单,还会根据美国需求从企业扩大到研究机构、院校……

  不论是苏联、中国、越南,还是法国的阿尔斯通、中国的中兴,任何美国以外的国家、组织、企业、机构,甚至是个人,一旦发展的势力、能力,让美国感觉到的不开心,就会被美国受到制裁。

  那个高举“美国优先”大旗的传媒大亨特朗普,之所以能获胜成为美国总统,因为他知道“美国优先”就是美国民众最基本的愿望。

  而就像中科院丁仲礼院士的那句灵魂发问:中国人是不是人?

  中国人当然是人,当然想过好日子,当然想过美国人过过的好日子。

  中国,必然要走进风暴中心。

  03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十根“秀木”牢牢抱成团

  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了。

  美国一开始就站到了道德制高点,谴责俄罗斯,军事支援乌克兰。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从战争爆发以前的2022年1月,到今年1月,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大约775亿美元军事援助。

  俄乌战争发生后,除了俄罗斯、乌克兰民众生活受到影响,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发起制裁之后,寒气传递给了每一个人。只有美国,趁机出售高出俄罗斯三四倍价格的天然气,成为了唯一的大赢家。

  而在2022年9月,“北溪”管道被炸,虽然多国证据都显示美国是凶手,美国不承认,其他国家也没有办法,只能眼看着“美式得意”。

  因为,美国可以完全不要面子,可以明着当一个无赖,但绝对不会坐视另一个“苏联”崛起。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迅速改善与西方各国关系,还加入了G7,甚至一度表态要加入北约,重回欧洲大家庭似乎指日可待,但摆在前面的有三个巨大阻碍:

  一是美国统帅下的北约依旧对俄罗斯保持军事威胁。

  二是中、东欧地区的“新欧洲”国家自沙俄根深蒂固的恐俄、反俄情绪。

  最后是,老欧洲们各怀鬼胎,很难合起来接纳俄罗斯。

  俄罗斯怎么才能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答案正是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重点是天然气。毕竟,全球石油是由欧佩克决定供应、美国控制需求。

  至于天然气,俄罗斯一家探明储量就达到了37.791万亿立方米,占了全球的28%,如果算开采量,比例还可上升到40%。

  从能源本身来看,天然气比石油开采容易,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碳排放低30%,而且可供开采的年限比石油长。天然气除了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基本可以取代90%的石油原料。

  这就是俄罗斯的诚意。

  从1995年开始,俄罗斯提出就北溪管道工程构想,与德国谈了十年,2005年开建,2011年建成。

  建成之后北溪1号输气量每年550亿立方,相当于现在欧洲和俄罗斯之间天然气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一,满足德国天然气需求的一半,对于德国工业支柱——化工业至关重要。

  德国,除了是欧洲主席国之一,也是欧洲工业的发动机。德国开心了,俄欧关系就更进一步了。

  2015年北溪二号也开工了,把输气量增加一倍,不但基本覆盖德国的进口需求,还能让德国成为欧洲天然气供应中心。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卸任后还当了运营北溪Nord Stream 2 AG公司的董事,可见德国人的重视程度。

  本来以燃煤能源为主的德国就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关停了所有煤矿,来了一次彻底的能源转型,甚至连核能都一度计划在2023年全部关停。

  而最重要的是,欧洲一体化进度大大加快了。

  眼看俄罗斯与欧洲合作越来越紧密,眼看就要木秀于林,过上了好日子,美国能忍吗?

  所以,北溪,必须得死。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必须断裂。

  俄乌战争之后,能源动脉受阻,欧洲加速进入“去工业化”阶段。

  如果此时此刻没有一个与美国相当的大国从中斡旋,俄罗斯、欧洲都要被打回“解放前”,万邦凋零,独利美国。

  因此,我们看到2022年5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同比增长55%的奇观。

  2022年,中德贸易同比增长21%,中法贸易也同比增长14.6%。截至目前,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并逐渐成为法国最重要出口国。

  2022年11月4日,德国总理舒尔茨从柏林飞抵北京。本来只给随行商业代表预留了12个名额,没想到包括大众、宝马、西门子等在内的100多家德国门面级企业都提出申请。同年,巴斯夫、大众、宝马等能耗大户大胆地对华追加百亿、千亿元级投资,用以建设合资工厂及电池厂等项目。

  2023年4月5日下午,法国总统马克龙从巴黎飞抵北京。落地北京第二天,法国空客就与中企达成160架窄体客机合同。同时,空客将在天津落地第二条总装线,预计实现在华产能翻倍。

  在另一条世界线上,相似的桥段也在上演。

  2001年9月11日,发生了9·11事件。结果,10月份美国就联合多方联军浩浩荡荡进军阿富汗。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国家,普遍遭遇来自美国的“支持恐怖主义”的怀疑。

  2003年,一管洗衣粉,一句“莫须有”,堂而皇之入侵一个主权国家,让2000多万伊拉克平民生活在战争、贫穷和来自贫铀弹的辐射中。

  曾经以为靠石油、赚美元就能高枕无忧的中东酋长们,当年一起发动石油危机,一起建立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一起建立欧佩克石油输出组织……此时不得不去思考,就算整个阿拉伯世界抱在一起,一旦美国发起军事行动,大家能挡得住吗?

  尤其是2000年之后,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就进入了爆发期,美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能源输出国。与中东的酋长们成为了竞争关系。

  而就在上个月,中海油直接用人民币,通过法国能源公司道达尔,购买了来自阿联酋的天然气,打开了世界大国间购买大宗能源的人民币通道。

  据路透社爆料,印度通过阿联酋货币迪拉姆,绕过美国制裁,购买俄罗斯石油。而莫斯科交易所也宣布,与印度双向奔赴,启动阿联酋迪拉姆和印度卢比的期货交易。

  另一个被美元制裁的国家,伊朗,也把阿联酋迪拉姆与俄罗斯卢布、印度卢比列入了新的外汇系统,进一步降低美元依赖。

  对于美国来说,更麻烦的是美国一直把别人当傻子、当当成地理上的油井的“沙特”,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特许权谈判时,沙特人就在坚持:

  “美方必须聘用沙特员工,只要能找到合适的沙特人,公司不得聘用其他国家员工。”

  经过90年的“香肠战术”,在一次次国际危机中,沙特将石油公司主权从美国人手中收归国有。

  并且,沙特早就知道地下的石油是有穷尽之日的。

  所以,在沙特的“2030愿景”发展战略中,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该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50%。为此,沙特政府决定投入高达3800亿里亚尔,也就是近7000亿人民币的资金。

  做到这一点,他们需要依靠美国还是中国?答案根本不用想。

  早在,2009年对中国石油出口首次超过美国。2022年,中国从沙特进口总额超过5000亿人民币,连续十年成为该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2年,中国从另一个“石油大户”伊朗进口超过1000亿人民币,同样连续十年成为该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沙特和伊朗之所以能够在北京“和解”,是因为他们知道谁在制造分裂、伤害,谁在弥合、共赢。

  在中、沙、伊三国的联合声明中,采用了阿拉伯语、波斯语和中文,而没有采用英文。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不论你强大如苏联、顽强如朝鲜、越南,富裕如阿联酋、沙特,发达如德国、法国,只要不顺从美国抑制,不按照“美国优先”行为做事,迟早都要遭受来自美国的雷霆之怒。

  但是,如果一棵接一棵“秀木”相继拔地而起,形成一片森林,再强的风,也无可奈何。

  尾声

  2014年4月,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2018年4月,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国家利益至上是国家安全的准则,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坚持立足于防,又有效处置风险;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科学统筹,始终把国家安全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来把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合力。”

  在二十大报告中,则有这样一个亮点,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将国家安全方面的内容单独成章。

  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我个人的理解就是,除了继续加强国内粮食、能源、产业链、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安全体系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海外公民、法人的安全保障,不断壮大全球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安全。

  发展中遇到了安全问题,如果当时解决不了,那就在更大的发展之后、与更多的国家合力解决。

  中国并不是要做美国,但已经不得不走进时代风暴的中心。

  毕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对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已经从国内日益增长到全球,为了保障广大中国人民最根本的利益,中国“不得不”担任更多“话事人”的职责。

  同为“话事人”,中美的不同文化,注定了行为上的巨大区别。

  就像在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民众跟随美国媒体,无脑式攻击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欺凌”乌克兰这样一个小国、赞扬对乌克兰军事援助之时,中国舆论场却呈现出另外一副景象。

  不论官方媒体还是民间头部媒体,在分析二者爆发战争的原因,广大网友在恶补俄乌、苏联、北约等历史,也在跟着分析原因。

  历史上,中国饱经战争。直到今天,经历过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甚至是经历抗日战争的老兵,仍大有人在。无数家庭,为战争做出过牺牲。

  所以,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痛恨战争,不会无脑地“支援乌克兰”扩大战争,更不会美化战争。中国官方更是如此。

  从战争开始,中国就致力于以和平的方式结束战争,同时保障各国领土主权完整。

  面对美国谴责中国“不站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的,“中国是唯一一个在俄乌冲突中,能与双方对话的大国”,这样对俄乌两国无辜民众生命负责的话,美国人是很难理解的。

  美国人很难理解,一个国家帮另一个国家,不是为了让别人做自己的“殖民”,而是想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今后一起和和气气做生意。

  美国人的安全感来自于美国优先的零和博弈,中国人的安全感则来自于多边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正是这个原因,沙特和伊朗可以放下多年恩怨握手言和,法国和伊朗的外长也可以坐在一起和谈。中国人在法国、沙特、伊朗……的生命财产才更安全。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3.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4. 朝鲜领导落泪
  5. 11月CPI又降了
  6.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7. 宋江的遭遇与奴才的下场
  8. 历史的“魔镜”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10.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9.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难忘的伟人 永恒的颂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