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尤其在外有打压 、内有困苦的条件下 ,非常需要发
掘自身的精神动力 。毛泽东曾说过 ,“管理也是社教 ”。“鞍钢宪法 ”是新中国成立 后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大革命 ,运用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反 映 ,它是在反思和批判苏联“一长制 ”领导体制滋生的官僚主义与特权腐化的过程 中 ,在长期追求企业民主化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点的企业管理理 念 ,是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总结出来的实践成果 。公 有制企业是公有制经济基础的具体载体 ,公有制企业如何管理 ,如何正确处理生产 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 ,才能有效防止以权谋私 、化公为私问题的产生 ,才能富有效 率和活力 ,这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能否发挥和 是否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关键问题。
如果说 ,“鞍钢宪法 ”只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管理思想的体现 ,那么毛泽 东于六十年代上半叶发出的“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 、全国学习解放军 ”的伟大 号召 ,则大大激发出了亿万群众革命加拼命建设社会主义的冲天干劲 。这场运动持 续十余年 ,波及各行各业 ,涉及数亿人口 ,对于全国的经济 、政治 、文化影响至深 至广 。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绝不亚于当时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 威力 。这些创造无穷力量的榜样 ,早已化作中国人民弘扬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精神 的伟大旗帜 。它创造了继克服“三年暂时困难时期 ”之后 ,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 局面 ,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一节 大力推介“鞍钢宪法”
一九五六年四月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 中明确提出不要盲目照搬苏联的一 些做法 。 同年九月 , 中共八大提出在企业中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
制 。一九五七年三月 ,党中央又决定推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 ,加强民主 管理 。接着 ,毛泽东在一九五九年十二月至一九六。年二月有关《读苏联〈政治经 济学教科书〉 的谈话》 中又明确指出“所有制问题解决以后 ,最重要的是管理问 题 , 即全民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 ,集体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的问题 。这方面 是大有文章可做的。”这个最重要的管理问题 ,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这是毛 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所有制理论的重要发展 。毛泽东总是把实现和捍卫 人民主权的思想同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方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他看来 ,人民群 众如果不能参与管理上层建筑 ,而只是处在一种被领导被管理的状态 ,就不但使官 僚主义得不到遏制 ,而且政治上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经济上的公有制基础也难以得到 保证 。因此 ,毛泽东十分重视并强调在党和政府代表人民管理国家的同时 ,还要积 极创造条件使人民群众能够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使干部和群众之间建立了平等的 、互相合作的同志式 的关系 。但是 ,这种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必须有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 管理制度作保证 ,否则 ,就有可能被损害和破坏 ,严重时甚至还有可能在一定范围 内出现实际上的剥削和压迫的关系 。毛泽东曾经指出 :我们不能够把人民的权利问 题理解为人民只能在某些人的管理下面享受劳动 、教育 、社会保险等等权利 ,劳动 者要有“管理国家 ,管理军队 、管理各种企业 、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 。实际上 ,这 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 ,最根本的权利 ”。“没有这种权利 ,劳动者的 工作权 、休息权 、受教育权等等权利 ,就没有保证 ”。这就表明 , 只有劳动者的管 理权得到保证 , 即能够以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与监督 ,才 能使一切国家机关 、部队 、企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充分体现人民主权的性质和要求。 无疑 ,毛泽东的上述思想 ,是从更加广阔 、更加深刻的基础上论述了社会主义民主 这一重大的课题。(参见《毛泽东年谱》第 4卷 266页)
毛泽东总是把实现与捍卫人民主权的思想同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方向紧密联系 在一起 ,在他看来 ,人民群众如果不能参与管理上层建筑 ,而只是处在一种被领导 被管理的状态 ,这就不但使官僚主义得不到遏制 ,而且政治上社会主义方向和经济 上的公有制基础也难以得到保证 。事实表明 ,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创新 的事业 ,是亿万劳动人民创造自己新生活的事业 。只有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
力量 ,使群众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和形式真正参与决策 ,才能使领导者的决策符合 客观实际 ,也才能有利于集中群众力量把正确的决策付诸实现 。正如列宁所说: “对我们来说 ,重要的就是普遍吸收所有的劳动者来管理国家。”
新中国成立伊始 ,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具有国家大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就明确 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这个体现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的根本 原则 ,为后来制定的国家宪法所确认 。我国现行宪法对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的权 利都作了明确规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依据实现与捍卫人民主权的思想 ,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研究国 营企业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 。不久 ,老人家就在“鞍钢宪法 ”中真正看到了未 来的希望 。一九六〇年三月二十二日 ,毛泽东在深入推进经济大革命的关键时刻, 亲自代中共中央拟定了一份发给“上海局协作区委员会 ,各省委 、市委 、 自治区党 委 , 中央一级各部委 、各党组 ”的批示 ,郑重地向全国推介以鞍山钢铁公司经验为 代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管理的根本大法—“鞍钢宪法 ”。全文如下:
鞍山市委这个报告很好 ,使人越看越高兴 ,不觉得文字长 ,再长一点也愿意 看 , 因为这个报告所提出的问题有事实 ,有道理 ,很吸引人 。鞍钢是全国第一个最 大的企业 ,职工二十多万 ,过去他们认为这个企业是现代化了的 ,用不着再有所谓 技术革命 ,更反对大搞群众运动 ,反对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方针 ,反对政治挂帅 ,只 信任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干 。许多人主张一长制 ,反对党委领导的厂长分工负责制。 认为“ 马钢宪法 ”(苏联一个大钢厂的一套有权威性的办法) 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这是一九五八年的情形 ,这是第一阶段。
一九五九年为第二阶段 ,人们开始想问题 ,开始相信群众运动 ,开始怀疑一长 制 ,开始怀疑“ 马钢宪法 ”。一九五九年七月庐山会议期间 , 中央收到他们的一个 好报告 ,主张大跃进 ,主张反右倾 ,鼓干劲 ,并且提出了一个可以实行的高指标。 中央看了这个报告 ,极为高兴 , 曾经将此报告批发给同志看 ,各同志立即用电话发 给各省 、市 、区 ,帮助了当时批判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现在(一九六〇年三月) 的这个报告 ,更加进步 ,不是马钢宪法那一套 ,而是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 ”,“鞍
钢宪法 ”在远东 ,在中国出现了 。这是第二阶段。
现在把这个报告转发给你们 ,并请你转发所属大企业和中等企业 ,转发一切大中 城市的市委 , 当然也可以转发地委和城市 ,并且当做一个学习文件 ,让干部学习一 遍 ,启发他们的脑筋 ,想一想自己的事情 ,在一九六〇年一个整年内 ,有领导地 ,一 环接一环、一浪接一浪地实行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城乡经济技术革命运动。
我们认为 ,鞍钢宪法包含密不可分的三方面内涵 :一是政治挂帅与群众性技术 革命 ,这是企业的指导思想 ;二是与苏联“一长制 ”不同的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 制 ,这是企业的领导体制 ;三是“两参一改三结合 ”,即干部参加劳动 ,工人参加 管理 ,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在生产 、技术 、管理等改革和改进上实行领导干 部 、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 ,这是企业的管理制度 。其中 ,鞍钢宪法还包含了“五 项基本原则 ”,即坚持政治挂帅 、加强党的领导 、大搞群众运动 、两参一改三结 合 、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 。后来 ,又发展出企业同大专院校 、科研部门 ;企业 同设计单位、使用部门等“三结合 ”的方式。(参见《毛泽东年谱》第 4卷 353页)
毛泽东针对苏联模式的相关弊病 ,提出了必须以最广大的工人利益为本的思想 与坚持政治挂帅的观点 ,强调政治是统帅 、是灵魂 ,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 的生命线 。要求推动企业的决策民主 、劳动民主 、技术民主 。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 干部 ,不是为自己获取利润而管理 ,管理的目的是为发展国家经济 、改善劳动者生 活 。干部自己参加劳动 ,有利于了解实际 ,有利于联系群众 。工人直接参与对企业 人财物与产供销的讨论决策 ,有利于提升工人素质 ,增强工人的主人翁精神 ,有利 于发现与培养工人出身的管理人才 。毛泽东认为 ,在任何时候都要相信群众 ,依靠 群众 ,发动群众 ,走群众路线 ,让群众出谋献策 ,改革一切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这 些都是直接表现在生产力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的改进 ,是在公有制对私有制 的改造基本完成并形成新的生产关系之后 ,进一步在公有制企业中对人与人之间相 互关系方面的改进 , 即对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改进 。“鞍钢宪法 ”在防止官僚主 义 ,实现民主管理等方面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值得总结与借鉴 。当时 ,不但在鞍 钢 ,而且在全国各地 ,群众起来之后(如大庆人创造的“ 三老四严 ”作风的大改 革), 不到三年时间就走出了我国经济建设一度遭受挫折的阴影 ,创造了许多新的 伟大业绩。
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抓紧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 ,也开始着手推 进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在国营企业通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初步建立领导机构 和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的民主改革 ,主要包括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 ,实行工厂管理 民主化 ,实行厂长负责制等 。企业的生产改革 ,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机构, 实行科学的分工 ;建立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责任制 ;推行经济核算 ;改革工资制 度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开展生产劳动竞赛等。
当时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 ,我国开始全面系统地引进前苏联的企业管 理制度和方法 ,主要是推行前苏联的“一长制 ”和“ 马钢宪法 ”。它包括实行计划 管理 ,推行生产作业计划 ,建立生产责任制度 ;实行技术管理 ,推行生产技术准备 工作 ,制定技术标准 、劳动定额 、质量检查等制度 ;实行经济管理 ,建立经济核算 制度 ;进行干部 、工人培训 ;实行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 ;建立健全生产指挥系统和 管理机构等 。这些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引入 ,克服了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无序状 态 ,使我国企业管理进入科学管理的轨道 。但是 ,盲目照搬前苏联的管理经验和方 法 ,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特别是单纯用行政办法管理经济 ,强调行政命令 ,忽视 民主管理 ,造成了企业发展主要依靠少数专家干部 ,管理者与工人界限分明 , 出现 了不同程度的官僚主义 、命令主义和个人独断专行 ,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领导干部脱 离群众 ,甚至腐化堕落等问题 。前苏联管理制度造成的官僚主义 、脱离群众等弊 病 ,显然与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民主化管理目标矛盾尖锐。
到了五十年代后期 ,广大工人群众对于“马钢宪法 ”中推行的不尊重科学 、不 尊重群众 、一味服从长官意志等官僚主义风气十分反感 ,工人群众要求破除苏联迷 信 、在企业当家做主的愿望变得非常强烈 。特别是在苏联撤走专家 、停止援助以 后 ,导致了我国大批企业停工 、许多工程瘫痪 。人们意识到需要对“马钢宪法 ”进 行改革 ,并开始了探索适合中国企业管理的道路
一是根本转变企业管理思想 , 由以资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公有制从 根本上否定了一部分人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权力 ,消灭了 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产生的物质基础 ,为以资为本转变为真正的以人为本 ,把人从 资本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人摆脱物的奴役 ,实现人的解放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条件。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所有 ,工厂中的干部(管理者)
和工人(被管理者) 的利益以及劳动的目的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生产目 的 ,不再是追逐利润最大化 ,而是转变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满足 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需要。
西方管理思想经历了工具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 、 自我实现人假 设 、复杂人假设和自由发展人假设等不同阶段 ,人本思想逐渐取代重物不重人的管 理思想 ,可持续发展目标逐渐代替单纯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管理目标 。但无论西 方管理思想如何演变 ,更有效地为资本逐利服务的最终目的并没有根本改变 ,资本 主义“ 以资为本 ”“物奴役人 ”的本性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决定了西方管理方式的“技术性处理 ”,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企业内部劳资双方利 益的对抗性 。私有制条件下 ,所谓“经济民主 ”丝毫不能改变工人阶级受雇佣 、受 剥削的地位 ,而“工人自主 ”也绝非工人当家做主 ,管理方式上采用各种“怀柔政 策 ”,不过是资本家们基于攫取最大利润目的 ,迫不得已而进行的相机抉择 。资本 主义制度下 ,西方管理学也被异化为向劳动者和自然索取尽可能多的资源 、能源和 财富的学问。
毛泽东认为 :“世间一切事物中 ,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在共产党领导下 , 只 要有了人 ,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使命就是推翻资本 逻辑主导下的劳工被剥削 、被压迫现象 ,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的实质就是让劳动摆脱 资本 、权力 , 以及其他各种有形无形的束缚和奴役 ,“鞍钢宪法 ”就是这种政治解 放在经济生活中的展现 。毛泽东推崇“鞍钢宪法 ” 的基本初衷 ,就是要批判整个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及资本雇佣劳动的剥削逻辑 , 消除资本对劳动的奴役与剥削, 实行按劳分配 , 消灭阶级与阶级对立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 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 发展的条件。”这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构建的核心指导思想 。保证广大职工对企 业管理的主导地位 , 防止物质主义的异化 ,将职工从资本主导 、物奴役人的逻辑 中解放出来 ,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这是推广 “ 鞍钢宪法 ” 的根本目的。 “ 鞍钢宪法 ”放手发动群众 ,参与企业管理 , 开展群众技术革新运动 ,激发了工 人创造发明 、改进技术 、参加管理的积极性 ,使人的因素和技术 、管理结合起 来 ,激发了工人的劳动热情 ,肯定了劳动者的价值 ,体现了工人的主人翁地位。
“鞍钢宪法 ”扭转了资本主义管理中“见物不见人 ”,“物奴役人 ”的本性 ,管理理 念由以资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
“鞍钢宪法 ” 中的政治挂帅 、两参一改三结合 、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职 工代表大会制度等 ,都是要落实广大职工对于工厂的主人翁地位 ,其理论本质是职 工当家做主 ,这是“人民当家做主 ”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在经济生活中的体现 。在 企业管理中 , 由依靠少数领导专家办企业转变为依靠大多数人办企业 , 由领导和少 数精英决定企业命运转变为员工参与式管理 ,是推动精英民主向人民民主转变的重 大探索 ,其实质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思想在企业管 理中的体现 ,是社会主义民主在经济领域的进一步延伸。
二是落实工人阶级当家做主地位 , 防止领导干部特权化 、官僚化 、腐朽化 。如 何防止领导干部官僚化 、特权化 、腐朽化 , 防止党和政权蜕化变质 ,解决“公仆 ” 变“ 老爷 ” 的问题 ,这是毛泽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思考的大课题 。毛泽东提 出 ,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 ,最重要的是管理问题 , 即全民所有的企业如何管理 的问题 ,这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要领导者采 取平等态度待人 ;一年 、两年整一次风 ;进行大协作 ;对企业的管理 ,采取集中领 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 ,工人群众 、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干部参加劳动 ,工 人参加管理 ,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等等 。这些方面都是属于劳动生产中人 与人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改变还是不改变 ,对于推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都有 直接的影响。
公有制应当是人民当家做主 ,它为消灭剥削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要真正确立人 民的主人翁地位 ,还需要相应的民主政治和文化保障 ,需要有相应的上层建筑的巩 固和完善 。工厂管理委员会是“联系群众 ,发动和组织群众参加企业管理 ,行使主 人翁权利的广泛的群众组织。”鞍钢宪法的实施 ,不仅可以使工人参与企业管理, 而且 ,形成了工人当家做主的一系列制度 ,赋予了工人当家做主组织化的力量和渠 道 。其中 ,党委是工人组织化力量的领导核心 ,工会是工人组织化力量的有效载 体 ,职工代表大会是工人组织化力量的权力机构 ,“两参一改三结合 ”则提供了工 人组织化参与企业决策与管理 ,行使主人翁权力的制度化、规范化的途径和渠道。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质是代议制民主在企业中的实施 ,工人通过自己的代表来
对管理层施加影响 ,管理层在做出决策时要把工人代表的意见吸纳进来 。广大职工 群众通过职工代表大会 ,通过参与班组层面上的日常核算与班组会议 ,在日常的工 作中可以就生产工艺 、操作技术提出建议 ,切实感觉到自己参与了企业的决策和管 理 ,增加了工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提高了工人自治 、 自主的程度 ,增强了工人对 企业的参与及主人翁意识 。这里 ,劳动者不是一种被现代管理驯化为标准化的机器 式的“ 自然之力 ”,而是支配生产资料为自身利益服务的“ 自主性 ”的人 ,人在生 产与管理中控制物 ,而不是“役于物 ”,同时不受他者的外来压迫 ,从而成为自身 的主人 。它有利于企业员工摆脱物的奴役和资本对人性的异化 , 回归人的本质。
社会主义国家里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领导一切事业的核心力量。 针对“ 马钢宪法 ”的“一长制 ”,鞍钢宪法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把公有 制企业的核心领导权掌握在中国共产党手中 。毛泽东指出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 原则 ,应当同资本主义企业有根本的区别 。我们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就 使我们同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制度严格地区别开来了。”党委集体领导 ,个人分工 负责 , 民主集中制 ,设立工厂管理委员会 ,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建立工会等措 施 ,都是为了限制领导特权 。毛泽东指出 :“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的 资产阶级法权 ,必须破除 。例如 ,等级森严 、居高临下 、脱离群众 、不以平等态度 待人 ,不是靠工作能力吃饭而是靠资格 、靠权力 ,干部之间 、上下级之间的猫鼠关 系和父子关系 ,这些东西都必须破除 ,彻底破除。”他又指出 :“我们的经验 ,如果 干部不放下架子 ,不同工人打成一片 ,工人就往往不把工厂看成自己的 ,而看成干 部的 。干部的老爷态度使工人不愿意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 ,而且破坏纪律的往往首 先是那些老爷们 。不能认为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不做工作 ,就自然会出现劳动者 和企业领导人员的创造性合作。”
“鞍钢宪法 ”坚持“政治挂帅 ”,加强对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经常性开展批 评与自我批评以及整风运动等 ,使他们去掉特权思想 ,少犯官僚主义错误 , 防止公 仆变主人 。干部参加劳动 ,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和广大群众中间 , 了解真实情况 , 同 职工平等 、互助 、合作 ,有利于把管理工作做得更加正确 ;干部与工人同吃同住同 劳动 ,与工人在一个大食堂吃饭 ,住同样的宿舍 ,一般每周至少参加一天劳动 ,参 加工人班前或班后会议 ,把领导干部置于广泛的群众监督 、舆论监督 、道德监督之
中 , 比仅仅依靠法律制度更加深入 ,更加实用 ,更加透明有力。
三是解决制度僵化与技术革新 ,提高国营企业的效率效益 。规章制度具有相对 的稳定性 ,而技术 、市场 、环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包括生产状况等 ,都是不断 发展变化的 ,这就造成了制度与不断变化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规章制度滞后于不断 变化的客观要求 ,原来合理的或比较合理的规章制度 ,在新的情况下成为不合理的 规章制度 。“鞍钢宪法 ”强调通过三结合小组 、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以及技术竞 赛 , 由广大职工自主自发地对许多操作规程 、技术动作进行再设计 ,依靠自身理性 的 、科学的或者是经验的方法来研究操作流程 、操作技术的改进 ,而不是被动的按 照领导干部的要求机械工作 。工人直接参与一线生产 ,最了解实际情况 ,工人参加 管理 ,与领导干部 、技术人员三结合 ,参与制度改革和技术革新 ,使企业变革有了 源源不断的活力源泉。
“鞍钢宪法 ”的实施 ,使得管理者 、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三结合 ,开展群众性 的技术革新运动 ,并不断根据具体和实际情况改革不合理的制度 ,增加了工人与 技术人员的决策自主权和技术自治权 , 内在地激发了广大工人群众和技术人员自 主进行创新和工作的积极性 。 同时 ,还解除了部门对立与责任分割的束缚 ,增加 了员工的自由空间与组织的整体行动能力 ,遏制了管理者的官僚特权和管理中的 等级秩序。
技术表演赛 、技术竞赛和劳动竞赛 ,促进了组织内成员之间的互动 ,更加促进 了组织中知识的自由链接 、扩散及传播 ,提升了工人 、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不断研 究新技术和改进规章制度的积极性 、主动性 ,使技术更新 、制度改进成为了一个持 续不断的过程 ,并且通过参观 、访问 、培训等方式实现了人员之间 、部门之间的有 效沟通与学习 。这种方式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各个部门 、工序之间的协调不是来自 于上一级部门的行政命令 ,而是各个部门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来完成 ,这就具有了 自组织管理的萌芽 。这些做法还会进一步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增强组织 成员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鞍钢宪法 ”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和主人翁 责任感 ,不断涌现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制度创新 ,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创造和工作方 法 ,如机械工业中的“ 高速快速切削与多刀多刃切削法 ”,杨守训“ 翻砂造型法 ”
等 ;煤矿工业中的崔国山掘井队的经验 , 马文治钻探经验 ,西安“竖井平行作业 法 ”,施玉海安全生产经验等 ;钢铁工业中“平炉快速炼钢法 ”,以及电器工业中劳 动专业分工专业化做法等等 ,对改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 生产成本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削弱等级差别 、分工差别 、脑体差别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合作团队。 “鞍钢宪法 ”的核心内容是“两参一改三结合 ”,要求管理者除了掌握管理知识外应 具备基层技术人员的技术技能 ;基层被管理者除了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技 术外也要掌握管理的技能 ,这就从根本上要求干部 、技术人员 、工人需要相互尊重 和彼此学习 ,在一定的作业生产区域内打破岗位限制 ,进行团队合作 ,实行所谓的 “大工种 ”“区域工 ”。鞍钢宪法使领导者 、技术人员与工人在结合中成为平衡和平 等的主体 ,打破了部门边界的束缚 ,消解了科学管理中基于中心性主体的控制与反 控制的斗争 ,从而使权力“扩散 ”到现代管理中弱势群体的员工 ,有力地遏制了作 为特权阶层的管理者对作为弱势群体的员工的剥夺和压制 ,有效削弱了管理者和被 管理者之间的对立情绪 ,使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权利有了具体内容 ,使得管理者、 技术人员、广大职工之间合作代替了对抗。
“鞍钢宪法 ”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和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 ,打 破等级秩序和部门界限 ,为解决一些难题 ,经常召开诸如诸葛亮会等小型合作会 议 ,组建三结合小组和技术研究小组等各种团队组织 ,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和工人 打成一片 ,协同研究 ,取长补短 ,发挥集体智慧 ,攻克难关 ,推动企业发展 ,在实 践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逐步缩小 ,扩大了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学习 ,增强了 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 ,最终达成组织的共同愿景 ,形成和谐的组织文化和学习型团 队文化 ,使企业形成强大的合作团队 ,成为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成长型组织 。正是在 这种意义上 ,美国学者罗伯特·詹姆斯(一九七四)认为全面质量管理和团队合作 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物。
五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鞍钢宪法 ”在满足个人基 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精神激励 。通过“政治挂帅 ,大搞群众运动 ”,开 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 ,在政治上 、生活上、 经济上注重关心工人 ,使优秀工人成长为企业的领导干部 、技术干部 、管理干部,
加强对工人的教育 ,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 ,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企 业文化 ,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学习型组织 ,使社会主义企业变成了一个学政治 、学 文化 、学技术的大学校 ,既成为掌握先进科学技术 、能够高效率地创造物质财富的 先进生产集体 ,又成为抵制腐朽思想侵袭、维护社会主义政权的精神堡垒。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在党的领导下 ,开展群众性的劳动竞赛 ,坚持“政治挂帅、 思想领先 ”。工人劳动的动力 ,主要靠政治挂帅 ,靠工人阶级当家做主 、建设社会 主义的自觉性 ,而不是主要靠物质刺激 。劳动竞赛的群众运动一浪高过一浪 ,涌现 了大量的劳动模范 、技术能手和先进工 ,带动广大职工群众不断前进 ,促进劳 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王进喜那种“宁肯少活二十年 ,也要拿下大油田 ”,“石油工人 一声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的豪迈和英雄气概 ,是金钱买不到的 ;广大人民群众无 私忘我 、艰苦劳动及对国家的忠诚 、奉献精神 ,是金钱买不到的 。当这些技术能 手 、劳动模范 、先进工们披红戴花地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 , 当一个又一个技术 难题和生产难关被克服的时候 ,人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于企业 、社会 、国家 、民族的 意义和价值 ,感受到了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和满足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幸福感跃 然而生。
第二节 工业学大庆
大庆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工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 。 中央当时号召开展 “工业学大庆 ”运动 ,主要是要求学习大庆人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 , 以推动 全国工矿企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 。学习与推广大庆经验 , 曾在相当长的一段 时期内对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一、茫茫荒原滚滚黑金冲击“无油论”喧嚣
当时之所以要选择大庆作为工业战线学习的榜样 ,首先得从我国的石油工业说 起 。中国石油资源较为丰富 ,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 。但旧中国 在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下 ,石油工业基础极其薄弱 ,原油产量极低 。一九四九年, 全国原油产量仅十二吨 ,总共只有八台浅井钻机 、四十多名石油技术人员 。外国石 油公司垄断了中国的石油市场 ,从中国人民身上榨取了大量的高额利润 。同时 , 由
于历史上中国最早的石油开发与利用都是在西部 ,加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方面条件 的限制 ,在国民经济恢复及“一五 ”时期 ,我国石油勘探 、开发的重点仍集中在西 部地区 。这种状况虽事出必然 ,但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西部地处偏 远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交通运输很不便利 。而国家经济建设的用油大头 ,都集中 在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建设的需要 ,石油工业必须 实行战略东移 , 即把勘探 、开发的重点由西部偏远地区转移到沿海和重工业重地的 东部地区 。这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现实向石油工业提出的历史性要求。
毛泽东一直十分重视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九五二年二月 ,他亲自发布 命令 ,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军五十七师转为石油工程第一师 ,支援石油工业建 设 。一九五三年 ,毛泽东对地质部长李四光说 ,要进行建设 ,石油是不可缺少的。 我国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就把勘察石油资源 、发展石油工业作为一项重要内 容 。当时中国的地质学家和一些苏联专家 , 曾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沉积盆地作过不少 研究 ,也主张尽快展开石油勘探工作 。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六日 ,毛泽东在听取石 油部工作汇报时 ,对石油生成 、储油构造 、如何找油 、石油炼制等作了详细了解。 当毛泽东得知西北地区 、东北松辽平原 、华北平原的广大地区都是很有希望找到石 油的地区时 ,他说 ,美国人(指有些美国地质学家)讲中国地质老 ,没有石油 ,看 起来是有的 。怎么样 ,石油部也给我们树立点希望 。这段话语重心长 ,既是鼓励、 期望 ,又是极大的鞭策 。当老人家得知一九五五年我国天然石油年产量不足五十万 吨 ,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些世界先进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还没有掌 握 ;用于天然石油勘探的资金很紧张 ,在戈壁 、荒滩 、沙漠野外勘探开发工作十分 辛苦时 ,很有感慨地说 :“搞石油艰苦啦!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毛 泽东这些意见 ,成为我国发展石油工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它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 要尽快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要打开石油工业的新局面 ,必须自力更生 、艰苦奋 斗 ,这为以后大庆油田的发现和石油会战 ,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一九五八年 ,地质部和石油部在李四光的地质理论指导下 ,把石油勘探重点转 移到被外国专家判定为“无原油 ”的东部地区 ,在东北 、华北等几个大盆地展开了 区域勘探 。一九五九年九月六日 ,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岩中发现工业性油流。 这是中国石油地质工作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 ,时值国庆十周年 ,这块油田因此命名
为 “ 大庆 ”。一九六〇年二月十三日 ,石油部根据松辽盆地探井接连出油的新发 现 ,在《石油工业部党组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问题的报 告》 中 , 向中央提出集中石油系统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 ,用打歼灭战的办法 ,来一 个声势浩大的大会战 ,一鼓作气 , 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大庆油田 。党中央 、毛泽东热 情地支持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这一创举。
二、石油开发大会战造就“大庆精神”
一九六〇年二月二十日 , 中央下发文件 ,迅速批准关于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大会 战的报告 ,指出这次大会战“对于迅速改变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状况 ,有着重大的 作用 ”,要求各地区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大庆石油会战的进行 ,是中国石油发 展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 ,从这一年起 , 中国原油产量急剧增长 。大庆石油会战开始 之时 ,正值我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难 ,苏联赫鲁晓夫集团一九六〇年突然背信弃义, 撤退专家 ,撕毁协定 、合同 ,停止供应重要设备 ,卡我们的脖子 ,又大大加重了国 家的经济困难 。一九六〇年五月 ,在余秋里 、康世恩等的领导下 ,石油工业部集中 全国三十多个石油厂矿 、院校的四万名职工 ,调集七万多吨器材设备 ,来到了茫茫 的大草原 。当时的艰苦状况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几万人包括几千名工程技术人员, 其中有大学教授 、博士 ,一无房屋 ,二无床铺 ,连锅灶等生活用具也很不够 。人们 支起帐篷 、搭起活动板房 ,有的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废弃的牛棚 、马厩里办公 、住 宿 。有的人什么都找不到 ,劳动了一天 ,夜晚干脆往野外一躺 ,几十个人扯一张篷 布盖在身上 。雨季 ,在帐篷 、活动板房 、牛棚马厩里 ,外面大下 ,里面小下 ,外面 雨住了 ,里面还在滴答 。夜里 ,有些人索性挤成一堆 ,合顶一块雨布 ,坐着挨过一 宿 ,第二天照样干 。在东北地区 ,冬天来得早 , 国庆节前后就下雪没有房子 ,露营 是待不下去的 。怎么办? 出路只有一条 ,就是发动群众 ,在搞勘探 、搞建设 、搞生 产的同时 ,挤出时间自己动手修土房子 。大家不分地位高低 、职务大小 ,男女老少 一起上阵 ,挖土打夯 ,没有工具的用脚踩 ,建成三十多万平方米的“干打垒 ”,就 这样度过了严寒的冬天 。吃得也很困难 。粮食蔬菜供应不上 ,就打草籽 、挖野菜充 饥 。后来又发动职工 、家属集体开荒种地 、养猪等 ,解决生活困难 。不但生活方面 艰苦 ,生产方面同样困难重重 。几十台大钻机在草原上一下子摆开 ,设备不齐全、 不配套 ,汽车 、吊车数量不足 ,没有公路 ,道路泥泞 ,供水供电设备缺乏 ,工作条
件很差 。在这种情况下 ,大庆人硬是团结一致 。鼓足干劲 、知难而上 ,苦干硬干, 千方百计打上去 、啃下来 。他们采用人拉肩扛加滚杠的办法 ,把几万吨的设备器材 从火车上卸下来 ,连五六十吨重的大钻机也是用这种方法 ,拖到几公里之外的井场 上安装起来 。钻机安装好以后 ,水供不上来 ,大家就排成长队 ,用水桶脸盆从几百 米以外的水池打水传递过来 ,一打就是几十吨 ,保证了钻井需要 。到一九六三年 底 ,大庆经历三年多的艰苦会战 ,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一是拿下了一个大油田 。大庆油田是世界上特大油田之一 ,探明储量为二十六 亿七千万吨 。从见油到探明油田面积、大体算出储量仅花了一年多时间 。而苏联最 大 、勘探速度最快的罗马什金油田 ,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才大致了解了油田的面 积。除了勘探速度 ,大庆油田的打井速度也是比较快的 。苏联部长会议正式命名的 格林尼亚功勋钻井队一九六〇年用十一个半月时间打井三万一千三百米 ,而大庆油 田的一二零二钻井队一九六一年只用九个半月时间就打井三万一千七百四十六米。
二是建成了年产原油几百万吨的生产规模和大型炼油厂的第一期工程 。达到年 产原油几百万吨这样的生产规模 ,大庆油田比苏联第二大油田——杜依玛兹油田速 度要快一倍 。 自己设计 、 自己施工建成的大型炼油厂一期工程 , 同苏联设计 、供应 设备和帮助施工的兰州炼油厂同类工程相比 ,提前完工一年多 ,而且布局合理 、用 料少、质量好。
三是三年多累计生产原油一千多万吨 ,油田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大庆在勘 探 、钻井 、采油 、运输 、供水 、仓库和生活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建立了基层岗位责任 制 ,形成了严格的正常的生产秩序 。所有生产井全部做到井场无油污 、井下无落 物 ,这是许多国家在油田生产管理上也没有做到的。
四是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 ,解决了世界油田开发上的几大技术难题 。大 庆油田在对八十五口探井资料 、两千八百多块岩心样品分析数据进行大量科学研究 的基础上 ,还解决了对多油层油田分层开采 、对含蜡多 、凝固点高 、黏度大的原油 的集中和输送等世界油田开发上的几大技术难题。
五是经济效益好 。一九六〇年至一九六三年共用国家投资七点一亿元 ,除全部 投资收回外 ,还为国家积累资金三点五亿元。
六是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锻炼培养出一支有阶级觉悟 、有技术素养 、干劲大作
风好 、有组织有纪律 、能吃苦耐劳 、能打硬仗的石油工业队伍 。铁人王进喜等英雄 人物便是这支队伍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
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意义是重大的 :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 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 ,它的全部开发过程是在困难的时候 、困难的地方 、困 难的条件下完全依靠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进行的 ,没有任何外国人插手 ,而且水平 达到一流 。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使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封锁我们的企图遭到了失败, 中国依赖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 因此 ,大庆石油会战同时打了一个漂亮的政治 仗、志气仗、经济仗和科学技术仗。
毛泽东对石油部学习解放军的经验和作风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把全国石油厂 矿力量组织起来打歼灭战 ,多次给予赞扬 。当石油会战取得初步成果 ,作为特大油 田的大庆油田已经胜利在握的时候 ,毛泽东又热情给予鼓励 。一九六四年一月七 日 ,毛泽东在听取全国工业交通情况汇报时 ,指示报纸要写点新鲜事物 ,报道学习 解放军 、学习石油部 ,并在会上表扬了石油部经验和大庆铁人王进喜 。二月九日, 毛泽东在接见外宾讲到大庆石油会战取得的进展时 , 自豪感溢于言表 :“他们用比 较少的投资 、比较短的时间 ,全部自己制造的设备 ,在三年中找到了一个大油田, 建成了年产六百万吨的油田和建设了一个大的炼油厂 ,而且比苏联先进。”
同日 ,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的通 知》, 总结了大庆会战的九条经验 , 即 :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必须革命化 ;高度的 革命精神与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 ;现代化企业要认真搞群众运动 ;认真做好基础 工作 ,狠抓基层建设 ;领导干部亲临前线 ,一切为了生产 ;积极培养和大胆提拔年 轻干部 ;培养一个好作风 ;全面关心职工生活 ;认真地学习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 经验 。同时 ,把它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把毛泽东思想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大庆人通过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 和 《矛盾论》, 靠“两论起家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 、研究 、解决工作中的 一系列问题 。技术干部搞不清油田的情况 ,在科技上遇到难题就深入实际 ,大搞调 查研究 ,狠抓第一手材料 ,反复实践 ,勇于创造 。生产管理千头万绪 、问题繁多, 大庆人懂得通过分析矛盾去抓住主要矛盾 ,狠抓岗位责任制 ,把生产上千千万万件 具体工作落实到成千上万人身上 ,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
二是自始至终地坚持集中领导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高度革命精神和 严格科学态度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技术革命和勤俭建国的原则 。大庆油田任务重、 时间紧 ,人力 、物力 、财力不足 ,集中领导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胜利完成一 次又一次任务的主要经验之一 。在集中领导的同时大搞群众运动 ,使先进的更先 进 ,后进的赶先进 。大庆人天不怕 、地不怕 ,不信鬼 、不信邪 ,真正是革命加拼 命 。在吸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大庆人也深刻认识到光有干劲不讲科学就会好心 办坏事 ,产生严重的后果 。大庆人在生产建设中创造的种种奇迹正是高度革命精神 和严格科学态度相结合的结果 。大庆油田进行技术攻关 ,创造了许多科学 、简单、 经济 、安全的办法 , 比国外通常采用的一些技术方法节省很多物资和资金 。整个油 田建设真正做到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
三是认真学习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经验 ,培养“三老 ”“四严 ”“四个一样 ”的良 好作风 。这就是: 当老实人 、说老实话 、做老实事 ;严格的要求 、严密的组织 、严 肃的态度 、严明的纪律 ;黑夜和白天干工作一个样 、坏天气和好天气干工作一个 样 、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干工作一个样 、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干工作一个样。 所以 ,大庆石油队伍一呼百应 ,指向哪里打向哪里 ,干的事情靠得住 ,遇到困难顶 得住。
四是大搞技术练兵 ;大搞增产节约 ;充分发扬政治 、生产技术和经济民主 ;领 导干部亲临生产前线 ;积极培养和大胆提拔年轻干部 ,等等。
《通知》 明确指出 :“它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典型 。它的一些主要经验不仅在工业 部门中适用 ,在交通 、财贸 、文教各部门 ,在党 、政 、军 、群众团体的各级机关中 也都适用 ,或者可做参考。”并要求把文件一直传达到基层 , 同时布置要播放石油 部报告的录音 。二月十三日 ,在人民大会堂的春节座谈会上 , 毛泽东发出号召: “要鼓起劲来 ,所以 ,要学解放军 、学大庆 ”。“要学习解放军 、学习石油部大庆油 田的经验 ,学习城市 、乡村 、工厂 、学校 、机关的好典型。”此后 ,全国工业交通 战线掀起了学习大庆经验的运动。
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日,《人民日报》 发表了记者袁木 、范荣康合写的通讯 《大庆精神大庆人》, 报道了大庆人吃大苦 、耐大劳 ,为让祖国抛掉贫油帽子而忘我 拼搏的感人事迹 。同时 ,在“编后话 ” 中指出 :“大庆精神 ,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
精神 。大庆人 ,是特种材料制成的人 ,就是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人 。这 种精神 、这种人 ,正是我们学习的崇高榜样。”此后,《人民日报》 又陆续发表了不 少有关大庆油田的报道。
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一九六五年一月四日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 会议在北京举行 。在周恩来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 ,也总结了大庆油田的 典型经验 ,指出他们的成绩是突出的 ,他们的主要经验是值得学习的 ,并向全国人 民发出了“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 、全国学解放军 ” 的号召 。一大批文化艺术 界 、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在周恩来的鼓励下 ,陆续来到大庆 ,深入生活进行创作 ,讴 歌中国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创造性劳动 。电影 《大庆战歌》、话剧 《初升 的太阳》、歌曲 《大庆家属闹革命》 以及后来创作的电影 《创业》 等便是其中的代 表作 。随着中央文件的传达和新闻媒体 、文艺作品的广泛宣传 ,工业学大庆运动在 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三、大庆精神永放光芒
大庆 ,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亲手在工业战线上树立的一面大红旗 。“工业学大 庆 ”是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 ,它极大地鼓舞了我国工人阶级自力更 生 、艰苦奋斗 ,越来越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的工业面貌 。大庆 ,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 想的榜样 。大庆的道路 ,是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发展工业的道路 。马克 思主义者坚持列宁的观点: 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 的 ,一切机会主义者都拜倒在资产阶级脚下 ,否定人民群众的伟大革命作用。
毛泽东总结了国内外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在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和著名“鞍钢宪法 ”的批示等 光辉著作与言论中 , 系统地提出了发展工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路线 、方 针 、政策 。毛泽东提出了“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 线 ”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号召我们“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打破洋框 框 ,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 ”。大庆油田会战 ,就是在一九六〇年我国经济遇到暂时 困难的时候 ,迎着帝修反掀起的反华恶浪打上去的 。英雄的大庆人 ,高举毛泽东思 想伟大红旗 ,头顶蓝天 ,脚踩荒原 ,不顾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讽刺打击 ,蔑视资产 阶级技术权威的条条框框 ,发扬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在不到三年的时
间里 ,建起了我国第一流的大油田 ,甩掉了西方资产阶级强加在我们头上的“贫油 国家 ”的帽子 。大庆油田的开发和建设 ,充分体现了“鞍钢宪法 ”的精神 ,是我国 工业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实践。
学大庆 ,就要像大庆那样 ,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 ,“两论 ”起家 , 以毛泽东 的光辉哲学思想为指针 ,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 自觉地改造世界观 ,解决阶级斗争 、生产斗争 、科学实验中的各种问题 。学大庆, 就要像大庆那样 ,坚持集中领导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高度革命精神同严 格科学态度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技术革新和勤俭建国的原则 ,全面体现社会主义建 设总路线多快好省的要求。
在掀起工业学大庆运动前后 ,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 、朱德 、董必武 、贺龙、 陈毅等先后多次到大庆视察工作 ,或赞扬 、或肯定 、或指示 、或题词 ,对大庆油田 生产和工业学大庆运动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广泛开展 ,极大 地鼓舞了我国工业战线上广大职工的革命精神 。当时广州重型机器厂的工人就说: “要制出醋化机高级精密设备 , 困难的确很多 ,但是想起大庆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 下开发油田的情况 ,觉得浑身是劲 ,帝国主义反动派欺侮我们 ,我们就要争这口 气 ,外国能做的东西 ,我们一定也要做出来 ,而且还要比他们做得好。”
在工业学大庆运动过程中 ,全国到处以大庆为榜样 ,开展比学赶帮 、实行增产 节约 ;像大庆人那样吃大苦 、耐大劳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学习大庆人 、争当 五好职工 ,掀起生产建设新高潮 。经过努力 ,各地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涌现出了很 多学大庆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典型 ,也产生了一些大庆式的企业 。如当时的上海市学 大庆见行动 ,全市三分之一的企业和车间干部一半时间搞管理 ,抽出一半时间参加 生产劳动 。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日 ,在上海工交会上谈到学大庆的问题时 ,周恩来 说 ,要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大搞技术革新 、技术革命, 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 。学习大庆把革命干劲和科学实验结合起来的经验 ,这一 条基本精神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到处有大庆……大庆是全国的标兵 ,每个城市、 每个县 、每个厂矿还要树立自己的‘大庆 ’”。“每个工厂 、车间 、班 、小组都要有 自己的标兵 ”。“处处有大庆 ,就可以有秩序地学 ,持久地学 ,不是学一阵就停下来 了 。过去就有这种毛病 ,今后就可以克服 ,把学先进持久地进行下去。”这些话道
出了对工业学大庆运动应持的正确态度 ,那就是 :学大庆要实事求是 。党中央 、毛 主席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这一创举 。有干劲 、讲科学 。在学习大庆精神和 主要经验的同时 ,树立本地区 、本单位自己的先进典型 ,把学大庆运动普遍 、深 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大庆精神是石油战线广大职工在困难的时候 、困难的地方 、困难的条件下 ,学 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 、 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优良传统 ,在开发建设大庆油田的实践中逐步培育和形成的 ,是战争年代革命 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过去 、现在 ,还是将 来 ,大庆精神都是激励人们不断奋进的重要精神力量 。大庆石油会战 ,不仅为国 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而且培育锻炼了一支铁人式的石油职工队伍 ,产生了 影响深远的 、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优良传统与优秀品质的大庆精神。 主要体现在:
第一 ,为国争光 、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 深厚的情感 ,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大庆石油会 战所洋溢的那种知难而进 ,不甘落后 ,决心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的群体意 识 ,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英雄模范所表现出来的革命加拼命的英雄主义气概 ,集 中展现了石油职工为国争光 ,为民族争气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怀 。这种强烈的爱国主 义精神 ,始终鼓舞着石油人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埋头苦干 ,锐意进取。
第二 ,独立自主 、 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创业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 、一 个企业实现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意志体现 。大庆石油职工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条 件下 ,顽强拼搏 ,干出了前人没有干出的业绩 ,创造出了我国石油发展史上的高 速度 、高水平 。大庆石油会战是一部艰难的创业史 ,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也是一 部艰难的创业史 。广大石油职工战天斗地 ,转战南北 , 以苦为乐 , 四海为家 。从 荒原到戈壁 ,从松辽盆地到渤海湾地区 ,从号称“死亡之海 ”的塔克拉玛干 ,到 “生命禁区 ”的藏北高原 ,石油工人正是凭着那种艰苦创业精神 ,不断拓展石油工 业发展新领域。
第三 ,讲究科学 、“三老四严 ”的求实精神 。科学求实就是尊重实践 ,遵循事 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大庆石油会战 ,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紧密结合起来 , 以《实
践论》 和《矛盾论》 为指导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探索和 掌握油田开发的客观规律 ,大搞科学试验和技术攻关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和严细认真 的作风攻直下一道道难题 ,创造了世界石油发展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第四 ,胸怀全局 、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是中国人传统 的精神瑰宝 。无论是会战时期 ,还是在后来的油田建设开发中 ,大庆人始终不渝地 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识大体 ,顾大局 ,积极为国家做贡献 。他们把所创造出 来的物质财富绝大部分无私地奉献给了国家 。在特定的时期内 ,为新中国的经济发 展能够冲破帝国主义、修正主义集团的封锁禁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因此 ,大庆精神具有十分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 。它是为国争光 、为民族争气的 爱国主义精神 ;独立自主 、 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讲究科学 、“三老四严 ”的 求实精神与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的有机统一。
第三节 农业学大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 , 中国大地上还产生了一个农业战线的突出典型——大 寨 。这个典型一经发现就受到了山西省委的重视 ,后来由山西省委主要负责人向毛 泽东推荐 ,又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 。不久 ,毛泽东即发出了“农业学大寨 ”的伟大 号召 。此后 ,大寨同样以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为引领的先进工作经验 ,对中国当代 农业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从穷乡僻壤走向全国的突出典型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一个山村 ,距县城几里路 ,新中国成立前只有几十户人 家 , 以种地为生 。历史上绿色植被就很少 , 四周都是荒山 ,土地条件也很差 , 当地 农民仅仅靠各家各户在山沟里整修少量分散的梯田为生 , 旧社会常年吃不饱肚子, 历史上就以贫困著称 。新中国成立后 ,大寨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差 ,群众生活仍然贫 苦 。一九五二年 ,大寨建立了合作社 , 当年就取得了丰收 。最早入社的农民尝到了 依靠集体力量战胜恶劣自然条件获得丰收的甜头 。在单家独户很难对付恶劣自然条 件的情况下 ,走集体化道路 ,是农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 。因此 ,一九五二年底 ,整 个大寨的农户都入了初级社 。一九五六年 , 中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在全国普
遍试办高级社的时候 ,大寨成立了高级社 ,集体经济较之从前更强大了 。作为高级 社的大寨 ,依靠集体化后形成的经济力量和农民的生产热情 ,对大寨的农田进行了 初步改造 ,连年取得丰收 ,生产的粮食自给有余 ,还上交给国家 。一九五八年 ,在 全国大办人民公社的热潮下 ,大寨成为一个生产大队 ,隶属于大寨公社。
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 , 出身贫苦 ,对共产党和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 是一个有一定政治头脑 、有较高的组织领导能力 、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的人。 他在生产劳动中处处带头苦干 ,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 ,在大寨大队的党 员和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在他的领导下 , 大寨大队的生产每年都有新的发 展 ,集体经济越来越巩固 ,群众的生活水平也稳步提高 。但陈永贵并不满足于这 些 。他在带领大寨农民整修土地 、建设稳产高产梯田的过程中 ,摸索出一套农业 生产管理制度 ; 同时 ,也总结出一套通过做思想工作 ,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党支部工作经验 。这些 ,在当时的中国农村来说 ,确实是凤 毛麟角 ,也是走在前列的。
山西省晋中地委早就注意到了大寨这个典型 ,把它作为全地区农业战线的模 范 , 陈永贵也连续多年当选为劳动模范和模范党支部书记,《山西日报》 曾发表过 关于大寨人事迹的通讯报道 。但当时大寨仅在晋中地区知名度较高 ,在山西全省还 不算很高 。到一九五九年 ,全国出现持续“跃进高潮 ”,但生产管理普遍较差 , 出 现了许多浪费人力和物力的现象 。面对这种状况 , 中共晋中地委决定于一九五九年 十二月在大寨召开学习大寨农业生产管理经验现场会 , 山西省委也派人参加 。现场 会上 ,晋中地委对大寨党支部工作经验和大寨农业生产管理经验进行了概括 ,并在 全地区加以推广 。山西省委认为 ,陈永贵的事迹和大寨党支部总结的农业生产管理 经验 ,不仅对晋中一个地区有指导作用 ,对全省也有指导作用 ,于是决定在全省宣 传陈永贵这个典型的同时 ,推广大寨的生产管理经验 。一九六〇年二月 , 山西省委 批转了晋中地委关于学习陈永贵的事迹和大寨的生产管理经验的决定 ,号召全省农 村干部学习陈永贵 、学习大寨的经验 。为此,《山西日报》 还发表了社论 《陈永贵 ——党支部书记的好榜样》。这样 ,在六十年代初 , 山西全省掀起了一个学习陈永 贵、学习大寨大队经验的高潮 ,起到了带动全省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
一九六三年夏 ,大寨大队遭遇特大洪水 ,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了大寨大队几乎是
毁灭性的打击 ,大批社员房屋被冲毁 ,百分之七十的农民无家可归 。尤其严重的 是 ,陈永贵带领大寨农民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才修好的梯田 ,全部被洪水冲垮 ,庄 稼和土壤全部被大水冲走 。关键时刻 ,陈永贵和大寨党支部作出了“三不要 、三不 少 ”的决定 , 即 :不要国家救济粮 ,不要国家救济款 ,不要国家救济物资 ; 当年社 员口粮不少 ,社员收入不少 ,上交国家的统购粮不少 。当年 ,大寨大队的社员在陈 永贵的带领下 ,经过几个月的苦干 ,在大灾之年夺得了大丰收 。当年粮食产量反而 比上年增产 ,不仅社员的口粮充足 ,还上交给国家商品粮十二万斤 。被大水冲毁的 房屋重建后 , 比原来的更好 。这确实是创造了人间的一个奇迹 。山西省委对大寨的 经验高度重视 ,派干部到大寨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总结 ,大寨被树为先进典型 。一 九六三年十一月 , 山西省委发出通知 ,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 要向大寨党支部学习 ,党员要向陈永贵学习 。很快 , 山西就在全省开展起了学大 寨、学陈永贵的高潮。
八届十中全会后 ,毛泽东特别注意抓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一九六三年五 月中央发出《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认为 :“当前中国社 会中出现了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情况 ”,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正在对我们 猖狂进攻。”要求全党要“重新组织革命的阶级队伍 ”,各地要重新训练干部 ,为大 规模地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做准备 。同时规定 ,搞农村社会主义教育 ,要依 靠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 。毛泽东正是根据这些思想来指导农村工作的。
一九六四年三月二十七日 ,毛泽东南下了解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情况 。二 十八日到达河北省邯郸市 ,在那里停留了两天 ,专门把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 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请到专列上 , 听取他们的汇报 。陶鲁笳在向毛泽东汇报时 说: 目前 , 山西省正在公社一级搞“ 四清 ”的试点 。毛泽东问 :你们搞社会主义教 育 ,影响生产没有? 现在生产情况如何? 陶鲁笳说 :没有 ,反而促进了生产 。毛泽 东指示说 :搞社会主义教育 ,每一步骤都要紧密结合生产进行 。毛泽东特别关心农 村“五反 ”情况 ,关心农村干部不参加劳动反而拿高工分 ,从而和社员收入出现较 大差别的问题 。陶鲁笳在回答毛泽东这方面提问时 ,专门谈到了大寨和陈永贵的经 验 ,说大寨的干部在陈永贵带领下 ,坚持政治挂帅 ,始终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参加劳 动 ,管理上也有一套办法 ,有制度 ,不繁琐 ,干部工分与社员工分有差别但不悬
殊 , 防止了高工分现象 。陶鲁笳还特别提到 :关于陈永贵和大寨的事迹 ,前一段时 间 《人民日报》 发表了长篇通讯 《大寨之路》, 还配发了社论 《用革命精神建设山 区的好榜样》, 陈永贵也被北京市委请到人民大会堂向一万多名干部介绍了大寨的 经验 。陶鲁笳的汇报 ,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他说:《人民日报》 那篇文章我 没有看 ,北京市委请陈永贵来讲 ,我也不知道 。你们现在有没有关于陈永贵的材 料? 陶鲁笳回答说 :有 , 回头送给主席 。毛泽东问: 陈永贵是哪几个字?他识字不 识字? 陶鲁笳告诉毛泽东 ,陈永贵不太识字 。毛泽东叮嘱 ,一定要把陈永贵的材料 送给我。(参见《毛泽东年谱》第 5卷 332页)
毛泽东听完山西 、河北两省汇报后 ,继续南下 。在途中 ,他给周恩来打电话, 请他注意一下陈永贵和大寨的经验材料 。五月十日 ,毛泽东在南京听取国家计委领 导小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初步设想的汇报时 ,第一次公开肯定陈永贵和大寨 。他 说到搞好社会主义教育的四条标准时 ,专门谈到 :其中的一条是看增产还是减产。 他专门举了陈永贵和大寨“三不要 、三不少 ”的例子 。他说 :“要自力更生 ,要像 大寨那样 ,他也不要借国家的钱 ,也不向国家要东西。”(1964年 5月 11— 13 日毛泽 东在听取国家计委领导小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初步设想汇报时的谈话记录)周恩 来在接到毛泽东的电话后 ,调来了关于陈永贵和大寨大队的材料 ,仔细阅读后 ,深 为大寨人的艰苦奋斗精神所感动 ,认为这是一个好典型 。但为了慎重起见 ,周恩来 并没有急于表态 ,而是打电话给陶鲁笳 ,让陶亲自到大寨去搞长时间调查 。陶鲁笳 按周恩来的指示到大寨蹲点二十天 ,写成了《大寨大队调查报告》。
一九六四年五月中旬 ,毛泽东回到北京 , 中共山西省委也把陈永贵和大寨的材 料送到了中南海 。毛泽东此时正在筹备召开中央工作会议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把 陈永贵和大寨的事迹材料全部仔细看完了 。五月二十五日,《大寨大队调查报告》 专门送给了毛泽东和周恩来 。正好 ,农业部长廖鲁言也亲赴大寨考察 ,写成报告, 从农田改造 、农业技术方面肯定了大寨经验和陈永贵的事迹 。毛泽东又仔细看了陶 鲁笳的报告和廖鲁言的报告 ,对陈永贵的事迹予以赞赏 ,对大寨的经验予以肯定 。 六月初 ,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上 ,毛泽东和周恩来向政治局常 委们谈了大寨的经验和陈永贵的事迹。
十二月 ,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 ,介绍了陈永贵的事
迹和大寨的经验 ,还离稿讲了不少话 ,与会者深为大寨人和陈永贵的事迹所感动。 在周恩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行文中 ,肯定大寨“是一个依靠人民公社集体力 量 , 自力更生进行农村建设 、发展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 ”。年底 , 毛泽东发出号 召 :“农业学大寨 ”,大寨由此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第一面大旗帜。
二、提出“农业学大寨”的背景
一九六四年毛泽东提出“农业学大寨 ”不是偶然的 。从当时全国的形势看 , 由 于一九五八年的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党内某些人犯了瞎指挥 、浮夸风 、“共产 风 ”等错误 ,再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废止合同 、撤退专家 ,我国农业在五十年 代末六十年代初遭到了严重的挫折 。毛泽东非常关心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但国家又 不能以更多资金支持农业 。正在这时 ,他了解到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以自力更生 精神将“七沟八梁一面坡 ”的穷山沟 ,改造成为“层层梯田米粮川 ”的事迹 。一贯 认为自力更生是立国之本的毛泽东 ,很自然地认为大寨的事迹符合他的思想 ,符合 党的优良传统 ,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 , 以及由此而产生 的巨大力量 。因此 ,他决定在全国农村大力提倡大寨精神。
一九六四年六月 ,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讲话中再次 强调 :“农业主要靠大寨精神 , 自力更生。”后来 ,周恩来也对“农业学大寨 ”学什 么的问题作了精辟的概括 ,提出要学习大寨大队“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 、毛泽东 思想领先的原则 ,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 , 爱国家 、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 格 ”。一九六五年六月十六日 ,毛泽东在听取第三个五年计划问题的汇报时明确提 出 :“农业投资不要那么多 。农业要靠大寨精神 。你给他钱 ,他搞得不好 ;你不给 他钱 ,反而搞得好一些 。农业靠大寨 ,工业靠大庆 ”。一九六五年十月十日 ,毛泽 东在一次讲话中又说 :“农业还是靠大寨精神。”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二日 ,经毛泽东 同意的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提出 :“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 ,全国学人民解 放军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以上事实清楚地说明 ,毛泽东提出“农业学大寨 ”,是 经过深思熟虑 ,并经中央同意的 ,其原意是要在农村开展一场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的 教育运动 。毛泽东很重视精神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认为在一定条件下 ,精神可以变 物质 ,物质可以变精神 。农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 ,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力。
回顾毛泽东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提出的基本思路 ,一是建立人民公社的体
制 ,并亲自主持制定了有关人民公社的政策 《六十条》; 二是分析了农作物增产的 八个基本因素后提出了 “农业八字宪法 ”,为促进农业技术改造指出了科学的途 径 ;三是认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指出了方向 ; 四是 提倡干部参加生产劳动 ,密切联系群众 ,这是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得以全面贯彻执 行的保证 ;五是学习大寨大队自力更生的精神 ,奋力开展改造自然界的斗争 。我们 认为 ,这些内容反映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毛泽东对发展我国农业的问题比较全 面的构想。
一九六五年初 ,全国农村普遍掀起了学大寨的运动 。当时 ,正是社会主义教育 运动处于高潮阶段 ,推出大寨的经验主要是政治挂帅 、思想领先 ;学习大寨自力更 生 、艰苦奋斗 ,不向国家伸手 ,依靠集体力量 , 战胜困难 ,夺得丰收 ;在农业技 术改造与农田基本建设方面 ,学习大寨兴修水利 、改造农田 、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的经验 。毫无疑问 , 当时大寨人的事迹的确对中国几亿农民起到了榜样作用 。它 使农民们认识到 ,五十年代后期那种靠吹牛说谎搞“穷过渡 ”、刮“共产风 ”,不 是他们要学习的榜样 ,而靠苦干 、实干 ,改造农业生产条件 ,夺取好收成 ,才是 他们真正应该学习的 。所以 ,学大寨运动很快就在全国铺开了 ,并且产生了许多 学大寨的典型 。那时 ,全国几乎每个省都出现了学大寨的先进典型 。其中比较突 出的有山东黄县的下丁家大队 、湖南岳阳县的毛田区 、河南的林县等等 。其中 ,尤 以河南省林县的事迹最为感人 。林县人民通过自力更生 ,硬是在险峻的山上开凿出 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 ,改变了当地农田缺水的面貌 ,创造出了高产稳产农 田 ,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活条件 ,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 ,至今仍为人们所称 道 ,为党中央所肯定。
三、科学评价农业学大寨运动
在毛主席 、共产党领导下 , 中国先后胜利完成了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运动, 使中国农业走向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 。在此基础上 ,如何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力 ,大 量增加粮食和农产品产量 、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就成为当时中国农业发展 、并向现代 农业进军的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前及建国初 , 中国农业的落后局面 ,是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 很难想象的 :各地江河水患频发 ,旱 、涝 、蝗灾害每年不断 ;农业生产主要靠的是
人力(肩挑手扛) 和少量的畜力 ,全国百分之九十的耕地不能灌溉 ,盐碱 、涝洼地 和荒坡成片 。农民完全是 “靠天吃饭 ”;农业产量极低 , 亩产一般只有二 、三百 斤 。农民吃糠咽菜和逃荒要饭 、卖儿鬻女的现象相当普遍 。中国农业发展和解决吃 饭问题 ,绝不是一蹴而就 、单凭主观意志就能轻易解决的 ,其基本原因在于农业生 产条件和综合生产力水平落后 ,为此 ,必须下更大的功夫 ,进行长期艰巨的创业工 程 ,在根本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全面提高生产能力方面大打一场翻身仗 。为此 ,党 中央对农村和农业问题更加重视、更加务实。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陈永贵和大寨农民所创造的治山改土 ,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的经验报道出来 ,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为当时中国农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大 寨是中国北方农村的一个缩影 。在互助合作化之后 ,大寨人直接面临的是恶劣的自 然环境 。全村七百多亩土地分布在“七沟八梁一面坡 ”上 ,七零八散 、高低不平共 四千八百多块 。土地十年九旱 ,一下大雨就涝 ,亩产只有一 、二百斤 。但是大寨人 的骨头是硬的 ,他们不向贫穷低头 ,而是认准了向穷山恶水开战 、治山造田的一条 道 。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带领下 ,大寨人开始了在荒山野岭上打石筑坝 、填土造 田 、整平土地的壮举 。修筑的梯田一次次被洪水冲垮 ,但是大寨人毫不灰心 、屈 服 ,又一次次地重新修起来 。不分冬寒夏暑 ,全村男女劳力齐上阵 ,硬是靠人力把 荒山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大寨田 ”。先治坡 、又治窝 ,经过了几年的奋斗 ,终于 使大寨发生了变化 。一九六二年粮食亩产就由一九五二年二百三十七斤增加到七百 七十四斤 。大寨在解决本大队吃粮问题的同时 ,从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三年十一年 间共向国家交售了一百七十五点八万斤粮食 ,平均每年每户交售七千斤 。为国家做 出了巨大的奉献! 正如一九六三年十一月 《人民日报》 在刊登的长篇通讯中所说 : “奋发图强 , 自力更生 , 以国为怀 ,顾全大局——大寨大队受灾严重但红旗不倒。” 到六十年代末 ,大寨共整修良田八百多亩 ,植树造林一千多亩 ,筑盘山公路十二华 里 ,建蓄水池六个 ,修盘山水渠二十八华里 。这样不仅扩大了地块面积、整平了土 地 ,而且能够保持水土 ,能灌能排 ,旱涝保收 ,灌溉面积达四百多亩 。亩产在当时 就翻了两番 ,基本上摆脱了贫困 。看那长城般的石坝 、天梯式的农田 ,谁能相信它 完全是靠全村六十个劳动力手凿肩抬式劳动方式建成的!其中每个劳动力土石方作 业量达一千多立方米 ,担土八十多万担 。每人每年担石头八百八十多担 ,担粪 、担
庄稼十万斤 。他们打出和搬运的石方如果垒起一米高二米宽的大坝 ,能够从大寨铺 到北京一个来回! 大寨的创业道路充分体现了当时中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正因 为如此 ,才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在毛泽东的极力倡导下 ,党和政府于一九六 四年作出了“农业学大寨 ”的决议 ,把大寨的经验推向全国。
“农业学大寨 ”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坚持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精神 ,大搞农田基 本建设 ,按照水利化 、机械化要求 ,对土地进行升级改造 。在各地人民公社的统一 领导与规划下 ,广大干部群众齐上阵 ,迅速掀起了一场持久的 、大规模的以治山、 治水 、改土 、修“大寨田 ”为主 、全面加强农业基本建设 、改造落后的生产条件、 大打农业翻身仗的群众战争 。过来的人们都知道 :过去农村的土地大多是荒凉瘠薄 的 ,不要说山区丘陵地区 ,就是平原也是坡洼起伏 、高低不平的 ,很不规整 。这就 造成绝大部分耕地不能灌溉 , 当然也不能使用机械耕作 。下雨时 ,水往低处流 , 出 现高处旱 、洼地涝 ,这就造成在正常雨量下也有旱 、涝灾害发生的原因 ,好年景产 量不过三百斤。
在毛泽东推进经济大革命那样一个艰苦卓绝 、惊天动地的年代!人民公社社员 响应“农业学大寨 ”的伟大号召千军万马齐上阵 ,县 、社干部和群众一起奋战在田 野 ,他们吃的是窝窝头 、玉米粥 ,使用的是镢 、铣 、独轮车 ,硬是以手掘 、肩抬、 愚公移山的方式将土地搬了家 ,削高填洼 ,将每一片土地整平 、把原来坡洼起伏、 高低不平的耕地全部改造成了规则 、水平 、整齐划一的畦田 。并结合修水库 、建扬 水站 、修灌溉渠 、打机井 、治理盐碱 、翻淤压沙等 ,健全了水利排灌系统等农田基 本建设设施 。这样不仅使耕地能够水浇 ,而且使雨水能够均匀地渗入地下 、不能流 失 ,大大避免了旱灾和涝灾 。在此基础上 ,才能够实现水利化 、机械化 、电气化、 化肥化和良种化 ,否则都是不可能的 。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 ,使大地变了模样 ,许 多地方变成了畦田纵横、灌溉成网、绿树成行的图画!
一九七八年,《人民画报》 曾以连载的形式摄影报道过“毛田 ”这样一个人民 公社集合体 ,它是岳阳市岳阳县的一个区 ,下辖四个公社 ,如今是岳阳县毛田镇。 “毛田 ”在毛泽东时代的确是一个学大寨“大典型 ”,对照真实的毛田历史场景是那 样令人震撼 。毛田过去叫 “ 茅田 ”,是个穷山恶水的地方 。 当初的毛田区包括相 思 、毛田 、南冲和云山等四个人民公社 ,共有六万多人口 , 自然条件极差 ,到处是
荒山秃岭 ,水土流失严重 。全区 50000 多亩耕地 ,分布在 8000 多座山头和 5000 多 条沟壑中 ,而且都是冷浸田 、重沙田 ,粮食产量很低 。毛田本地人称之为“ 山是剥 皮山、水是祸它水 ,土是黄泥土 ”。
三年困难时期 ,单干风也吹到了毛田 ,但尝到农业集体化甜头的毛田区普通社 员和基层干部坚决不走回头路——因为那是一条死路 、绝路 。他们狠批 “ 单干 风 ”,在岳阳县委的正确领导下 ,毛田区委坚持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上半年带领 群众狠抓生产 ,保证社队增产 、社员增收 ;下半年治山 、治水 、改土 、修公路 ,搞 劳动积累 ,开展农田基本建设 。在三年困难时期 ,天大旱 、人大干 ,大干大丰收, 丰收促大干 。在抗大旱时 ,迎着困难上 ,发扬不怕苦 、不怕累的精神 ,做到了地面 无水地下找 ,高处无水低处挑 ,有水车到无水止 ,无水再挖三丈深 ,抗旱保苗创丰 收 。通过三年的艰苦奋战 ,毛田终于摘掉了“吃返销粮 ”的帽子。
一九六三年 ,听到汇报并对毛田产生浓厚兴趣的华国锋等人赴毛田作深入农村 调查 ,实地看了之后 ,认为汇报的情况和实地看到的情况是一致的 。华国锋对毛田 赞不绝口 ,要求把毛田经验总结好 ,在全地区树立起这个典型 。并临时改变行程, 原计划只到毛田看半天 ,改为在毛田住下来 ,总结毛田经验 ,并决定在毛田召开全 地区县、区、社书记会。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下旬 , 中共湘潭地委在毛田召开全区县 、区 、社书记现场 会 。这次会议打破了常规开法 ,不是由领导作报告 ,而是以县编为学习小组 ,县委 书记为组长 ,带领区 、社书记到毛田自选一个大队一个生产队 ,用四天时间同该队 社员同吃 、同住 、同劳动 ,进一步了解毛田在三年困难时期治山 、治水 、改土 、修 建公路等情况以及社员每人每年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等方面情况 , 以实地察看为 主 。大家经过四天“三同 ”,一致认为毛田所干的事是扎实的 ,反映的情况是真实 的 。学习组下去的时候正是毛田人民闹“过年 ”的时候 ,大家看到社员杀猪宰羊、 打豆腐 、烫粉皮的情景都感到羡慕 ,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有些差距 。各县学习组在向 华国锋汇报时 ,一致认为毛田所干的事是实实在在的 ,下边还有不少的经验毛田区 委没有掌握 、汇报上来 。大家认为这种开会的方法很好 ,既进一步检验了毛田向上 汇报的情况有无 “ 浮夸风 ”,又解决了少数到会人员对毛田变化抱怀疑态度 。从 此 ,毛田坚持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的事迹在整个湘潭地区传开了 。一九六三年九
月 , 中共湖南省委作出 《向毛田区学习的决议》, 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 、省委副书 记王延春等领导多次去毛田做调查 。在毛主席于一九六四年发出了“农业学大寨 ” 的号召以后 ,湖南再次掀起了“学大寨、赶毛田 ”的热潮。
一九六四年 , 中央考虑要在农村树立一个先进典型 ,成为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 帜 ,开展比 、学 、赶 、帮 、超的活动 。毛主席刚开始其实想要树毛田 , 中央其他领 导认为毛田是好 ,但它是一个区 ,下属四个人民公社 ,全区有六万多人口 ,社与社 队与队之间不平衡的问题会存在 ,如农田基本建设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时难 以解决 , 因此主张树大寨大队 。因为大寨是一个村子 ,全村只有二百来人口 ,面积 小 ,有问题好解决 。经过大家充分讨论 ,反复比较 ,大家认为树大寨好 ,于是毛主 席再三权衡 ,提出了“农业学大寨 ”。毛主席又告诫华国锋 ,要戒骄戒躁 ,典型之 间也要相互学习 。于是在一九六五年华国锋要求毛田派出一部分大队党支部书记去 大寨跟班学习 。后经陈永贵同志同意 ,毛田派出二十名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大寨跟班 学习 ,既学大寨治山 、治水 、改土经验 ,又向大寨传授南方种水稻技术 。从此 ,大 寨与毛田成了一对竞争好友。
通过对大寨经验的学习借鉴 ,毛田区的干部和社员继续开展治山 、治水 、治 土 ,从根本上改变了毛田面貌 ,毛田的山间田野沸腾起来了 。更为可喜的是 ,毛主 席关于兴办社队企业 ,农村办工业的设想 ,在七十年代的毛田也逐步实现了 。毛田 区 、公社和社队企业蓬勃兴起 ,茶园 、桑园随处可见 ,丝绸厂 、茶厂 、扇厂 、农机 制造厂 、矿石加工厂 、农副产品加工厂等已初具规模 。农村基层的科教文卫公共事 业发展更是如星星之火 :南冲公福鼎市的鱼苗场 、育种温室 、土壤分析室 、科研站 良种陈列室等 ;公社有小水电站 、每个公社都一至二所完全中学和多个小学 、每个 大队都建了免费的幼儿园 、云山中学的师生在田间上农牧物课并配备了物理化学实 验室 ;他们还定期举办公社农机手培训班 、毛田四个公社还联合建设了一所“五 . 七 ”大学 ,培养高层次人才 ;公社 、大队的业余文艺宣传队经常为社员演出 ;召开 社员大会研究年终分配 、组织农民代表同会计核对账目 、运用大字报交流等 ,参与 民主政治形式也屡见不鲜 ;每个公社都有生活用品门市部 、多数大队都设有代购代 销店 、供销社扶持各生产队发展药材 、桑树等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 ;改善社员居住 条件的自来水设施与公社社员新村建设等新生事物也层出不穷。
当时的岳阳县委书记兼毛田区委书记许志龙出席了全国农业学大寨表彰大会, 相思公社刘家大队党支部书记刘永初还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们都受到了 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人民画报》 连续十三期以 《从毛 田看人民公社》 为题 ,报道了毛田的光辉业迹 ,为我们留下了那些真实还原人民公 社的珍贵画面。
就全国来看 ,到一九七八年我国灌溉面积达八亿亩 ,与一九六五年相比增长了 百分之七十 。农业达到每人有一亩以上稳产高产田 。同时还完成了二点六亿亩的除 涝和六千二百万亩的治盐碱任务 。全国修建水库达到八万多座 ,人工河渠增加了三 百多万公里 ,修配套机井二百二十万眼 ,数量增长了百分之九百三十五点八九 。又 由于支农工业的发展 ,到七十年代末农村机械化程度开始提高 ,农村用电开始普 及 ,拖拉机 、电动机 、柴油机 、脱粒机 、粉碎机等机械和动力设备都进入广大农 村 ,化肥也开始大量使用 ,一些科技良种普遍推广 。使农业基础设施 、生产条件大 大改变 。“农业学大寨 ”运动带来的显著成果 ,就是粮食乃至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和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的统计 ,从一九六三年到七十年代末 ,十 六七年的时间内全国粮食产量都是持续增长 ,再无出现过减产、滑坡状况。
从整个农业学大寨运动看来 ,应当充分肯定它的三个方面 :一是发扬自力更生 精神 ,不随便向国家伸手 。当时有许多地方不立足于发挥当地群众的力量 ,而偏重 于依赖国家的支援 。在学大寨的运动中 ,各地纠正了“等 、靠 、要 ”的思想 ,干部 群众的精神面貌大变 ,农业生产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二是大搞农业基本建设 ,改变 生产条件 。全国各级党委加强领导 ,几亿农民上阵 ,干部带头 ,栉风沐雨 ,披星戴 月 ,战天斗地 ,成绩是巨大的 。运动中搞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后来多年的农业增 产都起了保证作用 。三是基层干部参加生产劳动 ,联系群众 ,不搞特殊化 ,这种作 风值得永远保持发扬 。 因此说 ,“农业学大寨 ”运动给中国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 完全称得上是一场革命!没有那场农业升级改造的运动 ,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农业!
一九七五年九月 ,经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 ,召开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 议 。会上宣布 ,全国已有学大寨先进县(市) 三百一十六个 , 占全国县(市) 总数 的百分之一十三点四 ; 已有粮食平均亩产上 《纲要》(四百斤) 的县(市) 七百二 十五个 , 占县(市) 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一点二 。会后 ,全国各地组织了一百六十万
干部深入农村进行工作 ,对全面推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再次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四节 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 ,正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的时刻 , 由毛泽东 等亲手缔造的人民解放军再次进入老人家的视野 。作为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人 ,他 对军事工作的思考更多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 ,而不仅仅是从军队的局部 出发 。这种思想从他领导秋收起义开始就发挥着作用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 ,毛泽东 在总结红军攻打茶陵县城战斗的经验教训时 ,为军队制定了三大任务 :第一 ,打仗 消灭敌人 ;第二 ,打土豪筹款子 ;第三 ,做群众工作 。在建立井冈山根据地过程 中 ,他明确提出“军队的党要帮助地方党的发展 ”,“军队武装帮助地方武装的发 展 ”。毛泽东在一九二九年十二月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更是明确红军的性质 :“中国的 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特别是现在 ,红军绝不是单纯地打仗 的 ,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以外 ,还要负担宣传群众 、组织群众 、武装群 众 、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新中国成 立后 ,毛泽东始终很注意用军队或者说军队的组织方法来推动全局的工作 。可能由 于长期的军事生活和指挥作战 ,他在指导社会改造和经济建设的时候 ,常常采用类 似用兵作战的方法 ,使用一些军事术语 。同时 ,在指导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生活时, 毛泽东也很注意发挥“军队 ”的作用。
一、全国学解放军的由来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 ,针对国内外一些共产党领导人出现脱离群众的情况 ,毛泽 东巧妙地用“军队 ”将“地方 ”的军 。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说 :鉴于国 际教训 ,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人有很多特殊权利 ,可能形成特殊阶层而脱离群众。 在我国也有可能出现新贵族 。所以要警惕干部生活上的特殊化 、贵族化 。县委以上 机关干部全国有几十万人 ,一定要防止特殊化 、贵族化 。当与会的有的解放军干部 提出在和平时期逐渐缩小军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待遇差别和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之 间的待遇差别的建议时 ,毛泽东说 :我赞成这样做 ,但不要搞绝对平均主义 。他还 用强调的语气说 :“我是历来主张军队要艰苦奋斗 ,要成为模范的 。一九四九年在
这个地方开会的时候 ,我们有一位将军主张军队要增加薪水 ,有许多同志赞成 ,我 就反对 。他举的例子是资本家吃饭五个碗 ,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 ,他说这 不行 。我说这恰恰是好事 。你是五个碗 ,我们吃酸菜 。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 ,就 出模范 。解放军得人心就是这个酸菜 , 当然 ,还有别的 。现在部队的伙食改善了, 已经比专吃酸菜有所不同了 。但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 政治本色 。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 ,辽西战役的时候 ,正是秋天 ,老百姓家里很多苹 果 ,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 。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 。在这个问题上 ,战士们自觉 地认为 :不吃是很高尚的 ,而吃了是很卑鄙的 , 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 。我们的纪律 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 。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 的 ,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 。一个苹果不吃 ,饿死人没有呢? 没 有饿死 ,还有小米加酸菜 。在必要的时候 ,在座的同志们要住棚子 。在过草地的时 候 ,没有棚子都可以住 ,现在有棚子为什么不可以住? 军队这几天开会 ,他们慷慨 激昂 ,愿意克己节省 。军队这样 ,其他的人更要艰苦奋斗 。不然 ,军队就将你的军 了 。在座的有文有武 ,我们拿武来将文 。解放军是一个好军队 ,我是很喜欢这个军 队的。”(参见《毛泽东年谱》第 3卷 34页) 当时 ,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精神面貌的确 令毛泽东眼前一亮。
一九五九年 ,林彪出任国防部长并主持军队工作后 ,我军在战争年代形成的 革命传统在部队中更加发扬光大 。林彪高度重视政治建军 ,重视军队的思想革命 化建设 。他在一九六〇年二月全军高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 我们革命的军 队 ,要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要活泼 。并特别强调精神方面的因素说 :“军队 建设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进行物质上的建设 ,一方面要进行精神上的建设 。精 神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物质的东西 ,精神的东西和群众结合起来就会更成强大的物 质力量 。搞军事训练 、政治训练 、文化训练 ,都不是物质的东西 ,但是它能够使 物质发挥作用 。作风也不是物质的东西 ,它看不见摸不着 ,但是 ,假如人人都养 成了好作风 ,不仅平时 ,特别是战时 ,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林彪还两 次向毛泽东请示 ,将毛泽东在一九三九年提出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艰苦朴 素的工作作风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三句话 , 加上 “ 团结 、紧张 、严肃 、活 泼 ”八个字作为军队的“三八作风 ”,毛泽东对此表示非常赞同。
一九六〇年九月十四日至十月二十四日 , 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扩大会议 。会议 作出了 《关于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决议》。这个决议 ,从内容到表达方式都尽 量参照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 ,林彪称自己是在“复古 ”。总参谋长罗瑞卿将 决议呈送毛泽东后 ,并把此点(指林彪“复古 ”的提法)报告了毛泽东 ,毛泽东十 分高兴 。他亲自动手进行修改并指示印发党 、政 、军 、民各系统 。十二月二十四 日 , 中共中央批准这个决议时指出 :“这个决议不仅是军队建设和军队政治思想工 作的指针 ,而且它的基本精神 ,对于各级党组织 、政府机关以及学校 、企业部门等 都是有用的。”此外 ,林彪指示部队大力加强学习毛泽东思想 、学习毛泽东同志著 作 ,大力提倡“ 四个第一 ”“三八作风 ”,并在基层连队广泛开展“ 四好连队 ,五好 战士 ”的活动和群众性练兵活动 。林彪在军队的这些做法很受毛泽东赏识 ,毛泽东 开始思考怎样用军队推动地方的工作。
在这一时期 ,人民解放军在保卫国家安全方面也做出了突出成绩 ,不仅粉碎了 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的图谋 ,而且在一九六二年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中取得重 大胜利 。毛泽东对人民解放军的表现十分高兴 。一九六三年二月十五日 ,总参谋长 罗瑞卿在陪同毛泽东会见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时当面向毛泽东汇报 ,西藏军区司令 员张国华总结经验时提到这次边境作战部队表现得很好 , 是因为做到了 “ 两不 怕 ”:一不怕苦 ,从上到下没有叫苦的 ;二不怕死 ,前仆后继 ,倒下一个马上有人 顶上去 。毛泽东听了非常高兴 ,说 :“过去岳飞讲文官不要钱 ,武将不怕死 ,天下 太平矣!这句话有片面性 , 因为它缺了一面 ,好像文官不要钱 ,但是可以怕死 ,武 将不怕死 ,却可以要钱 。我们解放军则是文官既不要钱 ,也不怕死 ,武官既不怕 死 ,也不要钱 ,这样岂不更好 ,天下岂不更太平!”他还把解放军与岳家军对比, 借用金兀术的话说 ,撼山易 ,撼岳家军难 。“谁要撼我们解放军 ,那就更加困难 了 。撼山易 ,撼解放军难。”(参见《毛泽东年谱》第 5卷 192页)
一九六三年是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一年 ,各行各业重现生机 。工农业各条战线 开展的比学赶帮运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与此同时 ,毛泽东也在思考着如何推动城 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特别注意军队方面的动向 。这年二月解放军总政治部召开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总参谋长罗瑞卿在讲话中提出了宣传典型 、运用典型的问题 , 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 。总政治部随即向全军发出学习雷锋和“南京路上好八连 ”
的通知 ,在全军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 。雷锋和“南京路上好八连 ”两个典型同时进 入毛泽东的视野 。在学习雷锋的热潮中 ,毛泽东还应《中国青年》 杂志的邀请题写 了“ 向雷锋同志学习 ” 的题词 。 同时 ,他也十分关注“南京路上好八连 ”这个典 型 。一九六三年八月一日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六周年之际 ,毛泽东挥笔为 “南京路上好八连 ”题写了杂言诗 《八连颂》:“好八连 , 天下传 。为什么? 意志 坚 。为人民 ,几十年 。拒腐蚀 ,永不沾 。因此叫 ,好八连 。解放军 ,要学习 。全军 民 ,要自立 。不怕压 ,不怕迫 。不怕刀 ,不怕戟 。不怕鬼 ,不怕魅 。不怕帝 ,不怕 贼 。奇儿女 ,如松柏 。上参天 ,傲霜雪 。纪律好 ,如坚壁 。军事好 ,如霹雳 。政治 好 ,称第一 。思想好 ,能分析 。分析好 ,大有益 。益在哪? 团结力 。军民团结如一 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毛泽东年谱》 第 5卷 244 页) 该诗热情赞扬了八连“拒 腐蚀 ,永不沾 ”的优秀品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首诗是毛泽东号召人民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 ,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宣言书。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五日至一九六四年一月七日 ,全国工业交通工作会议在北 京召开 。会议召开之前 ,毛泽东收到冶金工业部部长王鹤寿上报的《为了加强思想 政治工作 ,提议在企业里学习解放军的报告》。 王鹤寿在报告中说 ,今年我们在企 业里 , 除了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和开展增产节约 、“五反 ”运动以外 ,主要抓了两件 事 ,其中之一是学习解放军的政治工作 。学习解放军的政治工作 ,就是用解放军的 政治工作的方法 ,发扬主席过去所批示的《鞍钢宪法》 精神 。这不仅使我们找到了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范例 ,而且解决了许多过去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 ,效果是 显著的 。工业部门学习解放军 ,这正是毛泽东几年来考虑的一个问题 。这个报告来 得适逢其时 。报告是十二月九日写的 ,毛泽东十一日就批给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 济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工业交通办公室主任薄一波 :“此件请你看一下 。别的工业 部是否也抓起了思想政治工作 ,请你查后告我 。看来学解放军 ,并且调一些解放军 好干部到工业部门工作 ,是一个好办法 。请你考虑一下这个问题。”(《毛泽东年 谱》第 5卷 287页)
事也凑巧 ,十二月十四日 ,毛泽东又看到了中共黑龙江省北安县党委宣传部符 金声写给中共中央的信 。信是十一月写的 ,十二月十三日 , 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 将其编入《群众反映》第八十三期 ,并冠以《农村的政治思想工作需要加强》 的题
目。(《毛泽东年谱》第 5卷 293页)来信说 , 目前农村的政治思想工作 ,虽然上面 一般都有布置 ,但往往落实不到基层 。农村政治思想工作不能落实到生产队的原因 是:(一 )认识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二 )上面有的机构设置不当 ,使一些职能部 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却把下面党组织的主要负责同志牵扯在行政事务圈子里拔 不出来。(三) 生产队没有政治思想工作队伍 。因此建议 :一是撤销类似生产办公 室那些党政不分的重叠机构 。二是每个生产队应像军队的连队那样 ,配上一个政治 委员 ,专门负责生产队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党的工作 。毛泽东看到后 ,立即将其批 转给负责中共中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 、国家主席)、邓小平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务院副总理) 和彭真(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 书记处书记 、北京市委书记 、市长), 提出是否可以在生产队设一专职人员专门抓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在城市工业 、商业和居民区也仿照解放军从上到下设政治部、 政治处和指导员的建议 ,并请中共中央书记处商议后提请常委讨论。
十二月十三日 ,薄一波收到毛泽东关于王鹤寿报告的批示后 ,立即着手进行调 查工作 。十二月十五日 ,薄一波即致信毛泽东 ,信中说 :您十二月十一日关于王 鹤寿同志的报告给我的批示 , 已于十三日收读 。我正遵照您的指示 , 召集工业各 部的同志 ,查询各部学习解放军和石油部抓政治思想工作的情况 ,并讨论怎样加 强工业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问题 。学习解放军 ,调一批解放军的好干部到工业部 门工作 , 确是加强工业企业政治工作的好办法 。几年以来 , 石油部就是这样做 的 , 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并且创造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企业中进行思想政 治工作的经验 。其他工业部门如水利电力部 、冶金工业部 、化学工业部也正在开 始学习石油部的经验。
十二月十六日毛泽东收到薄一波的信 , 立即致信军队的几位主要负责人林 彪 、贺龙 、聂荣臻 、罗瑞卿 、 肖华 , 向他们正式提出工业部门学解放军的问题。 信中说: 国家工业各个部门现在有人提议从上至下(即从部到厂矿) 都学解放 军 ,都设政治部 、政治处和政治指导员 ,实行四个第一和三八作风 。我并建议从 解放军调几批好的干部去工业部门那里去做政治工作(分几年完成 ,一年调一批 人), 如同石油部那样 。据薄一波同志说: 现在已有水利电力部 、冶金工业部 、 化学工业部正在学习石油部学解放军的办法在做 。我已收到冶金部学解放军的详
细报告 ,他们主张从上到下设政治部 、处和指导员 。看来不这样做是不行的 ,是 不能振起整个工业部门(还有商业部门 ,还有农业部门) 成百万成千万的干部和 工人的革命精神的 。……请你们考虑一下是否可行 ,然后我和中央常委同志同你 们谈一下(有个别管工业的同志参加 ,林有病可不出席), 把方针确定下来 。这 个问题我考虑了几年了 ,现在因为工业部门主动提出学解放军 ,并有石油部的伟 大成绩可以说服人 ,这就到了普遍实行的时候了 。解放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事 工作 , 经林彪同志提出四个第一 、三八作风之后 , 比较过去有了一个很大的发 展 ,更具体化又更理论化了 , 因而更便于工业部门采用和学习了。(《毛泽东年 谱》 第 5卷 293 页)
十二月十九日 ,薄一波又将工业 、交通部门学习解放军政治工作经验的情况 向毛泽东作了详细的书面报告 。报告说 :根据毛泽东十二月十一日的批示 ,对国 务院工业交通各部抓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进行了初步检查 。情况基本上可以分为 两类 :一类是认真抓了 ,确实抓起来了 。石油部就是这样 。这个部比较全面地系 统地学习了解放军政治工作经验 , 找到了一套适合于工业情况的比较完整的方 法 ,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类是抓了一些 ,如有些部 ,像铁道部和交通部 ,从部 到企业设置了政治工作机构 ,建立了一些政治工作制度 ;煤炭部和一些部也设立 了政治部 ,一机部在其直属的二十二个厂设立了政治工作机构 ; 邮电部在四个省 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 。但是它们抓得不够经常 ,不够系统 ,还没有找到一套适合 于本部门情况的方法 , 因而成绩不大 。薄一波认为 :石油工业部的思想政治工作 所以抓得比较好 ,就是由于他们能够结合石油战线的具体情况 ,成功地运用了解 放军成套的政治工作经验 。石油部为工业交通部门学习解放军树立了一个好的榜 样 。大庆的经验 ,贯穿着毛泽东所重视的群众运动传统方式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模 式 , 自然引起毛泽东的关注 。他对石油部学习解放军的经验和作风 ,在极其困难 的条件下把全国石油厂矿力量组织起来打歼灭战 ,多次给予赞扬 。一九六四年一 月七日 ,毛泽东在听取全国工业交通情况汇报时 ,指示报纸要写点新鲜事物 ,报 道学习解放军 、学习石油部。(参见 《毛泽东年谱》 第 5卷 302 页) 于是 ,二月一 日的 《人民日报》 在头版整版发表社论 《全国都要学习解放军》, 同时还在第二 版开辟专栏 《学习解放军无产阶级化的革命精神》, 轰轰烈烈的全国学人民解放
军运动的序幕正式揭开。
二、政治工作是解放军的生命线
解放军的政治工作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保证实现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绝对领 导而在军内开展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 。其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 党的纲领 、路线 、方针 、政策教育全军指战员 ,在政治 、思想和组织上保证党对军 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人民军队的革命性质和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 ,贯彻执行党的纲 领 、路线和国家的宪法 、法律 ,保证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队素质 、战斗力的提高, 完成军队所确定的各项任务。
中国共产党在军队的政治工作 ,是人民解放军的生命线 ,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 源泉 ,是团结自己 、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任务 ,是根 据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路线 ,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总目标、 总任务 , 以及由此规定的军队任务确定的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军 队政治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共产 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服务于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 ;服务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从政治上 、思想上 、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 导和人民军队的性质 ;保证军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保证军队内部的团结和 军政军民团结 ;保证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 。政治机关是党的工作机关 。党对军队的政治 、思想 、组 织领导主要是通过政治工作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央军事委员会通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领导全军政治工作 。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 、后勤工作以及 其他工作 ,在军队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 ,分工合作 ,密切配合 ,结成军队工作的 整体 。政治工作主要由各级政治机关 、政治工作人员组织实施 。政治工作也是全军 人员的共同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 ,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为一门具有鲜明 党性与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它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 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军队建设的学 说为理论基础 , 以研究和阐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规律及其应用为使命 。以 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提出和总结的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的理论原则与
方法 ,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是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 主要内容是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以思想 政治教育为中心环节 ;实行官兵一致 、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 ;发扬政治 、经济 、军 事民主 ;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工作作风 、科学的工作方法和 领导方法 。其中最根本的是 :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深入基层 ,调查研 究 ,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把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同部队的具体情况结合起 来 ,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相信群 众 ,依靠群众 ,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从群众中 来 、到群众中去 ,集中起来 、坚持下去 ;坚持政治工作为党的总任务 、总目标服 务 ,为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服务 ,密切结合部队作战和各项任务 、各项工作的实际来 进行的指导方针 ;坚持发挥各级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人员的模范作用。
政治工作总的可概括为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两大方面 。按业务性质区分 ,主要 包括 :宣传教育工作 ,党和共青团的组织建设 ,干部工作 ,保卫工作 ,文化工作, 群众工作 ,敌军工作 ,兵役 、预备役和民兵政治工作等 。从工作对象 、范围或部队 担负的任务区分 ,有战时政治工作 ,军事训练 、国防科研 、施工 、生产 、执勤中政 治工作 ,后勤政治工作 , 院校教学中政治工作 ,等等。
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 对 在部队建立党组织与政治工作组织机构作了明确规定 。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党组织 是 :在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单位的机关和直属队 ,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直属党 委员会或党(总)支部委员会 。在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在连 和相当于连的单位建立党的支部委员会 。连队党支部是党在军队基层组织中的战斗 堡垒 。政治工作组织机构主要是 :在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设立政治机 关 。各级政治机关在上一级政治机关 、同级党委员会和政治委员的领导下 ,负责管 理本部队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 ,履行国家机关赋予的有关职能 。全军最高政治机关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此外 ,人民解放军在团以下部队还设有中国共产主义 青年团团工作委员会 、营总支委员会和连支部委员会 , 以及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 这个条例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思想 ,总结了几十年来军队政治工作的丰富经验 , 阐
明了军队政治工作的重大原则 ,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 ,是中国 军队政治工作的法规和行动准则。
三、学习解放军发挥政治工作优势
在全国学习解放军的热潮中,《人民日报》 发表的社论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解 放军几十年来不但继承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 ,而且在新的时期有了新的 发展 。这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教导的结果 ,也是解放军全体指挥员和战斗员长期 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结果 ,是解放军长期进行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的结果。
社论强调指出 ,解放军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就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全体指挥 员和战斗员的头脑 ,坚持在一切工作中按照毛泽东思想办事 。解放军广大战士和各 级干部大学毛泽东同志的著作 ,用毛泽东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指导自己的行 动 ,改造自己的思想 。让“读毛主席的书 , 听毛主席的话 ,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 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成为广大干部和战士自觉的行动 。我们学习解放军 ,发挥政治 工作优势 ,关键就在于大抓政治思想工作 ,坚持“ 四个第一 ”的原则 ;坚持我国革 命军队的优良传统“三八作风 ”;注重创造四好连队 、加强基层建设等等 。解放军 这样重视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是值得全国学习的 。全国各个战线上的同志学习 解放军 ,就应当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红旗 ,用毛泽东思想把自己武装起来 ,坚持 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原则 ,经常检查自己的思想 、工作和行动 ,研究和整理自己的 工作经验 。就应当反复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 ,运用毛泽东同志的立场 、观点和方 法来具体地分析、研究和处理实际问题。
社论同时指出 ,解放军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支革命化的军队 ,最根本的原因是: 解放军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 ,在一切工作中用毛泽东思想挂帅 。而毛泽东思 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 ,是中国人民革命和 社会主义建设的指针 。这些都是解放军无往而不胜的根本原因 。全国学习解放军, 就是要把解放军这些方面的宝贵经验学到手。
学习解放军 ,就是要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 紧紧把 握“ 四个第一 ” 的原则 , 即 :一是在对待人和物的关系时 ,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 位 ; 因为人的因素 ,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 ,物质条件是重要的因素 ,但决定的因素是我国人
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和革命精神 ,是广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 。二是在处理各种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关系时 ,把政治工作放在第一位 。政治 是统帅 , 是灵魂 。政治工作就是做好人的工作 。政治工作不只是解放军的生命 线 , 而且是一切革命工作的生命线 ,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政治工作做好了, 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起来 。三是在处理事务性工作和思想工作关系 时 ,把思想工作放在第一位 。 因为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 ,人们的思想状态如何就 决定工作的结果如何 。正确的思想 ,是工作成功的条件 。不正确的思想 ,是工作 失败的根源 。要把各项工作做好 ,首先必须做好思想工作 。 四是在处理书本教育 和活的思想关系时 ,把活的思想放在第一位 。书本要读 ,但重要的是掌握活的思 想 ,把书本教育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我们要像解放军那样认真抓活的思想 ,在 工作中带着问题学习毛泽东的著作 ,学会用毛泽东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要学会 及时掌握群众生活的脉搏 ,掌握群众思想变化的规律 ,才能够从实际出发来进行 思想工作。
与此同时 ,要大力学习解放军在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 ,经由长期艰苦的革命 斗争所培养成的优良作风 。解放军的 “ 三八作风 ”,就是我国无产阶级的革命作 风 ,是我国革命前辈优良传统作风的发扬光大 ,是值得全国学习的 。首先 ,要像 解放军那样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就是在一切工作中都要以毛泽东思想为 明确的政治方向 。热爱国家 、热爱人民 、热爱社会主义 ,对无产阶级的事业无限 忠诚 。党和国家哪里需要 ,就热情地奔赴哪里 ;到哪里爱哪里 ,就全心全意地保 卫它 ,而且用自己的心血来建设它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把个人利益无条件 地服从革命利益 。坚决执行党的路线 、方针和各项政策 ,并且向一切违背党的路 线 、方针 、政策的倾向作不调和的斗争 。其次 ,就是要学习解放军艰苦朴素的工 作作风 。努力继承发扬艰苦奋斗与勤俭建国 、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作风 ;坚持与人 民群众同甘共苦的作风 ;反对铺张浪费 、贪污腐化等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 作风 。要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深入调查研究 ,从实际出发 ,按照 客观规律办事 ,把革命干劲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 。坚决反对脱离实际 、脱离群众 的官僚主义作风 ;反对华而不实 、弄虚作假的浮夸作风 。再次 ,学习解放军善于 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要在战略上藐视困难 ,在战术上重视任何具体困难,
善于根据不同的时间 、地点和条件 ,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方法 ,来克服困难 ,做 好工作 。既要反对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的经验主义 ,也要反对不问条件 、机械搬 运别人经验的教条主义。
社论最后强调 :各级党政领导机关 ,各工矿企业单位 ,各项事业单位 ,各群 众团体 ,各人民公社 ,都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像解放军那样 ,把政治思想工作 真正落实到基层单位 ,进行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 ,把根基打得扎扎实实 ,牢牢靠 靠 。我们要把做好人的工作放在第一位 ,把做好活的思想工作放在第一位 ,把六 亿人的思想工作认认真真 、切切实实地抓起来 ,而且逐步建立起经常坚持的 、有 系统的政治工作制度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战线上 ,逐渐 锻炼成一支能打大仗 、能打硬仗 、能打恶仗的 ,真正又红又专的英雄队伍 。我们 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飞跃发展。
相关文章
- 刘飚|《毛泽东时代研究》第三册第四章 关键时刻:党内三次重要会议
- 刘飚|《毛泽东时代研究》第三册第三章 三面红旗:经济大革命的重要标志
- 刘飚|《毛泽东时代研究》第三册第二章 党的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
- 刘飚|《毛泽东时代研究》第三册第一章 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刘飚|《毛泽东时代研究》第二册结 束 语
- 刘飚|《毛泽东时代研究》第二册第十三章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刘飚|《毛泽东时代研究》第二册第十二章 强化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刘飚|《毛泽东时代研究》第二册第十一章 国家各项事业创新发展
- 刘飚|《毛泽东时代研究》第二册第十章 开辟民主法制建设新纪元
- 刘飚|《毛泽东时代研究》第二册第九章 制定宪法与全面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 刘飚|《毛泽东时代研究》第二册第八章 农业农村发展与工业化战略
- 刘飚|《毛泽东时代研究》第二册第七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