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上瘾症”
曹建海
迄今为止,最害人的“上瘾”有两种:一为“性瘾”,克林顿、伍兹均患有此症,据说通过治疗皆有好转;二为“毒瘾”,满文军、酒井法子榜上有名,对于人类而言,属于一旦上瘾几乎难以根治的“上瘾症”。
除了权力,中国政界也有一种极端的“上瘾症”,叫 做“房地产上瘾症”,可谓集中了上述两大上瘾之大成:一是“房地产上瘾症”可为官员带来高层最关注、便于提拔的经济增长指标,为行政机构和个人带来数不清的“土地收入”,可以满足不少官员讨好女性之开支;二是和毒瘾一样的不可根治性,只要进行房地产调控,高层必然神色凝重,好比将“死不公开”的自家财产充作公用一样不甘心,一再呼号自己有“两难”、“多难”,向公众展示自己生不如死、痛不欲生的表情,正是犯了“房地产上瘾症”的直接表现。
“房地产上瘾症”的形成,根源在于自信万能而又拒不承认错误的中央高层的“错上加错”,典型的表现是作为“救市灵药”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对“银行新增信贷”的高度依赖。这是一种极度漠视民生、甚至把损害民生作为经济增长源头的做法。一旦经济增长稍有困难,就会要求老百姓自掏腰包补助产业和企业,现实中要求银行储户在“负利率”的条件下存款,本身就是广大公众对政府控制的产业和企业(包括炒楼“事业”)强制性补贴行为;在经济停滞和宽松信贷的外部环境下,银行只能将房地产作为主要选择:在他们的眼里,哪怕是开发商自演自卖的炸药包——“假按揭”,也比政府倡导的“新兴战略产业”信贷投向要好得多。
只要“房地产上瘾症”发了,曾经一切的信誓旦旦(例如两个多月前的“新国10条”),就必然被“病患者的鼻涕泪水”、“醉酒者的撒泼打滚”、“欠债者狂嚎‘要命有一条’”的种种行为所取代,这正是当代中国政治家的领导艺术。既然是“中国特色的领导艺术”,就不必拿任何礼仪规则作参照了。
用官话解释“房地产上瘾症”,就是典型的“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论。高层不愿承认的态度可以理解,正如吸毒者不愿意承认自己吸毒一样,但是他们的行为实实在在地证明了他们属于““房地产上瘾症”患者。在占就业极少数的房地产业叫苦、调控还未见成效时,加大货币投放、放松房地产信贷控制,将使已经停滞的中国经济重新走向“粗放经济”(贡献小于祸害的经济活动)、“投机经济”(通过各种方法将别人的钱转移过来的个人、机构和企业的经济活动),这是一个将中国经济社会推向覆灭的政策。聊以慰籍的是,在这次覆灭当中,那些不甘心牺牲当前利益的既得利益集团,将会得到他们应得的历史清算。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