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历史来了个螺旋:清华94年前就是“留美预备学校”

云淡水暖 · 2010-07-28 · 来源:
富人移民潮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给荥榕版主:清华大学九十四年前就是“留美预备学校”

云淡水暖


荥榕版主很幽默,来了一嗓子“13000名清华学子在建设美国加州说明了什么? ( 荥榕 10-07-27 16:06:33 )”,在文中,荥版主比较激昂地设问“我们的教育难道就是为外国人培养人才吗?我想问问我们的教育部,中国一流的高校每年为外国培养了多少人才?有数据吗?可能他们自己都弄不明白。为他人做嫁衣裳,中国从事教育的许多人和机构包括北大清华,你们不觉得可悲吗?不觉得可叹吗?那些留在外国或已经成为了外国人的中国籍学子们,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容不下你们吗?”

草民劝荥榕版主稍安勿躁,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清华大学的前身,就叫做“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的称谓,恰恰是清华近百年历史的起点,几年前,草民曾经在清华大学网站之中见到过这样的介绍:“1911年 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不知道这行字现如今还在不在。

据资料介绍: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弃都而逃。1901年,李鸿章被迫与各国签订耻辱的《辛丑条约》,同意向十四国赔偿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1908年,有中国外交人员发现“赔多了”,经过艰苦谈判,美国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双方协议,创办清华学堂,并自1909年起,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

应该说,美国和西方的这一招是很高明的,用中国自己的钱,力图培养出具有西方思维的精英人群。曾经被鲁迅先生斥骂为“资本家的乏走狗”的梁实秋先生说过,美国的此举“本意是好的“,但又令留学者不无屈辱感觉。

而美国的这一“善举”,曾经在南方报系、央视等媒体上被大加赞誉。现如今的壮观现象,不过是当年的再现而已。

但情况也并非一直如此:清华大学网站主页的自我简介说“清华大学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1万余名学生,其中包括一大批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治学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从‘五四’爱国运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到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学生运动,从施滉、韦杰三到闻一多、朱自清,生动地展现了清华师生的革命精神。解放后,清华大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又红又专’方向,培育‘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探索出一条‘爱国、成才、奉献’和‘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成才道路。”

清华自我介绍的“坚持‘又红又专’方向,培育‘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那种氛围,在当今之时事下,还剩余几分?“红”是什么,恐怕早已淡忘,倒是见到不少贤达学阀在大喊“大公无私是罪恶”、“人的自我实现至高无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需要甘于寂寞,耐得清贫,乐于奉献的境界。原先的清华留学归来的学子,如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们,是抛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学术环境回来艰苦奋斗的,现今的师长们,还有几人身体力行着呢,而今的学子们正好是逆向而去,奔国外有可能得到的国外优越的生活、学术环境而去的,现今社会的价值体现似乎只有一个标准:金钱,教育象牙塔里的腐败,已经彰示了原有价值观的颓势。而获得金钱优势的其中两个重要途径,要么贵为权势者,要么贵为买办,这又与外留是盘根错节的。

引一篇《南方周末》的欢呼“瞩目中国政坛:新一代海归官员渐担重任”,大有主角儿登台之势,“改革开放后负笈欧美的新一代‘海归’群体悄然登场”,“据不完全统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副省部级以上干部有几十人之多,但相对于全国千名以上的副省部级干部而言,比例并不算高,只相当于百分之几。”,“海外留学生归国后从参与的领域来看,经济界、教育界和科研院所的“海归”人士有的高达85%以上…”,这些数字的背后,无不伴随着丰厚的行政资源、社会资源,还有一个更加庞大的群体就是各外资跨国公司中的白领买办们,这些群体要么大权在握,要么数十万、数百万的年薪,被无数次地赞誉为“成功人士”,相形之下,王淦昌、邓稼先们隐姓埋名数十载,为国争光的成功理念,显得不那么“与时俱进”了。

全国各地大小党政官员的子女,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这么巨额的收入,能够争先恐后地将子女“自费”送到学费昂贵的欧美学校念书,从小小的科长、所长、处长,到市长、X长,莫不如是,有的从中学就开始“留学”了,作为执政党宗旨体现者、社会管理者们如此,怎能够苛求可能是倾其全家所有,甚至背负巨额债务而供养出来的清华、北大学子们呢。

从“留美预备学校”走向“坚持‘又红又专’方向,培育‘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探索出一条‘爱国、成才、奉献’和‘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再返回“留美预备学校”,历史来了个小小的螺旋,“不孝”的难道真是咱们的“清华、北大毕业生”?草民看是大可疑问的。

又:本文的后半部分,“抄袭”自草民的一篇相关内容的旧文,还请明察。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为什么反不得?
  3. 为什么总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对立面?
  4. 刘继明|随想录(20)
  5. 吃饱了才会有道德吗?
  6. 美化军阀是严重错误,整改批判应一视同仁
  7. 孙锡良 | 圆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状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从‘10块’到‘400块’:新农合背后的沉重与希望——请对农民好一点
  10. 子午:请珍惜我们的社会主义传统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到底谁“封建”?
  7.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8. 掩耳盗铃及其他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小岗村分田单干“合同书”之谜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陈中华: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没革命的必要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车间主任焦裕禄
  2. 地图未开疆,后院先失火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