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曾任护卫舰副舰长、海军司令部办公室外事处长、海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海军武官(1995-2000年)、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等。毕业于北京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国防大学国家安全战略与国际战略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太平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会战略分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交流学会、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理事。
经常参与中央和国家机关高层重大政策咨询会议,许多重要建议得到中央领导机关采纳,进入高层决策系统、代表国家与军队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先后出访过50多个国家,先后去美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突尼斯、新加坡等国家讲学,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先后主持完成过“我国21世纪初国家安全利益目标与安全政策构想”、“增强我国战略能力建设”等全国全军重大研究课题,主要学术专著有《全球战略稳定论》、《国家安全战略理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等。
2010年仲夏,空前热浪席卷北半球的同时,7月25日,美韩开始在东北亚举行34年来最大规模联合军演;之前,7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东盟地区外长会上发表关于南海问题的言论,暗示美国要介入南海问题。
据称,美韩军方更多的军演接下来还会在日本海和黄海进行,将在8月16日到26日举行的“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规模比往年都要大。美军最近还在中国附近部署了3艘且每艘可运载多达154枚“战斧”导弹的“俄亥俄”级潜艇。
观察当前整个东亚海域特别是中国近海海域地区态势,复杂、微妙和紧张的气氛正在弥漫,从黄海、东海到南海,战略格局随时可能发生改变。而这一切的背后,毫无疑问是中国的能源安全利益面临空前严峻考验,更进一步,是中美关系面临艰巨考验。
此时此刻,中国的军事战略家们有怎样的深谋远虑?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前所长杨毅教授7月27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从国家军事战略角度,对“三海”时局做了深入分析,坦率发表了他的意见。
恰如其分看待中美关系大局
《华夏时报》:美韩34年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演,以及美国最近在东南亚安全论坛上有关南海问题的言论,被外界认为是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之后对华政策由守转攻的综合布局之一,也是美国政府并非友善的对华政策的全新表露。您怎样看?从军事战略的角度观察,其中有怎样的玄妙之意?
杨毅:从表面上看,美韩声称这次在日本海举行的联合军演,是针对朝鲜发出的“强势信号”,希望朝鲜不要再有类似“天安号”事件的“挑衅行为”。但我认为,美韩双方对于本次军演其实各有需求,或者说是相互绑架。韩国是想以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依托,来显示出对于朝鲜的一种优势或压力;美国则借应韩国要求举行联合军演之机表达对朝鲜的不满,同时向地区其他国家发出信号: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强国,依然在东北亚甚至在整个亚洲、在亚太地区,维持着不可动摇、不可挑战的军事优势。这实际不乏有向中国发出信号的因素。
我们还看到,之前包括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当中,提到了美国不能对南海局势坐视不管,认为中国对南海局势的态度将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利益;包括这次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更加直露地声称美国不支持任何国家对南海主权的要求,认为任何非和平的行动都危及美国利益,美国必须要介入。美国官方这些言论,实际体现出美国对南海政策的重大转变。
美国长期以来对南海主权争端没有“明确介入”的主张,基本采取不介入政策,同时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海洋强国,一直声称主张航行自由权。现在美国改变政策,表面上看似乎是中立,实际上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一种挑战。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对南海200万平方公里海域及其岛礁的司法管辖权,历史上各国对此都没有疑义。只不过是近些年来,由于发现南海地区储存了巨量能源资源,相关国家才开始声称对南海相关海域和岛礁拥有主权。这实际上侵犯了和正在侵犯中国的海洋权益。而中国在一贯坚持这种权益的同时,采取了比较温和的、主张以谈判而不是动用武力来解决争端的态度。
然而坦率地说,如果动用武力,中国一直拥有对这些国家很大的军事力量的优势。但中国为什么没动手?主要是我们在该地区奉行 “睦邻、安邻和富邻”的政策。所以,美国现在挑起南海问题,实际上是企图通过挑拨离间、把水搞浑,利用相关国家与中国的主权争议,来破坏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
从更大的战略态势来看,美国过去八九年来,特别是小布什任期内,由于反恐战线过长,手伸得过长,在世界上屡屡受挫。在东亚和东北亚地区,美国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影响力逐渐下降。而与此同时,中国稳健推进地区合作,赢得了各国的尊重。所以美国感到自己有可能被驱逐出亚洲,或者失去落脚点的危险。因此奥巴马上任之后,喊出要重返亚洲、重返东南亚的主张。美国近来一系列动作实际上都是美国这一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中美关系而言,对于中美关系的大局,我们应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分析看待,而不能把它看得过于严重。
就全球战略格局总体而言,中国的分量和影响力都在上升,中国的作用也在上升。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对中国都更加看重,在处理地区问题和全球问题时,也更加需求而不敢忽视中国的合作和中国的作用。与此同时,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于中国地位上升的能力和潜力感到担忧,害怕中国发展起来之后会挑战美国的地区优势和全球霸权。所以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一种双重战略:既有所借重又加以防御。在这种背景之下,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各种政策,实际是不同步的,有时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比如在经济上,中美两国关系相互依存;在处理地区和全球问题上,需要中国的合作。应该说,中美之间的合作利益或者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但在安全领域,特别在传统安全领域,美国对中国的疑虑却在加深。所以美国一系列动作,都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所发生的。
只有了解清楚这个大的背景,我们看具体问题,才有方向感,才不至于对坐标迷失。
美对中国将三思而后行
《华夏时报》:中国对此次美韩军演态度强硬,并警告美国不可将南海问题国际化,但许多人担忧中国军事力量中最薄弱的海军能否坚定有力地应对海上风云突变,并战之能胜,您的看法是什么?
杨毅:首先,中国严重警告美国不要在黄海一带举行相关军演,是因为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们拥有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经济专属区,美国进入军演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规定公海只能用于和平事业,军用飞机和船只在经济专属区可以无害通行。举行军演,特别是针对朝鲜发出威胁的军演,本身不利于和平,也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严重地说,是违反国际法。所以,中国表示反对,有理有利有节。
何况黄海地区距离中国京津门户很近,美国航母编队等先进武器的进入,就等于到中国的家门口耀武扬威,等于中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等方方面面的安全利益受到威胁,中国人民有权力表示担忧。
我认为美国感受到了这种担忧,所以才决定在较远离中国海域的日本海地区举行军演,这种做法应该比较明智。
至于中美海军会否在黄海、东海到南海一线突发海上对峙甚至冲突,我认为还是要从大的战略格局来分析。我相信中美两国的战略家,都有足够的智慧。因为大国之间发生交火和冲突,没有赢家。而当今的中国,也不是昔日的中国,我们的综合国力,包括军事力量,也在不断增加。美国会三思而后行。
而应对美国的挑战,我们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要运用我们的综合战略手段,这就意味着进行力量、智慧和意志的较量。在军事上,我们不挑衅,但是不信邪、不怕压、战略上后发制人,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但是总的来讲,我们主张大国之间关系互动首先应讲道理。
我前不久在凤凰卫视做节目时曾说过,中美两国领导人包括军队领导人,都应着眼于大局。中美两国元首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去年4月举行的伦敦峰会上,达成了两国建设全面的积极的合作关系的共识,中美各个领域关系都应调整到两国元首这个共识上来发展。美国到中国家门口来耀武扬威,不符合这个大的精神。所以,在这个前提下,美国应该有明智的做法。
另一方面,中国军队的建设目标,并非挑战美国,也并非要与美国对决。中国发展自己的海军力量,特别是中国远洋作战能力在不断加强,有两个目的:第一,保护中国的海洋权益,第二,为地区的和全球的海洋通道的顺畅、安全,作出贡献。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的护航行动,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因此,中国海军的发展,并非像冷战时期的前苏联那样与美争夺全球海洋霸权。我们应抛弃昔日冷战思维似的海权理论。美国是个信奉马汉理论的国家,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但我们中国发展海军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海洋,更不是为了控制世界。在这方面,中国与美国没有共同的理念。所以,中国推进新的安全观,推进新的经济合作机制。这方面,我相信,中国会以自己的理智,也会以自己的力量,正确处理中美关系,避免大的冲突发生。
《华夏时报》:有些人说,美韩军演,意在中国,而美国联合东南亚国家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对中国开始出招,直击中国的核心利益。但美国的策略是维持各种争端以图扮演最后仲裁者,中国应对之策应是继续推进东北亚整合及与东盟合作,不必因美国战略调整而改变原来做法。您同意这个看法吗?
杨毅:我同意这个观点。从美国的政策来看,美国现在的所作所为,实际是延伸了基辛格的隔岸平衡战略,即不直接与对手发生冲突,而是借助他人之力,来平衡对手或挑战者。冷战时期,美国启动与中国的关系缓和,利用中国因素制约前苏联。现在美国因为国力有所衰落,也避免直接与中国发生冲突。现在美国这一特点应该说很突出。这次美韩军演在中国抗议之下撤到日本海进行,就是一个表现。当然,美国政客不会承认这一点,不会承认美国向中国退缩了,否则将很没有脸面。美国一方面避免和中国发生直接冲突,另一方面鼓动东南亚国家与中国闹矛盾,让中国受到与这些国家矛盾的骚扰,从而没有精力挑战美国。
中国最好的破解之招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以推动和谐世界、和谐周边、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搞好与周边国家关系,让美国的阴谋不能得逞。实践也证明,对美国的挑动,和者甚寡。越南这次在东南亚安全论坛上试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但大多数东盟国家并没有附和。正如中国外长所说,现在不是东盟和中国闹矛盾,而是某些国家和中国有双边争议。这些争议可以通过双边和谈来解决。
所以,中国必须冷静,切不可躁动,也不可过多炒作,似乎中美要发生大战了,要爆发冲突了,并且迫在眉睫了。我认为这是不客观的,我们应真正从大的战略思维上来看问题,冷静观察,恰如其分地认识问题。
我军须按既定步伐
实现现代化
《华夏时报》:近期中国周边三大军事演习(俄军举行其在远东史上最大规模战略战役演习;美澳等14国两年一度的“环太平洋”演习;美韩两国在远东海域联合举行的反潜演习),对中国构成怎样的军事压力?
杨毅:军事演习在和平时期有两个作用:一是锻炼军事力量,通过军事训练达到提高战斗力的目的;二是显示外交姿态和政治意志。包括俄罗斯本次军演,都有同样意图。当然,俄罗斯这次军演应有更多目的。俄罗斯国旗上的双头鹰标志着它不但有在西部的利益,也有东部的利益,俄罗斯在西部所面临的压力减少之后,开始在东方向美国和日本展示其地区存在的意志。
中国应冷静看待这些军演。各国要通过军演来展示力量和意志,这一点我们不能防止。但过分渲染军力并非健康有益的举动。中国一方面根据与各方的关系,比如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美国的争取全面的积极的合作关系、与日本的战略互惠关系等,采取实事求是、有所区别的态度。大的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有效开展各种对话和进行交往,来消除误解,增信释疑。同时发展我们的力量,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军事力量,通过综合手段,来达到维护国家利益的目标。
《华夏时报》:对于美国近期加强其在太平洋地区军力的举动,中国军方的反应,只是在东海海域进行实弹射击演习,并完成反舰导弹攻击演练;在黄海附近进行大规模实兵远程火箭炮火力打击演习,和在黄海举行代号为“交战—2010”海上应急保障演练等。7月26日中国三大舰队主力舰齐聚南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但有外界解读说,中方加以应对的所谓“适可而止”的“平衡策略”,其实质是害怕矛盾激化,害怕爆发全面冲突。您怎样看?
杨毅:我不认为是这样的。首先来看,美国的各种举动,是美国整体战略的一种调整。从小布什开始,美国军事力量开始转移到太平洋方向,其作战兵力,特别是核潜艇、航母等,60%调到太平洋战区,包括加强关岛军事基地的建设,加强在东北亚地区的双边和多边的军事联盟关系等,暴露了美国一种防范中国崛起的企图,这并不意味着美国要主动寻求和中国打仗。但美国的战略指向却有可能刺激对方采取相应的行动。
包括美军在亚洲地区部署3艘载有“战斧”导弹的“俄亥俄”级潜艇,大家知道“俄亥俄”级潜艇本来是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后来美国把18艘“俄亥俄”级潜艇中的四艘,改造为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的核潜艇,而在亚洲地区就部署了三艘,主要是用于对陆攻击,以显示一种应对具体挑战的能力,也有向中国示威的企图。坦率地说,这种显示,既暴露了美国咄咄逼人的气势,也暴露了美国的虚弱性。
其实大国之间,不怒而威,才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完全可以坦然视之:你显示你的,我发展我的,你敢对我动手,我就对你毫不客气。但中国并不愿和美国发生对抗,因为对抗将没有赢家。中国所谓适度的军事演习是按照年度计划来进行的,按照自己的戏本来唱戏,并非随狼起舞、跟着别人的节奏来走。也并非中国害怕冲突,因为只要谁敢于把战争强加在中国头上,中国将毫不退缩。只是中国现在没必要针锋相对,因为那将和小孩子赌气一样。
我认为,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照我们自己的步伐来进行现代化建设,该训练就训练,该发展武器就发展武器,只要步伐不乱,只要阵脚不乱,任何对手只能在我们的镇静面前不敢轻举妄动。如果自己先乱了阵脚,招先乱了,必然要吃亏的。
《华夏时报》:您怎样看美国航母驶近中国海岸对中国施加军事压力甚至发动袭击的可能性?您是否认为中国现有军事力量并不惧怕美国航母?
杨毅:美国不敢。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已经狼狈不堪了,而其军事战略的重点,现在仍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所以我们不要过多地说这回美国真要打中国了。美国敢打吗?我要问一个问题,朝鲜战争之后,美国敢再动中国一下吗?朝鲜战场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美国人感到中国人是不可欺的。前不久在清华大学办的一个培训班上,我在对美国人讲课时说:你们不要再犯历史错误。其实美国也因为认识到这一点,而不敢挑起战争。否则就是疯子,就是战争狂人。
现在的中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有核武器,美国敢动吗?我就不相信美国敢对中国动手。准确地讲,美国不敢对中国大打出手,也不敢轻易挑衅中国。因为美国知道,对中国人民的挑衅,将是对其自身利益的最大伤害,与13亿多人民为敌,必然得不到好结果。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中国人民从来不害怕别人的挑衅。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不会轻易挑衅,我们不要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显示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的力量,有一种心理作用。
我海军维护
国家海洋权益不可阻挡
《华夏时报》:从黄海、东海至南海绵延数千公里的中国海域,涉及中国国防安全、地缘战略和天然资源开发,也是各国船只往来太平洋和印度洋间的重要通道。我们看到,美国长期以来立足冲绳,扩充美军在远东地区对中国的战略覆盖范围和纵深,已将远东区域对中国的“岛链封锁”转化为更大范围的“战略压制”。在南海,中国对该海域的实际控制不到一半,海洋资源遭到了相关国家大肆掠夺。现在美国又前所未有地开始参与南海岛礁争端,挤压中国生存空间。并且,中国海军南下走向大洋战略企图看起来正受到封堵。而要想真正捍卫中国在上述地区利益,让他国尊重中国在上述地区的坚定立场,却需要实力的配合。您认为中国海军将表现出怎样的有所作为?
杨毅: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战略。我个人认为,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战略,在战略上是防范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美国并不想用军事力量进攻和占领中国的国土,推翻中国政权。美国防范中国,是防范中国经济实力支撑军事力量快速增长,成为挑战美国全球军事霸权的潜在对手。但美国在手法上、在战术上,则是进攻性的。比如在中国周边排兵布阵,比如调整军事力量部署,比如加强双边和多边军事联盟等等。因此美国的战术和战略是不同步的。
那么,中国怎么办?中国采取的是实力加合作的思路。中国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中国的海军正不断加强投入,包括建造一些大型舰艇,包括建造航空母舰,建设海军的综合作战能力和远洋行动能力,但这不是扩张,而是为了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为世界和平服务。中国必须有这个能力。中国只要有了能力,世界必然有中国的一席之地。别人试图不让中国海军的舰队出去,但他们封锁得住、拦截得住吗?想挑衅中国,想跟中国对抗?那就放马过来吧!挑衅中国,必然得不到好结果。我们应采取一种非常坦荡、自信、镇定的态度,按照我们的日程搞建设。我们必然要发展,必然要强大,我们的国家利益必然要扩展,我们的军事力量必然要为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作出贡献。这是不可阻挡的。现在不可阻挡,将来更不可阻挡。
现在各国为什么对中国比较尊重和看重?因为中国的力量强大了。国际政治当中,没有实力是不行的。但单靠实力单打独斗也不行。
所以,必须强调合作,强调地区之间合作,强调大国之间合作,强调哪怕是有分歧有争端的国家之间寻求合作。通过寻求合作,来降低风险,破解安全困境。
《华夏时报》:您认为中国海军舰队穿越宫古海峡向太平洋纵深挺进具有怎样微妙的军事战略意味?
杨毅: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举动。中国海军要走出去,必然要到大洋上去训练。为什么中国海军走出去会受人质疑,是因为我们走出去的太少了。为什么人们对于美国军舰到处走不惊讶?因为他们天天到处走。如果他们不到处走,大家反倒觉得惊讶。
《华夏时报》: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部署的重点似乎开始转向了接近中国海域周边的地区。您去年11月在一次对中美军事关系的谈论中提出我们不应以牙还牙的观点,引发一些批评。现在您仍坚持当初的看法吗?
杨毅:我依然认为,我们不接受挑衅,但我们也不应像小孩子那样斗气。中国在推进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合作的同时也在稳步发展自己的力量,一个强大的、心胸宽阔的中国的影响力将会与日俱增。
《华夏时报》:中国正在逐渐恢复海权,有人建议说,当务之急是建立中美间的军事沟通制度。您认为当前实现中美军事互信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杨毅:中美之间应该建立非常好的军事沟通和两军正常交往的互信机制。这包括交换对方各自的发展意图,以避免误解。因为大国之间发生误解会非常危险。但中美之间正常军事交往最大的障碍,是美国在不断地侵犯中国的核心利益。这包括对台军售等方面。中美之间不能进行正常军事交往,责任不在中方,而在美方。所以美国急切地要恢复同中国进行军事交往,有其自己内在需求的合理性,那就是想了解中国究竟在干什么。美国人也说,认可中国发展军事力量的权利。但美国人的疑惑是,中国发展军事力量要干什么。所以美国要求同中国进行军事交往,愿意增信释疑。但美国不应总欺负中国,破坏中国的国家利益。否则,中国怎么能和美国进行正常军事交往呢?
要提高警惕
加强力量建设不放松
《华夏时报》:您认为近年来中国海军的扩张与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与所谓“扩大管辖海域”的趋势,还将会有怎样的发展?
杨毅:首先要说明,我们不是在“扩大管辖海域”,我们只是在做我们过去没有做而现在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中国的发展,中国海军舰艇走出去,这是历史的必然。
几十年前,中国海军主要是作为陆军配合力量反登陆,后来是沿岸防御,再后来是近海防御,现在逐渐地走出去,是因为我们的利益走出去了。过去我们闭关锁国,现在我们走出去了,我们的商船走出去了,还有我们的能源补给线,都必须要我们的军事力量去保卫。现在在亚丁湾,没有中国的海军力量行吗?现实和历史教育我们,中国必须建设强大的海军。
我再强调一点,我们强大的海军不是为了欺负别人,不是奉行炮舰政策到别人家门口打别人,而是维护我们中国自己的利益。但维护自己利益不是光在家门口,而是要扩大战略防御纵深。
《华夏时报》:面对军事压力,中国的战略突破口到底在哪里?面对朝鲜半岛、日本以及琉球群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连接而成的所谓岛链,中国海军舰队突破困境的决胜之道在哪里?
杨毅:这还是如我刚才所说,需要实力加合作。不管你什么岛屿,什么封锁链,我们一概不承认,他人凭什么权力封锁中国的海军,让我们的舰队只在家门口待着?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为我们制定的“防线”对我们的海军都不起作用!中国海军强大了,有能力了,必然要出去,谁也拦不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世界的大洋是属于全世界的,我们中国的海军当然有权力到世界大洋的任何地方去。我们到处去,不是去游玩,更不是欺负别人,而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繁荣,促进发展。
《华夏时报》:中国对外宣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往往被他国片面理解,往往被搁置的不是争议,而是主权。这种现状将如何得以改变?韬光养晦的战略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
杨毅:我们实际上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正在加强开发。我相信在增强地区合作的同时,我们会进一步维护自身海洋权益。
《华夏时报》:有报道称越南要求军队加速现代化应对南海局势 并“悄悄地”但“大力地”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即拉拢更多的东南亚国家同中国讨价还价,从而迫使中国让步。对此,在外交上,中国化解问题似乎已成竹在胸。在军事上,您认为中国应作如何应对?对敌意行动,我们可以期待中国军队采取怎样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
杨毅:首先,我们正不断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在外交上,我们是和睦政策,军事上,是防守反击,不打第一枪。无论大国小国,哪个国家胆敢用军事力量来挑衅中国国家利益,必然招致中国强烈反击,而不是主动地先发制人地进攻。
《华夏时报》:你认为中国会害怕在南海问题上正在形成一个针对中国的所谓东南亚“南沙集团”吗?
杨毅:我们不会害怕,因为我们有能力破解。一是外交破解,二是军事上我们已有所准备。
《华夏时报》:南海问题既然已经提升为国家“核心利益”,我们如何能够拿出保护核心利益的方法和手段?
杨毅:这包括外交的意志,也包括政治意志,还包括军事能力建设。
《华夏时报》:有人说,十年内中国在南海必有一战,您怎样看?
杨毅:我不认可这个“必有一战”的说法,这只是一些过激的言论耸人听闻。但作为军人,必须做好应对各种挑战和不测的准备。只要有意志,有能力,就可避免最坏事情的发生。
《华夏时报》:军事战略须服从并且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有人说,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时间是在中国一边。中国无须急于争一日之雄长,只宜在综合国力再上一个台阶以后,从容图之。您同意这个看法吗?
杨毅:是的。中国是个大国,有能力有智慧。回顾十几年来走过的步伐就可以很清楚,不要被暂时的现象迷惑,不要被耸人听闻的言论蛊惑。十多年来,中国的军事实力在增强,我们与各国的关系也更好。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冷静、全面地看到问题的本质。所以,对整个形势,我是乐观的,同时,我们要提高警惕,加强力量建设不放松。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