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靴特穿:“领导下井”是怎样变成“四菜一汤”的?
苏 杜
日期 2010-10-15
(本文大意:“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乃是毛泽东时代的产物,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制度,是工人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之一,是无产阶级干部队伍的本色。将具有前三十年特质的毛泽东式的“解放鞋”,硬套在后三十年的“改革脚”上,他们就会寸步难行,非“四菜一汤”化不可。)
国务院前些日子强调“领导下井”以保证地下矿业生产安全,我笑比曰前几年国务院严禁公款大吃大喝,标准官饭的“四菜一汤”。“四菜一汤”泡了汤,“领导下井”也也不会有其他更好的下场。“下井的有班长,班长就是领导”,“带班的是矿助,矿助就是领导,大力培养一批带班下井的矿助”,这些花狸狐哨的胡搅蛮缠不必说它了,河南平禹矿难一出,立马宣告“领导下井”早就“四菜一汤”化了。
但是,“领导下井”之所以“四菜一汤”化,却并非是因为它“中看不中用”,也并非专家善于归罪的“制度不完善”。究其根本,是“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乃是毛泽东时代的产物,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制度,是工人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之一,是无产阶级干部队伍的本色。将具有前三十年特质的毛泽东式的“解放鞋”,硬套在后三十年的“改革脚”上,他们就会寸步难行,非“四菜一汤”化不可。前三十年的工人是什么?是企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不说别的,单说工人的收入就要比“小资”高出一大块,甚至几倍,一人挣钱,老少三代都过得体体面面。现在像“大师”似的大学教师,那时很有一批是找工人为夫或为妇的。现在的工人是什么?是失去了土地非外出打工不足以生存的“农民工”,是老板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隶,是大学教授著文非要将他们赶出城市的“低端劳动力”。他们的收入多少难论,能不能拿到手都是个未知数。前三十年的企业领导是什么?就是从工人中提拔出来的优秀分子,如大庆的王进喜,青岛的郝建秀等。那时领导与工人是什么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只是其中最简单的一小条,吃苦受累,哪个领导不抢在前头,哪有“带头致富”的?现在的“领导”与“农民工”是什么关系?在“领导老板同志”的眼里,“农民工”还不如老板娘的一只猫、“富二代”的半只狗。要这样的“领导下井陪死”,可能吗?
“毛”(毛时代)靴“特”(特别是)穿,还远不止于“领导下井”这样寸步难行的例子。什么“保先教育”呀,什么“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呀,什么“创优争先”呀,还有这两天刚刚出笼的“崇尚先进、追求崇高”呀,其实大概无一不是。既然已经明确宣布执政党“告别革命”,现在是在“补资本主义课”,矿产拍卖归私人所有,土地“流转”重颁土地证,对外明示“搁置主权”,对内号召“农民工”节衣缩食负起大国责任,“救美国就是救自己”,哪级党委政府“截访不力”就“一票否决”,如此种种,“党员先进性”怎么保持?党基层组织作用如何发挥?“崇尚先进、追求崇高”又怎么定义?实际上,恐怕是,谁对毛泽东的革命辱骂得越狠,谁的思想就最解放,谁就是代表先进,内可列席党代表大会,外可自由发表政见,如李锐、谢韬之流;谁不择手段入选了“福布斯”,谁就是“成功人士”,无限风光,倍受保护,如赖昌星、黄光裕之类;谁主张“牺牲自己造福别人就会产生法西斯”,谁主张“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谁就能当上“主流经济学家”“国学大师”,活着誉为“国宝”,死了享尽哀荣,如茅于轼、季羡林二位。如此这般,所谓“党员保先”“积极作用”的一次次“活动”,怎么能不成为没有一位领导信以为要、没有一位百姓信以为真的“花架子” “走过场”“逗着玩”?
毛靴特穿既然寸步难行,纯属无以为要的“领导下井”,无信为真的“四菜一汤”,为什么有些人还偏偏热衷于这样虚折腾呢?恐怕,这不是单单因为智穷术乏所能解释的。推来测去,如此折花腾絮,大概是为了表示“决不改旗易帜”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