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华语作家影响力排行调查投票:
http://www.rongshuxia.com/survey/order
金龙鱼再陷“1:1:1”困局
新快报记者任慧良 实习生 佟瑞雪/文
在本报投以关注之前,金龙鱼涉及虚假宣传的报道已被传得沸沸扬扬。
9月9日,嘉里粮油集团广告部经理朱志国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指出,金龙鱼的广告不会、也从来没有欺骗消费者。到目前为止,金龙鱼都没有收到中国粮油学会的声明。
当天,在家中的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也向记者明确表示:该说的都已体现在声明中,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了。
事件好像进入了僵持状态,但金龙鱼对1∶1∶1的辩解好像把自己逼到了墙角。金龙鱼方面称,金龙鱼只是倡导1∶1∶1这种健康的观念,并不是说产品的比例达到了1∶1∶1。
那么,金龙鱼是否达到了1∶1∶1?软文到底是不是金龙鱼投放的?软文所指的食用菜籽油、橄榄油、花生油等是否真的对健康不利?争论的根源何在?为了便于理清该事件的脉络,我们首先要弄清这几个根本的问题。
1∶1∶1再受质疑
追寻本次争端的源头,是8月26日北京某媒体刊登的一则题为《您的炒菜油是否健康?》的软性广告,该文借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的口气对目前的食用油进行了点评,得出的结论是:长期食用单一的菜籽油、橄榄油、红花籽油、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随后,北京各媒体收到《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协会郑重声明》,称该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的名义被“盗用”,错误地宣传了食用菜籽油、橄榄油、红花籽油、大豆色拉油、花生油对人体健康不利,极大地误导了消费者。声明同时指出: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没有任何单一食用油或者食用调和油的成分能达到1∶1∶1的均衡营养比例。9月8日,众多媒体纷纷转载了该声明,并将此与金龙鱼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金龙鱼顿时成为“众矢之的”。而其一直在大张旗鼓宣传的1∶1∶1反过来让其陷入了尴尬境地。
据记者了解,这并非是金龙鱼第一次遭受质疑。2002年中秋节前夕,北京和南京均有消费者质疑“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存在宣传上的“文字游戏”,矛头直指1∶1∶1。此后,另一食用油巨头鲁花也逐渐浮出水面。有媒体指,该事件的推波助澜者正是鲁花。一时间各种说法接踵而来,扑朔迷离。
谁做的软文?
9月11日,嘉里粮油集团广告部经理朱志国对本报记者明确表示,到目前为止,金龙鱼都没有收到中国粮油学会的声明,他们的消息都来自于新闻媒体。他们也从没有做过类似的软文,所以将继续关注此事的发展。
对于声明和媒体的报道,朱志国认为,声明里并没有提“金龙鱼”,而媒体都把问题集聚在“金龙鱼”身上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关于软文的问题,中国粮油学会的声明中称:“凡是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的产品,均在健康、安全和营养的范围内,并不是文章中所提到的单一食用不健康。另外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没有任何单一食用油或食用调和油的成分能达到1∶1∶1的均衡营养比例。”
记者仔细查看《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协会郑重声明》的内容,确实没有出现金龙鱼的字眼。
但多家食用油企业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大规模推广1∶1∶1概念的惟有金龙鱼一家,软文的炒就是“金龙鱼”。
1∶1∶1只是倡导?
关于1∶1∶1的问题,金龙鱼方面早前称,之所以在广告中出现1∶1∶1的字样,是因为油只是饮食材料的一部分,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在食用金龙鱼调和油的基础上再搭上其他食品,人们摄取食物总体来说能够达到1∶1∶1的脂肪酸比例。金龙鱼倡导这种健康的观念,就在广告中进行了宣传,但细节没有说清楚。
金龙鱼方面同时承认,其产品油瓶上的标签上写明了油中三种脂肪酸的比例是0.27∶1∶1。他们解释,这个营养概念是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相关的专家认可的,而且这仅仅是倡导。
但中国粮油学会显然没有给金龙鱼丝毫面子。《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协会郑重声明》指出,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没有任何单一食用油或食用调和油的成分能达到1∶1∶1的均衡营养比例。9月11日,在家中的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在电话中向记者表示,不想就该问题发表看法,他在声明中已经说明一切。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广告将矛头对准竞争对手,意在争夺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国庆节食用油销售旺季的市场。
事件回放
8月26日,《北京晚报》“健康快车”版刊登了《1:1:1———食用油营养的黄金比例》(副标题: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副会长李志伟教授对食用油的宝贵建议)的文章,该文借李志伟之口从专家的角度对目前的食用油进行了点评,得出结论:长期食用单一的菜籽油、橄榄油、红花籽油、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会引起营养不均衡等问题。该文章还教育消费者:食用油里的3种脂肪酸一旦摄入不均衡就会相应引起各种重大疾病,因此,“只有当3种脂肪酸的吸收量达到1:1:1的完美比例时……身体才能健康。”最后,文章指出,在我国食用油领域第一个运用1:1:1理念的品牌是“金龙鱼”,“1:1:1应该成为各家厨房最合理的用油选择”。文章发表后,被40多家网站转载。
9月1日的《新京报》上,一篇题为《四亿家庭的炒菜油是否健康———漫谈食用油里的健康问题》的文章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表述。同样,文章在最后“隆重”推出“金龙鱼1:1:1调和油”。9月7日,中国粮油学会发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郑重声明》指出,“近日,个别单位在媒体上盗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的名义,错误地宣传长期食用菜子油、橄榄油、红花子油、大豆色拉油、花生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大地误导了消费者,引起社会各界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给本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该声明指出:“上述报道内容是错误和不负责任的,未经本会同意和合法授权,不代表本会及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个人的观点。”当天,北京及南方某些媒体收到神秘邮件,将学会的声明转发并配发文章,矛头对准金龙鱼。
9月12日,北京媒体报道称,引起争议的“金龙鱼1:1:1”广告从9月11日起被北京市工商局要求暂停播出,北京市工商局广告处召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广告部了解情况之后发出通知,要求该广告在进行整改之前暂停播出。
金龙鱼最近频繁在其食用油广告中打出1:1:1均衡营养的概念。金龙鱼方面提供的材料显示,金龙鱼在广告里模糊地提出了1:1:1的比例,其油外包装上却写着油里三种酸的比例是0.27:1:1,不过字体非常小不容易辨认。
北京市工商局广告处有关负责人说,广告内容不能引起消费者误解,必须真实合法。因此,“金龙鱼”争议广告有“创意不当”的地方。(佟瑞雪 任慧良)
金龙鱼1∶1∶1调和油涉嫌虚假宣传
中国粮油学会近日发表声明
正在热播的金龙鱼1∶1∶1调和油广告可能涉嫌虚假宣传。近日,中国粮油学会发表郑重声明:金龙鱼1∶1∶1调和油广告”盗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的名义,错误地宣传菜子油、橄榄油、红花子油、大豆色拉油、花生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大误导了消费者。声明同时指出: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没有任何单一食用油或食用调和油的成分能达到1∶1∶1的均衡营养比例。
金龙鱼近期在全国各媒体以新闻报道的形式陆续发布了一则广告,内容中以均衡营养为由,向广大消费者宣传1∶1∶1的概念,并对现在市场上所有油品分别进行了有倾向性的“点评”。文章借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之口认为,长期食用菜子油、橄榄油、红花子油、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防止食用油中的高芥酸,专家建议,患有各类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尽量不吃高芥酸菜子油,防止油中的营养成分单一。专家强调大豆色拉油不是风味油种……由于大豆色拉油饱和脂肪酸高,需要搭配其他油种食用……”
文章中频频利用李副会长的专家身份对消费者进行“谆谆教诲”,大事宣传其1∶1∶1的概念,对消费者循循善诱地推荐调和油。其广告内容因形似新闻体裁而被40余家网站广泛转载,引起社会各界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在声明中指出广告内容“是错误的和不负责任的”,要求有关单位立即停止在新闻媒体上的不实报道,以此消除影响。该学会保留诉讼法律的权利。声明同时说明: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没有任何单一食用油或者食用调和油的成分能达到1∶1∶1的均衡营养比例。凡是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的产品,均属健康、安全和营养的,消费者尽可放心食用。(据《北京晚报》)
名词解释
1∶1∶1
“1∶1∶1”的比例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等权威机构的研究结果,即当人体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达到1∶1∶1的比例时,就能确保营养均衡。2002年7月,金龙鱼推出了第二代调和油,由精炼菜籽油、大豆油、玉米胚芽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红花籽油等8种油品调和而成,随即抛出了“1∶1∶1”的宣传口号,称“新一代调和油巧妙结合了中国人饮食的实际情况,使人体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达到1∶1∶1的最佳比例,能确保营养均衡。”
针对“1∶1∶1”,中国粮油学会专家近日作出了毫不留情的批判:“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没有任何单一食用油或者食用调和油的成分能达到1∶1∶1的均衡营养比例。凡是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的产品,均在健康、安全和营养的范围内。”“如果油脂真的达到1∶1∶1,外观会呈现粘稠状,甚至根本无法流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另一位专家表示。
其实早在两年前,在全国各地就屡屡发生消费者对“1∶1∶1”质疑的事件。2002年中秋节前夕,南京一位有“另类王海”之称的消费者杨鸿,在对当地一些商场、超市的调查中,发现“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存在着宣传上的“文字游戏”,误导了不明真相的消费者。
无独有偶,2002中秋前夕,北京消费者吴某也站了出来,将批判的矛盾直指“1∶1∶1”。吴某说,他从电视广告、商场的招贴广告和产品的外包装上得知,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符合三大权威机构所提出的健康理论”,于是在北京家乐福超市购买了一桶5升装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但他发现,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在醒目的“1∶1∶1膳食脂肪酸的完美比例”的产品标签下,具体的产品营养成分表却显示三者的比例是“12∶44∶44”。
面对质疑声四起,金龙鱼方面解释:“广告中所出现的1∶1∶1指的是人体每日膳食应摄入的脂肪酸比例,由于人体所摄入的饱和脂肪酸来源除了调和油之外,还有肉类等食物,因此广告中所说的1∶1∶1并不是金龙鱼调和油的脂肪酸比例,以金龙鱼调和油的12∶44∶44比例,再加入正常摄入的肉类等食物所包含的饱和脂肪酸后的比例,就正好是1∶1∶1。”(据千龙网)
记者观察
做人要厚道!
可以给这个争端下一个结论:这是一场商战,一场在市场之外、桌面之下的非正常商战。
两个或几个企业在利益争夺中同时操起了媒体这把利刃。
这种争夺由来已久,争夺的方式也并不新鲜。
从记者搜集到的材料来看,似乎可以给该事件画一个大致的轮廓:一个遭到“软文”袭击的企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就这样冤冤相报,无休无止,颇似旧版的武侠小说。
可以客观地说,目前两个阵营各有攻势,旗鼓相当。但对整个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危机。在各种概念营销横飞、口诛笔伐的市场,诚信掉到了地上,那些提着菜篮子的大嫂们,该相信谁?
在记者不长的采访经历里有一个感受颇为深刻———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肯德基和麦当劳尽管是老对手,但他们中的任何一方都会非常客气地拒绝对对手进行评价,攻击的话自然更不可能说了。“你可以说你自己的产品好,但你不应该说别人的产品都不好。品牌食用油发展还处于初期,应该是百家争鸣,不应该互相攻击。”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借用《手机》里一句脍炙人口流行大江南北的话:“做人要厚道!”
|
|
金龙鱼广告遭到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的谴责 |
|
|
|
2004-09-08 10:25:38 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著名品牌金龙鱼在其1:1:1调和油的广告中引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副会长李志伟的名义进行宣传,结果却遭到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的谴责。
9月6日,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郑重发表声明说,个别单位在媒体上盗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的名义,错误地宣传菜籽油、橄榄油、红花籽油、大豆色拉油、花生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大地误导了消费者,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给本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该声明还指出:“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没有任何单一食用油或者食用调和油的成分能达到1:1:1的均衡营养比例。”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广告的文字里频频利用李副会长的专家身份,大肆宣传其1:1:1的概念,点评其他品种的油有危害,其广告内容因形似新闻体裁而被40余家网站广泛转载,引起社会各界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为此,在看到这则广告之后,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立即发表郑重声明,严厉谴责了上述行径,将广告内容斥为“错误的和不负责任的”,要求有关单位立即停止在新闻媒体上的不实报道,以此来消除影响。并保留诉论法律的权利。同时,该声明还郑重表示:“凡是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的产品,均属健康、安全和营养的,消费者尽可放心食用。”
昨天下午,记者就此事致电拥有金龙鱼品牌的嘉里粮油商务拓展(深圳)有限公司方面了解情况,行政事业部的一位女士将电话转至媒介部,反复拨打但是没有人接听。(记者朱伟东) |
如果不仔细,谁能看出它是转基因油?1:1:1只是懵人,吸引眼球,让人不注意转基因,其实它根本达不到这个比例.
金龙鱼标识突出的是1:1:1。转基因字号很小,很多消费者都是在不注意不知情的情形下误买。
这种标识不符合“一目了然”的相关法律规定。
非转基因豆油的标识非常突出,一目了然。这是符合中国相关法律规定的。
以上对比可以充分证明,金龙鱼的标识违背了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有在没发现“转基因”字迹的情形下误买误食金龙鱼的中国公众,都有权依法追究金龙鱼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