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林
刚刚在大选中取得连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将11月17日开始对缅甸、泰国、柬埔寨等进行访问。由于这将是任期内首个访问缅甸的美国总统,坊间普遍给予了密切关注。奥巴马此举发出了两个信息,其一是重申“重返亚洲战略”以及对缅甸的民主化改革模范予以报答。其二奥是巴马访问缅甸、泰国、柬埔寨,其背后有着联手东盟“围堵中国”的意味。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缅甸的“全天候朋友”。从1988年开始,西方国家对缅甸实施了严厉的经济、贸易和政治制裁。但中国却在外交、投资和武器等方面向缅甸军政府提供支持。不过,情况的变化比人们想象的要快。去年吴登盛担任缅甸总统后,彻底改变了缅甸与中国“全天候朋友”的外交政策,他不断向印度、日本,特别是向美国伸出了手。
美国也投其所好。去年以来,奥巴马政府不仅向缅甸指派了新任、全职美国大使,还取消了部分对缅甸的制裁。2011年12月,国务卿希拉里出访缅甸,成为了56年来首个访缅的美国国务卿、最高级别美国官员。现在,奥巴马又亲自出马,将填补美国总统从未访问过缅甸的空白。
对于美国来说,在缅甸身上的进展有助于解决东南亚国家联盟内部一个主要的障碍,给予这个迅速成长的东盟组织新的影响力——培养亲美的政府,除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已是亲美的国家外,下一步美国将越南、缅甸、老挝作为争取和培育的对象。
人们发现,吴登盛政府善于在中国与美国之间两面下注,保证政权生存。去年吴登盛下令停建中国援建的密松水电站,目的是让中国不要认为两国关系就是想当然的好。有人甚至推测,缅甸做出这一决定,是由于美国等国的干涉或指使。吴登盛的顾问曾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缅甸)将观察中美两国中哪个国家将给我们带来更多利益。”
这正好迎合了美国的心愿,让美国进入缅甸师出有名,并将缅甸培育成下一个亲美国家留下了伏笔。
2010年9月,奥巴马在纽约举行的第二届美国与东盟峰会上表示:“身为总统,我曾因此明白表示,美国决心在亚洲扮演领导角色,所以我们与传统盟友加强关系,我们与像中国般的新伙伴加深友谊,而我们也重新启动与区域组织的互动,包括东盟。”
从奥巴马的表白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调宣称要领导亚洲的背后,无非隐含着这么两层意思:一是亚洲的发展不能将美国排除在外。如何发展,怎样发展要美国说了算。美国不点头的事情,谁也别想干成;二是亚洲的领导者是美国而不是中国。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再强劲,周边国家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再受益,也不能让中国做领袖。
在美国人看来,美国本身就是太平洋国家,美国是亚太地区天然的成员,愿当“亚洲领导者”,奥巴马愿当“亚洲总统”,就像是领导自己的“家务事”。担当“亚洲领导者”的核心内容,就是将离岸操作变为上岸操作,挑动亚洲国家窝里斗,美国人不费吹灰之力,坐享渔翁之利。
目前,奥巴马连任总统后,“奥巴马2.0时代”的对外政策似乎已露出苗头,其中包括“离岸制衡”战略。该战略被美国官方认为是遏制对手的最佳方式,不在陆地上与对手正面对抗,而是通过保持美国软实力,加强那些把美国视为对手——中国的邻国自然平衡物的弱小国家,如缅甸、越南、菲律宾等国家。这种战略思想,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减少代价同时保持影响力的方法。
美国之所以敢这样做,是摸透了中国人的心理。因为中国人已经表态,不会挑战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同时,也摸准了中国周边国家的心理。他们既想利用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从中受益,更想停滞的中国发展或减缓中国发展的速度。美国人这一腿插进来,缅甸等国家自然是进退自如。需要时和美国人一块抗衡中国,不需要时和中国人一块“共同发展”,左右逢源。
实际上,美国对中国进行“围堵”,离不开军事封堵,贸易围剿,外交攻势。奥巴马此次缅甸、泰国、柬埔寨之行,就是试图联手他们进行“围堵中国”的外交攻势的一部分,这自然会剌痛中国的神经,中国肯定不会答应。当然,美国想做亚洲领袖,不仅离不开中国,而且也绕不开中国。未来中美在亚洲既有对抗,也有合作的局面将不时出现。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