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工作会议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新京报2013-06-30)
习近平强调,组织部门改进作风,最核心的是坚持公道正派。要着眼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选人用人,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敢于坚持原则,让好干部真正受尊重、受重用,让那些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真正没市场、受惩戒。要严明组织人事纪律,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坚决不放过,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决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着力整治跑官要官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此前,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对此作了部署,成为“七个着力点”之一,是此次群众路线整风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重点解决的实际问题。
跑官要官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选人用人上的一大毒瘤,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严重影响了党风政风,严重地打击了老实人、干实事的人,也是导致脱离群众严重、干群关系愈发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很简单的一个道理,那些靠跑靠要上来的干部,必然是没有群众观念的,也不是真正办实事的。
在整风活动中提出这个顽症来予以解决,表明中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是要想彻底根治这个问题,却并不容易。对于中组部及各级组织部门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是中央交给的一项硬任务、硬目标。
如何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顽症呢?如何才能增添人们的信心?也许有几点思路值得一提:一是要从跑官要官动机出发,用群众观念来解决,要通过一系列务实、治本的举措,真正让官员树立起群众意识,而不是功利意识。当前之所以跑官要官盛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当官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自己的名和利,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还是为广大群众谋幸福、谋利益,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如今在不少官员眼里,官员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当了官,就能发财,就享受这个社会的特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要靠信仰,真正解决当官为了什么的问题?二要靠制度,要建立起长期的、可操作性的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三要整治特权,要让官员成为群众的完全服务者,而不是特权享受者。
二是要从用人导向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要通过改革,让作风好的干部受到重用。首先在用人导向上要明确三个目标:要让老实人受到重用,体现的是做人;要让为群众办事的人受重用,体现的是做事;要让有本领的人受重用,体现的是能力。
现在有一个很不好的用人导向,那就是“用熟悉的人、用身边的人”。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看来,必须要用熟悉的人、身边的人,因为这样放心。这本身就存在一个悖论,什么叫熟悉、什么叫放心,应该是对每一名干部都要熟悉,这是一个起码的要求。那么这实际上涉及到一个动态建立用人档案的问题,也涉及到改革干部考察办法的问题,特别是要引用民意调查机制的问题。
因此,在用人导向的问题上,有两个方面需要改革:一要改革选人用人制度办法,堵塞跑官要官的漏洞,比如在提名推荐环节要扩大范围、吸纳群众意见等。二要改革干部考核办法,通过考核体系的设置就能让跑官要官没有市场。如何评价一名好干部,应该有一套简洁、科学的好办法,要扩大群众评价的比重,用群众路线来检验。
三是要从规范用人权出发,用法治的办法来解决,以法治的思路来限制和约束领导的用人权。一方面要把选人用人真正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严格按照制度来选人用人,最大限度地约束和监督个别领导们的“选人用人权”;另一方面要加大惩戒力度,对于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要坚决处理,不仅要查处跑官要官,更要查处“推荐、提拔和使用跑官要官者的领导干部”。
如何来限制和约束领导的用人权?一要公开,要摒弃干部工作中的“神秘性”,加大干部工作公开力度,让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二要民主,但民主一定要防止派系林立、圈子林立,防止搞派系平衡,因此不能简单的以票取人,否则就可能出现“好好先生”强于“干事的人”的结局。三要追责,对于发生用人违规等问题的,要特别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四要监督,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