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所在的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召开《数字金融和网络安全研讨会》(《凤凰卫视》已经报道)。我们为什么要把目光投向金融和网络?因为这两个领域直接关乎国家的安全和政权的稳定。我们必须增强前瞻性、主动性和可操控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与会者有的来自金融领域、有的来自网络领域;有的是学者、有的是企业家。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谈论的话题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务虚的,又有务实的;既有理论阐释,又有经验介绍;既有现实描绘,又有未来前瞻;既谈到了机遇,也谈到了挑战。总之,是一次头脑风暴的激荡,提出了一些有真知灼见的咨询建议。
与会者认为,“数字金融”是一种将具体产业与传统金融相结合的创新金融模式,它通过信息IT技术和互联网,把各种产业应用的经济行为与资金的支付行为融合,构建了一个统一应用、支付、清分和结算的平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金融将对传统的金融业带来强大的冲击,是中国金融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推手,它所产生的效益,绝对不是金融与网络的叠加,而是1+1>2的效果,很可能是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网络经济也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我们必须及早布局、尽快谋势,制定应对之策。
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数字金融”创新活动,投入巨大财力,促进了金融业态的调整和变革,加速了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产生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学习、借鉴,迎头赶上。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数字金融”游戏规则的制定,在建章立制过程中,实现我国利益的最大化。
与会代表还讨论了“网络安全”的问题,认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从斯诺登在香港披露的“棱镜”计划来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我们身边悄然进行。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的国防和军事网站,平均每个月遭到14.4万次境外网络攻击,其中62.9%来自美国境内。虽然这些网络攻击未必一定都是由美国政府或者军方策动的,但已严重影响了中美之间的互信,美国起码要给中国做出一个解释,不能欲盖弥彰、倒打一耙,中美之间建立网络安全磋商机制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中国必须加强自己战略支撑产业的建设和网络关键技术的研发,不能长期受制于人。同时,有关部门要依法加强网络秩序的管理和整顿,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使网络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集散地和反映民情民意的沟通渠道。
《诗经》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有人会问,你一个军方学者,除了关注国防安全之外,怎么又关注起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啦?回答是,因为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现代军人应该有一个广阔的战略视野,应该有一个大安全观、大国防观,除了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也应该是我们的关注对象,我们不仅要关注现实威胁,还要警惕潜在威胁,只有这样才能未雨绸缪,制人而不制于人。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