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前外长一手促成霍氏获释,普京释放主要政敌一举多得》,德国《明镜》周刊网站12月20日报道,德国《时代》周边网站12月20日报道,法国《世界报》网站12月21日报道。主流媒体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不断向受众灌输符合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主流价值观。对资产阶级国家而言,主流媒体必然从各个方面向受众灌输历史唯心主义。在此,我们就看到了这一点。
什么叫“一手促成”呢?这个标题给人的印象就是这位德国前外长所具有的能量居然超过了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我们从昨天的报道中获知,默克尔自己表示,她每次见到普京时总要提出释放霍多尔科夫斯基的要求,但普京一直没有答应。然而,根据现在的这篇报道,这位德国前外长根舍却能够说动普京。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把促成此事的原因归结到根舍身上,还是归结到默克尔身上,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都是以历史唯心主义为前提的,因而都是错误的。
资产阶级之所以要编造这么粗糙的谎言,当然不只是为了巩固“历史是由个别英雄人物创造的”这一历史唯心主义在人们心中的统治地位,它更是为了掩盖这个事件背后真实存在的幕后交易。
就表面上而言,西方在这个问题上获得了胜利,因为它们一直以来的这个要求终于获得满足,因而也就反过来造成了这么一种历史现象,即普京的立场已经动摇了。我们讲过,这是普京承受不住现实压力的表现。
就交易本身而言,普京之所以会同意赦免霍多尔科夫斯基,那肯定是因为他认为这桩交易值得做。因而就利益上而言,西方与普京在这件事上是互惠的。
于是,最后就导致了这么一个结果,从私底下而言,西方与普京谁也没吃亏,但是,从表面上而言,西方获得了胜利。因此,虽然是等价交换,但是,交易的结果是让西方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由此也就使得西方更有信心而且更有理由支持俄罗斯国内的造反势力搞颜色革命,而在客观上承认了“普世价值更有理”的普京也就更难应对俄罗斯国内那些颜色革命了。
虽然西方媒体大肆宣扬普京此举是“一举多得”,但是,这个“多得”是以肯定西方的普世价值为前提的,因此也就是以否定普京整顿俄罗斯的那些做法为前提的。也正因为普京在国内外的地位都开始动摇了,所以,就普京的性格而言,他要么彻底向以梅德韦杰夫为代表的殖民主义代理人投降,要么就对梅氏一伙采取突然行动。
《普京主要“政敌“获赦免抵德,美报称此举展示普京自信》,路透社莫斯科12月20日电,美联社莫斯科12月20日电,法新社柏林12月20日电,法新社莫斯科12月19日电,俄新社布鲁塞尔12月20日电,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2月20日报道。
据报道,普京以“人道主义”为借口签署法令,赦免被关押的石油大亨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俄总统普京的这个决定表示满意,她表示,“我每次(与普京)会面时都会讨论这个问题,提出霍多尔科夫斯基应当获释,我很高兴今天这真的发生了。”据悉,霍多尔科夫斯基将赴德国与其母亲团聚。
关于“自信”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多次了。由于殖民主义及其走狗反复在这个问题上强奸民意,所以,我们也不得不反复讨论这个问题。什么是自信?自信就是“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以不变应万变。相信真理只有一条,并且相信真理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上。只有在各种考验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动摇,这才称得上是自信。相反,那种总是改变自己立场的做法就是“不自信”的表现。
然而,殖民主义及其走狗把“改革”本身界定成永恒的东西,因而把“否定自己既有的立场”歪曲成“这是具有自信的表现”。可是,任何头脑清醒的人都会立刻发现其中的矛盾,因为,殖民主义及其走狗自己始终拒绝改变其既有的立场,新旧殖民主义势力拒绝放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殖民主义的走狗们拒绝放弃走私有化和殖民地化的道路,相反,它们始终如一地要求其他国家“改变”既有的立场以融入所谓的国际秩序中,实际上就是要求其他国家在不断的改革开放中来满足殖民主义扩张的需要。如果美国所给出的这个逻辑能够成立的话,那么美国自己就是一个最没有自信的国家了。美国几十年来始终不肯撤销对古巴、朝鲜等小国的制裁,按照美国所给出的那个逻辑,这就是美国缺乏自信的表现。
然而,事实上,我们知道,任何改变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产生的,当然,人们未必对这种改变的必然性有正确的认识。如果不是为了窃国肥私,就不会有内生性的动力去搞转型接轨,换言之,正因为要使自己聚敛更多的财富,所以才“不得已”继续深化改革。如果不改革,那么这些人就没有自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合法的条件下获得幸福。因而,对这些改革闯将来说,它们的自信只是窃国肥私和卖国肥私的罪行能够不被追究和清算的自信,换言之,它们的自信只是自信由它们的改革行动所导致的社会报复不会凌驾到它们自己头上。用美国媒体的话说,它们所具有的只是冒险的信心。
因此,普京在此所表现的那种自信不过是他自信赦免霍多尔科夫斯基一事不会给他带来什么负面效应,当然,这或许是普京自认为可以承受得起可能的报复,或者,普京认为必须“两害相权取其轻”。
然而,无论如何,普京赦免霍多尔科夫斯基一事都是普京应变当下局势缺乏应对手段的一个产物。如果普京真有自信,那么就不应该赦免这个石油寡头。尽管这个举动可能只是策略性的,但是,赦免石油寡头一事本身不仅意味着普京在国内政治上面临极大的压力,而且意味着普京因承受不住时下的国际压力而向美欧开始妥协,当然,这种妥协是在俄乌关系取得极大进展的前提下才进行的。但问题在于,对美欧而言,乌克兰显然比霍多尔科夫斯基重要多了。因此,普京的这种“自信”表现反而会给他招来更多的难堪。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