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丰县八孩案尘埃落地。
小花梅丈夫董志民犯虐待罪、非法拘禁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
另有5人犯拐卖妇女罪,获刑11年-8年不等。
不出意料的是,这份判决刚刚落地,即引发大量关注,舆论场的整体情绪也不是高兴,而偏向失望。
诸多网友纷纷发出质疑:那个毁了小花梅一生的男人,凭什么只获刑9年?
为什么获刑9年,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
据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消息:被告人董志民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构成虐待罪,且致小花梅患精神分裂症不可逆转,具有致被害人重伤的加重情节;董志民非法剥夺小花梅的人身自由,构成非法拘禁罪,依法应数罪并罚。
也就是说,这份判决的做出,完全是合规合法。
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还会生出这样的质疑呢?
我以为,这主要是因为法律跟舆论在具体表现上有差距。
法律作为现实世界的代表,做出的每份判决都要有法可依。法无规定则不可为。而舆论作为情绪的最终出口,追求的更多是态度。
换言之,舆论更为在意的是大家怎么想,想法可以绝对理想化,而法律依仗的则只有法规。
在我看来,如果大家对当前的判决结果都能坦然接受,而没有发出泛情绪化的质疑,这个社会才是真正出了问题。
因为,我们对公平正义的向往促成了道德与法律,有些事情可能不违法,但有悖公序良俗,后者其实比法律更为严苛。胡乱对比当然是不合理的,但基于道德的呐喊却是可取的。
其实,整件事情之所以闹到今天这步田地,与当地接连失常的官方回应也是分不开关系的。
最后能依法解决问题,固然是好事,但倘若能够在一开始就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一份声明将董志民等人绳之以法,可能要比现在这样要好太多。
总之,解决问题的基础应该是“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办案态度应该是不唯上只唯实。
只可惜,很多地方在问题发生的时候,想着的都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将问题遮掩住。而这样三缄其口的态度,只会让问题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情绪或许不会瞬间爆发,但总有到达临界点的时候。一旦迈过,舆情就犹如天崩地裂般呼啸而来。
最终动摇的势必是执政根基。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