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G…G'反复进行,那末货币形式的复归,就和第一阶段的货币形式一样,是转瞬即逝的。G—W消失,让位给P。货币的不断反复预付,和这种预付作为货币不断复归一样,本身都表现为只是循环中转瞬即逝的要素。(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章73页,人民版中文第一版。)
首先简单说明下符号的意思:
G是货币。W代表商品,这里 包含两种商品,一种是生产用的生产资料,比如机器,厂房,原材料,电费等等。其次是工资,给工人开工资。
这里的P代表生产资本,是生产资料+工资的总和的结果。二者结合就开始进行生产了。所以,P代表生产资本在执行生产产品的实际功能,就是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的意思。
这里的货币的转瞬即逝不过是说货币不停地去交换,这里是给工人开工资。英国当时是周工资,我们现在是月工资。当然,聪明的农民工发明了日结的工资的办法。具说这种方法对工程质量是无法保证的,但是说到底,从购买房子的人看来,房地产开发商才是真正的造房子的人,而不是建筑工人。因此,工人拿了一天的工资,之后,就拍屁股走人,并不承担房子质量的责任。货币的不停交换还体现在日常的管理费用,资本家的各种将自己的开支放在公司中进行偷税漏税,以及企业的维修费用,原料的采购等,都需要不停的花钱。钱在资本家这里确实是如梦幻泡影,不停的变化,不停地消失,当然也是不停地循环回来的。
这里说货币不停的消失,并非虚幻不实,而是为另外的 物质运动做准备,比如心经说如雾亦如电,如梦幻泡影。雾的散开就是干燥的空气。或者是凝结为水,雾不过是其他的水的存在形态的中间状态,或者说是准备状态。正因为是准备状态,过渡状态,所以很快就过渡到其他的状态中去了。马克思这里的看法非常适合来解读佛教的心经的内容。但是马克思这里看到了唯物论,而佛经则导向了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对于普通人简直是不可知论。特别这里马克思将哲学中运动的绝对性和唯物论结合。这里是不停的运动和物质运动结合了,成了物质变化的环节。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其实就是我们思想的不停变化,后面也是大脑的运动,意识的运动背后也是物质的运动。
从这个角度看,货币运动越快,那么背后的物质生产也就越快物质生产速度越快,那么货币流通必然也就越快。反之,物质生产发生了问题,商品 卖不出去,企业不能继续开工,那么,货币的循环周转必然就慢了,所以当今硅谷银行倒闭,不过是西方金融体系掩盖下的生产环节出了问题。货币不能再大规模的运动下去了,甚至是不能再向实体经济输入大规模的货币,吃得太多,反倒要吐出来了。
当然,美联储用加息的办法强行让货币运动起来,让金融体系瘦身,但是这是用人工吸脂的办法,在短时间内收缩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而明显也不行了。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运转了。
这样,加息,和放水都不行了。
货币循环的转瞬即逝的心经中的梦幻泡影的说法就不行了。就出现了混乱。还不是相对静止的状态,而是混乱。这种混乱并不是梦幻泡影,以为这里意味着货币不能流通,流通很慢,而实际上是需要流动更快。同时这种情况下,货币流通慢,而商品出售的也慢,因为商品太多,有购买力的人又太少。这是实际上的底层状况。自然,这个适合你无论怎么样在货币的流通速度商做文章都是不起作用了。
货币的问题不过是肌肤表皮的病症,而现在西方经济体系乃是病入膏肓了。
因此这种混乱不是梦幻泡影的意思。
当然这也分尺度,如果是一个经济周期作为尺度,也可以说仍旧在梦幻泡影之中。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