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浅谈马克思早期文艺思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艺术本质论

陈若璇、镡鹤婧 · 2023-07-02 · 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马克思早期文艺思想为新时代创作文艺作品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文艺工创作出反映新时代的文艺作品,发挥文艺作品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在《手稿》中,马克思对艺术本质进行了深刻分析,《手稿》成为马克思文艺观的诞生地。《手稿》中马克思阐释的文艺本质论,是新时代文艺作品创作不可缺少的价值指向和方法论指导。

  一、马克思对艺术本质的多维性分析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多个维度分析了艺术的本质。马克思认为,艺术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人可以通过艺术的存在来定义自己的存在,这是一个双向构建的过程。人与艺术之间存在着一种对象性关系,对象化活动是艺术创造的根基。由此,马克思克服了以往的哲学家片面强调主体能动性的缺陷,对艺术产生的原因以及艺术对人的作用等方面做出了深刻的分析。

  (一)艺术源于人的对象化活动

  在《手稿》中,马克思将人视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这种对象性存在物进行的活动,就是对象化活动。马克思将人最本质的感性活动——对象化活动视作艺术的逻辑起点。艺术源于人的对象化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人通过对象化活动使自身的审美能力得到发展。人在对象化活动中对自己的对象产生依赖,但又不仅仅局限于依赖,因为人与其他动物有着明显区别“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人通过对象化活动对自然进行改变,给予自然属人性,同时在这种对象化过程中人自身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这种对象化活动提高了人的审美能力,丰富了人自身想象力,从而使人的创作过程体现出美的规律。

  其次,人通过对象化活动赋予客体艺术性。艺术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而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范畴,因此,原始的自然不具备艺术属性。人通过对象化活动将艺术赋予自然,使自然变成承载人思想的载体,艺术在这种情况下也真正显现出来,这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是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存在的独特方式。因此,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中肯定自己。”比如一株植物,如果没有经过人工的培养和雕琢,没有注入人的智慧和心血,那么它无法独自变成盆栽那样的艺术品。人通过对象化活动将主体的思维逻辑、精妙手工、强大体能赋予自然,使自然变成具有美的艺术品,这是构建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

  最后,人通过对象化活动使艺术的主客体达到统一。对于艺术而言,仅仅重视客体,或者只关注主体都不足以构成艺术的真正形式。自然可以是艺术的前提,但艺术的前提不单单只有自然一个元素。客体存在固然重要,但若没有主体的能动性,艺术也不能存在,因此艺术本质上是主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即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多维度关系中,对象化活动作为中介将自然与人拉近并相互影响,使自然中的“客体美”得以在主体的活动中展示、释放出来。由此可见,只有在主客体统一的情况下,主体有评判和欣赏的能力才能让“客体的美”得以实现。而要达到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体的统一,必须依靠人的对象化活动来实现。当对象化活动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艺术与美就会诞生,此时人与自然之间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象化关系。反之,如若自然与人之间处于相互敌对的状况之中,这种非对象性关系的敌对关系连人生存的基本要素都不能维持,更何谈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呢?

  总之,在马克思看来,人对自然的对象化活动决不能刻板地理解为人对自然的单方面改造,真正意义上的对象化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双向建构过程。这就是创造艺术的基础。

  (二)艺术是人的自由生命的确证

  《手稿》中,马克思对艺术的本质做出了说明,提出“我的真正的艺术,是艺术哲学的存在。”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人对象化活动的反映。当社会生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劳动者的自由也能够得到相应发展,产生了自由劳动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再也无须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物质资料生产上,而是可以运用一部分时间从事艺术等其他活动,这就是自由劳动的出现。这种自由劳动创造艺术作品,证明人真正拥有了自由的生命。即人类的艺术和审美想要得以发展,就必须首先浇筑物质生产的坚实基础。艺术作为一种人的自由生活的表现,是基于有保障的经济条件,艺术是人的自由生命的确证。

  在古典艺术的道路上,德国著名文学家席勒曾将艺术与人的自由发展联系到一起,但由于席勒本身的唯心主义倾向以及他脱离现实的对人本质的幻想,他的作品始终存在于自我意识的抽象领域,并没有落到现实中来。马克思在后来的著作中对席勒的思想进行了批判继承,将艺术与人自由发展的关系从天堂拉回了人间,进一步说明了艺术是人的自由生命的确证。

  (三)艺术体现着劳动美

  劳动与艺术之间体现着一种辩证关系,劳动创造出艺术,艺术体现劳动美。马克思在《手稿》中首次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著名结论,这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劳动观的基础上阐释了唯物主义美学思想即劳动美学。

  1.劳动创造艺术

  劳动是人特有的活动。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人,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起决定作用。劳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它既需要借助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手段,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客观物质过程,否则就不能成为满足人们需要的现实的对象性过程。美是人的本质力量,这种力量会通过劳动这个途径作用于客体,使得这种美感变成了主体对客体进行改变的感性活动,是人本质力量的外化。

  在正常的物质生产中,对象化劳动作为确证人的类本质的力量可以创造给人带来美感和艺术的途径。对象化劳动给人带来了必要生存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人类文明可以快速发展,甚至可以说“艺术源于劳动”。因此,没有劳动这种客观物质过程就无法将主体中蕴含的创造美感的能力激发出来,也就不会产生艺术。反之,劳动是人对象化活动的艺术体现的必经之路即劳动创造艺术。

  2.艺术是劳动美的象征

  马克思认为,美是人与客观事物之间一种天然的中介。而在客观的美和主体自身之间同样也存在一种中介,那就是劳动。劳动除了对客体赋予美之外,劳动本身也具有美。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通过自由支配自己的躯体和头脑创造所需,达到一种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这就是劳动本身具有的美。这种劳动美对于主体来说能够丰富主体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艺术作品的产生就是人自身本质的美感和人的审美能力物化的体现。艺术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实体,它必须通过某种事物作为载体来表达反映出来,而这个用载体反映艺术美感的过程就是劳动。艺术是劳动美的象征。

  (四)真正的艺术反映了人的解放

  马克思认为,人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创造出了艺术,艺术的存在是人的解放的一种体现。

  每个人对于美和艺术的看法和感知截然不同。对于一个商品售卖者来说,再精致的艺术品也不过是金钱的象征,他看不到物品本身包含的艺术价值,而只能感觉到其所代表的货币数量。此时,人被金钱蒙蔽了双眼,陷入了崇拜物质和金钱的“拜物教”,人自身的审美感与艺术感就此丧失,人也会变得呆滞、愚钝。因此,要将人的感觉交还于人,让人们正确地对艺术和审美产生概念,重新拥有人的本质力量,就必须解放物化的世界,彻底摒弃私有制的糟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艺术和审美上的真正解放。真正的艺术创造的过程反映人的解放。在艺术作为一种感性存在物而得到解放的时候,同样也是作为客体的自然的解放。在真正获得解放的人眼中,自然不再是单纯的生产资料,而是一种得以传递美感的“享受品”,人通过自身对自然的欣赏和理解,将春天落在纸上,将风景写进书间。所以,艺术作品诞生的过程是人性自由解放的真正体现,真正的艺术反映了人的解放。

  二、马克思对异化劳动下艺术本质异化的批判

  (一)异化劳动的基本内涵

  在西方近代哲学中最早提出异化概念的是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法国哲学家卢梭、爱尔维修也先后使用过异化概念。在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体系中,费希特首先将异化概念纳入到唯心主义体系中,后由黑格尔将其正式规定为一个哲学范畴。在《手稿》中,马克思针对国民经济学家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手稿》从总体上来说是以异化劳动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手稿》中,异化是指主体在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力量演化成为主体的对立面,并且反过来对主体产生支配和控制。马克思的立足点主要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活动。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正在不断发生异化。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进行层层递进的分析,得出了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首先,由于工人创造出的产品不属于工人自身,不受劳动者自己的意愿所支配,这种支配权落到了资本家的手中,从而造成了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这种被颠倒了的错误关系使得工人从有价值变得没有价值。其次,由于工人与劳动产品发生异化,劳动不再受工人自我意愿的控制。只有在肉体上赋予强制力量,才能让工人进行劳动,这就是工人与劳动本身产生异化。再次,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而变成了外在强制性的行为,是人本质力量的一种丧失,这导致人的自由本性被消除,原本“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强制性的生存手段,进而使人的类本质产生异化。最后,每个人都处于这种异化的环境中,在人自身本质力量异化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变为互相对立,这就是人与人的异化。

  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由于劳动的异化丧失了能动性,劳动者变为“自由的一无所有的人”,被迫沦为资本家的奴隶。而这种异化的人失去了本质力量,对于艺术和美的欣赏与创造都受到了限制。

  (二)艺术本质的异化

  真正艺术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创造艺术,只有拥有自由的人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才可以创造艺术。在异化劳动条件下,工人自身的生存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更谈不上进行艺术创作。马克思着眼于异化劳动,着眼于人的类本质异化,指出异化条件下人已经丧失了对美的掌握,精神世界虚假扭曲、毫无生趣。

  艺术本来是人的自由的确证,但异化劳动的条件下,艺术本质发生了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各个阶层、阶级的人都受到异化劳动的影响而被剥夺了自身真切的感受。工人并无时间从事艺术等活动,所有本由工人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艺术和美完完全全不属于工人,甚至变成了奴役工人的形式。艺术已经不是人的自由的确证。

  艺术美是劳动美,而异化劳动无法真正地反映劳动美。真正的美是个人价值在劳动产品中集中体现的一种艺术形式,代表了劳动者本身的思想、愿望、才华等。而在异化劳动中诞生的“艺术品”并不是真正包含了工人对美和艺术向往的美好愿望,而是被迫劳动的产物。这是一种畸形的美,同时也代表了整个社会在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统治情况下畸形的存在。“异化劳动可能使劳动者成为出色的手工艺匠,却不可能使劳动者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因为,美和艺术是同异化(由劳动异化引起的人的异化)敌对的。”机械性的、为维持自身生存而不断重复的劳动没有美的含义在其中,更无法创造出艺术。

  在机械的、了无生趣的异化劳动下,对于劳动工人来说,劳动毫无艺术和美可言,劳动者丧失了人自身的权利。这种劳动对于人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只是单纯地为资产阶级进行服务。异化劳动并不创造属于劳动者自身的美,资本家用大量的劳动剥夺了无产阶级创造美和艺术的机会,让无产阶级的人生中只有“谋生”没有“乐生”。

  (三)人审美能力的异化

  劳动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发展了人的审美能力。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曾出现过打磨得光滑平整的石器工具,这与之前发现的石器工具不同,这种明显经过人工处理带有美学意味的石器源于原始人类对于美的需要。由此可见,审美既受到人主观意识的影响,又受到社会客观环境的制约,既体现着人文因素又体现着社会历史因素。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它反映着人独特的审美方式。

  在正常的生产中,人的劳动具有实用目的也具有审美目的。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审美能力产生异化,劳动成果不再为劳动者所支配,人的劳动从自由自觉变为完全被动。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于这种审美异化现象进行了集中批判:“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这表明人本身包含美的劳动在异化之后丧失了美感,变得愚钝、被动。人的感觉被资本主义异化蒙蔽,人所创造出的事物也不具有真正的美。美和审美能力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没有了客观美,也就没有审美者主观方面的美感,人的审美能力由此丧失。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审美能力的异化会导致社会美的缺失。马克思不否认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美,也不否认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积极意义。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美是片面的、局限的,在同一座城市中存在富人的宫殿,也存在工人的贫民窟,私有制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极不协调。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彻底消除私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贫困境况,提高人的审美水平,挽救社会美的缺失。

  (四)实现真正艺术的途径

  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是寻找真正艺术的根本途径。只有将人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中真正解救出来,让人的劳动重新变成对象化活动,才能达到人性的复归。只有人真正地成为人,彻底消灭私有制,人才可以达到真正的解放。对于这一崇高理想的实现途径,马克思在《手稿》中已经指出,那就是——共产主义。

  首先,马克思在《手稿》中批判了粗陋的共产主义。这种共产主义披着人类解放的虚假外衣,本质仍然是变相的私有制,主张绝对公平,忽视人的个性和特点,甚至主张“公妻制”。这种共产主义者被马克思称为粗陋的共产主义者并评价他们说:“粗陋的共产主义者不过是充分体现了这种忌妒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主义。”这种共产主义并没有真正理解人异化的原因,仅仅是对概念有了浅显的了解而并不明白私有财产的本质,是人类文明的严重倒退。

  其次,马克思对新的、真正的共产主义做出了阐释。真正的共产主义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体。真正的共产主义不仅要摆脱附着于人身上等级制的枷锁,还要使人在物欲中得到解脱,使人完全拥有自己的本质。共产主义社会可以使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之于人不应该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内心渴望的舒展,这样一个真正的文明社会能让人的本能和欲望都得到满足。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从只追求经济效益变为追求艺术和审美原则的自由的活动。想要达到真正的共产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彻底消灭私有制以及同私有制相联系的一切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

  最后,在艺术创作方面,艺术作品是人对于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体现。“共产主义才是人本质的、现实的生成。”共产主义尊重人的个体性,使得创立艺术的主客体得到和谐统一,使得自然与人本身都是相互关联却又各自自由的存在,人类心灵的艺术呈现给自然,自然的艺术本身渗透到人类的灵感中,这样和谐统一的交互作用,就是真正的艺术的诞生。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3.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4. 朝鲜领导落泪
  5. 11月CPI又降了
  6.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7. 宋江的遭遇与奴才的下场
  8. 历史的“魔镜”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10.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9.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 难忘的伟人 永恒的颂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