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选自中国青年出版社1966年出版书籍《在广阔的天地里锻炼成长》。
编辑同志:
党号召我们下乡上山去参加农业建设,我很想去,但又有点怕。我是一个女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城里,没有干过体力劳动。去年学校组织我们到农村去参加秋收。干了一天,搞得我腰酸背痛,一宿都睡不好觉。像我这样的人要长期地干艰苦的农业劳动,能吃得消吗?
上海 罗敏珍
敏珍同志:
你说:“党号召我们到农村去参加农业建设,我很想去,但又有点怕。”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很想去,这说明你对于党的号召有一定的认识,对于改造和锻炼自己成为革命的接班人有一定的要求,说明你是一个有志气的青年;有点怕,这说明你对于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意义认识还不够,对于农业生产劳动的实际情况了解还不够。这个问题是应该而且可以解决的。
一个没有经历过实际斗争锻炼的青年,特别是一个生长在城市里的青年,现在要离开自己的父母,投身到农业战线去,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有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斗争,这是难免的。问题是,要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强的劳动者,成为无产阶级的可靠的接班人,就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这些问题,消除思想顾虑,坚定、勇敢地走上农业战线。
我觉得,对农业劳动应当有两种看法:
第一,对农村的艰苦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目前我们农村的生产还比较落后,体力劳动还比较繁重,农村的生活相对地说比城市也要差一些。对这方面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这种思想准备,那就很难在农村站得住脚,即使暂时住了下来,也很难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下去以前宁肯把艰苦和困难想多一些,思想准备充分一些,这样就可以更主动一些。如果三分艰苦,我们想到五分,那么遇到三分困难我们有了准备,遇到五分困难也可以坚持;相反,如果五分困难,却只准备了三分,那么当遇到比我们想象得更严重的困难时,思想就容易动摇了。
第二,再大的困难,再艰苦的劳动都没有什么可怕。困难是要人克服的,艰苦的劳动是人来干的。一切事情都是这样,我们没干时总感到严重得不得了,但是身临其境后,也不过就是那么一回事。艰苦和困难只能吓唬胆小鬼,敌人只能吓唬软骨头。对于坚强的革命者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战胜艰苦,克服困难,消灭敌人。如果还没身临战场,自己就先胆怯、畏缩起来,那怎么能成呢?
农业生产劳动比较艰苦,这是事实。但是一个革命青年能不能以艰苦或轻松来作为选择工作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志向呢?显然是不能的。
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的时候,只是有数的几个人,而敌人的力量不知比我们大多少万倍。革命的先行者们都懂得,革命必然是长期而艰苦的;可是他们却偏偏要选择革命这个既艰苦又危险的事业。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和抗日根据地的生活是十分艰苦、困难的,常常吃不上、穿不上;可是千千万万个有志的青年,却偏偏丢掉自己的“舒服”的生活,从城市投身到革命圣地延安和敌后去。
抗美援朝的时候,在朝鲜战场上,面对着世界上最凶恶的、最残酷的美帝国主义,那里是枪林弹雨,天寒地冻,可是千千万万个革命青年却高唱着“雄赳赴、气昂昂”的歌声,毫不犹豫地跨过鸭江,投入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中去。
中国的革命青年就是有这样一股劲头,他干什么事业,首先问的并不是这种事业艰苦不艰苦,挣钱多和少;只要人民需要他干,革命需要他干,他就挺身而出;不仅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而且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因为,一般来说,革命最需要的工作,往往就是最艰苦、最困难的工作。这就是我国有志气的革命青年最优良的传统。
我想,我们对农业生产劳动,就要采取这种态度。农业劳动比较艰苦。正因为它比较艰苦,才需要大量的人去从事这种事业。六亿多人民要吃饭,需要农业生产供应粮食;农业生产落后,需要优秀的青年去改造。
为了党和人民的需要,我们绝不应该绕开艰苦和困难走路,而是要迎着艰苦和困难走路,战胜艰苦和困难,用我们的双手,去改造农业生产,创造一个新的局面。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我们青年一代所提出的战斗要求,正像当年要求青年穿上军衣,投入革命战场一样。我们要继承我国青年的革命传统,义不容辞地把这个光荣的担子担起来。
我们还应当看到,正因为农业劳动比较艰苦,一个革命的青年就更应当到艰苦的农业劳动中去锻炼。劳动不但是创造财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个必要手段,劳动也是我们改造思想、保证永不变质的一个极端重要的条件。
青年知分子在参加劳动之前,往往看不起劳动人民,认为自己的知识是“自己奋斗”来的;只有参加生产劳动之后,才能够懂得,工农群众的劳动,是自己的衣食之源,知识之本;自己是靠劳动人民的养育才长大成人,学到了一些知识;自己绝不应该把这种知识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而应当用这种知识为劳动人民服务。
总之,只有在艰苦的劳动中,才能改变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实现自己的革命化,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老实讲,一个人不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不经过风吹雨打,终生离不开爹娘,离不开家门,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我们的革命前辈们总是教导我们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闯”,这并不是不爱护我们,不关怀我们,不寄予我们以希望;恰恰相反,这正是他们对我们青年一代的无限热爱和深切关怀,并且寄予我们以最殷切的希望。
如果我们青年一代,能够按照他们的希望,经得起艰苦生活的考验,在艰苦的斗争中养成劳动的习惯,树立阶级观点,那么,当他们把革命的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一代手中的时候,他们才会放心。
当然,一个人有了上面这些认识和思想准备,并不等于一下子到农村就可以顺利地度过劳动这一关。从城市到乡村,从很少参加劳动到担负起繁重的劳动,这是生活内容、生活习惯的根本变化。这里有思想感情的适应,有生活习惯的适应,也有体力的适应问题。这要有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过一篇《从娇姑娘到边疆建设者》的文章,鱼姗玲是一个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的知识青年,是一个体质瘦弱的“娇姑娘”。她响应党的号召,从上海来到新疆,是经过一番与自己、与家庭的激烈斗争的。
她来到了新疆,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当她参加了劳动以后,又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开始砍草,砍几下手就酸了;人家一天砍八十米,她一天只砍六十多米,心里很着急。后来,她懂得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劳动也要一步一步地锻炼的道理。
经过几个月的坚持锻炼,她终于变成了“脸色黑里透红,身体又壮又结实”的姑娘,由感到劳动沉重变成感到劳动后心情舒畅、充满了“甜蜜和幸褔”。可见,经过劳动锻炼,习惯、感情可以改变,体力也可以改变。过去有些老同志就会告诉过我,脑子是用不坏的,相反,是越用越灵活。人的身体也是这样,参加适当的劳动,只会使身体越来越强壮,从“吃不消”,到“吃得消”。
你准备到农业战线去,我希望你勇敢地大胆地迈出这第一步,然后坚持地、一步步地走下去。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由一个比较瘦弱的姑娘,变成一个身强力壮、朝气勃勃的革命青年。你所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你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非 光
1965年x月x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