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读书交流

知青来信(5):城里人能不能适应艰苦的农业劳动?

《在广阔的天地里锻炼成长》 · 2024-07-18 · 来源:五洲风雷激|微信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注:本文选自中国青年出版社1966年出版书籍《在广阔的天地里锻炼成长》。

  编辑同志:

  党号召我们下乡上山去参加农业建设,我很想去,但又有点怕。我是一个女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城里,没有干过体力劳动。去年学校组织我们到农村去参加秋收。干了一天,搞得我腰酸背痛,一宿都睡不好觉。像我这样的人要长期地干艰苦的农业劳动,能吃得消吗?

  上海 罗敏珍

  敏珍同志:

  你说:“党号召我们到农村去参加农业建设,我很想去,但又有点怕。”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很想去,这说明你对于党的号召有一定的认识,对于改造和锻炼自己成为革命的接班人有一定的要求,说明你是一个有志气的青年;有点怕,这说明你对于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意义认识还不够,对于农业生产劳动的实际情况了解还不够。这个问题是应该而且可以解决的。

  一个没有经历过实际斗争锻炼的青年,特别是一个生长在城市里的青年,现在要离开自己的父母,投身到农业战线去,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有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斗争,这是难免的。问题是,要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强的劳动者,成为无产阶级的可靠的接班人,就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这些问题,消除思想顾虑,坚定、勇敢地走上农业战线。

  我觉得,对农业劳动应当有两种看法:

  第一对农村的艰苦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目前我们农村的生产还比较落后,体力劳动还比较繁重,农村的生活相对地说比城市也要差一些。对这方面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这种思想准备,那就很难在农村站得住脚,即使暂时住了下来,也很难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下去以前宁肯把艰苦和困难想多一些,思想准备充分一些,这样就可以更主动一些。如果三分艰苦,我们想到五分,那么遇到三分困难我们有了准备,遇到五分困难也可以坚持;相反,如果五分困难,却只准备了三分,那么当遇到比我们想象得更严重的困难时,思想就容易动摇了。

  第二再大的困难再艰苦的劳动都没有什么可怕。困难是要人克服的,艰苦的劳动是人来干的。一切事情都是这样,我们没干时总感到严重得不得了,但是身临其境后,也不过就是那么一回事。艰苦和困难只能吓唬胆小鬼敌人只能吓唬骨头。对于坚强的革命者来说的任务就是战胜艰苦,克服困难消灭敌人如果还没身临战场,自己就先胆怯、畏缩起来,那怎么能成呢?

  农业生产劳动比较艰苦,这是事实。但是一个革命青年能不能以艰苦或轻松来作为选择工作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志向呢?显然是不能的。

  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的时候,只是有数的几个人,而敌人的力量不知比我们大多少万倍。革命的先行者们都懂得,革命必然是长期而艰苦的;可是他们却偏偏要选择革命这个既艰苦又危险的事业。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和抗日根据地的生活是十分艰苦、困难的,常常吃不上、穿不上;可是千千万万个有志的青年,却偏偏丢掉自己的“舒服”的生活,从城市投身到革命圣地延安和敌后去。

  抗美援朝的时候,在朝鲜战场上,面对着世界上最凶恶的、最残酷的美帝国主义,那里是枪林弹雨,天寒地冻,可是千千万万个革命青年却高唱着“雄赳赴、气昂昂”的歌声,毫不犹豫地跨过鸭江,投入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中去。

  中国的革命青年就是有这样一股劲头他干什么事业首先的并不是这种事业艰苦不艰苦多和少只要人民需要他干革命需要他干他就挺身而出不仅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而且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因为,一般来说,革命最需要的工作,往往就是最艰苦、最困难的工作。这就是我国有志气的革命青年最优良的传统。

  我想,我们对农业生产劳动,就要采取这种态度。农业劳动比较艰苦。正因为它比较艰苦,才需要大量的人去从事这种事业。六亿多人民要吃饭,需要农业生产供应粮食;农业生产落后,需要优秀的青年去改造。

  为了党和人民的需要,我们绝不应该绕开艰苦和困难走路,而是要迎着艰苦和困难走路,战胜艰苦和困难,用我们的双手,去改造农业生产,创造一个新的局面。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我们青年一代所提出的战斗要求,正像当年要求青年穿上军衣,投入革命战场一样。我们要继承我国青年的革命传统,义不容辞地把这个光荣的担子担起来。

  我们还应当看到,正因为农业劳动比较艰苦,一个革命的青年就更应当到艰苦的农业劳动中去锻炼。劳动不但是创造财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个必要手段劳动也是我改造思想、保永不变的一个极端重要的条件。

  青年知分子在参加劳动之前,往往看不起劳动人民,认为自己的知识是“自己奋斗”来的;只有参加生产劳动之后才能够懂得工农群众的劳动是自己的衣食之源之本自己是靠劳动人民的养育才长大成人学到了一些知识;自己不应把这种知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而应当用这种知为劳动人民服务

  总之只有在艰苦的劳动中才能改变自己的思想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实现自己的革命化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老实讲,一个人不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不经过风吹雨打,终生离不开爹娘,离不开家门,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我们的革命前辈们总是教导我们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闯”,这并不是不爱护我们,不关怀我们,不寄予我们以希望;恰恰相反,这正是他们对我们青年一代的无限热爱和深切关怀,并且寄予我们以最殷切的希望。

  如果我们青年一代,能够按照他们的希望,经得起艰苦生活的考验,在艰苦的斗争中养成劳动的习惯,树立阶级观点,那么,当他们把革命的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一代手中的时候,他们才会放心。

  当然,一个人有了上面这些认识和思想准备,并不等于一下子到农村就可以顺利地度过劳动这一关。从城市到乡村,从很少参加劳动到担负起繁重的劳动,这是生活内容、生活习惯的根本变化。这里有思想感情的适应有生活习惯的适应,也有体力的适应题。这要有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过一篇《从娇姑娘到边疆建设者》的文章,鱼姗玲是一个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的知识青年,是一个体质瘦弱的“娇姑娘”。她响应党的号召,从上海来到新疆,是经过一番与自己、与家庭的激烈斗争的。

  她来到了新疆,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当她参加了劳动以后,又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开始砍草,砍几下手就酸了;人家一天砍八十米,她一天只砍六十多米,心里很着急。后来,她懂得了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劳动也要一步一步地锻炼的道理。

  经过几个月的坚持锻炼,她终于变成了“脸色黑里透红,身体又壮又结实”的姑娘,由感到劳动沉重变成感到劳动后心情舒畅、充满了“甜蜜和幸褔”。可见,经过劳动锻炼,习惯、感情可以改变,体力也可以改变。过去有些老同志就会告诉过我,脑子是用不坏的相反是越用越灵活。人的身体也是这样参加适当的劳动只会使身体越来越强壮从“吃不消”到“吃得消”。

  你准备到农业战线去,我希望你勇敢地大胆地迈出这第一步,然后坚持地、一步步地走下去。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由一个比较瘦弱的姑娘,变成一个身强力壮、朝气勃勃的革命青年。你所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你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非 光

  1965年x月x日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克言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终于又听到贪官被判处死刑了
  2. 桃花舍主人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 “改革开放几乎从零开始”——信口开河还是实事求是?
  4. 《毛选》第五卷:最需要总结的时代,书却只完成了一半
  5. 谁的“鼠目寸光”,把胡锡进提到了这个位置?!
  6. 双石|长征的基础数据,开不得黄腔
  7. 皈依或投机?实际竟然是潜伏!
  8. 上海强拆居民家中毛主席雕像,不得人心
  9. 长日将尽
  10. 特朗普躲过枪击,躲不过图片界的专利流氓!
  1. “断子绝孙”已成现状,官方穷尽方法也无奈了,此局该如何破
  2. 真正的高端局,咱们还真不是对手
  3. 这次的舆论大转折 ,过程其实很惊险
  4. 新京报这次立大功了
  5. 胡耀邦问徐中远:主席晚年是不是天天都看《金瓶梅》?
  6. 终于又听到贪官被判处死刑了
  7. 俄乌战争——中国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8. 《邓选》学习(三十一)四人帮说过“臭老九”吗?
  9. 1964年7月15日下午
  10. 雷鸣电亮|点赞,中国院士这个“院”,终于开始打扫清理了!
  1. 陈曾明:李尚福给谁送钱?
  2. 毛远新|关于“一生干了两件大事”的说法
  3. 邓小平最伟大的贡献——写在邓小平出生120周年之际
  4. 形势会急转直下吗?
  5. 多个部门因姜萍事件丢尽老脸,一个草台班子造神闹剧
  6. 郝贵生|腐败本质是“权力滥用”还是“阶级斗争”?
  7. 皇帝的新衣终于露馅了?
  8. 郝贵生:一把刺向“资本主义复辟”的锋利尖刀——评古正华同志大作《却道天凉好个秋》一书
  9. 钱学森谈“摸石头”,振聋发聩!
  10. 这下好了,退路也断了
  1. 王若飞之子忆西柏坡岁月:“天塌下来有毛主席顶着”
  2. 真正的高端局,咱们还真不是对手
  3. 《邓选》学习(三十七)淮海战役谁指挥
  4. “断子绝孙”已成现状,官方穷尽方法也无奈了,此局该如何破
  5. “断子绝孙”已成现状,官方穷尽方法也无奈了,此局该如何破
  6. 上海强拆居民家中毛主席雕像,不得人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