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意义上说,正因为我们努力研究人类,反而变得更不能认识人类了。①--卢梭
关于意识的空话将销声匿迹,它们一定为真正的知识所代替。②--马克思、恩格斯
近年来,国内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声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公开直白,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步步逼进,而马克思主义者却少有有力的回击。这并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做得有多么好,多么到位,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做好,没有做到位。反对者们自己也承认他们的理论不是好的,只是最不坏的。
“马克思是十九世纪人类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敌人也承认的”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和严整性是无庸置疑的,而反对者们就分割、肢解、曲解,甚至篡改马克思主义理论,加上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理论理解不全面,在实践中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给了反对者以口实。
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大致包括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它们既各自独立成完整的体系,相互间又有非常紧密的逻辑联系,甚至相互嵌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理论上马克思主义也解放他们),往往只强调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忽略了(有意的或无意的)它们之间内在的思想联系,恰恰这个思想才是马克思主义各个子系统强有力的纽带,有了这个纽带,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就能从科学上升为人类的真理,就能彻底批驳它的反对者们。这个思想纽带就是平等,真正的平等!全人类真正的平等!
卢梭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平等,自然的不平等和政治的不平等。他认为,“在那些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差别中,有许多被认为是天然的差别,其实这些差别完全是习惯和人们在社会中所采取的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产物。”“一个人体质的强弱以及依存于体质的体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是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抑或是在娇生惯养中成长起来的,而不是取决于他的身体的先天禀赋。智力的强弱,也是一样。教育不仅能在受过教育的人和没受过教育的人之间造成差别,而且还随着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增大存在于前者之间的差别”。“不平等在自然状态中几乎是人们感觉不到的,它的影响也几乎是等于零的”。他说,“假如我们把流行于文明社会各种不同等级之中的教育和生活方式上的不可思议的多样性,来和吃同样食物,过同样生活,行动完全一样的动物和野蛮人的生活的单纯一致比较一下,便会了解人与人之间在自然状态中的差别,应当是如何小于在社会状态中的差别,同时也会了解,自然的不平等在人类中是如何由于人为的不平等而加深了。”①亚当﹒斯密也认为“人们天赋资质的差异,实际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在多数场合,人们天资的差异,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④。他指出,哲学家和街上的挑夫之间的差异看来是起因于习惯、风俗与教育,而不是起因于天性。他们生下来,在七八岁以前,彼此的天性极相类似,他们的双亲和朋友,恐怕也不能在他们两者间看出任何显著的差别。大约在这个年龄,或者此后不久,他们就从事于极不相同的职业,于是他们才能的差异,渐渐可以看得出来,往后逐渐增大,结果,“哲学家为虚荣心所驱使,简直不肯承认他们之间,有一点类似的地方”④。他说,“未受教育习俗熏陶的人类,天性上的差别,实在不能算大。就天赋资质说,哲学家与街上挑夫的差异,比猛犬与尖嘴猎犬的差异,比尖嘴猎犬与长毛小猎犬的差异,比长毛小猎犬与牧畜家犬的差异,真可说是微小得很。”④人类学家和历史学者也认为,外表看上去差异较大的人类各种族之间,与生俱来的智力方面彼此也没有很大差别,从现实生活中,各种族间可以互相通婚就能看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人或当代的澳大利亚土人与其他任何种族的成员一样,如有机会受教育,也大有希望获得大学毕业。
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证明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⑤,宗教的、神学的等神秘主义的观念,只是人们“为自己造出的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为何物的虚假观念”,把人们从虚假观念中还原成现实的真正的人,“人就是世界,就是国家,是社会”。“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⑤。辩证法就是告诉人们怎样和用什么方法来认识和改造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唯物主义历史观“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⑥,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前世今身,人类由哪里来,是怎么样形成现在的社会状况的。指出人类在文明时代以前,人类社会经过了漫长的野蛮无知但平等的时代,那时,人类生活在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利为何物,人们相互平等、自由、博爱的社会。由于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提高,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加强,而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和改造落后于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逐渐的产生了不平等,产生了阶级(等级),形成了国家机关,有了人压迫人的工具,如现在的人类社会。然而,这种状况是暂时的,只要进步仍然是人类的规律,通过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通过对人类自身认识和改造的深入,人类社会终将会回到人人平等、自由、博爱的社会,将是在更高级的形式上的人类社会。阶级斗争理论分析了等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及结果,使人们了解了阶级斗争的一般规律,证明了现代社会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⑦。剩余价值理论戳破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虚伪面具,指出在其指导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灭亡。人类社会要在更高级的形式上实现人人平等,就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②,共产是资本主义社会灭亡后必然的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因此,共产主义是一种运动,是争取人人平等的运动,共产主义也是一个过程,是人人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共产主义在实践的过程中,必将消灭所有传统的不平等的习俗和观念,必将消灭强化了不平等的所有制(既消灭私有制也消灭公有制),必将消灭一切不平等的等级,回到只有一个等级、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利为何物的平等社会。“当人只是某个特殊等级的人时,他只感到在某些方面享有权利;当他成为人类整体的人时,他则感到有权享受一切。” ⑧
再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所谓自由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和法律宪政人士也属于这一类;一类是经济学家,也称新自由主义,但他们有本质的不同。
自由主义的理论是以洛克、卢梭等人为代表的天赋权利论,最初以反对封建专制思想出现的,是为了从封建专制统治下争取自由的权利,或许说是为了争取平等权利更准确。密尔的表述是,“对于统治者所施用于群体的权力要划定一些他所应当受到的限制,而这个限制就是他们所谓自由。” ⑨他们主张用代议民主和宪法来限制政府权力,这与其说是自由主义,不如说是反集权主义或反权威主义。严复在1903年(光绪29年)把密尔的《论自由》介绍到中国来时,翻译的中文书名就叫《群己权界论》。在现实生活中,自由主义者们认识到,如果没有平等,无论是契约也好,协议也好,乃至法律,虽然能达到一种暂时的平衡状态(契约是力量或权力的平衡而不是平等),却很难达到他们所追求的自由。当自由主义者们意识到“争取自由的斗争依然也是争取平等的斗争”时⑩,他们很容易就会转变成社会主义者(自由社会主义或社会自由主义)。事实上,密尔晚年观念的改变就使他加入了社会主义者的行列(自由社会主义者),霍布豪斯更是公认的自由社会主义者。如果罗尔斯把他的正义理论改成“正义即平等”,相信他也会得出和马克思相同的结论,成为马克思第二。最有迷惑性的是所谓民主社会主义,也叫社会民主主义,其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加福利主义,相当于把整个国家或民族拔升为资产阶级,本国资本剥削国外工人来减轻对本国工人的剥削或者补贴本国工人,如果没有广大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或民族的存在,这种模式是不可能延续的,这就如霍布斯的城邦内的平等和城邦外的不平等状态,只能短期平衡。
正如卢梭所说的,“使社会制度成为必要的那些缺点,同时也就是使社会制度的滥用成为不可避免的那些缺点”①,政府并不是从专制权力开始的,最初政府的建立乃是对最强者的权力的补救方法。专制权力只不过是政府腐化的结果,是政府的终极点,它使政府又返回到最强者的权力上。“任何一个政府,假如它不腐化、不败坏,总是严格遵循着它所负的使命前进,那末,这个政府就没有设立的必要。在一个国家里,如果任何人都不规避法律,任何官员都不滥用职权,那末,这个国家就既不需要官员也不需要法律。”①所以,自由主义的终极目标是消灭政府,消灭国家。
马克思主义最顽固最彻底的反对者是经济学家,他们自称新自由主义者,却与自由主义有根本不同。如果说自由主义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也向往平等的话,那么,经济学家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自由或者说兽性的自由,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加强已有的不平等和制造新的不平等。经济(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oikonomos,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经济学的基础就是私有制,其核心原则是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且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与资源是稀缺的。经济学家与其说是反对马克思主义,不如说是维护私有制。私有制一消灭,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整个经济学的大厦也就坍塌了,一旦人类社会人人平等了,经济学的理论结构也就烟消云散了,这样一来,经济学家就变得一无是处了。现代反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如哈耶克、弗里德曼、科斯等都是经济学家。
有研究表明,人类和很多动物一样,既有利己的天性也有利他的天性,如母鸡保护小鸡就是利他的天性。至于资源稀缺说,最近有报道说世界上最富有的85个人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相当于最贫穷的35.7亿人(世界人口的一半)所拥有的经济资源,这足以说明不是因为资源稀缺,而是资源分配的不平等。那些拥有过多资源的人,与其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勿宁说是为了使自己高人一等。有人统计,人类现在所创造的财富如果以平均的方式在全世界所有的人中间分配,强调一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足以让所有的人拥有一套舒适的住房,有电和自来水,有卫生设施,此外采用符合生态的方式生活。一句话,人类现今已经创造了足够让所有人过上体面生活的物质财富。如此,经济学就象是建立在流动沙滩上的大厦,不论它多么牢固,终将被历史的潮流冲跨,被人类追求平等的步伐踩碎,所谓的经济学家也终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们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各种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宏大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从运动的状态,而是从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从活的状态,而是从死的状态去考察。”⑥他们的常识“在日常应用的范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碰到极为惊人的变故。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⑥他们只是在把事实和现象简单的合法化,而不管这种事实和现象产生的原因。
我们处于两个世界之间:处于一个即将结束的不平等世界和一个正在开始平等的世界之间⑧。如果原始氏族社会是人类在愚昧无知状态下的平等社会,那么,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类在全面发展状态下的更高级的平等社会。在那里,“各个等级变成了唯一的一种等级,即人类。因此,人不再是这个或那个等级的人,而是实际存在着的唯一的等级的人,即人类的人。”⑧“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⑦如果人们以前所幻想的天堂是在那里能过上幸福美满,无忧无虑生活的地方,那么,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类现实的天堂!
参考文章:
①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法]卢梭,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李常山译。
②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第一卷。
③ 《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列宁,马恩选集第一卷卷首。
④ 《国富论》,[英]亚当·斯密,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郭大力、王亚南译。
⑤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马恩选集第一卷。
⑥ 《反杜林论》,恩格斯,马恩选集第三卷。
⑦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第一卷。
⑧ 《论平等》,[法]皮埃尔·勒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王允道译。
⑨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商务印书馆1982版,程崇华译。
⑩ 《自由主义》,[英]霍布豪斯,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朱曾汶译。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