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要有正确的历史发展观
2014年9月13日,“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动态、新表现及其实质”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宣部理论局委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来自中宣部理论局宣传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等单位的近2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针对近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动态,着重讨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表现形式、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及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表现形式及特点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十九世纪欧美的虚无主义主要表现在哲学领域,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反思与批判,有一定积极意义。二十世纪中后期苏联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否定苏联共产党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否定斯大林,最终导致苏联亡党亡国。中国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在低潮、西强东弱态势明显的形势下出现的一种历史现象。最初,历史虚无主义主要表现为“否定”种种历史概念和史实:他们否定革命,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否定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贬损革命前辈,诋毁党的领袖;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称是“误入歧路”,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其后,这类思潮打着理论创新的幌子,利用学术刊物、研讨会和学术著作等对历史进行一系列的“翻案”: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归结为中国自身封闭保守,“不能平等对待西方”,而鸦片战争的结果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西方文明;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说成是“邪教”,“屠杀”大量平民,阻碍现代化的发展;歪曲新文化运动,说五四运动“一言难尽”,“一部五四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史,也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互相残杀的历史”。近期,又连续发表若干篇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文章,声称马克思主义“脱离了启蒙的思想路线,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反将“历史虚无主义”的帽子扣在马克思主义的头上。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新表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否定历史发展规律。这一阶段,历史虚无主义继否定革命、否定毛泽东思想、否定党和新中国的历史之后,开始对历史规律提出质疑,试图从更高的层面为其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张目。他们从理论上重新解释历史虚无主义的内涵,争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话语权,直接指向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体系称之为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者称之为最大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制造思想混乱。
系统“重构”历史。在“否定”的基础上,历史虚无主义利用新发现的历史档案、日记等史料,对历史进行所谓的“重构”。然而,这种“重构”并非是对历史的还原,在此类学术成果中不乏编造和夸大史实,丑化、矮化历史人物,或者抓住细节局部不放却对历史主流视而不见,甚至对基本史料进行人为假造、刻意伪造的现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打着学术创新旗号的理论文章具有较强的社会煽动性,一些青年学生和缺少历史理论修养的社会人士常常认为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论著“引经据典”、“令人耳目一新”,却不知其中的史实和史观都大有问题。
公开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起攻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当代中国的立国之本,这是写在《宪法》、列入《党章》中的,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团结,而维护这一理论体系的权威,是每个爱国的公民法定的义务。但是,近期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公开向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理论发起攻击,宣称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指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把一个不存在的、仅仅是想象中的共产主义作为评判事物的唯一标准,不仅否定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漫长的人类历史,也否定了现实世界中的文明榜样”。同时,又诬蔑那些坚决抵制其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学者为“搞历史虚无主义”,说“并不存在批判者所指认的历史虚无主义”,中国近现代史上也“找不出几个货真价实的卖国者”,讨论“爱国问题是伪问题”,诬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工批评历史虚无主义“是把政治与学术一锅煮”,是“仗势欺人”,声称要“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反对大学政治课中设立近代史课,反对使用统一教材。历史虚无主义者恶人先告状,如此“彻底虚无”马克思主义,诬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根本意图在于釜底抽薪,为否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提供某种理论基础,对此不能不提高警惕。
传播手段更新。历史虚无主义过去主要通过报纸杂志和书籍进行传播,读者群相对比较有限。如今,网络和手机微信等也都成为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重要渠道,《今日中国欠蒋公一份尊敬和公正的评价》、《1949年大师远去兮再无大师》、《你不知道的历史》、《唯物主义把中国民族学术、教育体系彻底摧毁》等大量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的短文和段子被广泛散播到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群体之中,在缺少鉴别能力的青少年学生中造成思想混乱,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从研究方法和表现手法上看,历史虚无主义都是以虚为实,以伪乱真,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于规范的学术研究而言,由于研究者掌握的史料不一样,观察历史的角度不同,不同学者之间在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评判上存在某些分歧,都属正常现象。然而,有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研究刻意夸大某些细节,有意回避历史大势,没有坚持“整体性”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即便对于某一细节的描述非常精准,却在客观上没有真实地展示历史图景,都会误导读者。还有一些文章,简单地将两个不同类别的概念或人物进行粗线条比较,而没有就其成因、背景、客观条件进行历史语境的剖析,就主观的得出比较性结论,看似言之凿凿,却在根本上违背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和前提。甚至一些研究还捏造事实,妄下断语,制造所谓的“理论陷阱”,这都涉及学术研究中的大是大非问题。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及其严重危害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历史虚无主义虽一如既往地以“学术”的面貌出现,但是,其最终目标却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即:
第一,虚化、丑化和否定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领袖和民族英雄。
第二,虚化、丑化和否定共产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
第三,宣扬“告别革命”,虚化、丑化和否定中国近代以来的一切革命、尤其是虚化和否定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
第四,全面虚化和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第五,全面虚化和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作用和现实地位,企图把改革引入所谓“主流文明”即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
因此,历史虚无主义绝不是简单的学术研究的问题,而是直接涉及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根本制度的人民民主制度,涉及是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一些重大原则问题。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就是通过否定历史来否定现实,它首先从历史研究和学术文化领域开始,逐渐潜移默化到世风民心之中,形成社会舆论,最终落实到国家政治制度的改变上。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根本目的是以历史为突破口,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颠覆中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
历史虚无主义者辩称并不存在什么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就是把学术和政治“一锅煮”。但是,严酷的现实却一再证明,历史虚无主义者实际上一直都在把他们所谓的“学术”放到“政治之锅”中去大“煮”特“煮”,不达目的,即不把“学术”“煮”成他们所追求的政治,就誓不罢休。“新疆问题”和“香港政改问题”上历史虚无主义所起的恶劣作用让我们触目惊心。十几年前,美国等西方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大搞所谓“新疆工程”,而其核心就是通过“重写”新疆历史,挑起维吾尔族与汉族、地方与中央之间的矛盾,新疆个别“学者”也与欧美相响应,从历史文化领域打开缺口,制造舆论,数年之后便有了“七五”、“七一五”事件等一系列“疆独”恐怖活动,对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民族团结造成严重威胁。
香港特区近期所遇到的政改等难题也与历史虚无主义泛滥有着密切的关联。回归以后,由于学校课程改革中错误地取消了中国近现代史等课程,“公民教育”工作又遇严重阻力而无法推行,使得回归以后新出生的青少年对鸦片战争以来英国侵占香港的历史、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及中华民族历经劫难不断抗争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又加上“泛民派”在美英的直接支持下,通过他们所控制的各种媒体,罔顾史实,编造所谓港英统治时期的“民主史”,使得一些被历史虚无主义“洗了脑”的青少年发起“学民思潮”,煽动罢课、“占中”等非法活动,扬言要“瘫痪香港”,试图以此要挟中央按照他们的要求来进行政改。他们的种种举动引起了香港广大爱国爱港市民的强烈不满和反对,但显然也对香港政局造成了极大冲击,严重妨碍了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破坏了香港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种种事实都说明,历史虚无主义已经不是潜在的威胁,而是一个现实的威胁,并且在某些地区某些问题上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值得党和国家及全社会高度重视,决不能泄泄视之。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为了有效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威胁,建议党和政府各级领导部门统筹安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打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气焰,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及其产生的威胁。同时,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中,要把握好政策分寸,正确处理好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不要把正常学术争鸣中出现的不同观点都当成历史虚无主义来对待。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