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规律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改变社会主义

李培荣 · 2015-02-10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规律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改变社会主义

  李培荣

  (提示本文用规律回答下列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为什么能掀起私有化浪潮?为什么会产生剥削,生产资产阶级?为什么会改变社会主义?我们能否运用规律来回归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怎样本质地认识它很是重要。笔者前已写了两篇文章,即《也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虚实》丶《人们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产阶级》(网刊2015-1-1与1-26发布)。加上本文就算是从不同角度丶不同写法上来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事物的姊妹篇。

  有人对笔者说过,要深入认识事物,应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可以发现规律。笔者对此获益匪浅。所说的规律,是指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存在的内在的本质联系,相互的作用。它在一定条件下,不断重复出现,具有必然性。列宁说过,规律就是事物的关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1〉规律还具有普遍性丶发展性,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规律在自然与社会的范围内都是适用的,并依据事物的发展而发展。现依据本文题目的内容,将相关的规律例举如下。

  (一)事物是相互作用的。我们可以发现,独立的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有着作用与反作用丶制约与反制约丶吸引与排斥丶选择与反选择的相反的能力;也有着吸引与被吸引丶选择与被选择丶制约与被制约的相向的能力。这是一条事物相互作用的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受公有制制约的,为什么市场经济被选择为国家的主体的经济体制运行后,会向公有制挑战,掀起私有化浪潮?这是因为事物相互之间内部联系的规律在起作用。我们还是先从市场经济的本质说起,就是市场经济这个事物的根本属性是自由交易性。它调节或说是交易的主要对象是,劳动力的自由交易,商品(资源丶产品)的自由交易,资本的自由交易。从中可以发现,市场经济与资本丶雇佣劳动之间是,双方相互吸引(需要)与被吸引地结合成一体化的,已成为市场经济生存的基础条件。并由此产生资本的积累与剥削。市场经济的这种体系的价值,正是私有制与按资分配的生产关系,为达到发展经济,使资本积累再积累,赚钱再赚钱的目标,所需要的被选择的经济体制或说是工具。而私有制与按资分配这种生产关系,也正是使市场经济体系能够存在丶发展的必备条件,或称之为"老板",两者必然产生相互选择与被选择丶吸引与被吸引的相向作用。这就是规律的作用。

  那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情况就截然不同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与按劳分配的生产关系的目标是,发展经济,消灭剥削,人民共同富裕。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所需要选择的有吸引力的主体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这是符合双向选择与吸引的规律的。因为,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也是一条经济发展的规律。它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在生产调配丶资金运转丶劳动安排上,不需要资本丶雇佣劳动,不产生剥削。可是,当权者一相情愿地选择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主体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功能的正常发挥,只有私有制才能相互适应,两者是相互吸引而依存,不可分离。这在前面已经讲到。市场经济的本性又是单向的,不是两栖的。因而,规律使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产生反选择与排斥的作用。其表现是改变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即将公有制改变为私有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市场经济整个体系正常运行。

  有些人就表达了这种意思。比如,原某公司的董事长秦晓在2014年12月的"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演讲说:"要进一步去意识形态化,避免把公有制视为社会主义的属性,把民营视为资本主义的属性"。〈2〉这里,演讲者明白地提出,要去掉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性质。还有吴敬琏说:"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公正十市场经济,而不是其他思想。"〈3〉我们清楚,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由它的决定因素(本质)生产关系确定的,就是公有制与按劳分配。显然,吴敬琏是在改变社会主义应有的特征,改变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那么,为什么市场经济对生产关系会产生相向与相反的作用呢?这个问题,在后面的另一条规律的叙述中会有回答。

  (二)事物的力量对比大小变化成反比。具有联系的独立事物,在相互发生作用时,一方的力量大小程度发生变化,另一方也随之起相反的变化,好像拔河比赛那样,一方力量为强势,另一方力量则为弱势。当然,双方力量持平后变化的对比,存在着发生逆转的可能。对此,我们可以称之为事物的力量大小变化成反比的规律。我们平常所说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或者弱者被强者欺凌丶吞并,就是这种规律的表现。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实践结果,为什么会产生剥削,生产出资产阶级呢?其间是否存在规律的作用?是的,是存在着力量对比变化的规律作用。对市场经济被社会主义选中为主体的经济体制的事,我们可以打个比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是头脑,市场经济体系就是肢体即手与脚。"肢体"的活动结果是发展经济,从中赚钱(剥削),少数人富裕。可是"头脑"是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其目标与"肢体"的活动结果完全相反。"肢体"与"头脑"的作用是南辕北辙,两股道。由于前面讲的规律使然,两者必然存在选择与反选择,制约与反制约的相互作用;被选中的"肢体",自然地进行反制约丶反选择,必然独立地选择与自己相适合的"头脑"(私有制)。

  在开始阶段,市场经济推行不顺利,发展有障碍,障碍来自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与按劳分配,来自原有的政治体制。就是说,市场经济推行方面的力量对比小于原有的生产关系。在这样的处境下,要末取消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末逆转力量大小的反比,更换"头脑",放手让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两者必选其一。解决尖锐矛盾的决策摆在当权者的办公桌上。此时,走资派丶右派和新自由主义信奉者们的呼声很高。当权者强调市场经济能高度发展生产力,这是大局,姓资姓社不争论。如此一来,势头急转直下,企业"国退民进",私有化进行非常顺利。国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让位于私有制,更换"头脑"的结果,使建国后前后30年的力量大小反比形成逆转。规律就是规律,规律是不认人的,力量大小反比是可以转化的。

  据"资料显示,我国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到2012年年底达到82.67%〈4〉这些私有经济企业是实行按资分配制度的,产生剥削已是事实。国有企业已不到20%,主体地位已经丧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期实践的结果,使私有化的力量大于公有化的力量形成反比,而私有化的成功与资本积累量丶雇佣劳动产生的剥削量的高程度成为正比。规律的作用显示着,资产阶级随着资本积累与剥削的增大而复生与壮大。社会财力已集中在少数资本所有者阶级手里。中国已成为亿万富豪人数排名世界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5〉2006年中国家庭总数的0.4%个家庭,已经占有了中国财富总量的70%。中国有18%的人口每天生活消费支出不足1美元。〈6〉与此同时,富人阶级的政治地位也在提高。截止2010年底,全国工商联拥有271万民营企业主。据工商联第8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51.1%的民营企业主,已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2012年的全国"两会"之前的2月底,胡润富豪榜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国内70位富豪全国人大代表的资产总和达898亿美元(约5486.78亿元人民币),而当时美国的国会丶行政丶法院中,所有高级官员的资产总和才75亿美元(约458.25亿元人民币)。〈7〉另一方面,私有化使贫穷的劳动者阶级与富人阶级的经济实力差距显著扩大,贫富悬殊已是一种社会现象。中华全国总工会官员日前表示,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新京报》2010年5月12日)〈8〉"1978年我国基尼系数仅为0.16,而2003年上升为0.458,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53或0.54,大大超过国际上公认的基尼系数为O.3-0.4的‘社会失衡临界点’,接近‘社会动荡临界点’。""有的学者提出,国有经济是两极分化的根源。他们说,国有企业是垄断企业,收入高,所以引起两极分化。仿佛只要取消了国有经济,就可以消除两极分化。这是一种反对国有经济,主张私有化的论调"。〈9〉近30年来,劳动者在企业里的主人翁的地位是一落千丈。劳动者阶级由强势群体变成为弱势群体。

  (三)物以类聚。这是一句自古以来的老话,如宋时的《五灯会元·卷三十九·钦禅师》云:"如藤倚树,物以类聚。"说的是相同种类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吸引,聚集在一起。相同种类,是指相同的事物本质以及由本质决定的事物的特征。物以类聚表明,独立的事物相互之间,由于有着本质或特征的相同,而自然发生吸引与被吸引,选择与被选择的聚集关系。事物的本质与特征如果不相同,相互之间就会发生作用与反作用,吸引与排斥的反聚集的关系。物以类聚还表明,由单个的事物互相聚合为整体,能提升整体的力量。此可称之为物以类聚规律。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自由交易,资本的本质是赚钱,雇佣劳动的本质是剥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私有制。显然,这些相同的种类,是可以物以类聚形成整体效应的,能够聚集成为资本主义的工作母机的一个大系统,维持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这个大系统和社会主义体系的本质(公有制)是不相同的,两者是格格不入的,是相互排斥的。然而,计划经济的本质是有计划按比例的调节经济。这种经济体制,是发展经济而不存在剥削的。这种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相同的种类,是能物以类聚的。

  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放弃了符合物以类聚规律的计划经济,而选用并坚持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结果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两者不符合物以类聚的规律,"坚持"的出路,必然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实行私有化,以求与市场经济能物以类聚,发展经济。然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改变,必然会要求原有上层建筑的改变。这样,社会主义的国家就会全部改变颜色。这是物以类聚规律使然,具有客观性。

  对此,有的文章说出了一些人的要求,反映了事实上正在演变的某种社会状况:"宪政"鼓吹者们一方面一厢情愿地不断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蓄意曲解为"宪政",另一方面或直截了当丶或隐晦曲折地不断要求修改宪法,废除人民民主专政,取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10〉"目前中国的经济基础,已经不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中国在经济制度上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私有化,正处于带封建印迹丶殖民色彩的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11〉为什么实行市场经济这种经济体制,有这么厉害,能撼动一个国家长期建设的坚固的经济基础,改变社会主义?对此,我们要看到市场经济不是单个的力量,它连着整个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体系的各个部分,发挥着聚集起来的整体作用,表现出物以类聚规律的巨大力量。而社会主义体系的一方还没有聚集相连的各部分,形成整体来与之对抗。

  规律是客观存在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认识它,运用它。规律是为人服务的。但是,世上的人,有这样的人,那样的人,在国内外存在阶级的条件下,不同阶级的人都可以认识规律,运用规律。这里,有一个规律对人的使用价值问题。资本主义的信奉者采用规律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社会主义的信奉者采用规律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社会上曾有一场讨论,国家的主体经济体制,是用计划经济为主的商品经济,还是用市场经济。当时的环境条件是,全党全国习惯于听"一种声音"。大家信赖"一种声音",其力量超强大,可以说能压倒一切,实际上形成法治小于权治,权治小于"一种声音",上上下下基本如此。结果是"一种声音"发出,一锤定音,选中市场经济为主体,姓资姓社不争论。这就为走市场经济道路开了绿灯。在实践中,市场经济的运行,显示出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具有排斥与反选择的功能;对私有制与按资分配丶资本与雇佣劳动丶剥削等具有吸引丶物以类聚的功能。然而,社会上的人,是可以群分的,走资派丶右派和新自由主义信奉者们聚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充分利用这些规律,有效地大行私有化,改变着社会主义。

  由此,对社会上的不同人群带来不同的境遇。有人依据农民工的遭遇,写下了这样的话:"急速的‘国企私有化’与‘资本主义化’浪潮,导致中国农民在过去20年来遭遇了前所末有的挑战。于是,上亿农村人口得要迁徙他乡,忍受血汗受剥削,才能寻得生路。一个个笔下的个案,既是个人血泪记述,也是对现实政经体制的控诉。"〈12〉

  事物的规律是多样的,我们要全面认识配套运用。事物是多种多样的,规律也是各种各样的。规律有时是单个的,有时是相关联的多种事物的规律聚集为组合型的规律体系,发挥整体作用。那种把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简单地看成为只是纯物的一种发展生产力的工具或说是方法丶手段的看法,没有认识到经济体制与本身各活动要素之间,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规律,有着规律体系的整体作用。认识上的片面,在实践上会产生意料之外的结果。长期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体系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相互吸引,相互类聚;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生存丶发展的工作母机体系的组成部分。有人说的好:"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不管你意识到没有意识到,当前的市场经济就是《资本论》中的资本主义!"〈13〉市场经济的这种性质,不适合作为社会主义的主体经济体制。否则,选择与反选择,制约与反制约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以类聚的规律,会产生作用,必然要改变社会主义,即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成为完整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如果打个比方的话,生产关系是头脑,上层建筑是心脏,经济体制是肢体。这是一个有机的组合,起着整体的作用。可以说,它就是一种社会形态生存与发展的工作母机大体系。由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形态的本质不同,各自的工作母机体系的本质也是不同的。如果将资本主义体系中的某部分,简单地作为社会主义体系的某部分的主体,必然会产生吸引与排斥,物以类聚,力量大小反比规律的综合作用,结果是或者取消这种生搬硬套的做法,或者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两者只取其一。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包公",不会做假的。反之,也这样。

  走资派和资本主义信奉者能运用规律改变社会主义。那么,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信奉者能否运用规律回归社会主义,重建社会主义呢?回答是肯定的。前面说到走资派们改变社会主义的切入口是,由市场经济而私有化而上层建筑的。然而,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信奉者可以此作为切入点。这个生产关系的决定因素是所有制。就是说,私有制与公有制就是决定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性质的。我们知道,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中的一部分,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劳动者。这样,不难看出,其间存在三种相关联的事物,一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上层建筑);二是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三是劳动者(生产力内的决定因素)。政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生产关系有着反作用,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没有改变以前,政权对生产关系的控制力是大于生产关系的反控制力的。就是说,我们可以运用事物的相互作用和力量大小反比规律,由政权依据宪法决定,在民营企业和混合制企业以及部分国有企业里,使普通劳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剩余劳动成果(利润)每年所得,转化为资本(股份),投资于本企业,获得利润的分配权利,使劳动者拥有资本(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双重身份,使劳资分离融合为一身,从而增加企业的集体所有的比重。

  这种"参沙子"的方式,可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形成为新的公私合营企业,改造私有制,壮大公有制;它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趋向:"社会主义的任务,不如说仅仅在于把生产资料转交给生产者公共占有。"〈14〉这种"参沙子"的方式,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是消灭剥削,共同富裕的过渡方式。我们清楚,利润是由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成果和资本所有者的纯资本增值(先进的生产资料)构成的。一般来说,劳动者创造的利润量是大头(高密度自动化企业例外)。由于利润既是剥削的对象,又是富裕的源泉。所以,能否消灭剥削,能否共同富裕,关键在于能否进行利润再分配。我们还知晓,剥削和被贫困,是社会不稳定丶动荡不安的总根源。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总毒瘤。社会主义必须切除这个毒瘤。其实,包括知识劳动在内的普通劳动者只是回归自己用剩余劳动创造的利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并非过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心,就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15〉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内容,也是能称之为社会主义应有作用的起码标准。如果做不到,达不到这个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过是徒有虚名,实际上并非是科学社会主义。这种"参沙子"的决策与运行,要发挥物以类聚丶吸引与被吸引丶力量大小反比的规律体系的作用;将人民民主专政丶法律丶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即广大的劳动者聚集起来,联合起来,形成合力,上下夹攻;一定能够攻破生产关系中的私有制主体堡垒,回归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定能够高度地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达到强国富民的目标。

  所述的"参沙子"的变革,目前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一是国家与一部分人已经富裕起来,在世界上已经名列前茅。现在的存在的利润是放在少数人的口袋里,应该轮到同时扩大放到广大的普通劳动者的口袋里了。就是说,"参沙子"变革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二是国家的目标,是在第一个"10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者中产也,"全面"丶"社会",就是指人民共同富裕到小康水平。现在正是奋斗达标的重要年代。那种统计上的人均数字的小康目标,在两极分化的条件下,并非是事实上的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的目标。"参沙子"的变革,才能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三是阶级矛盾与斗争丶两条道路的斗争,日益突出与尖锐,为求得社会稳定,回归社会主义是正道。

  上述的"参沙子"的变革,如果不能实行的话,将面临的是二次革命。那就是被剥削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按照物以类聚丶力量大小成反比丶相互吸引的规律,联合起来,团结起来,打倒走资派,回归社会主义,社会将进入革命斗争的年代。

  〈1〉《列宁全集》第38卷第161页

  〈2〉《网刊·涉嫌侵吞巨额国资秦晓鼓吹:避免把公有制视为社会主义属性》2014-12-17

  〈3〉《吴敬琏答记者问⋯⋯》《中国经济日报》1997年8月5日

  〈4〉《程恩富、谢长安: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所有制》马克思主义研究网2014-10-15

  〈5〉《新民晚报》2008年1月3日

  〈6〉《网刊·先富到共富能实现吗?》2015-2-2

  〈7〉《网刊·东莞富豪委员讨论:怎么让工人不闹事,银行不收贷》2015-1-29来源于《南方都市报》

  〈8〉《作家文摘》第1334期

  〈9〉《红色文化网·周新城:关于两极分化问题的几点思考》2013-05-02

  〈10〉《网刊·警惕江平、周瑞金们对依法治国的曲解和误导》2015-1-29《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11〉《网刊·黄尔文:中国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15-1-30

  〈12〉《网刊·中国农民工的血与泪,意味着什么?》2015-1-30

  〈13〉《网刊·市场经济就是生息资本的运动方式》2015-2-6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第516、517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5页、第3卷第243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22页

  (2015-2-6)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2.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5.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6.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9. 中日合作:是该扒扒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军美化师了
  10.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0.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6.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