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王学典:从反思文革史学走向反思改革史学

王学典 · 2015-03-24 · 来源:中华读书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王学典:从反思文革史学走向反思改革史学

  ——对若干史学关系再平衡的思考

  告别“以论带史”,走向“史料即史学”,告别“古为今用”,走向“为历史而历史”,告别“宏大叙事”,走向无关宏旨的“琐碎史学”,告别“自言自语”,走向“日常生活史”,这诸种倾向叠加在一起,导致近30年来的史学研究日益国学化、汉学化、实证化、碎片化,所以,在笔者看来,对史学研究的基本方向必须进行一次再调整、再斟酌,也就是要对史料与史观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微观与宏观的关系、引进与自主创造的关系进行一次再平衡。

  文革结束已经快40年了。30年河东,30年河西。历史几乎每隔30年都要出现一次轮回:从1919到1949,从1949到1979,从1979到2009,几乎都是如此。从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开始,像中国的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门类一样,中国史学事实上又面临一次再定向,或者说,已经进入又一次再出发的前夜。

  30年前的再定向再出发,是从反思文革开始的,今天的再定向再出发,也应该而且必须从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学走向开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1949年后中国大陆史学最为活跃、繁荣和最富生机的30年”,尽管“这30年间的史学创获是1949年前的30年所不能比拟的”,但为了中国史学的健康发展,对近30年来的史学倾向也必须像反思文革史学一样进行反思。

  3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4年前后,史学界正在干什么呢?正处于一种什么形势呢?1984年前后,史学界正在义愤填膺地反思文革,正在控诉文革对一大批史学家如翦伯赞、吴晗等的迫害,正在声讨“评法批儒”对史学声誉的严重败坏,正在全面检讨1949年后所确立而在文革期间登峰造极的史学思想、历史理论的基本原则。总之,这个时期史学界的基本追求是:摧毁在“文革”期间和“文革”前夕占主流地位的理论、思想和观念,为新时期学术确立新的方向。但与此同时,偏颇和偏差也出现了,甚至在一步步地向极端走去。

  通过1984年前后的反思,人们当时总结出了若干教训,形成了若干共识。

  从废弃“以论带史”到皈依“史料即史学”

  废弃“以论带史”,主张“论从史出”,在拒绝了“巩固地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历史研究的指导地位”硬性规定之后,史学界则逐步皈依“史料即史学”,这是“文革”结束之初,史学界的主要倾向之一。

  “以论带史”无疑应该废弃,这是一种带有典范性质的教条主义的治史路数。为了取代这一路数,史学界当时相继提出并强调了“论从史出”和“史论结合”等治史方针,这本无不妥,因为在这些方针中,毕竟还有“论”的一席之地。问题在于,此后的史学界却在告别“以论带史”之后,则经由“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等弱化理论地位的环节,一步步滑入了“史料即史学”、即完全排除理论的观念之中。对“以论带史”的批判,最后竟演变成了对民国年间占主流地位的治史路数即“史料即史学”的皈依。于是“史界二陈”即陈寅恪和陈垣重新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史学界的偶像,“回到乾嘉去”终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成为史学界的主流思潮。

  近30年、特别是近20年来,主流史学界在拒绝了教条主义的同时,也拒绝了“理论”和“思想”本身。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学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缺乏“理论”和“思想”,缺乏“抽象”和“概念”。“理论”、“思想”、“抽象”和“概念”,要么已被主流学界遗忘,要么已成为不光彩的东西。而年轻的学徒几乎均成为主张“史料即史学”的傅斯年的私淑弟子了,到处是“考”,到处是“辨”,到处是“订”,到处是“补”,如果把这种方式仅仅作为一种训练手段,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与此同时,那些所谓的“导师”却教学生远离“理论”、远离“思想”,甚至还引导学生远离“解释”,说什么考证史实是历史学家的本份,评说史实则是站在史学圈外说话,完全忘了中外史家的教导:清理史实和解释史实都是史家份内的工作。选题越小越好,材料越冷僻越好,考辨越细越好,“理论”和“思想”的成分越少越好,已成为史界一种主流价值观或主流学风。

  总之,如果说近60年来占笼罩地位的史学趋向,前30年是教条主义的话,后30年则是实证主义。问题在于,教条主义的危害已经有目共睹,臭名昭著,而实证主义的消极影响,学界不仅尚未认识到,甚至仍被趋之若鹜!

  从否定“古为今用”到遁入“象牙塔”中

  废弃“古为今用”,主张“为历史而历史”,在拒绝了“历史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口号的同时,进而放逐了现实和时代,最后则整体遁入象牙塔中,这是“文革”结束之初,史学界的又一种主要倾向。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史学界对历史与现实关系问题的认识,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1949至1979年近30年中,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现实”占主宰地位,走向极端后,“历史”被“现实”完全吃掉;从1979年至今,又30年了,在这期间,“历史”又一直试图摆脱“现实”的纠缠,想不食人间烟火,走向极端后,“现实”又差一点被“历史”吃掉。近30年间人们谈历史与现实的“区别”太多,而且在强调“区别”的时候甚至否定了二者之间的应有“联系”。

  1949年后,历史研究全面纳入为现实、为政治服务的轨道,有时甚至一度围绕着运动转、围绕着政策转,而登峰造极的表现则是在“评法批儒”时期,这时的历史学可以说已完全堕落为政治斗争得心应手的工具,颜面尽失,声誉被严重败坏。所以,“文革”一结束,部分学者就提出放弃所谓“古为今用”的原则,向“为历史而历史”的路子靠拢,“回到乾嘉去”之所以成为这时一些人的选择,绝非偶然。这时人们似乎已达成一种共识: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现实”好像已成为一种有害的因素、负面的因素,成为认识历史真相的障碍,要想避免丑恶的“评法批儒”,必须远离“现实”、回避“时代”,能遁入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中最好。这种对所谓“纯学问”的向往在80年代初可以说即已成为一种思潮。但由于强大历史惯性的作用,加上特定的精神气候,在整个80年代,“历史”并未完全实现回避“现实”的目的,相反“历史”在新的斗争中依然发挥了重大作用。当然,也确有一小部分人实现了摆脱现实的目的。但到了90年代,“现实”才真正成为一种大面积的“瘟疫”,使得许多人躲避惟恐不及。一方面是翻天覆地火热的社会巨变,另一方面是寂静的远离生活的历史学领域。在一场巨大变革面前,历史学家集体逃亡了。

  历史学界刻意规避现实最典型的例证莫过于集体缺席关于中国崛起、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讨论了。中国崛起毋宁说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复兴。这一复兴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巨大意义已然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崛起的话题,已经跨越学科的边界,成为国内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话语中心。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甚至文学家等等,均在这场讨论中悉数登场,都在通过对中国崛起的讨论和思考,来展示自己的生机和活力。在这之间,却唯独不见历史学家的身影。这极不正常!因为文明的复兴,正仰赖于历史的被唤醒,而历史学家所担负的正是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唯一中介,因而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历史学家们是最有资格、也最应该成为积极的一员的。但在各种各样的理由下,主要是在躲避现实的主流思潮裹胁之下,历史学家在这场讨论中却集体出逃了。

  从解构“宏大叙事”到走向“碎片化”

  废弃宏观研究、宏大叙事,在拒绝了假大空的同时,则进而放弃了对历史的大脉络、大趋势、大线索、大走向、大波折的探求,这是“文革”结束之初,史学界的第三种主要倾向。

  近30年来,中国史学界的一个最大趋势,是由“虚”入“实”,弃“大”就“小”,而以“大”为“虚”、以“小”为“实”,则是问题的实质。中国史学界30年来越来越向“小处”走去,越来越向“细枝末节”走去,越来越向“边缘”走去,越来越向“琐碎”走去,而与此同时,史学界则在不断地解构所谓的“宏大叙事”,质疑“宏大叙事”,甚至妖魔化“宏大叙事”,历史的“碎片化”于是不可避免。人们在把历史“碎片化”的同时,史学界自身的“碎片化”也同时不可避免。一个统一的史学界现在已经不复存在——这个所谓“统一”的史学界在被“碎片化”之后已经潜入各个历史碎片之中,是人们当下所感受到的一个基本事实。《近代史研究》和《史学月刊》两家杂志,于2012和2013年几乎同时发起“碎片化”和史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讨论,堪称是对这一点的力证,同时也说明此一倾向之严重。

  这一现象的出现当然也不是偶然的,这也是与“前30年”对着干的结果。众所周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从一诞生,就声称不走“微观史学”之路,要探求历史的“法则”,要研究“大历史”,李大钊的立场当时最具有典型性。此后的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和翦伯赞等唯物史观派史家,则逐步远离“史考”之路,坚定地踏上“史释”之途,远离“考史”的路数,群趋“著史”的路数。1949年后,历史似乎肯定了“史释”和“著史”为正途,“繁琐考证”为斜路。于是,从1949后,对历史的“宏观研究”成为主流,“五朵金花”的盛开,“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封建社会为何长期延续”等问题的讨论,遂成为历史研究的常态,走向极端之后,就出现了研究课题越大越好、越抽象越好、越空洞越好、细节和材料越少越好的局面。历史研究最后成为没有弹药的“放空炮”。

  “文革”一结束,这一研究路向也纳入“拨乱返正”的轨道,在一段时间内,被命名为“空论史学”而成为批判和清算的对象。于是,才有不少人的反其道而行之。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在民国年间成名的学者还为数众多的背景下,这时,历史仿佛来了一个“否定之否定”,人们相率回头向1949年前走去。到上世纪90年代学界则更直白地提出“回到民国去”,“回到傅斯年去”。所以,早在1981年,有学者就敏锐指出:学徒们却已经走上摒弃“宏观”群趋“微观”之路了。进入90年代之后,“后现代史学”传入大陆,“大历史”、“宏大叙事”则进一步被痛加解构,随后变得声名狼藉。历史的“碎片化”趋势就这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从打破“闭关自守”到放逐“自主叙事”

  废弃闭关自守,全面拥抱西方史学,在拒绝了“自言自语”的同时,进而放逐了自主叙事或本土化叙事,这是“文革”结束之初,史学界的第四种主要倾向。

  近30年来的中国史学始终在一种矛盾中前行:一方面,我们全面对外开放,向西方史学学习,全方位引进西方史学,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西方话语系统打捞或拯救中国历史,而全面引进西方史学,就实质而言,就是引进和强化西方话语系统的影响力。近30年的史学始终在这种两难、悖论中前行。学术引进和自主叙事的冲突,普世主义的历史叙事与特殊主义的历史叙事的冲突由此而起,而近30年占主流地位的则是普世主义的历史叙事。

  近30年来史学界向西方史学学习的主流做法是移植和模仿,题材是西方的,观念框架和基本预设均是西方的,甚至结论也几乎是西方的。总之,这30年基本上是西方史学在主导着中国史学界。近若干年尤其严重,总的倾向是选题越来越时尚化,越来越娱乐化,越来越表层化,甚至在趋于讨巧。中国史学界越来越成为西方史学界、特别是西方中国学界的延伸。

  这种中国史研究的西方取向,加上国内主流学风的影响,所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局部的细部的历史越来越清晰,而整体的结构上的历史却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混沌。更重要的是,我们越来越失去了自主创造的能力,尤其是在思维上越来越懒惰,总是在等待西方给我们理论,给我们观念、思维、框架,甚至给我们样板和典范,以供我们模仿。回想一下,近30年来,中国史学界在概念的提炼上、典范的铸造上、理论的抽象上,有进展吗?

  近30年来甚至近60年来,中国史学界与西方史学界的关系实质上是学术小工与学术老板的关系。如同中国的企业长期以来处在世界产业链的末端一样,中国的史学也长期处在世界特别是欧美学术产业链的末端,充当人家的学术小工,辛辛苦苦地像蚂蚁一样为西方学术界采集材料,乃至形成初级产品,提供给西方的那些史学家们,而西方史学家们再从中抽象出理论、思想、观念、预设、概念,尔后中国的史学工再一窝蜂地去追逐这些理论、思想、观念、预设和概念,还以为真理在握,真相在此。我个人认为,这就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史学界与西方史学界的基本关系。

  总之,近30年来的学术引进,强化了普世主义的历史叙事,进一步弱化了自主叙事,对此必须进行再平衡、再审视、再调整。我们要尽快自觉地从普世主义的历史叙事转向特殊主义的历史叙事,更明确地说转向中国叙事、自主叙事。普世主义的历史叙事与中国叙事之间的最大差异,就是基本语境的不同,大转型、大过渡、大转轨,构成当下中国的基本语境。我们的历史研究最好不要离开这个语境,不能离开这个基本题材,不能用外国已转型成功后的选题来做我们的选题。西方的结构性变动早已完成,早就进入一个长期平稳的发展状态,所以他们可以聚主要精力于所谓的日常生活史,而中国正处在结构性变动之中、乃至之初,所以,对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应更多的让位于对结构史的探讨。

  前30年史学思想遗产不应断然抛弃

  告别“以论带史”,走向“史料即史学”,告别“古为今用”,走向“为历史而历史”,告别“宏大叙事”,走向无关宏旨的“琐碎史学”,告别“自言自语”,走向“日常生活史”,这诸种倾向叠加在一起,导致近30年来的史学研究日益国学化、汉学化、实证化、碎片化,所以,在笔者看来,对史学研究的基本方向必须进行一次再调整、再斟酌,也就是要对史料与史观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微观与宏观的关系、引进与自主创造的关系进行一次再平衡。

  这种再平衡不是简单地从河西返归河东,而是同时克服河东河西的偏颇。文革后的30年基本上是与文革和文革之前的历史学针锋相对、对着干的30年。矫枉过正的结果,是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扶得东来西又倒。所以,前30年的历史学固然需要继续反思,近30年来的中国史学也同样迫切需要反思。近30年和前30年都有偏颇,也都有值得认真对待的珍贵遗产。

  譬如前30年间占主流的“以论带史”的治史路数,在这一被视为教条主义的治史路数中,实际上仍包含着理论与思想可起积极作用这一合理成分,换句话说,教条主义可以抛弃,但“史观”或“理论”在治史过程中能起重要作用这一合理因子则不能断然抛弃。这里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在治史过程中,“史料”是不是永远处在主动、积极和活跃的位置上,而“理论”是不是永远是“灰色”的、消极的、被动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每个人的治学程序上来讲,材料的搜集和积累无疑处在初始环节与基础地位上,但强调这一点丝毫也不意味着“史观”或“理论”永远是消极的、被动的、次要的,乃至可有可无的。实际上,两者在治学的整个过程中互为前提、平等互动。没有“史料”当然不会有所谓史学,没有“史观”或“理论”也同样不会有史学,尤其不会有“现代史学”。“实证”和“材料”是史学的自然属性,而“理论模型”和“概念工具”的有无则是“传统史学”和“现代史学”的分野所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学和19世纪、18世纪、17世纪……中国史学的差异,就在“理论”上,而不是在“史料”上,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吗?今天中国大陆历史学与西方史学特别是西方“中国学”的差异更是在“理论”上而不是在“史料”上,也同样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以“教条主义”的存在和危害,作为否认理论作用的根据,从而走向“史料即史学”,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在泼脏水时连孩子也一起泼掉了,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幼稚的做法和想法。

  再譬如,“古为今用”、“历史为现实服务”、“历史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等等治史口号,当然有极大偏颇,也造成过巨大不良后果。但对这些口号也不应简单摒弃了事。这些口号事实上提出了“历史与现实”关系、史学与意识形态关系、史学与政治的关系等重大知识论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是:在整个历史认识的过程中,“现实”等外部因素究竟是否一种正面的因素?“文革”后一段时间之内,人们普遍认为:为现实而研究历史必定导致歪曲历史真相,人们不知道,没有“现实”就没有任何“历史”,“史学史”、“学术史”演变的最大动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不是学术自身而是“外部现实”。包括人们谈虎色变的“意识形态”和所谓的“党派偏见”,其对历史认识的推动和相关学科的形成所起正面作用之巨,也是人们难以想象的。的确,对于某些学术科目而言,“党派偏见具有正面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而“建立一种把新思想、新问题、新挑战从学科外部引入学科内部中的机制,在今天比以往更加必要。党派偏见就是这种颇具威力的一种机制。”学术史上有大量事例说明了一点:没有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及其对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根本不会有所谓的“廿四史”和《资治通鉴》,没有清算“帝国主义血账”的政治信念和现实诉求,也根本就不会有著名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编纂。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学术史事实。

  还譬如,1949年后,翦伯赞、范文澜等对所谓“资产阶级历史学”即“繁琐考证”的批评与指责,今天看来,也包含着许多很精当的思考,而这些思考在“文革”结束之初也被当作“左”而反掉了。当时的主流意见认为:什么样的考证繁琐,什么样的考证不繁琐,无法说清楚,所以,这样的批评不合理,不要管这么多,大家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经过30多年的时间检验,谁是谁非,已经非常清楚了。翦伯赞等人所批评的,实际上是胡适当年所表达过的这样一种意见:发现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换句话说,历史研究的题材和对象没有什么大小之分,“细节”和“问题”有着同等的价值。今天看来,发现一个字的古义与讨论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能相提并论吗?探究中国的历史道路,追寻秦至清两千年间的社会形态,与考证墨子的生卒年代和庄子究竟是楚人、鲁人或宋人有同等重要的学术意义吗?辩识出土简帛上的一个字的读音与辩论两千多年来中国土地所有制形式究竟是国有、公有和私有有同等重要的分量吗?所以,我们今天应该重估1949年后史学界对所谓“资产阶级史学”批判的意义。那种打棍子扣帽子揪辫子的政治批判无疑应该永远拒绝,但这种批判中所包含的真理的颗粒也不应被无视。“马克思主义史学”与“资产阶级史学”之间的分歧,当然不是什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分歧,不是正确与错误的分歧,而是“实证主义”和“以社会科学治史”两条治史路线之间的分歧。“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史合理性在此,所谓“宏大叙事”和“大历史”的价值在此,它们事实上是与“实证主义”路线有着同等价值的合理的治史路线的一种。

  马克思在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曾发表过这样一种看法: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只有在它已发展到能够进行自我批判的阶段时,才能准确理解前一个时代或前一个时期。基督教只有在它的自我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准备好时,才有助于它对早期神话作客观的理解;同样,资产阶级经济只有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已经开始时,才能理解封建社会和东方社会。在资产阶级经济还没有能力和可能进行自我批判时,它对于前一个社会,即它还得与之直接斗争的封建社会的批判,是与基督教对异教的批判或者对旧教的批判相似的,即都是片面的、情绪化的、反历史或非历史的。对欧洲中世纪的看法即是如此。由于资产阶级革命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中世纪一度被看作是由千年来普遍野蛮状态所引起的历史的简单中断,中世纪的巨大进步——欧洲文化领域的扩大,一个挨着一个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大民族,以及14和15世纪的巨大的技术进步,这一切当时都没有被人看到。对中世纪的价值和历史地位的准确把握,显然只有到资本主义社会自身发展到能够进行自我批判时才有可能。

  如同对中世纪的认识所产生的曲折和反复一样,对前30年中国社会政治准确判断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学界对整个前30年也基本上是一笔抹煞,也认为是由一系列政治错误所引起的历史的简单中断,总之,当时基本上是以彻底否定和完全抛弃为主。只有当改革开放进行到能够开始自我反省、自我审视、甚至自我批判时,人们才能真正认识“前改革”时期的价值。譬如,只有当改革时期的两极分化、社会不公达到一定程度后,只有当贪污腐败、道德崩溃登峰造极后,人们才能认识前改革时期所崇尚的平等、公正、均平的价值及其所采取的许多极端措施的意义。而在改革开放之初,不彻底否定“文革”、不彻底反思批判“前十七年”极左的思想方针路线,改革开放没办法启动,也没有足够的理由启动。

  对前改革时期史学思想遗产的认识也同样如此。“文革”结束之初,面对“评法批儒”的后果,面对史学园地的一片荒芜,面对史学队伍的七零八落,面对所揭露出的翦伯赞、吴晗悲剧的形成过程,痛定思痛,人们只能义愤填膺,只能背道而驰,那个时候要求人们理性地对待前一个时代,就如同要求一个普通百姓面对杀父夺妻的仇人要冷静和克制一样,未免太苛刻了。可是,当史学界偕同中国社会“背道而驰”了30年之后,这才发现,它也撞到了南墙上。“眼前无路想回头”,对改革开放史学的反思由此开启。

  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扶得东来西又倒,是这里的深刻教训。问题决不在于要简单地抛弃前改革时期史学的全部思想内容,而是要批判它,要从这个暂时的形式中剥离出那在错误的、但为时代和发展过程本身所不可避免的教条主义形式中所获得的思想成果,绝不能把孩子连同脏水一起泼掉。

  历史决不会白过,也从来没有白过过。这就是本文的结论。

  附:1984-1999中国史学编年

  1984

  3月,《中国文化研究集刊》创刊。该刊只出版五期,但影响巨大,是“文化热”中最具声望的刊物。

  5月5日,“中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在南京举行,这是1949年以后大陆地区召开的第一次中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

  5月6日,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沈阳召开。

  5月,中国文化书院在北京成立。该院是八十年代“文化热”中最著名的学术团体之一。

  10月,黎澍在《历史研究》第5期发表《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在历史学界乃至整个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

  11月1日,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在武汉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史学理论研讨会。

  7月17日,于省吾逝世,终年89岁。

  1985

  2月,(美)费正清、(美)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3月,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对当时“文化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风靡一代青年。

  7月,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8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办《民国档案》创刊。

  9月,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即受到史学界和经济学界的重视。

  10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该书1996年全部出齐,标志着对全国存世古籍的普查基本完成。

  12月,周谷城主编《中国文化史丛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以该丛书的出版为标志,中国文化史研究步入高潮。

  1月11日,傅筑夫逝世,终年83岁。6月19日,夏鼐逝世,终年76岁。

  11月11日,荣孟源逝世,终年72岁。

  1986

  1月1日,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等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外文化比较讲习班”,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1月6日,“首届国际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召开。这是1949年后第一次专题讨论中国文化的国际会议。

  4月,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6月,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8月,《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考古学领域各项基础知识的大型综合性工具书,对我国考古研究的现有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

  10月14日,“第一届中国社会史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是中国社会史研究复兴的开端。

  4月22日,陈邦怀逝世,终年90岁。5月28日,翁独健逝世,终年80岁。6月4日,王仲荦逝世,终年73岁。

  1987

  2月18日,《瞭望》周刊第8刊发记者访谈《历史学家刘大年谈“全盘西化”的由来和为什么行不通》,第9期连载。此文意在反击“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发表后引起理论界和史学界广泛关注。

  2月,(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风行一时,对推动中国史学向社会科学化方向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6月8日,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影响巨大。

  6月,刘起釪《尚书源流及传本考》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尚书》的源流作了系统、简明的阐述,使异常紊乱的《尚书》衍传情况完整而有条理地展现出来。

  9月,《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上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下卷1988年1月出版。

  是年,朱维铮《走出中世纪》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以其启蒙倾向在“文化热”中产生较大影响。

  是年,《明实录类纂》开始编纂出版。

  是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组织翻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开始陆续出版。

  8月9日,钟凤年逝世,终年100岁。9月14日,侯外庐逝世,终年85岁。12月2日,梁钊韬逝世,终年71岁。12月14日,胡华逝世,终年66岁。

  1988

  5月,侯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第一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最杰出的一部区域历史地图集,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千年古都北京的文化、政治的独特风貌。

  6月11日,大型电视政论片《河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该片播出后因其所持激烈的反传统立场在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思想理论界随即围绕本片观点展开激烈争论,形成一股引人注目“河殇热”,从而把“文化热”推向高潮。

  8月,“纪念殷墟发掘60周年座谈会”在河南安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40位国内知名学者。

  10月21日,王元化主编《新启蒙》丛刊创刊。该书是80年代影响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的一套丛书,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11月10日,首届全国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引起较大反响。

  12月2日,李绍连在《中国文物报》发表《概述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讨论》。

  是年,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组织出版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资料丛书”开始陆续出版。

  12月1日,陈旭麓逝世,终年70岁。12月9日,黎澍逝世,终年76岁。

  1月,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史料的考证及运用上体现了较深的功力,向为学林所重。

  3月,李时岳在《广东社会科学》第一期发表《义和团运动再认识》。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7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易家言”《〈河殇〉宣扬了什么?》,从十个方面对《河殇》进行了猛烈批判。此文发表后,报刊上展开了对《河殇》的密集批判。这场批判是思想史上的80年代向90年代过渡的转折点。

  10月7日,孔子诞辰254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曲阜举行,江泽民就孔子问题发表看法,表明了官方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视,产生很大影响。

  是年,王元化主编《海外汉学丛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刘东主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开始由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何光沪主编《宗教与世界丛书》开始由四川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

  3月20日,郑鹤声逝世,终年88岁。9月20日,陈伯达逝世,终年85岁。

  1990

  5月,季羡林、周一良、庞朴主编《东方文化丛书》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马雍《西域史地文物丛考》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8月31日,“近代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

  10月7日,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主办的“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济南举行。

  是年,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丛书”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5月9日,朱杰勤逝世,终年77岁。

  8月30日,钱穆在台湾逝世,终年95岁。

  1991

  1月23日,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成立。

  2月15日,上海《解放日报》头版发表署名“皇甫平”的评论文章《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至4月12日,“皇甫平”又发表了三篇文章,继续呼吁深化改革开放。这“四论”被视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先声”。

  2月20日,《文汇报》发表魏秦文章《战后迅猛发展的国外中国学研究》,该文介绍了国外中国学研究近况,呼吁国人重视海外中国学研究。

  3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致信李铁映、何东昌,强调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

  3月,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大型《边疆史地丛书》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王晓毅《中国文化的清流》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来新夏《古典目录学》由中华书局出版。

  5月5日,张岱年在《光明日报》发表《以分析的态度研究中国学术》,被认为是九十年代以来“重提国学”的先声。该文是为其主编的《国学丛书》所写的序言。是年12月,该丛书开始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5月10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

  6月,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

  7月,《清代全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开始出版。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9月,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由中华书局出版。

  11月1日,“首届胡适学术思想研讨会”在黄山召开,这是1949年后举行的第一次规模盛大的胡适学术思想研讨会。7日,“全国首次胡适学术讨论会”在绩溪举行。两次会议预示着“胡适热”的兴起。

  1月9日,徐中舒逝世,终年92岁。1月24日,严中平逝世,终年82岁。5月12日,商承祚逝世,终年90岁。

  1992

  4月,姜义华在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4月号发表《激进与保守:与余英时先生商榷》,引发“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之争。

  6月,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7月,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视野开阔,思辨深邃,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最好的导论性著作。

  7月,李学勤在《中国文化》第7期发表《走出“疑古时代”》,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直接导致其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提出。

  7月,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六卷本《世界史》开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成为继60年代的四卷本《世界通史》之后,新中国世界史学科发展史上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述。

  8月28日,谭其骧逝世,终年82岁。

  12月27日,林增平逝世,终年69岁。

  1993

  5月7日,“顾颉刚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苏州召开,胡绳在会上发表讲话,对顾颉刚作出高度评价。

  5月,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型学术刊物《国学研究》创刊。该刊的出版被认为是90年代以来国学兴起的标志之一。

  8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记者毕全忠写的《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散记》。该文的发表被看作是20世纪90年代国学研究再度复兴的标志。

  10月,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纪山镇郭店一号楚墓出土战国时期楚国竹简,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先秦儒家思想史乃至中国学术史和中国哲学史。

  10月,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2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开始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巴蜀书社出版。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中国边疆史地文库”开始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4月9日,吴于廑逝世,终年80岁。

  1994

  5月16日,“评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7月4日,《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工程启动。2002年4月,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完成影印出版,共1800册。

  8月,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丛刊创刊。文丛出版后,在海内外广受关注,为90年代国学的复兴起推波助澜的作用。2000年第17卷出版后停刊。

  9月1日,中山大学历史系举行“纪念陈寅恪教授学术讨论会”。

  9月11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成立。1997年10月底全书1200册出齐。

  10月,范文澜、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1—10卷由人民出版社完成出版。

  11月,《东方文化集成》开始编纂,季羡林任总主编。10月14日,唐长孺逝世,终年84岁。

  1995

  4月,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由三联书店出版。

  5月,李泽厚、刘再复对话录《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由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该书堪称改革开放后学术界争议最大、影响最广的著作之一。

  9月,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家学案》(上、中、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0月,朱学勤在《读书》第10期发表《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刊出后在知识界激起巨大反响。

  12月,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年,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办、任继愈主编的《国际汉学》创刊。陈平原主编《学术史丛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

  4月16日,胡厚宣逝世,终年84岁。12月4日,姜亮夫逝世,终年94岁。

  1996

  1月,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被视为近50年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的拓荒之作。

  5月16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2000年9月15日该工程通过国家验收。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该年表把中国的历史纪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成果公布后,受到国内外学界尖锐批评与强烈质疑。

  8月,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由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9月,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9月,《胡适全集》编纂出版工作正式启动。全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完成出版。

  10月,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14万枚汉末至三国吴简牍,超过中国历年出土简牍数量的总和。

  4月4日,罗荣渠逝世,终年69岁。4月5日,李时岳逝世,终年68岁。

  11月10日,周谷城逝世,终年98岁。11月15日,姚孝遂逝世,终年70岁。

  1997

  1月,沙健孙、龚书铎主编《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若干重大是非问题》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5月,顾诚《南明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书史料丰富扎实,理论功底深厚,出版后立即在明清史学界引起关注。

  5月,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9月,汪晖在《天涯》杂志第5期发表《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点燃新左派与自由主义论战的导火索。论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最大的一场争论,形成了不同的思想阵营。

  是年,瞿林东主持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丛书开始由河北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开始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5月25日,罗尔纲逝世,终年96岁。

  1998

  4月,《胡绳全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4月,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1卷)》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出版后引起海内外学界的普遍关注,被认为是近年来最有影响的学术著作之一。

  10月,萧克主持编纂《中华文化通志》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全面的文化通志,阐述详尽,内容丰富。

  12月26日,胡绳在“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讨论会上发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讲话。此篇讲话的发表,表明晚胡年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

  12月,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书被称为“百年敦煌学的总结”之作。

  12月,戴逸在《历史研究》第6期发表《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

  1999

  3月,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全部出版。

  6月,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联合出版。

  7月,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由三联书店出版。本书看作是对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总结,被称为“中国考古学的世纪之作”。

  8月,胡厚宣主编,王宇信、杨升南审校《甲骨文合集释文》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2月,刘大年在《明清论丛》第一辑发表《评近代经学》,这是晚年最重要的一篇论文,历时多年撰成。

  12月28日,刘大年逝世,终年84岁。

  (节选自《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王学典主编,商务印书馆2014年12月出版)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南岗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2.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5.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6.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9. 中日合作:是该扒扒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军美化师了
  10.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0.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6.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