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为防“背语录”之指责,这里谈一点个人理解:“破”就是批判,“立”就是建设;实际上,二者不好分家,破是立的起点,立是破的结果,这是它们的联系性一面。
如何界定“破”?怎样的批判才算“批判”?马列毛主义者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批判”?
首先应该说,无产阶级相比历来其他任何阶级,特别是剥削者阶级,“破”是最多的。因为,无产阶级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进步最革命的阶级,不但要废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而且要结束整个剥削制度的历史。无产阶级作为这样一种阶级的性质,决定它的世界历史使命,决定它的“破”应该是最多、最彻底、最坚决的。这里又要“语录体”一下,我赞成迎春老师讲的,正是因为修正主义肆无忌惮地歪曲基本原理,所以今天我们应该多读、多引“语录”,对症下药: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这么两个“决裂”,还是“最彻底”——这“破”的还不厉害吗?
有人对左派的批判性表示不解,说你们批这个批那个,谁是你们看得顺眼的?——批这个批那个,根本是由无产阶级的利益决定,假如无产阶级不懂得这一点,就是还不那么清醒。“否定一切”“打倒一切”是不对的,“批判”则既包含肯定的方面,也包含否定的方面——至于是哪个为主,要看具体的对象、情形。
你看马列毛的著作,哪个不是“批这个批那个”?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他们不仅向最显眼的阶级敌人发起嘲讽,而且特别花心思在批判“自己人”队伍中的机会主义者。对马列毛而言,批判“内部”机会主义者的精力,可能要花一半以上。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是马列主义,有也没用。
有人实际是认为,要建设就不能批判,要批判就不够“建设性”,这是不对的,是割裂二者的联系性。实际上,要建设就要批判,批判如果要彻底就必须建设。当然,这二者也各有各的特点、侧重,既有联系性一面又有区别性一面。
为什么要割裂?有人不愿意批判,不欢迎批判,而是以传统封建文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姿态,把马列主义变成又一个“文武艺”,始终以“建言献策”的姿态在写文章、发表意见。这是他们看来马列主义的“价值”。当然各人有各人的自由,有选择的自由,不能强迫,强迫就是法西斯;但可以批判,对这种做法我们可以批判,不让批判也是法西斯。这叫做几千年私有制剥削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影响,所以我们不简单指责哪一个人,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
“统治阶级”,首先什么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只占社会总人口的1%,再多点5%,总之不超过10%;社会主义符合90%以上人的利益,这些人的利益是要求社会主义变革的,不管他们里面多少人认识不到。对1%、5%、10%的“统治阶级”进行批判,有什么不好,说他们“不行”有什么不好?我们又不是否定大多数,批判一小撮是为了团结大多数。
“语录体”,什么叫语录体?是不是凡有引用,就是语录体?这里也有一个1%、5%、10%的问题。一篇文章,引用多少算是语录体?还是辩证法一点,是不是机械引用、没有自己的理解、也不把“语录”跟现实联系起来分析,才叫“语录体”?这样一种文章叫八股,但是我们中间实际有多少?可以研究。在修正主义肆虐的年代里,是“语录体”的危害大,还是篡改、不加引用、无视经典著作、绕过经典著作另起炉灶的危害大?重点在哪里?
争取大多数,这是任务,问题是把大多数争取到哪里去?有人说没有帝国主义大战,列宁革命不会成功,列宁自己也说可能这辈子看不到革命了。无独有偶,毛主席也指出,“拿我们中国来说,如果没有八年抗战,如果没有抗战后国民党又进行反人民战争,大肆搜刮,全国人民就不会那么快地转到我们方面来。”(参见 - 反对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是不是他们也是“纯左”?这怎么理解?革命是必然性,什么时候胜利是偶然性;不仅需要客观条件,也需要主观条件的配合。
真理的扩展有一个过程,从少数到多数,这是规律,是必然性。争取,如何争取?其一,也只能是从少数到多数,一开始就迎合多数人的,还“争取”什么?都一样了,还争取?你争取个屁。假如事事、时时都要讨好,那自然不存在被“孤立”的风险,永远“多数”。其二,“争取”到哪里去?只能是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去,不是争取到资产阶级的自由化,也不是争取到资产阶级的国有化,这二者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不管是不是打着马列毛的旗号。
有人说:什么社会主义,现阶段有资产阶级的国有化也不错,比自由化好。这个“比烂”逻辑极端危险了,比如说:是不是说蒋介石统治,就比日本人殖民好??按照这个逻辑,我们要否定多少革命?
有人否定孙中山,还是“左派”人士。据说孙中山把国家搞乱了,慈禧太后、李鸿章都是杰出政治家,这怎么说?怎么驳他们?慈禧太后、李鸿章在他们那个集团中或许是杰出的,不杰出就不会留名到今天;但他们那个集团根子上是反动的腐朽的,当然他们不是铁板一块,洋务派比顽固派好,还分化出立宪派、改良派。所谓“统治阶级”历来就不是铁板一块,为什么硬要把他们说成铁板一块?我们从政治上否定晚清的统治集团,欢迎孙中山,肯定孙中山革命,就等于说统治阶级铁板一块吗?并不!首先自己不要机械理解阶级观点,把右派的东西搬过来不好,太难看。至于某某人物到底是哪个派,他的思想、做法历史上有什么变化,这个属于具体问题,可以讨论。
是顽固派、改良派还是革命派?说孙中山有局限性,孙中山那个局限性比起顽固派、改良派,尤其是顽固派,还值得说吗?根本就不能这么比!
总之,为了反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修正主义,我们需要团结,团结必须在原则的基础上。什么叫原则?就是马列毛主义的基本原理、精神实质、思想方法。为了坚持原则,就必须批判,不批判还叫有原则嘛?
究竟是不敢批判、不愿批判的态度比较恶劣,还是不会批判、不擅长批判、批判不得法?后者也会坏事,但目前主要倾向是哪一种??有老师说,从魏巍算起,这个“左派”的历史也有几十年了,是什么问题为主要的?是“左”了,还是右了?是“左”得无人理睬,还是根本没有把自己的东西推出去,总是梦想着跟各类资产阶级搞妥协、“合作”、“统战”?!
比如佩洛西窜访,不去揭露修正主义的纸老虎面目、不去揭露修正主义和帝国主义既争夺又勾结的真实关系,而是大喊大叫,跟着胡锡进之流,鼓吹什么“伴飞”“击落”……简单要求对美示强,何尝不是一种“游太虚”?至于有人跟胡锡进抢起“击落”论的发明权,说实话,相当可笑,属于走狗文人争功抢食的范畴,倒真不值得批判,笑一笑就行了。那个东西有什么好抢的,连鸡肋都算不上,正好暴露了某些人自己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这叫宣传马列毛主义吗?!总之,我们不感兴趣也不参与,恕不奉陪。
中国的资产阶级,或曰民族资产阶级,难道不是四十年、五十年的既得利益者吗?他们为什么要破坏既存秩序?实际上,现在他们比美帝还热衷于维护新自由主义秩序,因为这个秩序养肥了他们;而美帝出于维护霸权的考虑,现在反倒成了“搅局者”“破坏者”,即使特朗普不在位,后继者也很难回到奥巴马早期那个时代去了。在这种时代条件下,像在半殖民地一样区分什么“民族”“买办”,把(部分)民族资产阶级视作依靠对象甚至中坚力量,这是什么看法、行为?——实际上,这些人根本不相信无产阶级,不相信(科学)社会主义,他们充其量只是资产阶级的左翼。
中国的左右跟西方反过来,“公知”就是资产阶级右翼,或叫“自由派”;而那些往往自称“爱国”的人则属于资产阶级的左翼民族主义、国家主义者。还不是“民左”,是“左民”。他们历来对马列主义都只是有保留接受,说难听点叫实用主义,其“政治现实主义”实为机会主义,一套一套的机会主义。只不过他们不公开表达对马列毛不少基本原则的怀疑、抵触、反对罢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